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349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x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2——实验相关的知识复习

一.复习要求:

掌握初中化学中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鉴别、除杂、推断、仪器的连接、重要性质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与实验相关的知识。

二.知识要点:

1.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及主要物理性质

名称化学式俗称主要物理性质

黄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硫硫磺S机溶剂。

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CO2气大,固体干冰易升华。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一氧化碳煤气CO度比空气略小,有毒性。

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甲烷沼气、坑气CH4密度小于空气。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易挥乙醇酒精CHOH25发的液体,可与水任意互溶。

无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易溶乙酸醋酸、冰醋酸CHCOOH3于水,固体称冰醋酸。

氧化钙生石灰白色固体,易吸水,有腐蚀性。

CO

氧化铁铁锈、赤铁矿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eO23

四氧化三铁磁铁矿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eO34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易潮解,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NOH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有氢氧化钙Ca(OH)2石灰水腐蚀性。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且吸碳酸钠纯碱、口碱、苏打NCO23湿结块。

碳酸钠晶体NCO?

10HO无色晶体,易失水风化。

232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但溶解度碳酸氢钠小苏打NHCO3NaCO23比小。

氯化钠食盐NaCl

CaCO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3

白色粉末状固体,溶于水,其水硫酸铜CuSO4溶液为蓝色。

硫酸铜晶体蓝矾、胆矾蓝色晶体。

CuSO,5HO42

紫黑色有光泽晶体,溶于水,其高锰酸钾灰锰氧KMnO4水溶液为紫色。

Cu(OH)CO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粉末状固体,不溶于水。

223

新制得为白色凝乳状沉淀,不溶AgCl氯化银于稀硝酸。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不溶于稀硫酸钡天然产称重晶石BSO4硝酸。

Fe(OH)氢氧化铁新制得为红褐色沉淀。

3

新制得为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Cu(OH)2

2.几种常见药品的存放

药品的性质,决定药品的保存方法

药品性质保存方法

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不跟水反应放入冷水中

浓硫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吸水性)放入玻璃瓶内,瓶塞要严

浓盐酸易挥发放入玻璃瓶内,瓶塞要严

浓硝酸易挥发放入玻璃瓶内,瓶塞要严

易吸水,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氧化钙密封于干燥试剂瓶中而变质

易潮解,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固体氢氧化钠密封于干燥试剂瓶中而变质

碱溶液的玻璃瓶应用橡胶塞密封。

3.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性质是检验物质的依据。

一般情况多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检验。

检验时可利用被

H2检物化学性质的不同;或利用反应后产物的不同加以鉴别。

例如和CO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但它们燃烧以后(或氧化以后)的产物不同,利用这一点可以将它们区分。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检验的方法、步物质现象化学反应原理备注骤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点燃木条复燃COC,O22入瓶中(O)2

?

点燃?

产生淡蓝

氢气?

火焰上方罩色火焰。

不纯时有点燃一冷而干燥的烧?

烧杯壁上,O2HO2H222爆鸣声(H)2杯。

有水雾或水珠

生成。

二氧化?

燃着的木条?

木条熄灭;Ca(OH),CO,22碳伸入集气瓶?

石灰水变

?

加入澄清石浑浊。

CaCO,(CO),HO322灰水

?

点燃;?

产生蓝色点燃2CO2CO,O22一氧化?

火焰上方罩火焰;

碳一干燥烧杯;?

烧杯壁无不纯时有Ca(OH),CO,22?

烧杯中注入水珠;爆鸣声(CO)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变CaCO,,HO32浑浊。

?

点燃;?

产生明亮点燃,2OCO,2HOCH4222?

火焰上方罩蓝色火焰;甲烷一干燥烧杯;?

烧杯壁有不纯时有Ca(OH),CO,22?

烧杯中注入水珠;爆鸣声(CH)4

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变CaCO,,HO32浑浊。

?

有刺激性气?

使蓝色石

味蕊试纸变红。

?

用润湿的蓝AgNO3?

氯化氢色石蕊试纸,,+ClHCl=H溶液产生白色?

在空气中有(HCl)gNO,HCl,gCl?

,HNO33白雾沉淀。

?

