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998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docx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志愿活动的概述………………………………………………………………1

(一)志愿活动的概念……………………………………………………………1

(二)研究意义……………………………………………………………………1

二、研究方法………………………………………………………………………2

(一)调查对象……………………………………………………………………2

(二)调查方法……………………………………………………………………2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2

(一)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男女各自的差异…………………………………2

(二)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各年级的差异……………………………………4

(三)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城乡各自的差异…………………………………9

(四)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独生和非独生子女各自的差异…………………11

四、建议与对策…………………………………………………………………13

(一)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提高志愿者的心理承受力…………………13

(二)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提高社会支持力度………………………………14

(三)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14

(四)形成志愿者心理疏导系统,时刻监督志愿者心理健康状态……………15

五、结语……………………………………………………………………………15

参考文献……………………………………………………………………………16

英文摘要……………………………………………………………………………17

附录…………………………………………………………………………………18

致谢…………………………………………………………………………………22

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用)

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及总成绩表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育系0903张凯丽

摘要:

志愿者活动是一项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它对我国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它对志愿者的心理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本文采用心理自评量表(scl-90)从性别、年级、家庭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四个维度上研究参加志愿活动对志愿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促进志愿活动的健康发展,保证志愿活动的长效运行,更好的调动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激励青年深入基层锻炼,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活动;心理健康

志愿者服务源起于西方,之后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对我国的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不仅要保持健康的身体,还要保持健康的心理。

要保持健康的身心,我们必须先了解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

一、志愿活动的概述

(一)志愿活动的概念

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公益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对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它作为我国的新生事物,发展历史比较短,因此对于志愿者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仍十分缺乏,国内很少有对志愿者心理健康调查的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公民意识的提高,志愿者心理健康逐渐受到关注。

(二)研究意义

志愿活动的巨大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它帮助了千千万万的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在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的心理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

罗艳珠等(2011)研究指出,因为有服务社会和自我实现的精神支持和全身心的投入,获得的良好社会效应会使志愿者最重要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持续受到荣誉感的激励,即使经历了许多不良心理体验,也能在志愿活动中得到控制,但在志愿活动结束后,这些不良心理体验深刻的影响其后续的志愿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的心理可能会受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志愿者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作为它们中的一个巨大的群体,更应该受到关注这是由他们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

在志愿活动中大学生大多热情充沛,充满激情,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社会经验不足,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此同时作出指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服务社会。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分层抽取大一到大四的非志愿者160名,志愿者160名进行测试,回收非志愿者有效问卷145份,,有效率达91%,志愿者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达96%。

(二)调查方法

1、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使用心理学家通用的心理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采用无记名方法进行。

2、测量内容

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该量表有九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3、统计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男女各自的差异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如表1.1),参加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如果从各个因子上分析女性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差异,从表中可看出参加志愿活动的女大学生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女大学生在躯体化水平(p=0.000)上存在显著差异。

就大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已经开始走向社会,但是他们接触的社会毕竟相对比较少,对于女生来说在社会活动中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心理上可能会受到各种影响,如果自己无法调节就会表现在躯体上。

另一方面,志愿活动是一种无偿服务,在服务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不尊重自己的劳动,会觉得付出与得到不能持平,也会产生心理失衡。

表1.1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

是否参加

志愿活动

N

均值

标准差

T

Sig(双侧)

总分

100

165.7400

38.8203

1.206

.229

126

159.3651

39.9789

躯体化

100

20.6600

5.6106

3.596***

.000

126

18.2222

4.5815

强迫症状

100

20.1200

6.2073

-.127

.899

126

20.2222

5.8060

人际关

系敏感

100

17.1600

4.7027

.296

.767

126

16.9603

5.2739

抑郁

100

24.3600

6.5851

.486

.628

126

23.9127

7.0948

敌对

100

11.3900

3.0181

.693

.489

126

11.0238

4.5474

焦虑

100

17.6400

4.8357

.384

.701

126

17.3889

4.9217

恐怖

100

12.2700

3.7654

.979

.328

126

11.7857

3.6323

偏执

100

11.2900

3.5055

1.161

.247

126

10.7698

3.2128

精神病性

100

17.6000

5.0010

1.374

.171

126

16.6984

4.8154

生活习惯

100

13.2500

3.8464

1.750

.081

126

12.3810

3.5930

注:

*p<0.05,**p<0.01,***p<0.001.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如表1.2),参加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男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如果从各个因子上分析男性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差异,表中显示参加志愿活动的男大学生和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男大学生在焦虑(p=0.040)、抑郁(p=0.003)、强迫症状(p=0.010)三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男性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情况时,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男性就应该是强大的,他们不能像女生一样向别人述说自己的苦恼,使它们不断累加无法得到释放,因此造成各种不良情绪。

