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903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5.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1页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1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泵分类介绍PPT文档格式.ppt

(2)水沿混流泵的流经方向与叶轮轴成一定角度而吸入和流出的,故又称斜流泵。

泵基础知识,7,泵基础知识,8,一、操作原理由若干个弯曲的叶片组成的叶轮置于具有蜗壳通道的泵壳之内。

叶轮紧固于泵轴上,泵轴与电机相连,可由电机带动旋转。

吸入口位于泵壳中央与吸入管路相连,并在吸入管底部装一止逆阀。

泵壳的侧边为排出口,与排出管路相连,装有调节阀。

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因此称为离心泵。

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泵基础知识,9,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开泵前,先在泵内灌满要输送的液体。

开泵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

液体在此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外周,压力增高,并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

在泵壳中由于流道的不断扩大,液体的流速减慢,使大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最后液体以较高的静压强从排出口流入排出管道。

泵内的液体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形成了真空,在液面压强(大气压)与泵内压力(负压)的压差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进入泵内,填补了被排除液体的位置。

离心泵启动时,如果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叶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叶轮中心处产生的低压不足以造成吸上液体所需要的真空度,这样,离心泵就无法工作。

为了使启动前泵内充满液体,在吸入管道底部装一止逆阀。

此外,在离心泵的出口管路上也装一调节阀,用于开停车和调节流量。

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泵基础知识,10,二、基本部件和构造1)叶轮将电动机的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有所提高。

2)泵壳汇集液体,作导出液体的通道;

使液体的能量发生转换,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3)轴封装置为了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轴的四周而漏出,或者外界空气漏入泵壳内。

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泵基础知识,11,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的比较,泵基础知识,12,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泵基础知识,13,三、泵的分类:

1)按工作叶轮数目来分类单级泵:

即在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

(NP、NPG系列,ASP系列,IL、BL系列等)多级泵:

即在泵轴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这时泵的总扬程为n个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

(MHI、MVI系列)二)按工作压力来分类低压泵:

压力低于100米水柱;

中压泵:

压力在100650米水柱之间;

高压泵:

压力高于650米水柱。

(多级离心泵可达2800m),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泵基础知识,14,三)按叶轮进水方式来分类单侧进水式泵:

又叫单吸泵,即叶轮上只有一个进水口;

双侧进水式泵:

又叫双吸泵,即叶轮两侧都有一个进水口。

它流量比单吸式泵大一倍,可以近似看作是二个单吸泵叶轮背靠背地放在了一起。

(ASP系列泵),单级单吸泵单级双吸泵,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泵基础知识,15,四)按泵壳结合缝形式来分类水平中开式泵:

即在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上开有结合缝。

(最常见的水平中开泵是双吸泵。

ASP系列泵)垂直结合面泵:

即结合面与轴心线相垂直。

(NP、NPG系列泵,IL、BL系列泵等。

)五)按泵轴位置来分类卧式泵:

泵轴位于水平位置。

立式泵:

泵轴位于垂直位置。

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泵基础知识,16,六)按叶轮出来的水引向压出室的方式分类蜗壳泵:

水从叶轮出来后,直接进入具有螺旋线形状的泵壳。

(NP、NPG系列泵最具代表性)导叶泵:

水从叶轮出来后,进入它外面设置的导叶,之后进下一级或流入出口管。

(常用于多级泵和轴流泵,比如MHI、MWI系列),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泵的分类,泵的种类较多,一般按工作原理,大致可分类如下;

单级单吸泵(BA型)离心泵单级双吸泵(SH型)叶片式泵混流泵多级泵轴流泵注塞泵往复泵隔膜泵泵容积式泵齿轮泵回转泵螺杆泵真空泵其它类型泵射流泵,泵基,17,离心泵离心泵型号、品种规格及其变型产品在农用泵中是最多的。

根据水流入叶轮的方式、叶轮多少、泵身能否自吸以及配套动力大小和动力品种等,离心泵有单级单吸离心泵、单级双吸离心泵、多级离心泵、自吸离心泵、电动机泵和柴油机泵等。

泵基础知识,18,1、单级单吸离心泵老的泵型号有BA、B型单级单吸离心泵,80年代,国根据国际标准和排灌机械实际情况,对离心泵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研制工作,并生产IB型、IQ型单级离心泵系列产品,已列为国家专业标准和行业标准。

