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0985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docx

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沾益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根本上取决于()

A、自然灾害与战争

B、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D、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

2、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②最有可能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

B、德国

C、巴西

D、美国

3、读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1)X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3)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4、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某城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

读下图“该城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功能区属于(   )

A、行政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

A、地租水平的差异

B、人口流动的差异

C、环境承载力的差异

D、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5、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最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入拉丁美洲

B、从亚洲前往拉丁美洲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乙地区的就业压力

B、为乙地区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C、加重了甲地区的环境压力

D、对甲地区人们的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作用

6、下图为某城市郊区某年不同年龄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郊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成年人口以迁出为主

B、老龄人口以迁入为主

C、迁入人口数量小于迁出人口数量

D、少年人口以迁入为主

(2)如果上图所示人口迁移状况持续下去,则该市()

A、郊区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年轻化

B、郊区人口性别结构将会严重失衡

C、中心区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年轻化

D、中心区人口性别结构将会严重失衡

(3)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到外地旅游也是人口迁移

B、人口迁移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方式

C、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国内发生改变

D、人口迁移指的是国内人口迁移

(4)引发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D、自然环境因素

(5)我国“民工流”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

B、交通运输不能满足需要

C、经济增长的地区不平衡

D、人口增长过快

7、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新疆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内蒙古地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B、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C、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D、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8、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

B、消费水平

C、科技水平

D、生产能力

9、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10、下列城市中作为宗教中心兴起的是()

A、张家界

B、大庆

C、株洲

D、麦加

11、下列内容中,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区位是()

A、资源

B、地形

C、港口

D、交通

12、城市主要分布的气候区是()

A、中低纬度的湿润地区

B、高纬度寒冷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荒漠干旱地区

13、下列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不适宜发展城市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D、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

14、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教区

15、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原因是()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③市区交通拥挤④为了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A、一般在中小城市表现最为突出

B、是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C、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解决得最好

D、在发展中国家暴露的最早

17、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正确措施是()

A、阻止乡村人口进城

B、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

C、丢弃旧城,建立高标准新城市

D、无限制扩大城市的占地面积

18、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例

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例

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最好选在()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19、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________,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________(字母)。

(2)图中处于过渡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的是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_。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向图中代表的________(字母)模式转化。

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20、下图为“甲、乙两类国家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图中分别反映了两种国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从发展程度上来看,甲为________国家,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

采取的人口措施应该有________等。

(2)乙国属于________国家,该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等。

该国可以采取________等人口措施。

(3)下列四国中,与乙国存在类似人口问题的是()

A、印度

B、尼日利亚

C、法国

D、孟加拉国

21、读下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分区应为________区。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分区是________区,该功能区分布在B区,既有利于________,又有利于________。

(4)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分区是________区。

(5)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________业的影响最大。

22、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新城区发展沿________方向延伸。

(4)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C

【考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人口增长状况主要受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增长率的影响,而人口政策、自然灾害与战争都可以影响到人口的增长,但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决定人口增长的特点。

2、【答案】

(1)C

(2)B

【考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把图中四个点的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依次读取并进行计算,可知③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数值最大。

故选C。

(2)②显示该地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且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即人口出现负增长,选项中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澳大利亚、美国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但并没有出现负增长,只有德国出现了负增长,故选B。

3、【答案】

(1)C

(2)A

(3)B

【考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

【解析】【分析】

(1)从X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可以看出少年儿童比重非常大,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也较大由此可知该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从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可以看出Y国,老年人口比例大,少年儿童比例小,应该为发达国家,老龄化严重,而X国少年儿童比重非常大,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也较大,应该为发展国家,而造成二者差异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也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3)由上题解析可知,Y国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发达国家,老龄化严重,而中国、印度和泰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4、【答案】

(1)C

(2)B

【考点】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早晨人口流出多,晚上人口流入多,符合住宅区的人口流动特征,所以C正确。

(2)住宅区一般是晚上停车多,其他功能区一般是白天停车多,可以错开使用,所以B正确。

5、【答案】

(1)C

(2)B

【考点】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解析】【分析】

(1)二战后,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美国仍是重要迁入国,非洲和拉丁美洲仍为重要人口迁出区,故A、B、D选项错误。

(2)乙地为人口迁入地,人口迁入对本地区就业会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也为本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甲地为人口迁出区,人口迁出缓解当地的环境压力,了解外边的信息,促进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

【点评】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

有利的:

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

不利的:

造成了人才外流。

②对迁入地:

有利的:

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

不利的:

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6、【答案】

(1)D

(2)A

(3)B

(4)A

(5)C

【考点】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解析】【分析】

(1)从图中可以可以明显看出,老年人口以迁出为主;成年人口以迁入为主,迁入量远大于迁出人口数量;少年人口以迁入为主。

(2)由上题解析可知,本地是少年人口和成年人口迁入为主,而老年人口以迁出为主,老年人口的比重降低,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3)人口迁移是指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包括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到外地旅游,居住地短期改变,不是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当然会导致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引发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

