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491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

1、黑板长是300(  )  一棵大树高12(  )

2、一幢楼房高48(  )  一支铅笔长18(  )

3、操场直跑道长100(  )

4、一根灯管长60(  )

5、200厘米(  )2米  100厘米(  )10米  1厘米(  )1米  

2米(  )150厘米    35厘米+6厘米(  )40厘米

6、灰鸽子有28只,黑鸽子比灰鸽子少12只,白鸽子比灰鸽子多26只,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吗?

7、我们班有男生26个人,女生比男生少12只,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8、玩具汽车32元,文具盒16元,两样物品大约需要多少钱?

9、

10、

13、2米(  )20厘米  10米(  )100厘米

14、一米里面有(  )个1厘米。

15、

17、停车场上有27辆货车,大客车比货车少8辆,小汽车比货车多六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列式计算。

18、篮球55元,足球46元,排球38元,

(1)篮球比足球贵多少元?

(2)足球比篮球便宜多少元?

(3)100元可以买哪两种球?

19、学校合唱队原来有64人,有7人毕业了,新参加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20、小方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看电影,一张票5元,

(1)买3张票多少元?

买4张呢?

(2)、小方拿出30元,买五张够不够?

21、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左往右数小红是第6个,从右往左数小红也是第6个,算一算,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2、小朋友们做游戏,拍成十字队形,小明恰好排在中间。

无论从前往后梳,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明都是第四个,无论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晓明也是第4个。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23、小轿车说:

“我车上有3位乘客。

”吉普车说:

“我车上的人是小汽车的2倍。

”大客车说:

“我车上的人数是小轿车的7倍。

(1)、吉普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2)、大客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24、一只小兔说:

“我一天吃9个萝卜。

”另五只小兔说:

“我们每人一天吃的和你同样多,我们一共吃多少萝卜?

25、一个文具盒8元,一支笔7元,一辆小汽车是文具盒的4倍。

(1)、一辆车多少钱?

(2)小华的钱正好买5个文具盒,小华有多少钱?

(3)、小华的钱最多可以买几只笔?

(4)、这些钱买一辆车,还剩多少钱?

26、36位同学去旅游,,一辆车准乘9人,4辆车能坐下吗?

他们买了六箱牛奶,每箱6盒,每人能分一盒吗?

27、(  )里最大能填几?

38>5×(  )  (  )×6>52  4×(  )<27  71>8×(  )

(  )×9<37  7×(  )<65

28、吉普车准乘8人,小汽车准乘4人,我们一共有32人去春游。

所有人正好坐下,没有空位,怎样租车最合理?

你有几种租车方案?

错题案例:

  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  )张10元。

  

(2)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  )张10元。

  错误原因分析:

  第1题:

学生可能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给出的条件“妈妈付的全是10元”即妈妈不可能有零钱,而错误地填成最少要付5张;第2题:

学生可能忽视给出的条件“正好”和“最多”即妈妈除了2元以外其余的都是10元,而错误地填成最多要付6张。

  解题思路点拨:

  小朋友们仔细读题,你就会发现两道题不同:

(1)题,妈妈付的全是10元,而没有零钱,所以最少要付6张10元才够。

(2)题,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证明妈妈带的钱就是52元,所以她最多带了5张10元。

  解题过程:

  

(1)最少要付(6)张10元。

  

(2)最多带了(5)张10元。

  变式矫正:

  李老师买一只48元的足球。

  

(1)如果李老师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要付(  )张10元。

  

(2)如果李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只足球,他最多带了(  )张10元。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

36-7=29(岁)

错因分析:

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

2、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

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

135-10=225(个)

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

135+10=145(个)

错因分析:

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

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

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

(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

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

43÷5=8(根)……3(米)不够

错因分析:

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

错因分析:

这是个和倍问题。

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

商品名称数量

牛奶18盒

酸奶24盒

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

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

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

一瓶药够吃几天?

18÷3=6(天)

错因分析:

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10、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现在有38个轮子,能装几辆这样的车?

还剩几个轮子?

