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984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0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docx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并纠正在横线上。

⑴A、歼灭(qin) B、炽热(ch) C、迹象(j) D、坚韧(rn)    

⑵A、淳朴(cn) B、军隅(y) C、堵塞(s) D、摁倒(n)    

⑶A、豁亮(hu) B、当真(dng) C、获得(hu) D、罹难(l)    

⑷A、坠毁(zhu) B、泄气(x) C、阡陌(qin) D、罕见(hn)    

2、选词填空:

⑴此处敌军抵抗较为   (顽强 顽抗 坚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⑵他们把枪一   (砸 摔 扔 丢),向敌人   (扑去 跑去 冲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冒着火苗……

⑶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   (搜索 搜查 搜集 检索)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   (猜测 推测 估测),不表示任何看法。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⑴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一则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

其中标题、主体和结尾这三部分必不可少。

⑵通讯和新闻一样,都要求写真人真事,用事实说话,通讯和新闻相比,通讯的叙述较为详尽、具体,而新闻的叙述则较为简明。

⑶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取三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志愿军战士共有的崇高品质。

⑷《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一篇新闻稿。

4、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即    、    、    、    、    、    。

5、对“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一句是本篇消息的导语

B、这一句交代了发电的地点

C、22日22时是发报的时间

D、时间精确到22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6、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⑵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7、要使文章短小精悍,语言必须高度概括。

下列句子表达不够简明,请用简洁的话概括一遍:

所有的全体代表一致举手完全同意通过了李明为团支部书记。

8、与其他问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

B、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自豪吗?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D、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

第二部分:

阅读分析

(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⑵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⑶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⑷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⑸至发电时止,该路35路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⑹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⑺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⑻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⑼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⑽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⑾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⒀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⒁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⒂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⒃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⒄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9、分别用“||”和“|”给文章划分层次: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⒄

10、新闻的导语部分是对    的高度概括。

本文的导语概括了            的一事实。

11、作者先介绍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并且略写,原因有二,一是             ,二是              。

12、写三路军的进军情况,分别用“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试比较“渡至”、“占领”、“控制”三个词语的区别。

13、第八句中的“此种情况”是指                    。

14、作者分析敌人士气抵抗微弱的原因有二,两个原因由   到   排列,写作上前略后详,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15、“南京政府”在这里用了    的手法,“不料”一词深含    的意思。

16、文中两次提到“至发电时止”的作用是什么?

17、第⒃句中加点的“歼灭”和“击溃”能否互换,为什么?

18、文中提到国民党官兵“都很泄气”,表现有二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               。

19、第⒁句中的“预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20、整个新闻洋溢着一种    的感情。

   

(二)

⑴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⑵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⑶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

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

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和(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   )和(   )!

⑷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2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22、给第二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23、“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指的是什么?

24、这几段话运用了   、     和     的表达方式。

25、第三段中的一个排比句起到          的作用,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26、选文中对战士用了“兵”和“战士”两种不同的称呼,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

新华社(2000年)11月26日电外经贸部官员26日透露,中国入世法律文件即中国入世议定书及其附件的全部内容很快就会向公众公布。

在外经贸部26日下午为中国入世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外经贸部世贸组织司副司长张向晨说,中国与执行协议有关的部门都已获得法律文件的内容。

考虑到社会公众的需要,有关部门正在将之翻译成中文,这项工作已基本结束。

外经贸部会在保证文件完整性与准确性的最短时间内公布这些文件。

另据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介绍,外经贸部已经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司、中国WTO通报咨询局和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另外正在组织编写入世知识丛书,并制作专题节目,力争准确全面地向公众介绍WTO的有关知识。

27、用横线画出本消息的导语部分。

28、根据导语和主体的内容,给本消息加一个标题。

29、这则消息除主要内容外,另外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

30、这则消息具备了新闻最基本的三个结构,即、 和    。

(四)

    风景

多谢西风!

它把一园的桂花一齐吹放了,桐叶的飘零与共同的憔悴,是诗人的形容词。

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庄严而纯洁,以及一切虫儿的歌唱。

我曾徘徊池边:

那池边的游鱼,两两三三,交头接耳地过去了;戏水的白鹅,清影在波中浮耀,红掌儿翻向青天,年轻的鱼儿羞躲了;绿衣仙女的翠鸟儿,嘤然一声,仿佛报道晨妆才了;白鹭有时飞到堤边,静悄悄地站着,恰似一个披蓑衣的钓叟。

我曾小立断桥:

天末彩霞,倒影池塘之中,一片红光似火。

我小立断桥,消磨了几度黯淡的黄昏,痴等新月东升,惊醒了栖鸦之梦。

垂杨倦了,桂花在隔院送香,黄橙添盖了颜色,青藤横撑了纤腰,天上的星儿摇摇欲坠。

我曾慢步登楼:

郭外的山光,郊外的村庄,遍野的牛羊,浅水湖中,尚有残荷点点:

不是残荷,仿佛是落花片片,莫不是荷花又重开了?