(5)民工主要是指外出打工,获取较高经济收入,所以我国“民工流”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地区就经济发展不平衡。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7、【答案】

(1)C

(2)C

【考点】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

(1)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

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发程度,人口容量大小与这些因素呈正相关。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故其人口合理容量最高。

(2)目前我国各地实际人口数量都高于人口合理容量,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时,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的。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供开发流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是一个警戒值,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我国目前人口实际数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大约人口合理容量。

8、【答案】A

【考点】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

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

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成正比,与消费水平成反比。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资源、科技、人口消费水平和地区开放水平对人口容量的影响,反映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9、【答案】C

【考点】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解析】【分析】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C对,D错。

也可以说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AB错。

10、【答案】D

【考点】城市的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作为宗教中心兴起的是麦加;张家界是因旅游而发展起来的;大庆是因开发石油而发展起来的;株洲是因交通而发展起来的。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的区位因素。

11、【答案】B

【考点】城市的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人文因素如农业、工业、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相对自然因素变化较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产生更多的区位因素。

因此,要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符合的是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

12、【答案】A

【考点】城市的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方。

符合的是A。

高纬度寒冷地区气候寒冷、荒漠干旱地区气候干旱、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都不是城市的理想分布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主要分布的气候区。

13、【答案】A

【考点】城市的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产丰盈,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错误的是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区位因素。

14、【答案】C

【考点】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解析】【分析】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区,住宅区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区,C对。

商业区地价高,占地面积小,A错。

工业区占地面积较大,但比住宅区面积小,B错。

文教区不是城市最基本功能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D错。

【点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中,主要是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等。

城市是人口集中、规模大的聚落,聚落的最基本功能是居住功能,所以住宅区一般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

其它功能区中,商业区、工业区是城市基本的功能区,文教区不是最基本的功能区,占地面积小。

15、【答案】A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工业区占地面积较大,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①对。

工业生产污染环境,向外缘迁移是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②对。

市区交通拥挤不是迁移的主要原因,③错。

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与迁移无关,④错。

A对。

【点评】工业区位选择,要尽量减少对城区的污染,向市区外缘迁移,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距市中心越远,地价越低,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区外迁,有利于城市交通,但交通不是外迁的主要原因。

向外缘迁移生产力水平不变,不能加强城市经济实力。

16、【答案】B

【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般在大城市表现最为突出;是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解决得最好;在发达国家暴露的最早。

【点评】城市化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治理对策:

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强交通管理,加快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等。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将污染严重企业外迁或关闭,做好城市的合理规划,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

4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17、【答案】B

【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会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住房困难;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环境问题,故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城市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18、【答案】

(1)A

(2)B

(3)A

【考点】等值线图

【解析】【分析】

(1)图例

为商业中心用地,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的两侧,符合的是①。

(2)图例

为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其付租能力仅次于商业用地,符合的是②。

(3)大型超市属于商业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的两侧,符合的是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及原则。

二、综合题

19、【答案】

(1)A;B

(2)C;发展中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D

(5)D;计划生育

【考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A,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B。

(2)过渡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符合的是C;当前代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3)由图可知,阴影部分表示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死亡率。

(4)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符合的是D。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向图中代表的D,是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及各阶段人口特征。

20、【答案】

(1)发展中;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过大;计划生育

(2)发达;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等

(3)C

【考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

【解析】【分析】本题借助甲、乙两类国家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为载体考查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从甲图可以看出青少年儿童所占比例非常大,可以推知出生率高,人口自然增长快,应对措施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从发展程度考为发展中国家。

(2)从乙图可以看出,少年儿童所占比较较小,而老年人口所占比较过大,老龄化严重,人口增长缓慢,会造成劳动力不足,应对措施从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等方面分析。

发展程度看应该属于发达国家。

(3)由试题解析可知,乙国为发达国家,而印度、尼日利亚和孟加拉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法国为发达国家,其存在人口问题应该与乙国相似。

21、【答案】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

(2)A;商业

(3)住宅;上下班;购物

(4)工业

(5)商

【考点】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借助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城市功能区分布及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租高低与距市中心远近有关,另外地租高低也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2)市中心距离近,地租高,商业活动付租能力最高,所以应为商业区。

(3)结合上题解析可知,A为商业区,而工业付租能力较低,距市中心较远的地方,故C为工业区,图中B适宜布局为住宅区,这样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4)由上题解析可知,工业付租能力较低,距市中心较远的土地租金低的地方,故C为工业区。

(5)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距离变化,商业付租能力曲线变化最快,故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

22、【答案】

(1)河流煤铁资源;矿产资源

(2)①区域;原因是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兴建);南北或铁路线延伸

(4)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

【考点】城市的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城市规划分布图呈现信息,侧重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城市区位、城市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影响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河流、矿产资源丰富,旧城区中①区域可能形成较早。

(3)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铁路的兴建,新城区发展沿南北或铁路线延伸。

(4)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使得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