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307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docx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国民经济核算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商务信息学院统计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核算,是从定量、定性角度分析经济活动和经济循环的有力工具,是为企业、行业研究经济周期、商业机会以及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基础。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扩展统计专业统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基础和能力。

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联系我国实际,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增强经济数据信息处理综合能力,提高经济分析和科学决策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

1.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2.掌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具体制度、规则和基本数据;

3.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进行核算和有效的综合分析。

三、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和学分

1.学时:

36课时

2.学分:

2学分

(二)教材

 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其他教材等多种媒体组成的一体化教材,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分为录象教材和IP课程两种,分别计划为13课时(50分钟)和7课时。

电视课形式以精讲为主,全面系统的讲授课程内容。

IP课件以模块式讲授,以讲解重点、难点为主,并随课程进度录制。

3、其他

  包括网上动态实时和非实时发布的教学资源及计算机CAI课件。

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对已有课程资源的整合形成本课程的网络课程。

  (三)教学环节

1.自学及面授辅导

  电大是远距离成人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习的内容。

  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辅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录象课的进程及文字教材,对学生进行辅导,按中央电大的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

    2.网上辅导

  网上发布各阶段学习内容、作业。

    3.直播课堂

    4.作业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可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指导书上大量的练习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各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安排4次作业及一次期中测验。

形成性考核作业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

  4次作业及期中测验进度安排:

  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第三章

  第二次作业:

第四章-第六章

  期中测验:

期中测验:

根据所给的资料写一篇分析文章。

不少于500字。

  第三次作业:

第七章-第十章

  第四次作业:

综合练习(1-2)

  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作业,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期末考试。

  (四)考试

  本课程考试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和教材中带*的章节不作考试要求。

具体的考试要求及题型以中央电大下发的本课程考核要求为准。

  本课程的各章教学时数分配如下(各地区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自行安排,可多于本课时,但不得少于本课时安排)。

  本课程课内学时72;4学分;

章次

内     容

课内学时

其中:

面授课时

录像

课时

自学

课时

习题研讨

时数

1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4

2

1

1

2

生产总量核算

8

3

2

3

3

投入产出核算

3

1

1

1

 

第一单元辅导

2

 

1

1

4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

10

5

2

3

 

第二单元辅导

3

 

1

1

1

5

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

7

3

2

2

6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

5

2

1

2

 

第三单元辅导

4

 

2

2

7

对外经济核算

6

3

1

2

8

国民经济账户的综合及其关系

6

2

1

1

2

9

国民经济其他核算

3

1

1

1

10

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基本问题

4

2

1

1

 

第四单元辅导

3

 

1

2

 

总复习

4

 

2

2

 

合             计

72

24

20

20

8

     说明:

本课时安排中的录像课时共20课时,包括13课时的系统讲授课程录像和7课时的单元辅导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和实践,明确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结构、核算原则与核算方法。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实践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用途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特性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1.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世界发展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

一、经济活动单位和部门

1.机构单位

2.机构部门

3.基层单位

4.产业部门

二、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

货物和服务交易、分配交易、金融交易、内部交易。

三、经济流量与存量的概念。

四、市场价格概念

主要价格形式及概念。

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设计体系理论

一、市场经济活动、运行和分类

二、国民经济核总量描述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和分类体系。

第四节国民经济核算原则

一、市场原则。

二、所有权原则。

三、三等价原则。

  四、核算统计原则。

  第五节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一、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发展

  二、国民经济账户方法特点。

  三、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第二章 生产总量核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产核算的基本数据和核算方法,以及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和应用。

  第一节 我国生产核算的基本数据

  一、我国生产核算的实际内容体系。

  二、我国生产核算的基本数据。

  三、我国生产核算主要指标的实际运用。

 

  第二节 生产核算基本理论

  一、生产活动和范围

  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

  三、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一、核算方式

  二、核算方法

   

(一)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

    1.机构单位总产出的核算:

生产要素最初投入、对货物或服务的中间消耗、生产税净额。

    2.机构单位增加值核算:

增加值的概念,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计算机构单位增加值。

    