单级单吸离心泵,水由轴向单面进入叶轮,叶轮只有一个,因此称为单级单吸离心泵。

其特点是,与混流泵、轴流泵相比,扬程较高,流量较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IQ型单级单吸离心泵(又称轻小型离心泵)是针对国国情并满足用户提出结构简单、重量轻、价格低、性能好和配套方便的要求而设计的,共有84种产品,分3个派生系列,413个规格型号。

泵基础知识,19,2、单级双吸离心泵它是从叶轮两面进水的单级双吸离心泵,因泵盖和泵体是采用水平接缝进行装配的,又称为水平中开式离心泵。

与单级单吸离心泵相比,效率高、流量大、扬程较高。

但体积大,比较笨重,一般用于固定作业。

适用于丘陵、高原中等面积的灌区,也适用于工厂、矿山、城市给排水等方面。

单级双吸离心泵有S型、Sh型、SA型、SLA型几种型号,S型与Sh型的区别是,从驱动端看,S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Sh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SLA型为立式单级双吸离心泵。

3多级离心泵D型,泵基础知识,20,4、自吸离心泵自吸泵是靠泵自身的特殊结构而产生自吸作用的单级单吸离心泵,称为自吸离心泵。

和普通离心泵相比,在泵体结构上有显著差别:

一是泵进口位置提高,有时还装上吸入阀;

二是在出水侧设置了一个气水分离室。

泵外自吸泵,是在泵外加有自吸装置,如带有旋涡泵、水环真空泵、射流泵以及手动泵等。

自吸泵与普通离心泵相比,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操作简单,不但省去了起动前灌大量引水的麻烦,也省去了进水管低阀,减少了进水阻力,增加泵的出水量,但与同规格的普通离心泵的效率相比要低3%5%。

自吸泵较多的是应用在轻小型喷灌机组和管道灌机组上。

泵基础知识,21,潜水电泵磁悬浮潜水电泵它实现了世界潜水电泵领域重大突破,有效解决了传统潜水电泵的种种弊端:

如转换效率偏低、耗电过高、扬程受限、轴承易损、检修频繁等。

潜水排污泵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质是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抗化学腐蚀性,可以提高泵的抗腐蚀性,能大大增强泵抵抗冲蚀和抗腐蚀能力。

太阳能水泵亦称光伏水泵,是当今世界上阳光丰富地区,尤其是缺电无电的边远地区最具吸引力的供水方式,泵基础知识,22,泵基础知识,23,流量,扬程,性能曲线,最大工作压力(NP),轴功率,相似定律,功率计算公式,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24,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25,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26,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27,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28,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29,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30,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31,泵的基本参数,泵的并联运行,泵基础知识,32,水泵并联示意图:

泵的并联运行,水泵的并联是指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离心泵各自从水源抽水,向共同的管路系统供水。

水泵并联运行的目的是:

1)增加流量:

单台量不够,故用多台并联。

2)调节流量:

用水量较多时,多开几台泵,用水量较少时,少开几台泵。

3)安全供水:

在不允许断水的系统中,可互相切换,互为备用。

水泵并联运行也并不是随便几台泵都能并联工作的。

水泵并联运行的条件是,并联运行的几台水泵的扬程应基本相等,并且扬程曲线是下降的,不然的话,扬程低的水泵不能发挥作用,甚至会导致扬程低的那台泵倒转。

泵基础知识,33,泵的串联运行,泵基础知识,34,泵串联示意图:

泵的串联运行,泵串联运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扬程。

有时一台泵的扬程不够,更换一台扬程高一点的泵又没有合适的,这时我们可以用两台扬程较低的水泵串联起来工作。

所谓两台泵串联就是将第一台水泵的出口接到第二台水泵的入口。

水泵的串联运行并不是随便两台泵都能串联工作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两台泵的流量基本上相等,至少是两台泵的最大流量基本上相等才能串联。

后一台泵的强度应能承受两台泵的压力总和。

串联运行后的总扬程是两台泵扬程的总和,流量还是一台泵的流量。

若是两台流量不相等的泵串联时,流量应等于流量小的那台泵的流量,流量大的那台泵发挥不出来。

所以,最好是两台流量基本相等的泵串联。

在两台泵流量不相等串联时,就将流量大的那一台放在前面。

泵基础知识,35,泵基础知识,36,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37,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38,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39,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40,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41,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42,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43,Q1/Q2=N1/N2H1/H2=(N1/N2)2P1/P2=(N1/N2)3,注意:

如果叶轮直径改变或水泵转速改变,NPSH将发生变化。

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44,流量200l/s,扬程37.5m,选用水泵型号ASP200B,叶轮直径360mm转速1450RPM,效率87%工况点轴功率84.5kW.如果转速变为1000RPM,根据相似定律此时流量和扬程及功率为多少?

