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2530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docx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教案

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原子的结构第1学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原子的结构,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原子可分还是不可分,培养学生微观的想象力。

2、了解原子的真实质量和相对质量,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型、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1、回忆原子的概念

2、预习课本P70—71,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原子一般是由、、三种粒子构成的,可能不含有;

⑵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因是和,所带电量,电性。

二、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

原子的构成

1、学生自由猜想原子的结构;

2、学生交流猜想的原子原子结构

3、投影展示原子的结构模型

4、学生小组讨论原子结构,并进行归纳。

5、师生小结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

6、学生阅读课本P70表4—1、表4—2并发现问题或得出结论

7、师生小结原子构成即形象比喻。

合作探究二:

相对原子质量

1、展示几种常见原子的质量,学生书写并记忆,体会到书写和使用难度较大。

2、学生讨论用何种方法表示原子的质量比较好呢?

3、学生阅读课本P71感知原子的表示方法。

4、学生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概括出计算公式,并学会计算。

5、学生讨论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注意事项。

三、达标检测

一、看一看,选一选。

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都不能再分

B.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所有的原子都带电

D.所有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gB.16C.1/16D.2.657×10-26Kg

3、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5,核电荷数为92,其中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A.92、143B.92、92C.235、92D.143、92

4、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相对原子核而言,原子内有很大空间

B.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D.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5、有两个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个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原子质量数D.原子的带电量

二、想一想,填一填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是.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3)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4)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5)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三、想一想,算一算

原子核内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mKg,某原子的质量为nKg,试计算该原子的相对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学习反思

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元素第2学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住元素的概念,使学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有所了解。

2、了解元素的特征,及地壳中、生物体中元素的含量。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分布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元素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元素的概念

学习难点元素的特征、元素与单质、化合物的关系

导学过程

自主

空间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预习课本73—77页

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即)的一类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元素符号的意义有、,如H。

二、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

元素

1、学生回忆原子的的构成,列举常见的原子,并指出它们的共同点。

2、阅读课本73—74页,了解元素的概念、种类及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3、讨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73页),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分子。

4、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食品等中的元素。

合作探究二:

元素符号

1、学生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体会麻烦、不方便,特别是不利于国际上交流。

2、阅读课本73---76页,了解元素符号的有关知识

3、知道元素符号的规定,小组讨论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求。

4、学生书写元素符号。

掌握它的书写。

5、讨论元素符号的意义。

6、反复练习元素符号的意义

如:

HOCN2H3Fe等意义

合作探究三:

元素周期表简介

1、阅读课本P76—77,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2、阅读课本最后一页元素周期表,了解其特点。

三、达标检测

1、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原子的()

A.核内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X原子、Y原子、Z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n个质子,但电子数不同,则它们属于()

A.同一种原子B.同一种元素C.不同种原子D.不同种元素

3、五种原子,其质子数、电子数如表所示,下列哪一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原子种类

质子数

6

6

6

7

7

电子数

6

7

8

7

8

A.甲和乙B.乙和丁C.丙和丁D.甲和戊()

4、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

本品每100ml含碘5mg、镁65mg、铜2mg、铁1.5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A.元素B.原子C.分子D.无法确定

5、如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6、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原子 D.氢元素

7、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60  B.O2  C.H  D.Au(   )

8、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H氮NaS铜

P氖FeCaHe。

学习反思

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离子第3学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进一步了解元素的性质跟原子结构有关。

2、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认识由离子形成的典型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原子模型、图表等使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微观粒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科学物质观,增强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离子结构图的绘制,离子符号的书写。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1、核外电子是排布;

2、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

关系密切。

3、叫离子,它分为和两种。

二、课堂探究

1、原子核外面的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运动是是否有规定的轨道?

你能确定某一时刻电子在何位置吗?

2、什么叫电子层?

3、核外电子电子层数及特点是什么?

4、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何画?

5、什么叫相对稳定结构?

6、离子是如何形成的?

7、什么叫离子?

阴阳离子?

8、总结物质和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三、达标检测

一、看一看,选一选

1、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有关。

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

2、某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A.6B.8C.14D.16

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其电子层一定减少

D.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表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二、想一想,填一填

5、从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

(1)稀有气体元素(氦除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这样的结构叫结构。

(2)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个,因而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

(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个,因而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

6、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如右图所示)

(1)x表示,该粒子有个电子层,y与粒子的关系密切。

(2)当x-y=10时,该粒子为(填“原子”、“离子”)。

(3)当y=1时,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最外层电子。

当y=7时,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最外层电子。

学习反思

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1)第4学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及其意义

(2)了解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对学过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编化合价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化合价的知识

学习难点:

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1、纯净物的组成是否是固定不变的?

2、2H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3、书写化学式时,氧元素一般写在,金属元素一般写在。

二、课堂探究

1、读读、写写、比比:

请同学们读出下列元素符号的名称:

H、O、C,并试着组合成熟悉的一些物质的符号,比比谁写得最多、最快。

【分组讨论】以上所写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水的化学式为例。

结合教材P81图4—11。

讨论得出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宏观、微观),

【讨论】教材P81“讨论”。

【归纳】元素符号周围不同位置上数字的意义。

【阅读】教材P82,熟悉常见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提问】观察刚才所写的一些化学式H2、O2、H2O、CO2、H2O2等,不同物质的化学式中各原子个数比是否相同?

【小结】引出化合价。

【介绍】常见的原子团

【阅读】教材P83表4—6,各种常见元素及根的化合价情况,寻求记忆化合价的技巧。

【讨论】1、根据化合价概念,探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的特点。

2、根据NaCl、H2O、Al2O3等化学式,寻找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规律。

【小结】阅读教材P83的相关内容。

三、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氦气HeB.氧化镁OMgC.氧气O2D.水H2O

2、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CuB、O2C、CO2D、2H2O()

3、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MgO2B、氯化锌ZnCl

C、氧化铁Fe2O3D、碳酸钾KCO3

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60B、O2C、HD、Au

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硫、铜、水银、氮气、氢气、氖气;

(2)氧化钙、氧化汞、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氯化钾、硫化铜、三氯化铝、四氯化碳

6.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2C;

(2)Mg2+;

(3)N2;

(4)2H;

(5)2NO2

学习反思

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2)第5学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化学式的书写

学习难点:

化学式的书写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1、什么叫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3、计算二氧化碳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4、计算水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课堂探究

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

2HH2O

2CO2

原子的质量很小,故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质量仍然很小,又如何表示呢?

【引入】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例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O2

(2)H2O(3)Cu(OH)2

【练习】

(1)计算四氧化三铁的相对分子质量

⑵计算氢氧化铝Al(OH)3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2】计算组成化合物中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1)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练习】计算尿素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2)分别计算化肥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计算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小结】解题的注意点:

【练习】

(1)计算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硫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4)98克硫酸中含氧元素多少克?

(5)多少克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与49克硫酸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观察】几瓶药品标签,了解药品的成分。

三、达标检测

1、计算Cl2、NH4NO3、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Fe3O4、SO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求NH4N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