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245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docx

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过关选练题含答案

专题: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一、选择题

1、下列可用于洗气的装置是(  )

A.

B.

C.

D.

【分析】洗气是除去气体中杂质的一种操作方法,在带有双控塞的集气瓶中装有液态除杂试剂,通气时除去长进短出的方式将杂质除去除去,据此分析。

【解答】解:

A.该装置通常用作反应装置,无法完成洗气,故A错误;

B.该装置为防倒吸的尾气吸收装置,由于稀释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于洗气,故B错误;

C.该装置为洗气装置,可用于洗气,故C正确;

D.该装置为量取气体体积的装置,不能用于洗气,故D错误;

故选:

C。

2、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解析】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温度对NaCl溶解度的影响较小,故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

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即得KNO3晶体。

【答案】C

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并加热

有红棕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原溶液中一定有N

B

向某溶液中滴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显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有Fe2+

C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原溶液中一定有S

D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

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解析】向某溶液中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并加热,如果有红棕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说明生成了二氧化氮,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

A项正确;要检验溶液中一定有Fe2+,应该先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氯水,溶液显红色,B项错误;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

C项错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除SO2外,还有可能是Cl2、O3等,D项错误。

【答案】A

4、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解析】CH3COOCH2CH3难溶于Na2CO3溶液,二者会分层,可以用分液法分离,选择③,A项错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选择③,B项正确;⑤可以用作洗气瓶,C项正确;粗盐提纯需要过滤、蒸发结晶,选择①和②,D项正确。

【答案】A

5、某固体粉末甲中可能含有K2CO3、KNO3、K2SO3、Na2SO4、FeO、Fe2O3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含有钠元素,但不含有钾元素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KNO3

C.根据现象3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

D.根据现象4和现象5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O和Fe2O3

【解析】钠的焰色为黄色,故一定含钠元素,观察钾的焰色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故无法确定是否含钾元素,A项错误;红棕色气体为NO2,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硝酸钾,B项错误;K2SO3在酸性条件下与K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

加入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不一定含硫酸钠,可能含有K2SO3,故C项错误;溶液B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含有Fe3+,加铁氰化钾产生蓝色沉淀,证明含Fe2+,所以该固体粉末中含有FeO和Fe2O3,故D项正确。

【答案】D

6、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续表)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解析】分离两种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液体,一般采用蒸馏的方法,D项正确。

【答案】D

7、下列实验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序号

相关实验

试剂

现象和结论

鉴别K2CO3和Na2SO3

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K2CO3

鉴别NO2和Br2蒸气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试纸变蓝色的是Br2蒸气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新制Cu(OH)2悬浊液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的是葡萄糖

鉴别AlCl3溶液和MgCl2溶液

氨水

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又消失的是AlCl3溶液

A.①③        B.①②

C.②④D.②③

解析:

选A CO2与SO2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SO2有刺激性气味,而CO2无味,①正确;NO2和Br2蒸气均具有氧化性,都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②错误;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而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时生成砖红色的Cu2O,③正确;Al(OH)3不能溶解在弱碱氨水中,④错误。

8、只用水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硝基苯和溴苯B.乙酸乙酯和乙醇

C.苯和四氯化碳D.环己烷和乙醛

解析:

硝基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且密度均比水大,只用水无法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而乙醇易溶于水,二者只用水即可鉴别;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二者只用水即可鉴别;环己烷不溶于水,而乙醛易溶于水,二者只用水即可鉴别。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一)某无色溶液X由Na+、Ag+、Ba2+、Al3+、Al

、Mn

、C

、S

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少许溶液进行如下连续实验:

(1)气体A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气体B的成分是    。

 

(2)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3)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所有离子方程式:

              。

 

(4)写出步骤②中形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5)通过上述实验,溶液X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只要设计一个简单的后续实验就可以确定该离子是否存在,该方法是                        。

 

