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637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5 大小:99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5页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5页
亲,该文档总共1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docx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

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一次修订)

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

根据“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专家评审意见”的修改意见,逐项核查落实,并做了相应修改,说明如下:

1、完善编制依据

增加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对编制依据进行了完善,具体见预案第5页1.2;

2、补充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结论

补充了《重庆昌元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2015年备案稿)的结论,具体见预案22页2.8.8;

3、调整报告章节格式及相关内容

根据新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内容、格式、要求,重新对预案的整个章节格式进行了调整,具体见预案内容;

4、结合公司实际,完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根据公司环保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预案机构及职责进行了相应的更新,完善,具体见24页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5、完善预警及信息报告内容

按照公司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市、区的要求对预警及信息报告内容进行了完善,具体见25-28页4.预警及信息报告;

6、补充完善针对不同的环境事件类型事故情景下的处置措施;

按照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类型,完善了相应的处置措施,具体见40-71页的附件2至附件7;

7、完善相关的附图、附件

增加了针对在不同事故类型下的处置措施,具体见附件2至附件7;

按照公司现有实际情况,对附图进行了完善,具体见报告。

8、按环境事件突发事件编制指南进一步完善;补充完善“一源一事一案”

按照编制指南进行了内容的完善,并补充了“一源一事一案”的内容,具体见附件2至附件7.

目次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全文,并结合公司实际而编制。

本预案由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预案起草部门:

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环保科。

本预案主要起草人:

彭冬琴

本预案审核人:

陈少全

本预案批准人:

谢坤义

本预案是对《重庆昌元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Q/CY-T13.D17-2014)的第一次修订。

本预案以《重庆昌元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2015年11月编制备案)为依据。

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1 总则

11.1 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的源头管理,防范于未然,预防和消除重特大环保事故的发生。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控制事故,从而避免和减少从业人员、周边群众的生命及财产损失,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1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印发重庆市2017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渝环办【2017】40号)、重庆市荣昌区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2017年荣昌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的通知》(荣环发【2017】10号)要求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特制定本预案。

11.3 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1.3.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1.3.2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区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1.3.3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1.3.4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区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5).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1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厂区内人为或不可抗拒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

11.5 工作原则

   公司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5.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5.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

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1.5.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公司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12 企业基本情况

12.1 单位情况

公司名称:

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陈朝军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00000202857280R

单位所在地:

重庆市荣昌区杜家坝工业园区

邮政编码:

402460

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旗下拥有白银昌元化工有限公司和重庆昌农环保材料有限公司、重庆盎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全资子公司。

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锰酸钾制造商,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生产力占世界的1/2、中国的2/3,出口量占全国3/4。

公司位于重庆市荣昌区杜家坝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现有资产10.16亿元,注册资本8239.0818万元,银行信用等级AAA。

本着“用户至上、质量第一;以人为本、创建品牌;科技兴业、追求效益”的方针,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

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认证和英国皇家尤卡斯(UAKS)产品认证,并独家拥有“REACH”欧盟化学品注册资质。

12.2 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

2.2.1公司产品种类及生产规模

现公司主要产品有高锰酸钾、高锰酸钠,主要原辅材料包括二氧化锰、氢氧化钾、高锰酸钾、氟硅酸钠等,其生产规模及能源消耗情况如下表1、2:

表1公司现有生产装置规模及产量情况

类别

装置名称

装置规模(t/a)

2016年产量(t/a)

备注

主要产品

高锰酸钾

30000

20306.300

危险化学品

高锰酸钠

2500

2399.965

危险化学品

表2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原辅材料消耗定额

产品

原料名称

单位

规格

单耗

年耗量

备注

高锰酸钾

锰粉

t

折百

0.661

13422.464

巴西

氢氧化钾

t

折百

0.395

8020.989

泸州

高锰酸钠

高锰酸钾

t

折百

0.503

1207.182

公司自产

氟硅酸钠

t

折百

0.548

1315.181

外购

2.2.2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高锰酸钾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相加压连续氧化-气动硫化塔生产高锰酸钾新工艺”,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原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锰酸钠采用国内工艺先进、成熟、环保的高锰酸钾和氟硅酸钠进行复分解反应的生产方法。

2.2.2.1高锰酸钾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高锰酸钾生产主要以锰矿粉为原料制取。

主要工序包括氧化、电解、结晶、干燥、蒸发、苛化、洗渣等六个工序。

主要化学反应:

4KOH+2MnO2+O2=2K2MnO4+2H2O

2K2MnO4+2H2O=2KMnO4+2KOH+H2

(2)工艺流程示意图见下图。

图1高锰酸钾工艺流程示意图

2.2.2.2高锰酸钠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2KMnO4+Na2SiF6=K2SiF6+2NaMnO4

工艺流程简介:

将高锰酸钾和氟硅酸钠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反应容器中,反应后的料液通过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再经过浓缩,将其中溶解的高锰酸钾分离,然后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经过包装,制得满足质量标准的高锰酸钠溶液。

(2)工艺流程示意图见下图。

 

图2高锰酸钠工艺流程示意图

2.2.2.3水煤气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CO2

CO2+C=2CO

H2O(汽)+C=CO+H2

2H2O(汽)+C=CO2+2H2

工艺流程简介: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自上而下由干馏段和气化段组成,首先煤从炉顶煤仓经两组钟罩阀进入炉体,煤在干馏段经过充分的干燥和长时间的低温干馏,逐渐形成半焦,进入气化段,炽热的半焦在气化段与炉底鼓入的气化剂充分反应,经过炉内还原层,氧化层而

形成灰渣,由由炉栅驱动从湿式灰盆自动排出。

煤在低温干馏的过程中,以挥发份析出为主生成的煤气称为干馏煤气,组成两段炉的顶部煤气,约占总煤气量的40%,其热值较高(6700kJ/Nm3)温度较低(120℃左右),并含有大量的焦油。

这种在干馏段形成的焦油为低温干馏产物,其流动性较好,通过焦

油收集器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置。

在气化段,炽热的半焦和汽化剂经过还原、氧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的煤气,为气化煤气,组成两段炉的底部煤气,约占总煤气量的60%,其热值相对较低(6400kJ/Nm3),温度较高(450℃左右)。

因煤在干馏段低温干馏时间充足,进入气化段的煤已变成半焦,因此生成的气化煤气不含焦油。

在气化段设置有水夹套,通过此自产蒸汽,保障气化反

应所需的气化用蒸汽和探测炉内状况用气封蒸汽。

气化煤气经旋风除尘后与干馏煤气混合,经紧急切断器和炉前水封去窑炉燃烧。

煤在气化段与气化剂(空气、水蒸气)发生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和二氧化碳,氮气等。

(2)工艺流程示意图见下图3。

图3水煤气工艺流程示意图

12.3 主要工程及设施设备

2.2.1主体工程

公司现在主要生产装置包括高锰酸钾生产装置、高锰酸钠生产装置、煤气发生炉及输送管道、煤焦油储罐、氯碱及配套产品装置(已停产)。

企业目前的主要产品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钠等。

其主要工程组成见下表3。

表3主要工程组成一览表

项目分类

主要内容

主体工程

高锰酸钾生产装置

主要有高锰酸钾电解车间、高锰酸钾蒸发车间、高锰酸钾加压塔等装置;主要工序包括氧化、电解、结晶、干燥、蒸发、苛化、洗渣等六个工序。

高锰酸钠生产装置

主要有高锰酸钠装置、高锰酸钠产品库等装置;

主要由反应、压滤、浓缩、成品处理工序组成。

煤气发生炉生产装置

水煤气站主厂房、煤焦油储罐。

氯碱及配套产品装置

氢氧化钾电解厂房、二次盐水脱氯厂房、氢氧化钾蒸发厂房、氯乙酸车间、氯乙酸库房、液氯车间、盐酸车间、双氧水车间、双氧水库房、离子膜车间。

辅助工程

污水处理站

生产废水处理站、生活废水处理站、调节池、收集池、事故应急池、清水池等。

厂区其他

总变配电室、制桶车间、机修车间、质检中心等

2.2.2物料储存与运输

2.3.2.1物料储存

公司的主要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产品储存情况见表4。

表4昌元化工主要储存设施情况一览表

装置

设备名称

规格/材质

数量

风险物质

日常最大储存量

高锰酸钾装置

气动流化塔

4台

K2MnO4

400

KOH

200

电解槽

不锈钢

200台

K2MnO4

300

KOH

50

K2CO3

20

KMnO4

50

压滤机

铸铁、聚丙烯100m2

14台

K2MnO4

300

KOH

50

K2CO3

20

KMnO4

50

蒸发器

16MnR

4台

K2MnO4

100

KOH

90

K2CO3

6

离心机

不锈钢

4台

KMnO4

6

干燥器

不锈钢

4台

KMnO4

4

高锰酸钠装置

反应锅

A3

6

高锰酸钠

80

浓缩锅

A3

4

高锰酸钠

100

除酸根锅

A3/304

2

高锰酸钠

50

成品锅

A3/304

2

高锰酸钠

60

成品锅

A3/304

1

高锰酸钠

15

成品库房

库房

高锰酸钾

400

高锰酸钠

200

煤气发生炉装置

煤气发生炉

Φ3.2米

3台

煤气

10

煤焦油储罐

60m3

2

煤焦油

10

注:

已停产或停止使用的原辅料不纳入统计。

2.3.2.2运输

高锰酸钾、氢氧化钾的运输方式有汽运、船运、火车运输,其它产品均为汽运,汽运主要委托重庆嘉峰实业有限公司,船运运输委托重庆民生轮船公司,火车运输委托隆昌车站运输。

2.2.3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采取从北向南依次布置。

场地北面为生活区、员工宿舍、食堂及生活设施。

生活区以南为生产区,由北向南依次布置有办公楼、质检中心、氢氧化钾、双氧水、氯乙酸、液氯、合成盐酸和高锰酸钠、高锰酸钾等装置。

办公楼处为厂前区,各工段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将相关厂房、库房由西向东布置。

总配电站靠近用电量大的车间,布置在地块西部的中间位置。

布置在地块中间的还有机修车间、制桶车间。

场地东面地势最低,因势修建废水处理站。

南边由西向东依次布置煤场、锅炉房、锰渣场。

生产区设有五个出入口,东面办公楼处为主大门,主要供人员出入;北面设有两个供原材料和产品运输的出入口;锅炉房处设有煤场专用出入口,以避免与其他物流相干扰和污染环境。

所有出入口均与荣古公路相接,交通运输线路清晰,互不干扰。

2.2.4污染物产排及处置情况

公司的污染物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

污染治理设施均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使得处理后的废水、废气均能达标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设备纳入设备管理范围,从而确保了污染治理设施连续正常运行,使废水处理后回用,废气处理达标排放。

2.3.4.1废水产排及处置

公司废水产生及处理情况见表5。

表5企业废水产生情况一览表(2016年)

产生废水点位

用水量

(m3/a)

废水产生量(m3/a)

主要污染因子

废水去向

生产废水

高锰酸钾

192995

207697.7

COD、SS、总锰

生产废水处理站

高锰酸钠

103716

COD、SS、总锰

生产废水处理站

小计

296711

207697.7

COD、SS、总锰

生产废水处理站

生活污水

小计

39738

29803.5

COD、SS、BOD

生活废水处理站

表6废水治理情况一览表

废水治理设施名称

建设

时间

投资额

(万元)

设计处理能力(m3/d)

主要处理

污染因子

运行时间

(h)

生产废水处理站

2005

850

2400

COD、SS、活性氯、总锰、PH、色度

330天/年

生活废水处理站

2005

50

90

COD、SS、BOD5、氨氮、动植物油、PH、色度

360天/年

生活污水经公司已建成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化处理达一级标准后排入濑溪河。

该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90m3/d,最大处理负荷为100m3/d,现有处理量约为60m3/d。

公司现有生活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见图4。

图4企业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公司现有生产装置废水主要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钠生产时产生的废水,烟气洗涤废水、循环系统排水、设备及地面冲洗水、渣场渗出液。

装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废水总管汇入生产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合格后排放。

公司生产废水处理能力为100m3/h,废水量约150m3/d。

2013年10月公司建立项目对废水系统进行修改、完善,通过安装和调整公司排水管网,回收排放废水、雨水,循环使用到生产车间。

具体的生产废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见图5。

图5公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2.3.4.2废气产排及处置

(1)废气排放基本情况

现有生产装置废气主要为高锰酸钾生产时产生的工艺废气,锅炉、窑炉燃烧时的烟气,还有无组织排放的废气。

其中高锰酸钾有5根烟气排放口,煤气站1个、、加压塔尾气2个、高锰酸钾烘晶尾气1个、炉窑1个;4台锅炉有2个排放口,其中1、2号锅炉共用一个,3、4号共用一个。

按照2016年生产计,则具体废气排放情况见表7。

 

表7废气产生情况一览表

产生废气点位

废气产生量

(m3/a)