(二)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

    1.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

工业部门总产出,农业部门总产出,建筑业总产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总产出,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出,盈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房地产业总产出的计算。

    2.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核算。

    3.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

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

    (三)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1.生产法

    2.收入法

    3.支出法

    4.生产核算账户

    (四)国民净福利的度量

  第四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应用

  一、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直接分析应用

    1.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经济含义

    2.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3.汇率计算的GDP和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

    4.人均GDP

  二、生产率分析

  三、部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四、经济周期分析

  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GDP=Σ增加值。

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和数据,掌握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平衡关系,掌握直接、间接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应用。

  第一节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和数据

  一、投入产出账户与投入产出表

  中间投入、最初投入的概念;产品的投入产出表;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二、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四个象限的意义。

  三、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四、我国的投入产出表。

  第二节 消耗系数

  一、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二、完全消耗系数

  三、消耗系数的应用。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我国收入分配与使用的基本数据,掌握初次分配、再分配、收入使用核算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第一节我国收入分配与使用的基本数据

  一、我国收入分配和使用核算的实际内容体系

  二、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

  三、我国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数据及应用。

  第二节 收入初次分配核算

  一、收入初次分配理论

  二、收入初次分配核算

    1.收入形成核算

    2.原始收入分配核算

    3.财产收入、原始收入和国民收入的概念。

  第三节 收入再分配核算

  一、收入再分配理论

    1.转移性收支:

转移概念、资本转移、经常转移、转移形式。

    2.经常转移的内容:

收入税收支的核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核算,其他经常转移的核算。

    3.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的概念及核算。

  二、收入再分配账户

  第四节收入使用核算

  一、收入使用核算和最终消费的概念。

    1.收入使用核算

    2.最终消费定义

  二、收入使用账户

  三、居民消费支出核算

    1.居民消费支出分类;

    2.居民消费支出的核算

    3.居民消费支出的核算方法

  四、政府消费支出核算

    1.政府消费支出分类

    2.政府消费支出核算

第五节资金流量表

  一、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及理论

  二、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的结构及平衡关系。

  第六节收入分配与消费核算应用分析

  一、收入分配结构分析

    1、收入分配的部门结构分析。

    2、收入分配渠道结构分析。

  二、收入使用结构分析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储蓄率=储蓄总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三、消费结构分析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最终消费支出

第五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资本形成、金融交易核算的概念、方法和应用,了解积累核算的理论和发展。

  第一节 资本形成核算

  一、非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1.经济资产的概念

    2.非金融资产概念

    3.非金融资产分类

  二、资本形成核算。

    1.资本形成概念

    2.资本形成的交易

    3.资本形成的特性

    4.资本形成核算原则

    5.资本形成与存货增加项目的具体核算方法

  三、储蓄与资本转移核算。

    1.储蓄核算

    2.资本转移收支核算

  四、资本账户和应用。

    1.资本账户概念及其应用

    2.资本账户与其他账户的关系

    3.资金流量表的资本形成部分

    4.资本形成应用分析

  第二节 金融交易核算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1.金融资产概念

    2.金融资产分类

  二、金融交易核算。

    1.金融交易及其特点

    2.金融交易核算的原则

    3.金融交易内容的核算

  三、金融账户

    1.金融账户

    2.金融账户的作用

  四、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及其应用

    1.资金流量核算与资金流量表

    2.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的记帐原理与平衡关系

    3.我国资金流量表应用概况

  五、资金流量分析

    1.金融流量结构分析

    2.社会融资活动分析

  第三节 积累核算理论

  一、积累核算的任务

  二、积累的性质及来源

    1.积累的性质

    2.积累的来源

  三、积累核算的内容。

  四、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六章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理论,掌握资产负债核算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名义持有资产收益、中性持有资产收益及实际持有资产收益的概念和简单计算,能进行简单的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应用分析。

