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045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docx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

摘要鉴于地面沉降演化的地质系统渐变性特征,从主要致灾因子考虑建立地面沉降数值模型。

基于情景分析设计3种地下水开采方案:

方案一,保持2007年抽水条件不变;方案二,以2007年实际开采量为基准逐年递减2%;方案三,南水北调水源逐步替换地下水开采,到最后完全替换地下水源;编译计算机程序预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值。

在此基础上,以分部门统计分析为原则,把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分为23个小类;综合运用终值法、影子工程法、重置成本法、工程费用法、灾情比较法、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比例法和权重分解法等评估方法,计算不同情景下的地面沉降损失。

2007-2020年,在最不利、适中和最理想3种情景下天津市滨海新区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640mm、520mm和150mm;地面沉降损失分别达122.21*108元、80.71*108元和43.32*108元。

关键词地面沉降;情景分析;经济损失;天津市滨海新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是国内外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地面沉降导致的严重危害和巨大损失,在某种程度上已制约该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1]。

鉴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在国内外所具有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科学预测该区地面沉降趋势并评估其灾害损失,对促进其他地区地面沉降灾害损失的评估,并对制定相应的控沉减灾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研究区概况

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km2,2007年户籍人口114.41*104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4.08*108元[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流体资源,地面沉降已经成为滨海地区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

天津市滨海地区出现了塘沽、汉沽、大港三个沉降中心;2008年度,塘沽区、汉沽区和大港区平均沉降量分别为25mm、15mm和25mm。

1959到2008年累计监测结果显示,全市最大累计沉降量为3.312m,位于塘沽区上海道与河北路交口一带,该地区已低于平均海平面0.982m(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办公室1986-2008天津市地面沉降年报)。

地面沉降给天津市滨海新区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

如建筑物下沉变形、开裂乃至破坏;市政给排水管线的破坏;海水倒灌造成的地下水质破坏;地面标高损失,风暴潮灾害加剧;河流排泄能力的丧失和土壤的盐渍化等。

2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预测

2.1预测方法

本文基于地面沉降数值模型和情景分析!

预测了2007-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量[3]。

情景!

(Scenario)最早出现于1967年HermanKahn和Wiener合著的?

2000年#一书中[4]。

情景分析!

(ScenarioAnalysis)是在对经济、产业或技术重大演变提出各种关键假设基础上,通过对未来详细、严密地推理和描述来构想未来各种可能的方案[5-8]。

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灾害预测模拟中[9-10]。

本文设计了最不利、适中和最理想三种情景对2020年滨海新区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

首先预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南水北调2012年给天津供水后,将展开大规模地下水压采,同时根据近几年地下水开采逐年减少的实际情况,设计三种地下水开采方案,预测不同情景下地下水系统动态变化情况。

情景一:

2001-2007年以实际开采量为准输入,2007年以后地下水开采量按照2007年实际开采量输入,各含水组开采量参照2001-2005年年均各含水组地下水开采比例来计算,其目的是预测最不利情况下的地面沉降发展状态。

情景二:

2001-2007年以实际开采量为准输入,2007年以后地下水开采量,以2007年实际开采量为基准逐年降低2%,各含水组开采量参照2001-2005年年均各含水组地下水开采比例来计算,以模拟没有外来水源,保持现在控沉措施条件下地面沉降发育状况。

情景三:

2001-2007年以实际开采量为准输入,2007-2012年地下水开采量,以2007年实际开采量为基准逐年降低2%,各含水组开采量参照2001-2005年年均各含水组地下水开采比例来计算;2013-2020年各乡镇压采方案为准。

情景三模拟预测南水北调水源利用以后地下水系统动态变化和地面沉降发育状况,是地下水限采的最理想方案。

2.2预测结果

依据前述情景设计,编译计算机程序,来计算滨海新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值[3]。

在保持2007年抽水条件不变情况下(情景一),到2020年,两个沉降中心分别在东丽和汉沽,最大沉累计沉降量可达640mm,全区平均累计沉降量达268mm。

从沉降的层位分布特征分析,大港区沉降主要发生于第IV含水层,东丽、塘沽沉降主要发生于第III、第IV含水组,汉沽沉降主要发生于第II含水组。

本次计算结果还显示,90%以上的沉降发生于含水层,而隔水层沉降所占份额较小。

在抽水量历年递减2%的情况下(情景二),第II含水层水位基本稳定,故沉降主要发生在第III、第IV含水层,主要沉降区位于东丽、塘沽两区。

至2020年,最大累计沉降量达520mm,全区平均累计沉降量达177mm。

情景三是目前地下水限采的最理想方案,即南水北调水源逐步替换地下水开采,到最后完全替换地下水源。

地下水动态数值模拟显示,根据规划方案,2013年开始水源替换以后,全区各层水位基本上呈现稳定恢复态势,故地面沉降的趋势将得到根本扭转。

情景三2007-2020年累计沉降量实际上是2007-2013年累计沉降量,最大累计沉降量达150mm,全区平均累计沉降量达95mm。

3地面沉降损失评估

3.1经济损失分类

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风险评价是指在未来某个特定的时期内,对地面沉降灾害可能造成的预期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是要回答未来地面沉降灾害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有多大、损失程度如何等[11]。

