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1114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练习

您是个天才,虽然上帝没有给您健全的身躯,让轮椅束缚您的身体;您是痛苦的,但您的精神和思想却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您的思维穿越时空,直刺宇宙深处。

您,在轮椅上谱写了毕生的梦想;您,用大脑在地球与宇宙之间架起桥梁;您,以微笑战胜了病魔;您,更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巨匠;您,就是书写了生命奇迹的生活强者——史蒂芬·霍金。

美字体

便

赏美文

斯蒂芬·霍金——探索世界运转规则的斗士

佚名

“心,乃是你动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亦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

”霍金正是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

“我是谁?

”——这是斯蒂芬·霍金从剑桥大学学院的方形楼梯上跌下来时发出的一问。

以后的几十年间,霍金不断地重复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病使他丧失了语言和行动的能力,但是他不仅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活了下来,更以自己艺术的、富有激情的方式,为我们解释着神秘的、茫茫无边的宇宙世界。

霍金,这位杰出科学大师的脸上永远露着宁静的笑容。

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当一位年轻的女记者面对这位在轮椅里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

“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谧。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

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因为他曾经遭受的苦难,而是他直面苦难时的坚守、乐观和勇气。

人生如花开花谢、潮涨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乐;如果谁总自以为失去的太多,总受到这个意念的折磨,谁才是最不幸的人。

高尔基说过:

“在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走路的本领时,它就给予他一根拐杖,那就是理想。

”而霍金无疑为这句话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对霍金而言,“人生的斗士、智慧的英雄”这些绝不是什么溢美之词,他以瘦弱之躯挑战生理极限的勇气以及霍金式的顽皮笑容都向世人证明:

他赢了!

霍金先生的研究成果是在徘徊于地狱入口时获得的。

课内素材

霍金致残并瘫痪后,再也无法用自己的声音表述他的思想,只能借助3个手指操纵按钮输入要说的话,再经由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他的演讲,就是采用这样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方式进行的。

平常,霍金看书必须依赖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写作则是以平均每分钟输入10个单词的“慢”速度进行的。

然而他却以超人的毅力在广袤深邃的宇宙探索。

他在《宇宙的未来》中,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对宇宙未来做出了两种预测:

继续膨胀下去;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

为我们揭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无际的宇宙空间,激发起我们对生命、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运用角度]“坚强”“残缺与完美”“执着”“身残志坚”“勇士”等。

精彩运用

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会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会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会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

是的,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取得了非凡的科学成就,更因为他那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人生的无比自信。

他不仅是现代科学界的泰山北斗,一位永远战斗不息的人生斗士,更是一个时代的伟人。

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在他身上,不仅闪耀着智者的光辉,更散发出斗士所特有的韧性。

他,是精神睿智的结晶,是人格力量的聚集;他,是鼓舞我们前进的旗帜。

感佩霍金

蒋维扬

这是一位真正的巨人。

数日前,他静静地来了,斜倚在特制的轮椅上;几天后,他悄然离去,带着怪异的深不可测的笑,像个调皮的大男孩。

这个身着花格子衬衫、全身瘫痪只有眼皮还能动的小个子男人,又一次在掀起了“霍金热”——这是完全不同于“世界杯”的另一种“热”。

如果说“世界杯”是力和激情的角逐,“霍金热”则是服膺于一种精神的感召,一种足以充盈天地、感动万物的精神。

霍金一言不发,但满世界都是他的听众——人们听不懂他的理论,却对他的境界充满神往。

是啊,我们几乎忘记了,想象力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慢慢上床。

他突发奇想:

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

这一闪念在经过三年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理论。

霍金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对宇宙的起源,霍金教授比喻那有点像沸水中的“泡泡”。

“宇宙的开端,可能出现了许多‘小泡泡’,然后消失。

一些‘小泡泡’膨胀到一定尺度,继续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真是要言不烦,举重若轻!

“我们为何在此?

我们从何而来?

”这是一位不能说话的人代我们追问的充满童趣的问题。

我震惊而又自责:

我们珍贵的想象力呢?