树叶青青,有如春草这争妍;雁儿阵阵,有如夏云之飞翔;苍烟渺渺,和着轻云袅袅,是谁在那嘘气如兰?

望不断的天边,也许有蝶儿成双的飞舞,也许有莺儿歌唱,燕子裁衣。

31、注音:

澄清(  )  才了(  )  黯淡(  )  栖鸦(  )

32、本文语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重迭词语的运用,其作用是什么?

33、划横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34、本文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请举两例说明。

35、“多谢西风”四个字为什么要独立成段?

它起什么作用?

36、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有近景,有远景,试从第三、五段中举出例子,说明哪些属近景描写,哪些属远景描写?

(各举四个例子。

37、写景状物,有时会通过各种感官的感受来摹写,请你从本文第二段中找出例子,说明哪些景物是从嗅觉、视觉、听觉来摹状的?

第三部分:

写作

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奇妙的东西。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爱,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丰富着我们的人生,同时我们也都献出自己的爱,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有些,我们正在感受到,老师、父母、长辈,甚至陌生人的爱;有些,我们正在期盼着,无私、真诚、深沉,甚至永恒的爱……

请以“        的爱”为题,写了篇600字的文章。

要求:

补全题目;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二)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结合句意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你才会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奋勇向前,不顾生命)

B、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没有想到)

C、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牢固而有韧性)

D、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

(无法抑制,不能自控)

2、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及时报道和展示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反映的是众口传颂的英雄业绩。

B、《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它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宽广美丽的胸怀。

C、《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则通讯,及时报道了航天飞机失事的情况和在美国引起的一般反响。

D、以上三篇课文都是反映的重大的历史事件。

3、补全词语并解释:

锐不可():

兴高(  )烈:

4、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  )住敌人腰的,有(  )住敌人人头的,有(  )住敌人脖子把敌人(  )倒在地上的,和敌人(  )在一起,(  )在一起。

5、《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      。

6、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刚一进游乐城的大门,就看见一只巨大的蓝蜘蛛趴在那里,呈“A”字型的前爪分立躯体两侧,,锋利的长牙恫吓着入城的游客。

A、血盆大口张开着化作了城门  

B、城门就是张开着的血盆大口

C、张开的血盆大口分作了城门

D、城门就是血盆大口张开着

7、按照新闻的结构要求,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

⑴1956年,在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照下,国泰照相馆由上海迁到北京西单大街。

⑵曾享有盛名的国泰照相馆创建于1944年的上海。

⑶几十年中,国泰为成千上万顾客拍出无数技艺上佳的相片,赢得很高声誉。

⑷八十年代末销声匿迹的大型国营照相馆——国泰照相馆,如今又在新节口大街重新崛起。

⑸不幸的是,八十年代末西城区调整商业结构,将国泰照相馆转成精品商场。

⑹目前国泰重整旗鼓,再举名牌大旗。

正确的顺序是:

8、将下面的简讯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个字)

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审工作日前结束,产生了七十六个提名作品。

颁奖晚会将参考“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方式,届时揭晓三十二个舞蹈经典精品及“二十世纪杰出舞蹈家”的折桂者。

一句话消息:

第二部分:

阅读分析

(一)

⑴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⑵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

⑶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

⑷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⑸敌人为了逃命,用了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发动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⑹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⑺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

⑻可是敌人还是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

⑼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

⑽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

⑾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

⑿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

⒀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⒁……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

⒂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⒃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了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

⒄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⒅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9、本段文字记叙的时间是      ,地点是      ,人物是      ,事件是      。

10、我军战士作战的艰苦条件表现有二,一是         ,二是       。

11、这段场面描写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无所畏惧,同敌人英勇搏斗的动人情景?

12、这段场面描写渲染了一种      气氛。

A、悲惨  B、悲凉  C、悲壮  D、凄惨

13、这段场面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激起读者对那次战斗的向往之情。

B、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激起读者对志愿军战士的爱与对敌人的恨。

C、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打得好,激起读者向志愿军战士学习的愿望。

D、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激起读者对那次战斗的怀念之情。

14、短文采用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间接描写的作用是(  )

A、补充直接记叙的不足,使内容更充实。

B、因这篇文章是通讯,采访的对象介绍的情况应如实地叙述描写出来。

C、写目击者直接介绍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并且可使行文富于变化。

D、写营长的介绍,突出地反映领导对部下的赞扬,便于了解先头连战士的英勇形象。

15、第⑺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

第⒂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

16、划分层次恰当的是(  )

A、分四层:

⑴—⑷;⑸—⒀;⒁—⒅;⒆

B、分三层:

⑴—⑷;⑸—⒅;⒆

C、分四层:

⑴—⑷;⑸—⑼;⑽—⒅;⒆

D、分三层:

⑴—⒀;⒁—⒅;⒆

17、概括这段文字中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境界。

(二)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

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

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在外挂燃料箱上。

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

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推到相反方向。

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中学的女教师麦考利夫。

她是第一名来自民间的航天飞机乘员,是从11000名报名应征的教师中选出来的。

她为参加这次飞行接受了120个小时的宇航训练。

她准备在轨道上向她的学生讲授“太空课”。

今天,兴高采烈的学生们在教室里观看载有自己的教师的航天飞机腾空实况后,突然陷入混乱和悲哀。

18、第一段中用“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等语句表明          ,只是         。

19、航天飞机爆炸后,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了什么态度?