N1=1450RPM,N2=1000RPMQ1=200l/sQ2=Q1xN2/N1=200x1000/1450=138l/sH1=37.5mH2=H1x(N2/N1)2=37.5x(1000/1450)2=17.8mP1=84.5kWP2=P1x(N2/N1)3=84.5x(1000/1450)3=27.7kW,举例,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45,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46,泵的基本参数,泵基础知识,47,选型依据:

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泵,需要哪些条件依据?

水泵流量。

运行水泵台数及备用水泵台数。

水泵扬程。

水泵吸入口压力。

水泵数量。

NPSHA供货范围。

供电条件(频率,电压).是否配有变频设备。

介质类型(如:

清水or乙二醇?

冷冻水?

冷却水?

河水?

海水?

).介质温度。

泵的选型,泵基础知识,48,泵的选型,泵基础知识,49,尽可能按照买方要求的参数、型式、材料等选型,其他的解决方法可做为选择。

如果买方对水泵的转速和噪音要求不高,那么综合考虑扬程、流量、NPSH值满足的情况下选择最便宜的和高转速的泵型。

选择的水泵应在高效区范围内工作。

选型时注意设计扬程与实际运行扬程差异,可以适当微调(下调)设计扬程值,至我们水泵的高效点,这样更安全。

泵的选型,泵基础知识,50,泵的选型,1、介质的特性:

介质名称、密度、粘度、腐蚀性、毒性等。

a.介质名称:

清水、污水、石油等。

当介质含气量75%时,最好选用齿轮泵或者螺杆泵。

b.密度:

离心泵的流量与密度无关;

离心泵的扬程与密度无关;

离心泵的效率不随密度改变;

当密度1000Kg/m3时,电机的功率应该为一般功率与介质相对清水密度比的乘积,以防电机过载超流。

泵基础知识,51,c.粘度:

介质的粘度对泵的性能影响很大,粘度过大时,泵的压头(扬程)减小,流量减小,效率下降,泵的轴功率增大。

当粘度增加时,泵的扬程曲线下降,最佳工况的扬程和流量均随之下降,而功率则随之上升,因而效率降低。

一般样本上的参数均为输送清水时的性能,当输送粘性介质时应进行换算。

d.腐蚀性:

介质有腐蚀时,采用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

e.毒性:

考虑密封方式,可采用干气密封等。

泵的选型,泵基础知识,52,泵的选型,2、介质中所含固体的颗粒直径、含量多少。

根据颗粒直径、含量多少,可选择采用单流道、双流道、多流道形式的叶轮。

颗粒含量60%时,考虑采用渣浆泵。

3、介质温度:

()高温介质需考虑密封材料的选择及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介质温度偏低时,考虑采用低温润滑油和低温电机。

4、所需要的流量(Q)a、如果生产工艺中已给出最小、正常、最大流量,应按最大流量考虑。

b、如果生产工艺中只给出正常流量,应考虑留有一定的余量。

c、如果基本数据只给质量流量,应换算成体积流量。

泵基础知识,53,5、扬程:

水泵的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1.151.2倍(使用于补水泵只给出系统图需要计算扬程的状况)。

如遇到只给出最小流量、最大流量及相对应的扬程,应尽可能按大流量选择。

因为:

a、高扬程的泵用于低扬程,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甚至烧毁电机。

b、小流量泵在大流量下运行时,会产生汽蚀,泵长时间汽蚀,影响水泵过流部件的寿命。

泵的选型,泵基础知识,54,1、汽蚀形成泵在运转中,抽送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该液体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形成气泡,当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流进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

在气泡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间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万次,严重时会将壁击穿。

泵的汽蚀,泵基础知识,55,2.汽蚀的危害a、叶轮上留下打击状的坑;

