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0936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docx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学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五

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疆域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_______

_______

大部分位于_____,南部部分地区位于_____

_______东部、_______西岸

2.领土四至: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________;

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________;

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________;

最东端:

黑龙江省________与________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海陆兼备的大国:

(1)陆地领土面积:

约________万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___和________。

(2)陆上国界线:

长达________多千米。

(3)大陆海岸线:

长________多千米。

(4)邻国:

陆上邻国有________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___个;我国与________、________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5)濒临四海一洋:

自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黄海、________、________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________。

(6)两大内海:

________(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和________(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________(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________(市、自治县)、________(镇、民族乡)。

2.省级行政区域:

共________个。

包括________个省、________个自治区、________个直辖市、________个特别行政区。

3.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分布、简称及行政中心:

(1)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

________、四川省、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________、山西省、________、________河南省、_________。

(2)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青、________、藏、________、________渝、________、湘、________、皖、________、沪。

(3)沿海地区各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

沈阳、________、天津、________、南京、________、杭州、________、台北、广州、________、澳门、________、________。

(4)边疆地区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

辽宁省、________、________、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________、

西藏自治区、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

(5)北回归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自西向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__亿(不包括港、澳、台),约占世界人口的1/5。

2.基本国策:

________。

3.地区分布不均:

以________一线为界,________部人口稠密,________部人口稀疏。

四、民族

1.56个民族________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________人口最多。

2.民族政策:

各民族不论大小,________。

3.民族文化:

民族

传统节日

民族

传统节日

_____

元宵节

_____

雪顿节

蒙古族

_________

傣族

_______

_____

开斋节

_______

丰收节

4.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具体分布:

汉族遍布________,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易错点:

我国南北跨纬度虽广,但没有寒带,只有温带和热带范围。

●特殊省区归纳整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面积最大、邻国最多;澳门特别行政区:

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内蒙古自治区:

跨经度最多;海南省:

跨纬度最多;广东省:

人口最多;

 

●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域:

甘肃省(甘或陇)、四川省(川或蜀)、陕西省(陕或秦)、云南省(云或滇)、贵州省(贵或黔)。

(1)东西跨经度广→东西时间差异(晨昏差异)

(2)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南北季节差异

例1:

图甲为中国疆域示意图,乙为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海防空识别区主要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海域(填数码)。

防空识别区不等同于领空,但和中国部分领空是重合的,如该识别区包括了我国________岛的领空。

(2)甲图中与我国相邻的世界最大内陆国是________(填字母),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全称)。

(3)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地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D.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少西北多

(4)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的是(  )

A.天津、辽宁B.山东、河北C.辽宁、山东D.河北、江苏

例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省级行政区域:

①________,②________(简称)。

海洋、海峡:

③________,④________。

邻国:

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根据下列描述完成填空,并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对应的字母。

A.我国东部濒临四个海洋,其中________是我国内海。

B.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

C.少数民族数量最多、其省级行政中心有“春城”之称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

D.我的家乡在________(省级行政区名称)。

(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简称)

专题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和地势

(一)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东西向山脉:

北列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脉

中列C________山脉,D________

南列E________

东北—西南向山脉

西列F________,G________,

H________,I________

中列J________,K________

东列L_________________

西北—东南向山M_____,N____山脉南北向山脉O________弧形山脉P________山脉,其主峰是________。

_

(二)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

通常把________、________,连同比较崎岖的________统称为山区。

2.山地和山区所占面积比例: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

3.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

在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2)劣势:

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不足,不利于发展________业。

(三)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名称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________米以上

________

阶梯界线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________、________

阶梯界线

第三级阶梯

多在________米以下

________、________

2.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________________深入内陆,形成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生产。

(2)对交通的影响:

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________交通。

(3)对河流的影响: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________资源极为丰富。

●易混点:

(1)山区与山地: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顶尖坡陡,起伏很大的地表形态;山区则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2)地形与地形区:

地形类型共五种:

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地形区则多不胜数,较之地形更加具体,如青藏高原、华北平原、东南丘陵、塔里木盆地等。

●列表归纳——我国地形区之最:

青藏高原

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

塔里木盆地

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柴达木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

最湿润的盆地

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的平原

●图示规律——我国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1.巧记多练,掌握空间分布:

简图示意,深化理解记忆。

如,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其影响:

 

 

延伸思考: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有河流都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吗?