(用原文回答)

20、对事故原因,宇航局的专家们作了几种推测,各是什么?

21、最后一句中“混乱”和“悲哀”不能掉换位置的原因是                          。

22、第二段中用      和       形成对比,突出了学生对事故的反映。

(三)

长江洪水为何惊涛拍岸

              中科院院士说出“祸首”

           作祟者原来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据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我国著名海洋学家中科院院士巢纪平在今天举行的中科院院士科学报告会上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已经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祸首”,我国今年出现的罕见洪涝灾害和这两大现象有关。

巢纪平说,1997年爆发了100年来最强的热带东太平洋表层海水的大范围增温的厄尔尼诺现象。

这导致全球某些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另一些地区又出现严重洪涝。

今年6至7月,我国江南、华南降雨频繁,长江流域、两湖盆地都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一些江河的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水位,形势严峻。

两广及云南部分地区雨量比正常年份多出5成以上,华北和东北地区也出现涝情。

科学家分析认为,这些灾情的出现都和前期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巢纪平说,现在的形势是: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拉尼娜的影响又开始了。

这使我国的气候状态变得异常复杂。

一般来说,由于厄尔尼诺的影响,到7月份,副热带高压不仅具有相当的强度,而且位置北移,长江流域的汛期应该结束,雨带移向华北,但是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使副热带高压变得很弱,其主体位置移到北纬30度后不久,又突然南退到北纬18度。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加之南方输送的水汽充足,于是在长江、两源盆地及其以南地区,又一次出现了暴雨,形成了洪涝灾害。

23、这则消息的主标题是,“作祟者原来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

24、标题中“祸首”加上引号,其作用是表示,其含义是。

25、电头交代了。

26、划出文章的导语。

27、根据文意,说明厄尔尼诺现象的表现是什么?

28、“拉尼娜”现象的特征有哪些?

2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1998年爆发了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了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B、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C、我国长江流域今年发生的洪涝灾害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30、根据文意,概括说明1998年长江大洪水产生的原因。

(四)

              往事

                  冰心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每次和朋友谈话。

谈到风景,海波又侵进谈话的岸线里,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默然,终于无语。

一夜和弟弟们在院子里乘凉,仰望天河,又谈到海,我想索性今夜彻底的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止,联想至何处为极。

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

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如冰霜’的。

”我不觉笑问,“这话怎讲!

”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何等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

”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

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

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微笑,云发飘扬,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有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他本静静的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地击他的手,笑说,“好一个小哲学家!

涵道:

“姊姊,该你说一说了。

”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象海!

杰笑道,“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他们都笑了——我也在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

象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

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

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我的话太乏味了,楫的头渐渐的从我臂上垂下去,我扶住了,回身轻轻的将他放在竹榻上。

涵忽然说:

“也许是我看的书太少了,中国的诗里,咏海的真是不多;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从诗人上,他们的谈锋便转移到别处去了——我只默默的守着楫坐着,刚才的那些话,只在我心中,反复的寻味——思想。

31、文章开头三段的作用是。

32、文章中,作者通过弟弟们之口,描绘了“海的女神”的形象,请用简单词语作概要描述。

33、仔细体会楫的话:

“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此话中的哲理内涵。

34、文中说:

“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

”那么,“‘海化’的青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5、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36、根据文中作者的叙述,你认为“‘海化’的诗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第三部分:

写作

题目:

读书真好

要求:

除诗歌以外,体裁不限;字数600个左右。

第三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惶急(hung) 疮疤(chng) 诘问(ji) 惧惮(dn)

B、恍惚(hung) 修葺(q) 驿路(y) 陡峭(du)

C、踌躇(chu) 摩挲(s) 颓唐(tu) 憎恶()

D、揩油(k) 报酬(chu) 呵责(h) 蹂躏(nn)

2、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陡峭:

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踌躇:

来回踱步、徘徊。

B、修葺:

修理房屋。

  摩挲:

用手轻轻地摸了又摸。

C、赫然:

文中是很鲜明的意思。

  抖擞:

振作。

D、颓唐:

精神不振作。

  不能自己:

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3、对课题《一面》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简明,醒目,引人入胜。

B、概括了文章的内容:

在内山书店与鲁迅的“一面之交”。

C、点出了文章的描写重点:

“我”所见到的鲁迅的“一面”。

D、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所在:

“一面”成了我的力量之源,“一面”鼓舞着“我”踏着鲁迅的足迹前进。

4、“山,好大的山啊!

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