  第一节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理论

  一、国民经济流量与存量

  二、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理

  三、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概念

    1.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

    2.资产负债核算的对象

    3.资产负债核算中的资产分类

  第二节资产负债核算与调整

  一、资产负债的估价核算

    1.资产负债估价原则 

    2.资产负债估价方法。

    3.国民资产负债的估价核算

  二、资产负债的变动核算

    1.资产数量其他变化核算

    2.重估价核算

  第三节 资产负债账户与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账户

    1.期初、期末资产负债账户

    2.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

    3.重估价账户

  二、资产负债表

    1.机构单位资产负债表

    2.机构部门资产负债表

    3.国民资产负债表

  三、国民资产负债平衡关系

  四、国民资产负债表(或账户)和积累账户之间的联系

  第四节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应用分析

  一、对资产总体规模和基本结构的分析

  二、对非金融资产特别是实物资产结构的分析

  三、对金融负债的分析

  四、将资产存量与其他有关流量相结合分析

  五、对重估价账户形成持有资产收益的分析

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对外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平衡关系及数据应用,掌握国外账户核算和对外经济分析应用。

  第一节 对外经济核算理论

  一、对外经济活动

  二、对外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

  1.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

    2.国外

    3.对外交易。

  三、对外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基本结构

    1.经常项目

    2.资本和金融项目

    3.储备资产

    4.净误差与遗漏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平衡关系。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原则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关系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和分析。

  第三节 国外账户核算

  一、国外账户的特点。

  二、国外账户核算原则

  三、国外账户核算内容

  

(一)货物与劳务对外账户

  

(二)原始收入与经常转移对外账户

  (三)对外资本账户和对外金融账户

  (四)对外资产其他变化账户

  (五)对外资产负债账户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比较

  五、对外经济分析

    1.对外经济结构分析

    2.对外经济依存度分析

第八章 国民经济帐户的综合及其关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的基本内容,了解国民经济总量核算图解,掌握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及相互关系,掌握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账户的综合关系,了解国民经济综合矩阵的概念。

  第一节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

  一、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概念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概念和主要内容,各具体账户的结构、指标及数字的涵义以及前后账户之间的联系。

  二、国民经济总量核算图。

  三、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及关系。

  第二节 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账户的综合及关系

  一、经常账户的综合关系。

  二、积累账户的综合关系。

  三、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国民经济综合矩阵

  一、国民经济综合矩阵的概念。

  二、简单阅读国民经济综合矩阵。

第九章 国民经济其他核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民经济其他核算的内容,了解国民经济短期核算、地区核算、人口和劳动力核算的目的、特点、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与其他核算

  1.国民经济核算主体框架的局限。

  2.国民经济其他核算所包括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

  一、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目的和特点。

  二、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1.短期核算中生产法的内容

    2.短期核算中收入法的内容

  三、我国的国民经济短期核算。

  第三节 国民经济地区核算

  一、国民经济地区核算的目的与特点。

  二、国民经济地区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人口、劳动力核算

  一、人口与劳动力核算的目的与特点。

  二、人口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1.人口总量统计

    2.人口变动统计

    3.人口的构成统计

  三、人口平衡表

  四、劳动力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1.社会劳动力资源和构成数量统计

    2.社会劳动者数量和构成统计

    3.社会劳动力变动统计

  五、劳动力平衡表

  六、人口资源状况

  第五节 环境核算

  一、环境核算的概念

    1.设立独立的环境指标体系

    2.环境经济核算

  二、广义环境经济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三、绿色GDP(EDP)

  第六节 国民经济的细化与扩展核算

第十章 国民经济指数核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基本问题,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国民经济核算物量指数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第一节 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基本问题

  一、经济指数核算目的

  二、物价和物量的概念。

  三、指数方法

  四、经济指数编制方法

    1.紧缩法

    2.平均指数法

    3.环比指数法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

  一、国民经济物价指数基本内容。

  二、投入产出的物价指数。

  三、最终需求的物价指数。

  四、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五、国民财富物价指数。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物量指数

  一、国民经济指数体系。

  二、国民经济物量指数的编制方法。

  三、质量指数

  第四节  我国实际应用中的GDP指数

  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率

  二、GDP物价指数

  三、我国国民经济综合价格指数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