表1.2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

是否参加

志愿活动

N

均值

标准差

T

Sig(双侧)

总分

55

177.1273

36.7625

-1.738

.086

20

194.4000

41.5523

躯体化

55

22.3091

5.3744

-.529

.599

20

23.0500

5.3456

强迫症状

55

20.1273

4.4140

-2.654*

.010

20

23.5000

5.9692

人际关

系敏感

55

18.2727

4.5438

-1.491

.140

20

20.2000

5.9524

抑郁

55

25.2909

5.4114

-3.072**

.003

20

30.2000

7.7906

敌对

55

12.2727

3.6588

-.367

.715

20

12.6000

2.6036

焦虑

55

18.8000

4.0797

-2.096*

.040

20

21.1500

4.8479

恐怖

55

13.9636

4.8608

-.907

.367

20

15.1500

5.4122

偏执

55

11.9455

3.1996

-1.690

.095

20

13.5000

4.3103

精神病性

55

20.0545

5.8702

.037

.971

20

20.0000

5.0679

生活习惯

55

14.0909

3.5604

-1.004

.319

20

15.0500

3.9266

注:

*p<0.05,**p<0.01

(二)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各年级的差异

统计发现(如表2.1)参加志愿活动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看差异显著,在各个因子上的差异也显著。

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个因子在p=0.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习惯在p=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大学生的生活阅历都各自不同,因此他们的心理承压能力也各不相同,他们虽然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毕竟实践活动比较少,大一学生既是热情最高的志愿者,又是最敏感的志愿者。

他们刚刚升入大学实践活动少,又刚刚经历了高三整天生活在题海中的生活,高考的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变得脆弱,他们专注于在理论知识上超越别

表2.1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

是否参加

志愿活动

N

均值

标准差

T

Sig(双侧)

总分

39

161.0000

18.3216

-7.184***

.000

30

208.3667

35.5445

躯体化

39

19.2564

1.3901

-9.887***

.000

30

24.9000

3.1986

强迫症状

39

19.8205

5.3991

-3.816***

.000

30

25.0667

5.9881

人际关

系敏感

39

17.6154

3.5214

-4.438***

.000

30

22.0667

4.8133

抑郁

39

23.8974

3.3070

-6.398***

.000

30

31.6000

6.5157

敌对

39

11.0513

2.5848

-3.801***

.000

30

13.8667

3.5693

焦虑

39

16.9744

4.8422

-5.900***

.000

30

22.5333

4.9181

恐怖

39

11.6154

2.5610

-5.665***

.000

30

16.1000

3.9943

偏执

39

10.4103

2.3137

-6.035***

.000

30

14.5667

3.4006

精神病性

39

17.1538

2.7676

-4.542***

.000

30

21.7333

5.4578

生活习惯

39

13.2051

2.4190

-3.579**

.001

30

15.9333

3.8857

注:

*p<0.05,**p<0.01,***p<0.001.

人,缺乏社会实践,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冲击心理可能会受到伤害,此时对志愿活动中的各种负面的影响他们非常的敏感,并通过身心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统计发现(如表2.2)参加过志愿活动和未参加过志愿活动大二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从各个因子上看,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生活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

大二在经过一年的生活和实践后渐渐习惯于大学的生活,开始慢慢适应各种课娱的实践,参与社会的机会慢慢

表2.2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

是否参加

志愿活动

N

均值

标准差

T

Sig(双侧)

总分

35

197.4286

32.3203

3.933***

.000

40

164.4250

39.3686

躯体化

35

26.7714

4.0807

9.021***

.000

40

17.7750

4.4977

强迫症状

35

21.7143

4.0407

-.031

.976

40

21.7500

5.7945

人际关

系敏感

35

19.4571

4.8467

1.171

.246

40

18.0500

5.4769

抑郁

35

28.6571

6.7950

2.355*

.021

40

24.7500

7.4756

敌对

35

13.4857

3.2663

1.868

.066

40

11.3000

6.2067

焦虑

35

20.4000

3.2557

2.525*

.014

40

18.0500

4.5850

恐怖

35

15.3429

3.3161

4.204***

.000

40

11.9250

3.6751

偏执

35

13.9714

3.3120

3.671***

.000

40

11.1750

3.2729

精神病性

35

21.6286

5.0821

4.491***

.000

40

16.7500

4.2494

生活习惯

35

16.0000

4.6209

3.307**

.001

40

12.9000

3.4774

注:

*p<0.05,**p<0.01,***p<0.001.