通过系统分析地面沉降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各方面致灾机理,以分部门统计分析为原则,把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共分为23个小类(见图1)。

地面沉降防治投入:

指历年来为控制地面沉降采取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费用。

安全高程损失:

指地表高程降低引起的损失。

地表具备一定高程是土地具有承载功能和经济价值的基础,故地表高程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其消失或降低必将导致经济损失。

测量标志经济损失:

指因地面沉降导致测量水准点失效引起的重建、校准费用。

房屋建筑损失:

指除重大工程外的一般民用、商用建筑,其损失主要分为建筑物损坏维修费以及由于沉降引起的建筑物价值、功能损失。

排水系统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的排水系统实物破坏损失、日常维护费用增加和排水系统功能损失。

给水系统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的给水系统实物破坏损失、日常维护费用增加和给水系统功能损失。

燃气系统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的燃气系统实物破坏损失和日常维护费用增加。

公路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的路基额外加高费用,以及由于潜水位上升引起的路面瘫软、冻裂等损失。

桥梁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桥梁毁坏损失、恢复桥下净空高度进行的桥梁抬升工程费用。

路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的额外维护费用,以及地铁、快速铁路设计为预留地面沉降而增加的工程费用。

防潮堤工程损失:

地面沉降导致海挡防护标准降低,海挡工程损失指为恢复海挡工程到设计防护标准而增加的工程费用。

河道堤防工程损失:

地面沉降导致河道堤埝防护标准降低,河道堤防工程损失指为恢复堤埝工程到设计防护标准而增加的工程费用。

闸门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闸门损坏和防护标准降低,为恢复闸门工程到设计防护标准而增加的工程费用。

风暴潮灾害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风暴潮加剧,灾害损失额外增大部分的经济损失。

涝灾损失:

指因地面沉降引起的涝灾加重损失。

城市水淹水泡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城市内涝加重,灾害损失额外增大部分的经济损失。

防汛抢险费用:

指因地面沉降引起防汛抢险费用增加的损失。

工业生产经济损失:

工业的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直接经济损失指地面沉降所造成的厂房裂缝、渗漏水、倾斜甚至倒塌以及对生产设备造成直接破坏的修复费用。

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指因地面沉降导致的生产成本提高及产出减少等方面的损失。

港口码头经济损失:

指因地面沉降造成的港口码头破坏的修复、重建费用;港口码头需追加及已经追加的设备费用(如港区建闸,加设排水泵房等);因地面沉降造成仓库废弃以及货物淹泡损失。

农业生产损失:

指为防治地面沉降进行农业用水限采,导致农业收入减小的经济损失。

土壤盐渍化:

指由于地面沉降导致潜水位上升,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加重的经济损失。

地表水污染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河流重力排污降低,引起地表水污染加重的经济损失。

建设用地适宜性损失:

指地面沉降导致建设用地适宜性降低引起的经济损失。

以上各分项损失计算中,测量标志建设、维护、修复的历年费用计入控沉的防灾减灾投入中,港口码头的经济损失也作为直接经济损失计入地面沉降加剧的风暴潮损失!

中,均不再单独计算。

3.2评估方法和模型

地面沉降经济损失估算以灾害机理分析为主线,全面分析地面沉降对社会、环境各方面危害;以部门统计分析为主体,便于灾情行业分析和防灾减灾对策制定。

相比国内其他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价方案,增加了城市房屋建筑、环境经济损失的内容。

在分项经济损失计算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具体计算方法:

终值法:

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原因,不同年份受灾体的损失不可能是同值的,经济损失也不是简单的评估期内各项损失的静态代数之和。

估算时,应采用计算期内各年的有关贴现率将相应年份的各类经济损失之和贴现到评估基准点,相加后才能得出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总值。

设地面沉降灾害造成某区域第j类受灾体在第i年当年的经济损失为Sij,第i年的折现率为Ri,则从t1到tn的时段内,以tn为估算时点,该区域因地面沉降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为:

S=%mj=1%tni=t1Sij[&tni=t1(1+Ri)],式中:

S为估算时点地面沉降经济损失;Sij为第j类受灾体在第i年当年的经济损失,i=t1,?

tn;Ri为第i年的折现率,i=t1,?

tn;m为受灾体的种类或者损失项目[12-13]。

影子工程法:

该法是一种工程替代的方法,即为了估算某个不可能直接得到结果的损失项目,假设采用某项实际效果相近但实际上并未进行的工程,以该工程建造成本替代评估项目的经济损失的方法。

在本次损失评估中,在计算地面标高资源损失时,就采用了影子工程法,即:

用人工填土夯实的方法使安全高程恢复到沉降前的状况,用该替代高程的成本作为安全高程降低后的损失。

典型调查法:

对统计资料比较齐全的相关工程、设施以及地面沉降所加剧的某些灾害损失中,利用典型调查法,通过有记载的具体数据资料来获取地面沉降带来的经济损失。

本次评估计算中,地面沉降增加的防汛抢险、风暴潮、洪涝灾害及防灾减灾投入等项中,均采用该方法。

统计推断法:

在调查统计基础上,根据灾情数据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或趋势,对没有定量数据年份的损失进行推断的方法。

例如:

对于天津市历年的洪涝及潮灾损失,并不是每一次的灾害都有定量的损失数据,但是,《水利志》及《年鉴》等文献的收集记载中,对每次的灾情描述都比较完全,可以根据灾害损失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其他年份的损失数据进行估算。

重置成本法:

在估算以往年份受灾体遭受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失时,可以用受灾体在估算时点的重置成本作为其经济损失值。

本研究在估算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及桥梁等市政设施的损失时采用了该方法。

建设成本或工程费用法:

根据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或市政工程受灾体受灾损失程度或修复费用、防灾投入的建造成本来估算受灾体因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估算堤防、港口码头、地下深井、地下管线、海挡及排水工程设施时采用该方法。

灾情对比法:

主要用于对潮灾和涝灾损失的估算。

在对潮灾和涝灾进行估算时,由于历史上有相当部分的潮灾和涝灾在发生后只有灾情描述而无损失统计资料,因而只能采用灾情对比的方法,并通过修正系数的调整,根据已知灾情的经济损失推算相似灾情的经济损失。

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比例法:

和其他灾害一样,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失也是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组成,但是地面沉降灾害对于每个受灾体所造成的损失,其间接和直接之比相差很大,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受灾体类别进行相应的取值。

另外,由于潮灾和涝灾的间接损失项

图1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分类

Fig.1Classificationoftheeconomiclossesinducedbylandsubsidence

目多且缺乏统计资料,难以估算。

因此根据对典型年份潮灾和涝灾的分析推断,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到潮灾和涝灾损失的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的比例,并以此通过潮灾或涝灾的直接经济损失来估算其间接经济损失。

权重分解法:

除地面标高资源的损失外,地面沉降并不是导致受灾体破坏进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唯一要素,因此在估算受灾体损失中地面沉降所引起的那部分损失时,必须把地面沉降所起作用的权重分解出来。

以潮灾为例,地面沉降虽然不是引起潮灾的唯一要素,但却是主要因素。

设地面沉降前防汛墙高程(或地面高程)为H0,沉降后防汛墙高程(或地面高程)为Hp,潮灾发生时地面累计沉降量为Hc,高潮位为Ht。

毫无疑问,若令Wt代表潮灾损失中地面沉降所占权重,则:

当Ht(H0时,潮灾致灾原因只有地面沉降一个,此时Wt=1;当Ht>H0时,潮灾致灾因素有高潮位与地面沉降2个,假定潮灾损失与地面沉降量、高潮位呈线性关系,并认为地面沉降与高潮位对潮灾损失的贡献率相等,则Wt=Hc/(Ht-Hp)[11,13]。

比例推广法:

由于资料、经费及时间的限制,未能对所有地面沉降灾害的受灾体逐一进行详细的经济损失统计分析,因此在采用典型调查法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工程设施进行损失统计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设施所处区域位置的地面沉降情况,利用比例推广法来推算整个研究区地面沉降造成的灾害损失。

专家访谈法:

专家访谈法是针对特定命题,对具有相当资历及代表性的专家进行访问或组织谈话,综合分析访谈内容后,得出研究结论。

采用这一研究方法,由于专家的意见一般具有权威性、针对性,不同专家的意见往往相互印证或补充,还能提供多种视角和多个层面的观点和看法,最终结论往往较为权威、可靠。

在损失非市场价值计量方法选择环节,采用专家访谈法。

3.3评估结果

根据?

天津市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办公室,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天津市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2008年.),考虑到不同阶段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资料及相关工程历史资料的记载完整性,根据3.1和3.2的理论和方法首先对天津市滨海新区1959-2004年地面沉降损失进行实地调研和评估,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1959-200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损失总计达495.1*108元,计算得天津市滨海新区每平均沉降1mm经济损失为0.456*108元。

依据前述地面沉降预测结果,至2020年,情景一下滨海新区平均累计沉降量达268mm,情景二下全区平均累计沉降量达177mm,情景三下全区平均累计沉降量达95mm。

因此,在情景一下2007-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损失将达122.21*108元;情景二下损失将达80.71*108元;情景三下损失将达43.32*108元。

表11959-2004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

4结论

在保持2007年抽水条件不变情况下(情景一),2007-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最大累计沉降量可达640mm,全区平均累计沉降量达268mm,地面沉降损失将达122.21*108元;在抽水量历年递减2%的情况下(情景二),至2020年,最大累计沉降量达520mm,全区平均累计沉降量达177mm,损失将达80.71*108元;南水北调水源逐步替换地下水开采,到最后完全替换地下水源(情景三),至2020年,最大累计沉降量为150mm,全区平均累计沉降量为95mm,损失将达43.32*108元。

通过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并实施总量控制,可大大减少地面沉降经济损失,但是即使在南水北调水源完全替代地下水源的理想状态下,2007-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仍较大。

因此,应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一步从法规、工程、技术、行政、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控沉力度,增大防灾减灾投入;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增强整体防护能力,减少地面沉降经济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