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87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docx

方剂歌诀150首新版

【解表剂】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功效:

辛温发汗,宣肺平喘;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组方:

麻黄6g桂枝4g甘草3g杏仁9g,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

用方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现代运用: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小儿高热、支气管哮喘、类风湿关节炎、荨麻疹、银屑病等属风寒表实者

现代研究:

1.发汗,促进泪液和唾液腺的分泌。

2.拮抗致热源引起的体温身高。

3.抗炎,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阻止过敏介质释放,抑制抗体产生,直接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使末梢血管收缩,缓解支气管黏膜肿胀。

麻黄碱:

收缩血管、升压

2桂枝汤: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不和证

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和营卫,啜粥温覆汗易酿。

组方:

桂枝9g芍药9g生姜9g甘草6g大枣4枚

临床表现:

身热,汗出恶风,舌淡苔白,脉浮缓

现代运用: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证见风寒表虚证者。

加减后还用于神经衰弱、视神经性头痛、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雷诺氏病、妊娠恶阻、经前产后诸症、湿疹、多性红斑、冬季皮炎、冻疮、皮肤瘙痒、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小儿多动症

现代研究:

1.抗病毒、抗炎、镇静、镇痛。

2.双向调节体温、汗液分泌、肠蠕动、机体免疫3.抗病毒,各药协同发挥,桂枝抗炎,芍药抗病毒。

4.宜白天服用,多次分服,喝小米粥(增强桂枝汤的抑制肺病变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3九味羌活汤:

功效: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发汗祛湿里热空。

组方:

羌活10g防风6细辛2苍术6白芷3川芎3黄芩3生地黄3甘草3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寒多热少,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现代运用: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有较好疗效。

加减后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荨麻疹、坐骨神经痛

4小青龙汤:

功效: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干]姜桂[枝]麻黄芍药同。

组方:

麻黄9桂枝6芍药9甘草6干姜3五味子3细辛3半夏9,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胸满,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现代运用: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过敏性鼻炎、胸膜炎、肺水肿、肺心病等证属外寒内饮,水寒相搏于肺者

现代研究:

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抗过敏。

【辛凉解表】

5桑菊饮:

功效: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

风温初起证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组方:

桑叶7.5菊花3桔梗6杏仁6连翘5芦根6甘草2.5薄荷2.5,日二服

临床表现:

咳嗽身热不甚,口不渴或微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现代运用: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等证属风热表证者

现代研究:

1.解热:

吸收快、起效快、排泄迅速。

2.抗炎:

明显增加肾上腺中胆固醇含量,降低肾上腺中Vc含量,升高血浆中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多途径抗炎。

3.抑制肠蠕动。

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6银翘散:

功效: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

温病初起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勿过。

组方:

银花9连翘9竹叶4荆芥穗5牛蒡子9淡豆豉5薄荷6生甘草5苦桔梗6鲜芦根汤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舌尖红,脉浮数

现代运用: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疗效;还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咽炎、咽峡疱疹、麻疹、肺炎、药物性皮炎、小儿湿疹、产褥感染等证属风热表证者

现代研究:

1.为中枢性解热药,可解除致热源对热敏神经元的抑制,使之恢复正常,同时抑制冷敏神经元发放冲动,降低机体产热水平,达到解表散热效果。

2.对多种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7麻杏甘石汤:

功效: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

肺热壅盛证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

组方:

麻黄5杏仁9炙甘草6石膏18

用方要点:

身热、喘急、脉数

现代运用:

主要用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风热感冒。

还常用于荨麻疹、咽喉炎、痔疮、口疳、鼻窦炎、肺心病等证属邪热壅遏于肺者

现代研究:

本方有镇咳、祛痰、平喘、拮抗气管平滑肌痉挛、解热、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变态反应、抗病原微生物、、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血液循环

【扶正解表】

8败毒散:

功效:

益气解表,散风祛湿;主治:

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证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壳]桔同,瘟疫伤寒并痢疾,扶正驱邪有奇功。

组方:

(人参茯苓川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炒桔梗)各30甘草15,为末,每服6g,入生姜、薄荷煎

用方要点:

憎寒壮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重取乏力

现代运用:

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证属气虚外感风寒是湿邪者

9再造散:

功效:

助阳益气,散寒解表;主治:

阳气虚弱,感冒风寒证

再造散用参附芪,桂[枝]甘羌防芎芍齐,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寒闭最相宜。

组方:

人参3熟附子3黄芪6桂枝3甘草1.5羌活3防风3川芎3芍药一撮细辛2煨姜3大枣2枚,温服

用方要点:

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现代运用:

老年人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证属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者

10加减葳蕤汤:

功效:

滋阴清热,发汗解表;主治:

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加减葳蕤(玉竹)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组方:

玉竹9白薇3豆豉9生葱白2枚桔梗5炙甘草5大枣2枚薄荷5

用方要点: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咽干口燥,舌赤脉数

现代运用:

老年人及产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证属阴虚外感者

【泻下剂】

【寒下】

11大承气汤:

功效:

峻下热结;主治:

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证;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实]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组方:

芒硝6大黄12枳实12炙厚朴24

用方要点:

痞、满、燥、实及苔黄、脉实

现代运用:

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幽门梗阻、急性痢疾,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而有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现代研究:

1.增强肠道动力。

2.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多脏器血流有改善作用。

3.大承气汤对正常者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对感染者有明显影响;大剂量大承气汤使感染者胸腺指数、脾指数及血清溶血素生成减少,而中、小剂量组则使之增高。

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5.灭活内毒素

【温下】

12温脾汤:

功效:

温补脾阳,攻下冷积;主治:

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

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组方:

附子12干姜9甘草6人参9大黄12(临熟下)

用方要点:

久利赤白,或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迟

现代运用:

消化道溃疡、口腔溃疡、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幽门梗阻、急性肠梗阻等证属寒积内停者

【润下】

13麻子仁丸:

功效: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主治:

肠胃燥热之便秘证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实]朴大黄杏仁芍,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确。

组方:

麻子仁20枳实9炙厚朴9大黄12杏仁10芍药9

用方要点: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脉细涩

现代运用:

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老人与产后便秘等证属肠胃燥热者

现代研究:

麻子仁丸可软化大便,促进肠管运动,增加肠黏连肠系膜前动脉血流量,降低腹腔黏连级数

14济川煎:

功效: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主治:

肾虚便秘证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

组方:

当归9-15牛膝6肉苁蓉6-9泽泻5升麻1.5-3枳壳3

用方要点: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脉弱

现代运用:

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等证属肾虚者。

【逐水】

15十枣汤:

功效:

攻逐水饮;主治:

1、悬饮;2、实水

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水肿腹胀用无差。

组方:

(甘遂大戟芫花)等分,为末,每服1g,每日一次,清晨空腹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用方要点:

体质壮实,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

现代运用:

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及肾炎水肿等证属水饮内结,形气俱实者。

16舟车丸:

功效:

行气逐水;主治:

水热内壅,气机阻滞证

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青皮橘皮加轻粉,燥实阳水力量强。

组方:

牵牛120大黄60(甘遂醋炒大戟芫花)各30(槟榔木香青皮陈皮)各15轻粉3,研末为丸,每服3-6,每日一次,清晨空腹温开送下。

用方要点:

水肿,腹大坚满,口渴气粗,二便不利,脉沉实有力

现代运用:

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等属形气俱实者

【和解剂】

【和解少阳】

17小柴胡汤:

功效:

和解少阳;主治:

1、伤寒少阳证;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3、疟疾、黄疸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组方:

柴胡25半夏9人参6炙甘草6黄芩9生姜9大枣4枚

用方要点:

往来寒热,胸胁胀满,呕吐,脉弦

现代运用:

感冒、疟疾、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胸膜炎、乳腺炎、睾丸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证属少阳证者

现代研究:

1.保肝作用:

非特异性保护细胞膜,抑制肝炎发展。

促进肝细胞再生。

抑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直接抗肝纤维化。

括约肌松弛迅速并且充分,阻止胆汁郁滞,减轻胸胁苦满。

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B细胞,T细胞,NK细胞)。

3.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呈现双向调节作用。

有明显解热抗炎作用。

通过减轻内毒素引起的中耳及咽鼓管粘液纤毛的功能障碍而达到预防渗出性中耳炎发病的效果。

4.甘草酸对癌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

预防、抑制肝癌。

5.抑制癫痫发作。

6.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7.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胃内胆酸含量,保护胃粘膜。

有明显的抗乙酰胆碱、抗钡、抗组织胺作用,松弛回肠平滑肌。

8.使冠状动脉、肾血流量增加。

9.有抗病毒和保护心肌作用。

10.加速由X射线照射所致的白细胞、血小板急剧减少的恢复,促进造血干细胞自我复制能力

18蒿芩清胆汤:

功效: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

少阳湿热痰浊证

蒿芩清胆枳[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青蒿脑:

青蒿新发之嫩芽

组方:

青蒿脑6黄芩6枳壳5淡竹叶9陈皮5半夏5茯苓9碧玉散(滑石甘草

青黛)9

用方要点:

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呕吐酸苦,小便黄少,舌红苔腻,脉弦数

现代运用:

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慢性肾炎等证属少阳湿热者

【调和肝脾】

19四逆散:

功效: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

1、阳郁厥逆证;2、肝郁脾滞证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组方:

柴胡6芍药9枳实6炙甘草6

用方要点:

胁肋疼痛,脘腹胀痛,脉弦

现代运用:

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证属肝脾或胆胃不和者

现代研究:

本方有1.抗胃溃疡(增强、保持胃粘膜防御功能以及轻度抑制胃酸分泌)2.保肝3.对肠管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对离体子宫呈抑制作用,在体子宫呈兴奋作用4.对正常血压有升高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无快速耐受性。

对各类型休克有一定对抗作用,使麻醉意外所致低血压回升,延长胰岛素休克的存活时间。

5.对脑血管有扩张作用,升高平均动脉压,增加脑血流量6.耐缺氧作用7.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

20逍遥散:

功效:

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

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生]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疏肝养血又健脾。

组方:

(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各30炙甘草15,为末,每服6g,加煨姜、薄荷少许,不拘时候

用方要点:

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或兼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

现代运用:

慢性肝炎、肝硬化、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房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也可用于胆石症、盆腔炎、子宫肌瘤、精神分裂症、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老年性白内障、黄褐斑等病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现代研究:

1.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帕金森氏病有保护性治疗作用,增强麻醉效果,加味逍遥散抑制痛阈,对反复心理应激负荷所诱发的海马、杏仁体、隔区部位5-HT代谢循环亢进也有抑制作用)。

2.保肝作用(可使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变性、坏死减轻,使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明显下降。

连续服用加味逍遥散,可使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显著降低)。

3.类雌激素样作用。

4.使胃液明显增加,明显的平滑肌松弛作用。

5.明显防止顺铂所致的BUN上升

21痛泻要方:

功效:

补脾泻肝,缓痛止泻;主治:

脾虚肝强之痛泻

痛泻要方用陈皮,(白)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

组方:

炒陈皮45炒白术90炒芍药60防风30

用方要点: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脉象两关弦缓

现代运用:

急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神经性腹泻,小儿消化不良等证属肝强乘脾

现代研究:

1.抑制肠管蠕动,、肠肌痉挛。

2.本方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调和肠胃】

22半夏泻心汤:

功效: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

寒热互结之痞证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

组方:

半夏12黄连3黄芩9干姜9炙甘草9大枣4枚人参

用方要点:

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

现代运用: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妊娠恶阻、口腔溃疡等证属寒热错杂、肠胃不和者

现代研究:

本方对胃肠有双向调节(胆碱受体系统)、保护胃粘膜(增强胃粘膜屏障和促进损伤粘膜修复,缩小胃溃疡面积)、止泻(对炎症性腹泻有效,对肠管收缩反应及小肠输送功能无明显影响)、增强体液免疫以及杀灭HP,抗缺氧等作用。

【清热剂】

【清气分热】

23白虎汤:

功效:

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主治:

阳明气分热盛证

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组方:

石膏50知母18炙甘草6粳米9,煮米熟,日三服

用方要点:

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现代运用:

感冒好热不退、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等证属气分热盛者

现代研究:

知母退热成分为芒果甙(dài),钙离子是石膏退热的主要成分,粳米对石膏有助溶作用。

白虎汤能显著降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死亡率,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显著提高再次免疫抗体滴度

24竹叶石膏汤:

功效: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

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承,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津自生。

组方:

竹叶6石膏50人参6麦冬20半夏9炙甘草6粳米10,日三服

用方要点:

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脉虚数

现代运用:

中暑、小儿夏季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后期、胆道术后呕吐、糖尿病的干渴多饮等证属于热伤气津者

现代研究:

本方可使四氧嘧啶(外因性胰性糖尿病)糖尿病血糖明显下降;对遗传性发病KK-CAy(内因性胰性糖尿病),在绝食状态下可使其血糖含量明显下降,而非绝食时降糖作用不明显

【清营凉血】

25清营汤:

功效: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

邪热初入营分证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夜甚神不宁,犀[生]地银翘玄连竹[叶],丹[参]麦清热更护阴。

组方:

水牛角30生地15银花9连翘6玄参9黄连5竹叶3丹参6麦冬9

用方要点: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

现代运用: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及其他热病属营分热盛者

现代研究:

本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及变形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

而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类产碱杆菌抑制作用不明显。

26犀角地黄汤: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

1、热灼心营证,

2、热伤血络证,3、蓄血瘀热证

犀角[生]地黄芍药丹[皮],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

组方:

水牛角30生地30芍药12丹皮9,犀角磨汁冲服

用方要点:

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舌质红降

现代运用:

急性重型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紫癜病、急性白血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斑疹伤寒、溃疡病出血,以及疔毒走黄等证属血分热盛者

现代研究:

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犀角地黄汤与黄连解毒汤合用有可能提高疗效

【清热解毒】

27黄连解毒汤:

功效:

泄火解毒;主治:

三焦火毒热盛证(加大黄效果更好)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配,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

组方:

黄连9(黄芩黄柏)各6栀子9

用方要点: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现代运用:

急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型肝炎、败血症、脓毒血症、肺炎、急性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其他感染性炎症等属于热度为患者

现代研究:

对内毒素所致发热的解热作用慢,但持续时间长。

黄连解毒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类产碱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其他细菌作用不明显。

黄连解毒汤可显著抑制动物体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对低氧性脑障碍有显著保护作用;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对应激性溃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烧灼性溃疡有明显的促愈作用。

此外,本方有选择性降压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流变学以及保肝、抗炎、镇痛等作用

28凉膈散:

功效:

泄火通便,清上泄下;主治:

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证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热,中焦燥实服之消。

组方:

芒硝9大黄9栀子6连翘24黄芩6甘草9薄荷6,上为末,每服6-12g,加竹叶3g,蜜少许,水煎服

用方要点:

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现代运用:

咽喉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证属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者

29普济消毒饮:

功效: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主治:

大头瘟(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而致)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板]蓝根[马]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组方:

牛蒡子5炒黄芩15炒黄连15生甘草10桔梗10板蓝根5马勃5连翘5

玄参10升麻3柴胡10陈皮10薄荷5僵蚕3

用方要点:

头面红肿焮痛,恶寒发热,咽喉不利,舌红苔黄,脉数

现代运用:

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淋巴结炎、带状疱疹等证属风热毒邪为患者。

【气血两清】

30清瘟败毒饮: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主治:

温病气血两燔证

清瘟败毒[生]地连芩,丹[皮]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赤]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相合加减而成)

组方:

生地黄连黄芩丹皮石膏栀子甘草鲜竹叶犀角玄参连翘知母赤芍桔梗

用方要点:

大热渴饮,头痛如劈,狂躁,谵语神昏,或吐衄发斑,舌绛唇焦

现代运用: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重型乙肝、败血症、脓毒血症,以及化脓性感染证属热毒气血两燔者

现代研究:

对内毒素诱发气血两燔证之发热有明显抑制作用。

改善内毒素后白细胞呈先降低后升高现象,拮抗血小板降低、高粘综合征(解聚、降粘、稀释血液),使血浆升高的cAMP降低,下降的cGMP升高,并具有保护内脏器官、减轻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作用。

【清脏腑热】

31导赤散:

功效:

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主治:

1、心经热盛证,2、心热移与小肠,见小便赤涩刺痛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组方:

(生地木通生甘草稍)各10,上为末,入竹叶3g,食后温服

用方要点:

心胸烦热,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

现代运用:

口腔炎、急性泌尿系感染、小儿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与膀胱、小肠有热者

32龙胆泻肝汤:

功效:

泻肝胆实火;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2、肝经湿热下注证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当归甘草偕,木通泽泻车前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组方:

龙胆草6炒栀子9炒黄芩9柴胡6生地9当归3生甘草6木通9泽泻12

车前子9

用方要点:

头痛目赤,胁痛口苦,或阴肿阴痒,或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有力

现代运用:

顽固性头痛、高血压、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等泌尿生殖系炎症,腹股沟淋巴结炎、带状疱疹、头部湿疹、白塞氏病、急性乳腺炎、急性盆腔炎、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等属于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所致者

33左金丸:

功效:

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主治:

肝火犯胃证(6:

1)

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除,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泻痢痛在脐。

组方:

黄连18吴茱萸3

用方要点:

胁痛口苦,呕吐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

现代运用:

急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痢疾等证属肝火犯胃者

34泻白散:

功效:

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主治:

肺有伏火之咳喘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泻肺清热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

组方:

(炒桑白皮地骨皮)各15炙甘草5,为末,加粳米一撮,食前服

用方要点:

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现代运用:

支气管炎、肺炎初期、百日咳、小儿麻疹初期等证属肺有伏火

35清胃散:

功效:

清胃凉血;主治:

胃火上攻证

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组方:

(升麻黄连当归生地)各6丹皮9

用方要点:

牙痛牵引头脑,面颊发热,齿龈肿痛或溃烂,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

现代运用:

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证属胃有积热,循经上攻者

现代研究:

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36玉女煎:

功效:

清胃火,滋肾阴;主治:

胃热阴虚证

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胃火阴虚相因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组方:

熟地9-30石膏5-30知母5牛膝5麦冬6

用方要点:

烦热干渴,牙痛齿松,或牙龈出血,舌红苔黄而干,脉沉取欠力

现代运用:

口腔炎、舌炎、牙龈炎、糖尿病等证属水亏火盛者

现代研究:

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有降糖作用

37芍药汤:

功效: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主治:

湿热痢疾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肉]桂槟草香,重在调气兼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组方:

芍药15-20黄芩9黄连5-9当归9肉桂2-5槟榔5甘草5木香5

用方要点:

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苔黄腻

现代运用: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证属湿热内蕴者

现代研究:

对福氏痢疾杆菌杀菌浓度为1:

10,。

对变形杆菌抑制效果最明显。

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槟榔一方面能加强胃肠运动,有利于排除肠道积滞,并增强抗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