影响叶轮的使用寿命。

b、设备产生振动。

c、增加噪音。

d、轻微的汽蚀只会造成水泵效率或扬程的降低。

低比转速泵随汽蚀性能下降明显,高比转速泵,当汽蚀达到一定程度时,性能开始下降。

e、严重的汽蚀会产生很强的噪音,并缩短水泵的使用寿。

f、估算来讲,损失最大占设计扬程的3%。

g、对于多级水泵,汽蚀只会对第一级叶轮产生影响。

泵的汽蚀,泵基础知识,56,3、泵汽蚀的基本关系式为:

NPSHcNPSHrNPSHNPSHa式中NPSHa装置汽蚀余量又叫有效汽蚀余量,是指在现场条件下的汽蚀余量。

它可也根据系统的设计图纸计算出来,越大越不易汽蚀;

NPSHr泵汽蚀余量,又叫必需的汽蚀余量,是指水泵的一个特性数据,它是由水泵制造厂商提供的。

该数值在水泵的性能图表中已经被标示出来,越小泵抗汽蚀性能越好;

NPSHc临界汽蚀余量,是指对应泵性能下降一定值的汽蚀量;

NPSH许用汽蚀余量,是确定泵使用条件用的汽蚀余量。

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实际汽蚀余量值(NPSHa)必须要高于设计汽蚀余量值(NPSHr)。

即:

NPSHaNPSHr,泵的汽蚀,泵基础知识,57,泵的汽蚀,5.实际汽蚀余量(NPSHa)的计算公式NPSHa=(Hz-Hf)+(HpHvp)其中:

Hp=水泵入口处液体表面的绝对压力(m)Hz=液体距离水泵中心线的静态高差(m)注:

对于立式水泵以第一级叶轮的中心线为准。

Hf=管路系统入口处摩擦和入口损失包括动压头。

(m)Hvp=在水泵工作温度下的液体蒸汽压力。

(m)如果NPSHA数值很小,建议选择:

更大一些型号的水泵或转速更慢一些的水泵。

泵基础知识,58,Hz=5mHf=1.5m(摩擦阻力损失)Hp=1.01325bar(大气压力)=10.7mHvp=0.7011bar(90oC蒸汽压力)=7.4mNPSHA=(Hz-Hf)+(Hp-Hvp)=(5-1.5)+(10.7-7.4)=6.8m,泵的汽蚀,泵基础知识,59,Hz=-0.5m;

Hf=1.5m(摩擦阻力损失);

Hp=1.01325bar(大气压力)=10.7m;

Hvp=0.7011bar(90oC蒸汽压力)=7.4m。

NPSHA=(Hz-Hf)+(Hp-Hvp)=(-0.5-1.5)+(10.7-7.4)=1.3m,泵的汽蚀,泵基础知识,60,4、防止汽蚀的措施防止泵发生汽蚀从两方面考虑,即增大NPSHa和减小NPSHr,常用的以下几种方法。

a、减小几何吸上高度hg(或增加几何倒灌高度);

h=10m-NPSH-hh:

管路阻力,也叫安全系数,取:

0.51.0m水柱h:

吸程b、增加管径,尽量减小管路长度,弯头和附件等;

c、尽量调小流量,防止泵长时间在大流量下运行;

泵的汽蚀,泵基础知识,61,d、在同样转速和流量下,采用双吸泵,因减小进口流速、泵不易发生汽蚀;

e、加诱导轮或增加叶轮进口处的光洁度。

f、对于在苛刻条件下运行的泵,为避免汽蚀破坏,可使用耐汽蚀材料。

泵的汽蚀,泵基础知识,62,1、电机的选择电机的选择要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国内厂家经验做法:

轴功率余量0.12-0.55kw1.3-1.5倍0.75-2.2kw1.2-1.4倍3.0-7.5kW1.15-1.25倍11kW以上1.1-1.15倍,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泵基础知识,63,2、离心泵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轴流泵启动时要打开出口阀。

因离心泵启动时,泵的出口管路内还没水,因此还不存在管路阻力和提升高度阻力,在泵启动后,泵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此时泵电机(轴功率)输出很大(据泵性能曲线),很容易超载,就会使泵的电机及线路损坏,因此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才能使泵正常运行。

离心泵在零流量时,轴功率为额定工况下轴功率的3090。

轴流泵在零流量时,轴功率为额定工况下轴功率的140200。

所以轴流泵要开阀启动。

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泵基础知识,64,3、泵启动前要检查泵轴运动是否正常,是否有卡死想象。