通入

AgNO3溶液中

?

有特殊刺激?

有氨臭味;,氨气NH,,HONH,HO,,,3232性气味;?

湿润石蕊

(NH)?

利用湿润的试纸由红色变3,,NH,HO,,,NH,OH324红色石蕊试纸。

蓝色。

?

燃着木条伸?

木条熄灭;氮气入集气瓶;?

石灰水依?

加入澄清石然澄清。

(N)2

灰水

(2)几种重要物质的检验

所用试检验的方物质现象化学反应实例剂法、步骤

?

紫色取少量酸石蕊试剂石蕊试于试管并由紫色变液加入几滴为红色。

石蕊试液。

?

无色取少量酸酸无色酚酞酚酞试于试管并试液不变,液加入几滴(H)色。

酚酞试液。

?

PH蘸取少量试纸酸滴在pH,7

pH试纸

上。

?

紫色取少量碱石蕊试液于试管石蕊试剂液中并加入由紫色变

几滴石蕊为蓝色。

试液。

?

无色取少量碱无色酚酞碱酚酞试液于试管试液由无液中并加入,色变为红(OH)几滴酚酞色。

试液。

?

PH蘸取少量试纸碱液滴在

pH,7pH试纸

上。

?

取少量

待测液于

试管中,产生不溶AgNO盐酸及?

滴入几于稀3

HCl,AgNO,,AgCl,,HNO可溶性滴33HNO试剂和3氯化物AgNO稀3NaCl,AgNO,,AgCl,,NaNO的白色凝33,(Cl)HNO试剂并滴乳状沉3

加稀淀。

HNO3

?

取少量

待测液于

试管中,生成不溶硫酸及BaCl2?

滴入几于稀可溶性HSO,BaCl,,BaSO,,2HCl2424试剂和BaClHNO硫酸盐2滴3稀NaSO,BaCl,,BaSO,,2NaCl2,2424试剂并滴的白色沉(SO)4HNO3加稀淀。

HNO3

?

取少量

CaCO,2HCl,,冒出气待测固体CaCl,HO,CO,3222HCl或碳酸盐泡,气体或溶液于

NaCO,2HCl,,稀能使澄清试管;2NaCl,HO,CO,2,2322(CO)3石灰水变?

加入几HNO3浑浊。

Ca(OH),CO,,22HCl滴稀

或稀CaCO,,HO32HNO3;

?

将生成

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

灰水。

?

碱或?

取少量?

有刺

碱液待测固体激性气体

?

红色或溶液于生成;

石蕊试试管;?

该气,NHNO,NaOH,,,43纸?

加入碱体使湿润铵盐或碱液共的红色石NaNO,NH,,HO332,热;蕊试纸变(NH)4

?

将产生蓝。

,,NH,HO,,NH,OH324的气体接

触湿润的

红色石蕊

试纸。

4.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物质性质的实验

制备气体的装置,是由气体的发生与收集两个主要装置组成的。

发生装置是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固体或液体),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决定的;收集装置是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决定的。

(1)气体的发生装置

?

加热固体制气体(图1)用于制氧气等。

注意: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持试管中上部,导管伸入试管的部分不宜过长。

装药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药品平铺试管底部,加大受热面积。

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在药品处用外焰加热。

此装置还适用于固体加热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如:

加热碱式碳酸铜、加热胆矾等,若将加热条件改为高温,还可用于木炭还原氧化铜、分解碳酸钙等反应。

?

常温下固体和液体反应制气体(图2)用于制氢气,二氧化碳气体等。

注意: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导气管伸入试管的部分不宜过长。

(2)气体的收集装置

?

排水集气法:

适用于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O、CO、CH等气体(图3)224

注意:

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可燃性气体应验纯后再收集,当用此法收集加热反应制出的气体,在收集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集气瓶口向上)。

适用于比空气重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而?

常温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如O、CO、Cl、SO、HCl等气体(图4)2222

?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集气瓶口向下)。

适用于收集比空气轻(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H、NH等气体。

(图5)23

用排气法集气时,应注意导气管要插到靠近集气瓶底部,要在集气瓶口进行气体验满。

(3)气体验纯与验满方法

?