增多,他们已经学习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志愿活动中面对不熟悉的情景,他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怎样和各种人群相处,但受助群体的处境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各种影响,若处理不善就会通过很多方面表现出来。

统计发现(如表2.3)参加过志愿活动和未参加过志愿活动大三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从各个因子上看,在各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大三又是一个全新的时期,经历了两年的生活实践已适应大学生活,经历了

表2.3三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

是否参加

志愿活动

N

均值

标准差

T

Sig(双侧)

总分

41

195.5610

27.9643

5.912***

.000

36

152.7500

35.5008

躯体化

41

25.0244

3.0942

7.642***

.000

36

18.5000

4.3589

强迫症状

41

22.8049

6.1450

2.756**

.007

36

19.3056

4.8036

人际关

系敏感

41

19.7561

3.7668

4.380***

.000

36

15.5555

4.6441

抑郁

41

27.4878

4.7650

2.929**

.005

36

23.6389

6.7067

敌对

41

13.5366

2.6748

4.349***

.000

36

10.6667

3.1167

焦虑

41

21.1707

4.7429

4.404***

.000

36

16.5000

4.5261

恐怖

41

15.6585

4.5475

4.582***

.000

36

11.3333

3.6015

偏执

41

13.2927

2.7950

4.231***

.000

36

10.4444

3.1116

精神病性

41

21.8049

5.4782

5.625***

.000

36

15.3611

4.4281

生活习惯

41

15.0244

2.4133

6.158***

.000

36

11.4444

2.6880

注:

*p<0.05,**p<0.01,***p<0.001.

大二各方面的自我提升,他们开始为毕业之后的就业准备各种考试,有的已经开

统计发现(如表2.4)参加志愿活动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各个因子上看在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水

表2.4四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

是否参加

志愿活动

N

均值

标准差

T

Sig(双侧)

总分

40

127.7250

22.3416

-2.415*

.018

40

141.0250

4.2260

躯体化

40

14.4750

1.6639

-2.628*

.010

40

15.8250

2.7909

强迫症状

40

16.2750

4.2786

-1.256

.213

40

17.5250

4.6131

人际关

系敏感

40

13.5750

3.7613

-1.509

.135

40

14.9250

4.2268

抑郁

40

19.1250

4.7403

-1.423

.159

40

20.7000

5.1500

敌对

40

8.9000

2.0853

-1.622

.109

40

9.7250

2.4493

焦虑

40

13.8500

3.0004

-2.244*

.028

40

15.5500

3.7344

恐怖

40

9.0750

2.0303

-2.476*

.015

40

10.5000

3.0212

偏执

40

8.6500

2.1429

-1.133

.261

40

9.1750

1.9985

精神病性

40

13.5750

2.9947

-2.981**

.004

40

15.7250

3.4417

生活习惯

40

10.2250

2.5164

-1.752

.084

40

11.3750

3.3025

注:

*p<0.05,**p<0.01,***p<0.001

(三)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城乡各自的差异

统计发现(如表3.1)参加和未参加过志愿活动的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

表3.1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

是否参加

志愿活动

N

均值

标准差

T

Sig(双侧)

总分

96

174.4375

38.3723

2.316*

.022

97

161.4948

39.2609

躯体化

96

21.9271

5.6870

4.445***

.000

97

18.5979

.6740

强迫症状

96

21.0000

6.0905

1.120

.264

97

20.0412

5.8003

人际关

系敏感

96

18.1563

4.6279

1.350

.179

97

17.1959

5.2353

抑郁

96

25.1146

5.9415

.490

.625

97

24.6495

7.1793

敌对

96

12.0512

3.4347

1.367

.173

97

11.2268

4.8293

焦虑

96

18.3021

4.5794

1.264

.208

97

17.4845

4.4043

恐怖

96

13.2604

4.5381

1.979*

.049

97

12.0309

4.0836

偏执

96

11.7604

3.4297

1.457

.147

97

11.0412

3.4275

精神病性

96

18.9167

5.5091

2.642**

.009

97

17.0103

4.4663

生活习惯

96

13.9479

4.0324

3.198**

.002

97

12.2165

3.47079

注:

*p<0.05,***p<0.01,***p<0.001

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各个因子上看,在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生活习惯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他们原本生活的环境决定他们接触的社会比较单纯,志愿活动对于他们是比较陌生的,面对和自己原先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他们心理上受到的冲击更大,人在面临陌生的环境总会产生恐惧和精神病性,长期无法自我调节会表现在躯体上和日常生活中。

统计结果显示(如表3.2)参加过和未参加过志愿活动的城市大学生的心理

表3.2城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

是否参加

志愿活动

N

均值

标准差

T

Sig(双侧)

总分

59

162.2034

37.4685

-.897

.372

49

169.4490

46.4906

躯体化

59

20.1356

5.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