【解析】溶液X是无色的,Mn

不存在。

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

生成的气体A为CO2。

溶液X中含有C

则Ag+、Ba2+、Al3+均不存在。

第②步继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反应既生成气体,又生成沉淀,说明溶液X中含有Al

Al

在第①步加入过量盐酸时发生反应Al

+4H+

Al3++2H2O,生成的Al3+和HC

发生双水解反应:

Al3++3HC

Al(OH)3↓+3CO2↑。

第③步继续加入过量Ba(OH)2溶液,生成的气体B为NH3,白色沉淀乙中含有BaCO3,还可能含有BaSO4。

【答案】

(1)CO2 NH3

(2)C

、Al

、Na+

(3)C

+2H+

H2O+CO2↑、Al

+4H+

Al3++2H2O

(4)Al3++3HC

Al(OH)3↓+3CO2↑

(5)S

 在沉淀乙中加入足量盐酸,若白色沉淀能完全溶解,则X中不存在S

;若不完全溶解,则X中存在S

(二)工业上利用氧化铝基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Al2O3,少量Pd)回收Al2(SO4)3及Pd的流程如图:

说明:

上述流程中焙烧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硫酸铵固体的分解。

(1)焙烧时产生的气体X为  (填化学式)。

(2)水浸分离中,滤渣Pd的颗粒比较大,一般可以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Pd的热还原实验,并计算滤渣中(NH4)2PdCl6的百分含量(滤渣中的杂质不参与热还原反应)。

①写出热还原法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将石英玻璃管(带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g.将滤渣[(NH4)2PdCl6]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g.按上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将下列所有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d(  )(  )b(  )(  )e(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e.称量Af.冷却至室温g.缓缓通入H2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滤渣中(NH4)2PdCl6的百分含量  【列式表示,其中(NH4)2PdCl6相对分子质量M=355】。

④关于本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选择焦炭代替H2做还原剂

B.尾气处理可选择碱石灰吸收

C.若使用电子天平称量,需要先按下显示屏的“去皮键”

D.实验结束时,若发现硬质试管右端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铵,这种情况会造成较大实验误差

【分析】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Al2O3,少量Pd),废催化剂硫酸铵焙烧得到气体X为氨气,产物水浸过滤得到硫酸铝溶液,滤渣Pd加入浓硝酸和浓盐酸酸浸生成二氧化氮,浸液Y是Pd溶于王水发生Pd+6HCl+4HNO3

H2PdCl6+4NO2↑+4H2O,Y为H2PdCl6,通入氨气中和过滤得到滤渣(NH4)2PdCl6,被氢气还原得到Pd,发生(NH4)2PdCl6+2H2

Pd+2NH3+6HCl,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1)焙烧得到气体是铵盐分解生成的氨气,

故答案为:

NH3;

(2)滤渣Pd的颗粒比较大,可采用倾析法分离,故答案为:

倾析法;

(3)①通入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NH4)2PdCl6+2H2

Pd+2NH3+6HCl,故答案为:

(NH4)2PdCl6+2H2

Pd+2NH3+6HCl;

②实验时,应先通入氮气,冷却时注意关闭开关,防止氧气进入,冷却至室温再称量固体质量的变化,则正确的顺序为dgabfce,

故答案为:

g;a;f;c;

③样品的质量为(m2﹣m1)g,反应后减少的质量为(m2﹣m3)g,应为(NH4)2PdCl6、Pd质量之差,可知生成Pd的物质的量为

mol,可知(NH4)2PdCl6的质量为

g,含量为

故答案为:

④A.选择焦炭代替H2做还原剂,不能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且引入杂质,故A错误;

B.尾气含有氨气,尾气处理不可选择碱石灰吸收,故B错误;

C.若使用电子天平称量,需要先按下显示屏的“去皮键”,可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故C正确;

D.实验结束时,若发现硬质试管右端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铵,为氨气和氯化氢在温度较低时生成,这种情况会造成较大实验误差,故D正确。

故答案为:

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