答案:

不是。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但是也有少数河流自北向南流入印度洋,如雅鲁藏布江、怒江;还有河流向北流入北冰洋,如额尔齐斯河。

(2)在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一定很丰富吗?

答案:

不一定。

水能资源不仅与河流的落差有关,还与河流流量有关。

(3)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对气候会有什么影响呢?

答案:

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则东部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很难进入内陆地区,我国广大地区将会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知识拓展】比较沿32°N和36°N所作剖面图

 

 

例题:

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序号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地形区。

其中①是

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2)图中Ⅰ、Ⅱ、Ⅲ分别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地势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省主要位于第________级阶梯上。

(3)想想看:

长江、黄河等河流为什么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二、气候

(一)气温

1.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________。

气温自南向北逐渐________,1月0℃等温线大致沿________一线分布。

(2)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________。

________地区气温相对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2.温度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

根据气温的________,并结合________实际。

(2)温度带:

从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中温带、________、________、热带和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________。

(二)降水

1.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分配: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月。

各地雨季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南方________,北方________。

年际变化也很大,往往给________带来较大影响。

2.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

________________,即一个地区年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比关系。

(2)干湿地区的分布:

我国东南部以________、________区为主,西北部以________、________区为主。

(3)划分界线及主要植被。

主要植被

干湿地区

分界线

森林

湿润区

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森林、草原过渡地带

半湿润区

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温带草原

半干旱区

植被稀疏

干旱区

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三)气候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影响因素

1.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

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冬季风和夏季风:

源地

风 向

特点

影 响

冬季风

_________

_____

偏北风

_________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夏季风

_______

_______

东南风和西南风

_________

我国大部分地区_________;自东南向西北降水量越来越少

 

 

2.列表归纳——我国气温、降水之最:

冬季最冷的地方

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

夏季最热的地方

新疆的吐鲁番,人称“火洲”

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青藏高原

降水最多的地方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易混点:

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原因≠年际变化大的原因

夏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例题:

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地理事物的名称。

河流: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山脉:

D________。

(2)海口市1月均温约为________℃;

图中甲地1月均温为________℃。

两地1月均温相差约________℃。

(3)我国东部地区1月均温等温线走向大致呈________方向,说明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我国西部等温线不同于东部,多呈闭合状分布,这说明影响我国西部气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4)图中A、C两河,冬季河水有封冻现象的是________。

(5)简述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分析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①有利影响:

夏季普遍高温,使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偏北;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②不利影响:

多旱涝灾害。

例题: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游览线路。

读下图,回答。

1.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若按④路线游览,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

A.银装素裹的大地

B.茫茫的沙漠

C.金灿灿的稻田

D.蜿蜒的长城

3.如果从上海出发,沿②路线旅行,沿途植被会有什么变化?

提示: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4.四条游览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哪条路线?

提示:

路线③。

例题: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

A.①-甲;②-乙;③-丙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D.①-丙;②-甲;③-乙

三、河流和自然灾害

(一)以外流河为主

1.河流的流向: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________流,最后注入________。

西南地区有些河流向南流入________。

在新疆北部,________河向北流入北冰洋。

2.外流河与内流河:

(1)________河: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2)________河:

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3.主要河流的分布:

 

 

夏季

冬季

水位

___

流量

___

汛期/枯水期

降水

降水集中

降水少

结冰期

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

以南:

 

4.外流河水文特征:

 

5.京杭运河:

自北向南经过京、________、冀、________、苏、________6省(直辖市),贯通海河、________、淮河、________、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基本特征:

(1)发源地、长度、注入海洋:

________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域面积:

18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流域面积________的河流。

(3)支流________、干流汛期长、________结冰期、水量________、水能________。

(4)河段划分:

________、________。

2.开发:

(1)“水能宝库”:

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________,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________;主要集中在________河段;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工程。

(2)“黄金水道”:

干流横贯东西,________以下四季通航,自古以来就是我国________运输的大动脉。

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________。

3.治理:

(1)川江:

滩多流急,________工程的兴建从根本上改善了川江航道。

此外,三峡工程具有________、发电、________、供水等综合效益。

(2)荆江:

河道弯曲,有“________”之称,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后,________和________效益显著。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基本特征:

(1)发源地、长度、注入海洋:

________山、________、________。

(2)河流形状:

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________”字。

(3)水量________、含沙量________、初春或初冬时节有________现象。

(4)河段划分:

________、________。

2.开发:

(1)水资源:

黄河塑造了________平原、________平原、________平原,为沿岸地区提供了________之利。

(2)水能资源:

主要集中在________;国家对黄河实行________开发,陆续建成多座大型水电站,促进了流域的经济发展。

3.治理:

 

河段

问 题

形成原因

治理措施

上游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气候趋于干旱________,破坏草原

________,加强保护

中游

________严重,________剧增

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降水集中于夏秋季,支流众多

________,修建梯田,合理安

排农业生产活动

下游

水患严重

泥沙淤积,形成

“________”

调水冲沙,疏浚河道,加固堤防

部分

河段

宁夏、内蒙古、山东河段的凌汛

河水从____纬流向______纬,冬季气温在0℃以下

人工破冰

长江

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黄河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珠江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黑龙江

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塔里木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京杭运河

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主要河流

注入大洋

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珠江、澜沧江

太平洋

怒江、雅鲁藏布江

印度洋

额尔齐斯河

北冰洋

四、自然灾害

1.常见的自然灾害及主要分布:

 

气象

灾害

干旱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洪涝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台风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寒潮

全国大部分地区

地质

灾害

地震

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

泥石流、滑坡

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2.自然灾害________——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之一。

3.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就:

(1)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加强,更加精确。

(2)修建了大量的________工程。

(3)灾前准备工作充足,建设了一大批________中心。

(4)灾时救援与救助及时有效。

●易错点: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不是第二大河,因其径流量不及珠江。

(2)黄河、长江水能主要集中河段:

黄河——上游和中游;长江——上游。

(3)黄河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

(4)最大支流:

长江——汉江;黄河——渭河。

(5)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

(6)“地上河”出现的河段:

黄河——下游;长江——中游荆江。

(7)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和秦岭。

(8)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答题指导】

1.我国主要河流及注入大洋:

2.我国主要河流的突出特征:

【延伸思考】

内、外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什么?

答案:

内流河——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外流河——大气降水。

 

【答题指导】

1.构建脑图,简化记忆:

(1)黄河。

(2)长江。

 

3、列表归纳,辨析比较长江、黄河开发利用、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比较项目

长 江

黄 河

上游

中下游

上游

中游

下游

开发利用

水能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

航运、淡水养殖

水力发电

水能开发、引黄灌溉

引黄灌溉

主要问题

水土流失

严重

洪水灾害

土地荒漠化、凌汛

水土流失严重

洪水灾害、凌汛

治理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

加固堤坝、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库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炸冰泄洪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加固黄河大堤、炸冰泄洪

【延伸思考】

长江和黄河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巨大的航运价值吗?

答案:

不是。

长江和黄河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有巨大的航运价值,而黄河因为水量较小、有结冰期、下游河道狭窄,航运价值不大。

1.比对江河,知河情兴国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区域;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被誉为“黄金水道”。

读下图(长江、黄河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于长江黄河两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和长江都向东注入东海

C.两河下游都流经平原并形成地上河

D.长江和黄河支流都很多

E.长江和黄河都有凌汛现象

(2)长江和黄河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河段和主要原因不同,请分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描述属于a三角洲的是________,属于b三角洲的是________。

(填写字母)

A.京杭运河河段运输繁忙

B.被誉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C.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D.人们上下班可以乘坐高速铁路

E.戏曲、茶和丝绸文化等地方特色浓郁

F.后备土地资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

(4)甲乙两地形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甲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2.读图,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

B.①河段水流平缓

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

D.③河段为地上河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潮路径A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①________高原、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路径B经过的②是_________山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