38÷4=9(辆)……2(个)

错因分析:

没有能正确理解“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的意思,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1、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17÷3=5(盒)……2(个)

错因分析:

有余数的问题,建议用实物让学生装一装。

12、小军拍球拍了31下,小丽拍的比小军拍的3倍少20下。

小丽拍了多少下?

31×3=93(下)

93+20=113(下)

错因分析:

比多(比少)的叙述方式,学生不太适应。

13、一捆电线上午用去68米,下午用去76米,还剩210米没有用。

这捆电线比原来短多少米?

68+76=144(米)

210+144=354(米)

错因分析:

没看懂问题问的是什么,因此题目没解完,建议让学生反复读题理解。

14、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用去了5毫米。

焊接后铁条长多少毫米?

45+45=90(毫米)

90-10=80(毫米)

错因分析:

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只有一个焊接头。

15、一本书27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55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8页。

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55+18=73(页)

278-73=205(页)

错因分析:

受干扰条件“278”影响,没看完所提问题问的是什么。

应告诉学生,有些题的条件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干扰条件),应充分理解题意后再列式。

16、植树小组昨天栽了105棵树,今天比昨天少栽了28棵树,两天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105-28=77(棵)

错因分析:

读题不完整,建议学生读完题后简述出“2个条件,一个问题”。

17、养鱼场上午捕鱼504条,下午比上午少捕鱼196条。

这个养鱼场一天一共捕鱼多少条?

504-196=308(条)

错因分析:

与16题属于同一类错误,不会找中间问题。

18、一批煤,已经运走了28吨,剩下的是运走的7倍。

原有煤多少吨?

28×7=196(吨)

错因分析:

与16题属于同一类错误,不会找中间问题。

19、朱叔叔合每分钟走60米,他从家出发已经走了5分钟,离单位还有50米,朱叔叔从家到单位有多少米?

60×5=300(米)

300-50=250(米)

错因分析:

理解此题最好用图示,线段画出来就非常明显的知道用加还是用减。

20、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

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62+34=96(元)

96+62=158(元)

错因分析:

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21、小明买2卷胶卷,每卷36张18元,小红买了3卷胶卷,每卷24张13元。

谁买的胶卷合算,为什么?

小红买的合算,13<18

错因分析:

没通过计算直接看数据而得出错误结果。

22、每班分成6组,每组植树8棵,三年级去了4个班的同学植树,一共植树多少棵?

6×8=48(棵)

48+4=52(棵)

错因分析:

4个班就应为4个48,属没理解乘法的意义。

23、一桶油,已经用了28升,剩下的是用的8倍。

原来有油多少升?

28×8=224(升)

错因分析:

还是属于读题不完整,没看懂问的是什么。

24、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8倍还多5岁。

爷爷比小明大多少岁?

7×8+5=61(岁)

错因分析:

只完成了一半,求出了爷爷的年龄,没有仔细读问题“爷爷比小明大多少岁?

”。

25、计算一下一个月(30天)有多少小时?

30×60=1800(小时)

错因分析:

没理解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60小时。

26、小猴家住在游乐园的西北面520米,小狗家住在游乐园的东南面480米。

小狗与小猴家相距多少米?

520-480=40(米)

错因分析:

此题分析时最好画草图,理解方位,就非常直观了。

27、今天是8日,星期一,到31日是星期几?

31÷7=4……3

错因分析:

算式正确,但没算完。

应再列:

8÷7=1……1,因为余数是1,条件又告诉8号是星期一,所以31÷7=4……3,余数是3,应为星期三。

28、青山村有63户人家,共158人,新林村再减少63人就和青山村人数同样多,新林村有多少人?

158-63=95(人)

错因分析:

没理解题意,“再减少63人就和青山村人数同样多”说明新林村的人数比青山村人数多,应该用加法计算。

29、小红有一些书,总数不到40本,把这些书摆成5堆多3本。

小红最多有多少本书?

最少有多少本书?

40÷5=7(本)……5(本)

错因分析:

前半部分算式正确,但没理解被除数、商数、余数之间的关系。

40÷5=7(本)……5(本),本来应该余3本,但计算中余5本,多出2本,就应在总数40中去掉多出的2本,40-2=38(本),所以最多为38本。

最少则当商为1即每堆只有1本时,总数最少为8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