主要污染因子

废气去向

1#、2#锅炉烟气

0

烟尘、二氧化硫

先采用石灰粉脱硫,再经多管旋风和水膜除尘后达标排放。

3#、4#锅炉烟气

0

烟尘、二氧化硫

先采用石灰粉脱硫,再经布袋除尘和双碱脱硫后达标排放

1#加热炉窑烟道气

179222400

烟尘、二氧化硫

锰渣脱硫后直接排放

2#加热炉窑烟道气

169768800

烟尘、二氧化硫

锰渣脱硫后直接排放

1#气动流化塔炉窑

66979440

烟尘、二氧化硫

锰渣脱硫后经30米排气筒达标排放

2、3#气动流化塔炉窑

112337280

烟尘、二氧化硫

锰渣脱硫后经30米排气筒达标排放

高锰酸钾烘晶尾气

89329680

颗粒物

通过布袋除尘,经碱液喷淋后排放

小计

528307920

(2)废气治理设施基本情况

公司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及排污情况决定购置、配备相应的废气治理实施,其中主要的废气治理设施包括:

多管除尘器、水膜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夹套旋风除尘器等。

这些废气治理设备可从财务的购置账目上予以确认,具体废气治理情况见表8。

表8废气治理情况一览表

废气治理设施名称

主要处理污染因子

运行时间(h)

1、2#锅炉炉内脱硫、多管旋风和水膜除尘

SO2、烟尘

7200

3、4#锅炉双碱脱硫、布袋除尘

SO2、烟尘

7200

1#加热固碱窑炉加固硫剂、夹套旋风除尘

SO2、烟尘

7200

2#加热固碱窑炉加固硫剂、夹套旋风除尘

SO2、烟尘

7200

1#气动流化塔炉窑加固硫剂、夹套旋风除尘、捕集器

SO2、烟尘

7200

2、3#气动流化塔炉窑加固硫剂、夹套旋风除尘、捕集器

SO2、烟尘

7200

高锰酸钾烘晶尾气布袋除尘器、喷淋装置

颗粒物

7200

(3)废气治理设施装置及流程图

气动流化塔尾气治理设施图见图6

图6气动流化塔尾气治理设施图

锅炉除尘废水处理,具体见图7

图7锅炉除尘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干燥尾气治理,具体见图8

图8干燥尾气治理设施图

2.3.4.3固体废物产排及处置

企业现有固体废物产生、处置情况详见下表。

表9固体废物产生、处置情况一览表

固废名称

排放量(t/a)

污染物

处置措施

排放方式

锰渣

20000(干基12000)

MnO2

(干基≤7~8%)

昌农化肥有限公司生产三元复混肥项目的原料

间断

锅、窑炉煤渣

10500

用作建材原料

间断

苛化渣

5116.8

CaCO3

渣场堆放

间断

生活垃圾

111.38

城市指定渣场处理

2.2.5周边环境情况

(1)地理位置

2003年公司整体搬迁到荣昌区杜家坝工业园区,该园区北起建新电厂,南至成渝高速公路立交桥,西起桑家坡,东至濑溪河,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荣古公路从园区内穿过,距区城及生物工程科技园区6公里多,距成渝高速公路荣昌出口8公里,距荣昌火车站5.5公里。

濑溪河从建设地东南方两公里处流过。

企业生产地址中心经度105º35ˊ41.1",中心纬度度29º26ˊ24.7",整体看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各项基础设施完善。

公司距荣昌区城4公里,占地389亩。

北边紧临荣昌建新电厂、东边紧临杜家坝煤矿。

(2)地形、地貌、地质、气象及水文资料

地形、地貌:

荣昌区位于四川盆地中丘陵区与盆东平行岭谷区的交界处,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区内地势起伏变化不大,西北高,东南低,以区中部的龙集、葛桥、仁义、金牛乡为界,将区分为两部分,南面螺罐山和古佛山及濑溪河形成两山夹一沟,海拔一般为300~500米。

厂址周围浅丘起伏,地势较开阔。

地质:

区境内地质多为三迭纪侏罗纪自流井层灰紫色或暗紫色砂页岩,重庆层紫棕色砂页岩,主要地层为湖盆相碎屑岩类沉积而成,有少数碳酸盐沉积。

地质构造简单,地震烈度为VI度。

气象:

荣昌区处于四川盆地南部,气候受东亚环流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东南季风气候区,全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具有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无霜期长、风速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的特点。

秋季常多绵雨,夏季雨多量大,旱洪灾害常交替出现,局部地区时有大风冰雹。

主要气象参数:

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3.4℃;年平均降雨量1073.8mm;平均气压97560Pa;平均相对湿度81%;平均日照时数1270.3小时;无霜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