点动电机,看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4、泵安装时,泵进出口管路上不能承重。

泵轴对中要在注满水的条件下进行。

5、潜水排污泵长期不用时,应清洗并吊起置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冻。

若置于水中,每15天至少运转30min(不能干磨),以检查其功能和适应性。

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泵基础知识,65,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泵基础知识,66,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泵基础知识,67,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离心式水泵运转中,可能发生种种故障,现把可能发生故障原因和处理办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水泵启动时不出水1启动前未注水或未注满水。

应停泵重新将水注满。

2吸水高度过大p应降低吸水高度,使不超过6米。

3吸水管漏气或有气泡,应检查吸水管,消灭漏气。

4水龙头堵塞,应清理水龙头。

5转数太低,检查动力情况。

二、启动后,水泵排水量很小1叶轮进水口被杂物堵塞,叶轮损坏或被堵塞;

检查水泵第一段,清理杂物或更换叶轮。

2水龙头局部被堵塞;

检查清理。

3吸水管路接头不严密;

检查接头对口,上紧或换垫。

4叶轮筋磨损,口环密封圈磨损过大;

检查确认后,更换口环密封圈。

5盘绠箱漏气;

更换盘绠箱。

泵基础知识,68,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三、水龙头突然掉水1水龙头露出水面;

停泵。

2水龙头被堵塞;

停泵清理。

四、电动机电流过大1启动时排水闸门末关严;

启动时注意。

2平衡环板倾斜太大或零件有卡住现象;

检查内部,把不正常部分修好。

3转动部分调整不正确,向吸水方向串,动过大,使叶轮抵住口环;

先将叶轮转子推到进水侧顶点,并应刻线检查。

4对轮接合不正或皮圈过紧;

找正处理。

泵基础知识,69,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五、乏水管泄水太多跑高压水1平衡盘尾套与串水套间隙扩大;

检查处理,必要时更换其中一个零件。

2橡胶平衡环装配不适当,未被支架或加紧圈压住,加紧圈下未加橡皮绳;

取下支架,重新装配平衡环。

六、运转时泵有震动1水泵和电动机中心未对好;

检查调整。

2水管固定不正确;

3支架轴承间隙大;

4轴弯曲;

检修,更换新轴。

5叶轮或平衡盘歪斜;

检修。

6脚螺丝松弛,基础不紧固;

拧紧脚螺栓或研究解决基础问题。

泵基础知识,70,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七、轴承发热1油不干净或油量不足;

清洗轴承,换油或加油。

2油圈不转或不灵活;

检查处理。

3轴瓦间隙太小;

适当调整(加垫或刮瓦)。

八、盘根发热盘根装太紧或未浸透油;

重新调整或更换。

九、平衡盘发热乏水管内太脏或管上阀门未开启;

清理或打开阀门。

十、水泵外壳发热闸门关闭或无水情况下,水泵工作时间过长;

停泵冷却,再开动时注意。

另外,水泵运转过程中,还会出现电动机故障,这里就不再介绍。

泵基础知识,71,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二、水泵的使用

(一)水泵的起动1水泵起动前应检查各紧固处螺栓有无松动,有无异常响声,润滑部位油量是否充足等,尽早排除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免造成损失。

2水泵起动前应先灌引水。

灌水前拧开放气螺塞,然后加水,直到从放气孔向外冒水,再转动几下泵轴,如继续冒水,表明水已充满,然后关闭放气螺塞,准备起动。

泵基础知识,72,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二)水泵的运行及停车1水泵运行时注意事项。

注意动力机运转情况,观察水温、油温是否正常;

注意机组声响和振动,当机组振动过大或有杂音,往往是水泵发出故障的信号,必须停机检修排除隐患;

进水口处有无漂浮物,底阀淹没深度是否足够;

各紧固处是否松动,进水管各接头是否严密不漏气。

2水泵的停车。

离心泵停车时,应慢慢关闭出水阀,逐渐降低动力机转速,使其处于轻载状态,最后停止动力机。

泵基础知识,73,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三、水泵的维护和保养1经常清洁水泵表面。

2用机油润滑的,每使用1个月更换1次机油;

用黄油润滑的,每半年更换1次黄油。

3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