我们本该自由驰骋的梦想和好奇心呢?

是为名缰利锁所系,终于散落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

抑或是为慵懒、欲望、妒忌所累,渐渐成了一洼浅浅的行将枯竭的浊水?

人们不该忘却,曾几何时,自己也曾将梦想的风筝放飞云中;只是,何时何地,它断线了、跌落了,我们竟浑然不知。

史蒂芬·霍金是在刚过完21岁生日后被确诊患上“卢伽雷氏症”的。

大夫说,他的身体将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将失去功能。

他推测霍金还能活两年。

40多年如水流逝,霍金教授依然在世;只是,卢伽雷式症凶残地摧毁了他的身体:

他不能行动,不能发声,头只能歪向右侧。

几年前,他还能用三根手指,笨拙地对着膝上的拟声器键盘打字;而现在,他与人沟通则只能通过眼部活动控制计算机。

四五百斤重的专用轮椅上,霍金眨动眼皮带动面部肌肉,传感器输入信号,识别软件转换为文字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并且发出模拟声音。

“你们听得见吗?

”这充满金属质感的电脑合成音,来自一个博大胸怀对全人类所有健全群体的友善和关爱。

“我是一个乐观、浪漫而且顽固不化的人。

我想做很多事情。

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

”霍金教授用眼睛和我们攀谈。

我们无数次感念信念的力量,感念基于意志的执着的伟力,霍金教授又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绝佳例证。

然而我,我们,常常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浅尝辄止、见异思迁、拈轻怕重抹去了多少应该出现的辉煌。

创新是一个过程,但它首先是一种精神,是一杆思想的大纛在逆风中迅跑!

怎能奢望,板结的思想、锈蚀的观念、懒散的行为能对构建、创建新型社会有些微帮助!

霍金教授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不是他不够格,而是没有“实证”——获得诺贝尔奖最基本的条件是得靠证据;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尚不能证实“霍金辐射”的存在。

然而霍金教授孜孜矻矻于他的事业,乐此不疲。

“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障的”,他瘫缩在轮椅里,静寂的空气传递着坚韧。

“宇宙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学科”,他依然纹丝不动,像一尊礁石,但他骨瘦如柴的胸腔中一定翻滚着排山倒海的巨浪!

霍金,一位常人,一位奇人,一位巨人。

构成他全身每一个细胞的,是精神的合金钢。

霍金教授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的轮椅——像阿波罗驾驭的太阳车——将愈行愈远。

让我们所有健全的人,向这位高度残障、渐渐遁去的榜样学习。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人类不能停下探索的脚步。

(有删节)

[赏析] 这是一篇赞美霍金、颂扬霍金精神的优美散文。

文章由霍金来华做报告的一面之缘谈起,引出了霍金与病魔做斗争地自强不息和在科学事业上的伟大贡献。

高度赞扬了霍金的执着精神和超人毅力,同时也给身健的人们以督促与激励。

文章看似松散的材料,却紧紧围绕在鲜明的中心之下,真正达到了“形散而神聚”的散文境界。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辅佐(zuǒ)椭圆(tuǒ)

比萨(bǐ)心宽体胖(pán)

B.劲旅(jìnɡ)谄媚(xiàn)

迄今(qì)溘然长逝(kè)

C.标识(zhì)龟裂(jūn)

逾越(yú)提纲挈领(qiè)

D.威吓(hè)膨胀(zhànɡ)

桎梏(ɡù)命运多舛(chuǎn)

解析:

B项,“谄”应读chǎn。

答案:

B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官场腐败、小人得志、阿谀奉承之流俯拾即是的肮脏世道下,郑板桥的孤独、苦闷和愤懑,唯有寄情于兰、竹。

B.虽然经过了100多年,张大娘家的那本族谱还是万无一失,至今仍好好保藏在她家的衣柜里。

C.张老师在上课时说话声音太小,同学们都反映说他讲课微不足道,但反映了多次还是没有改变。

D.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准确,不能模棱两可。

解析:

A项,“俯拾即是”,强调多而且容易得到,用于物不用于人,使用于“官场腐败、小人得志、阿谀奉承之流”对象有误。

B项,“万无一失”,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不能用于东西丢失。

C项,“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合语境。

D项,“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在“要求”前补出主语“归纳中心思想”。

B项,成分赘余,“可说”和“堪称”重复,“堪称”就是“可以称作”的意思,只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C项,不合逻辑,“老年职工”和“须眉”对应不当,“须眉”指“男子”,一般说“巾帼不让须眉”,而此题强调的是老年职工和年轻职工互不相让。

可改为“老年职工更是精神焕发”。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解析:

该题考核语言表达。

A项,承蒙:

是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

句中“承蒙我父母照顾”错误。

B项,高足:

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

此处应采用谦辞。

D项,恭候:

敬辞,恭敬地等候。

“对方恭候我”,敬辞误用。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D.①③④②⑤

解析:

从横线前的“探索精神”联系②选项中的“这种探索精神”,但选项中没有以②开头的选项,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从A、C中选择选项。

在这两个选项中①⑤在一起,可以不用思考,只需思考③的位置。

③中有“因此”和“这种……秩序”,显然放在句末更恰当。

答案:

A

二、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没有天堂

赵鑫珊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

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

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

要知道,至今,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他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

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含意。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

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

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

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

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搬进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几千千米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

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

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

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

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

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

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

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

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

他的口号是:

“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

”——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吧,“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不出来”。

这是一片32万平方千米的死亡沙海!

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

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

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迫使人们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6.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从内容上看,与标题“没有天堂”照应,点题,为下面的描述作铺垫;从结构上看,与下文人类不能在其他地方生存的现实构成对比,引起下文。

答案:

①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的情况作对比;②突出所谓“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

7.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点明其修辞手法,其次应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第一处画线部分,“其大气和表面……抱有敌意”,把金星的“大气和表面”当成人来写,是拟人,形象地说明了人不能在金星上生存的现实。

第二处画线部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类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从而说明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答案:

①运用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

②运用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8.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时首先要明确作者重点写了金星的哪些情况,如名字、生存环境、发展历史,然后看和地球的异同点。

要注意“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这句话,也就是说金星在很多地方和地球有相似之处,后因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利于突出环保的主题。

答案:

①描述金星大气与地表的状况,从而论证人类移民外星球的不可能性;

②金星环境原来与地球相似,后来因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更能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环境。

9.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天堂”的含义,有本义(幻想中的有吃有喝、无苦难的天堂)和比喻义(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没有天堂”的含义,作答时,应立足文本,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①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

②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

③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

三、表达应用

10.古今中外,有很多像霍金一样的人勇于克服巨大的困难,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下面备选人物中选出两个进行仿写。

示例:

霍金勇于同病魔抗争,用生命的顽强书写了科学史的奇迹。

备选人物:

伽利略 海伦·凯勒 张海迪 史铁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伽利略勇于冲破重重阻挠,用斜塔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的正确性。

(示例二)海伦·凯勒身残志坚,在寂静的世界里创造了震动世界的神话。

(示例三)史铁生在轮椅上思考,用笔在文学的世界里勾画了人生的美丽。

1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黑洞”下定义。

①黑洞是一种暗天体。

②它的前身是质量比太阳大40倍以上的恒星。

③这种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留下了一个致密的恒星核。

④黑洞就是这个致密星核在自身重力下坍缩而成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黑洞是质量比太阳大40倍以上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留下的致密恒星核在自身重力下坍缩而成的暗天体。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出主要信息。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表示,移民外太空将是确保人类生存的关键步骤。

他指出,在未来数百年中人类免遭重大灾难的机会不大。

在日前一档由英、加两国共同制作的探索节目《霍金的勇敢新世界》中,这位杰出的学者对现代社会各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进行了评价。

在这次节目之前,霍金在英国剑桥大学通过邮件形式接受了加拿大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霍金对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一些最紧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太空探索应当成为人类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抓住第一段中的首句,根据文意,将“移民外太空将是确保人类生存的关键步骤”这句话稍作概括即可。

答案:

霍金称太空移民是确保人类生存的关键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