可燃性气体点燃与收集前都应验纯。

验纯的一般方法是: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朝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听到“噗”的声音,表明气体已纯。

如果用排气法收集,经检验不纯,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待里面的余火熄灭,再收集气体验纯。

?

气体验满方法

气体方法现象结论

把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着火已满O2

把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已满CO2

(4)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使用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气体药品反应原理

MnO22KClO2KCl,3O,32,,氯酸钾、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O2

2KMnOKMnO,MnO,O,42422

SO(稀)=ZnSO+H?

锌粒、稀硫酸Zn+HH24422

+2HCl=CCl+HO+CO?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CCOCO32222

5.常见气体杂质的除法

气体杂质方法或试剂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除去产生的水蒸气。

H2

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除去产生的

O2CuO,,,,22CuO2通过炽热的铜网。

原理:

NaOHCO通过澄清石灰水或溶液。

(后者吸收效果更好)2

通过无水硫酸铜或浓硫酸。

(后者在除水时常用)HO(g)2

AgNONaOH3HCl溶液或等碱性溶液中(后者吸收效果好)通过

【典型例题分析】

[例1]下列几项操作中,正确的是()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通入氢气立即给氧化铜加热,实验结束时,撤掉氢气后停止加热。

B.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C.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移去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皮肤上沾上浓硫酸,立即用水冲洗。

解析:

的操作错误,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目的是赶走试管里的空气,避免引起爆炸。

当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使铜在氢气流中冷动下来,再停止通入氢气,目的在于防止铜在高温下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B的操作正确。

因为氢气为可燃性气体。

实验测定,空气里如果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这个范围,点燃时就会爆炸。

因此,我们在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C的操作错误。

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会使水槽中的水倒吸回试管,使试管炸裂。

因此,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来,然后再撤酒精灯。

D的操作错误。

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皮肤上沾上浓硫酸,当接触水时会放热,进一步腐蚀皮肤。

正确的操作是先用布试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答案:

B

[例2]试管是实验室常用仪器,可进行多种操作,如:

?

取用少量液体作实验,?

加热液体,?

洗涤试管,?

排水集气;若配以橡皮塞、导管等,还可用于:

?

洗气?

集、贮气等。

上述操作用到液体(或水)时,用量常有:

.盛满试管b.约占试管容积的1/2c.不

1

3超过试管容积的d.1,2ml四种。

对于上述?

?

操作,正确的液体(或水)的用量相应是()

.cbdbB.dcbbC.dcbbD.cdbb

解析:

正确掌握试管在使用中所加液体的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取少量液体做实

11

32验时取1,2ml;?

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其容积的;?

洗涤试管时,液体约占其容积的;

1

2?

排水集气时,应盛满试管;?

洗气时约占;?

集气贮气时应盛满试管。

答案:

B

NaOH[例3]配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

称5.3g氢氧化钠固体(砝码最小为1g);?

量取一定量水;?

将氢氧化钠和水混合并进行搅拌,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氢氧化钠时,药品应放在盘上的中称取,应加g砝码。

(2)量取的水的体积如图1中B所示,水的体积为mL。

图1

(3)搅拌的目的是;

(4)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NaOH

(1)有腐蚀性,要放在左盘上和烧杯中称量,右盘上应加5g砝码(游码移至0.3g刻度上)。

(2)量取液体时,读数时的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量取的水应为20.7mL。

(20mL到21mL之间有10等份,每份0.1mL)

(3)搅拌能加速固体溶解。

溶质质量,100%,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4)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

“”算出。

20.7NaOH答案:

(1)左烧杯5

(2)(3)加速溶解(4)20%

[例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不要求回收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中:

.加适量盐酸,过滤

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

C.加适量水,过滤

D.加热(或高温灼烧)

E.加热,加适量水,过滤

.加适量盐酸,蒸发

?

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

?

氯化钾粉末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钾()

?

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

氢氧化钠粉末中混有少量碳酸钙()

?

炭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

解析:

?

碳酸钙难溶于水,而碳酸钠能溶于水,根据二者溶解性不同,即采取加适量水、过滤的方法进行除杂和分离。

?

本组两种物质均能溶于水,因此不能用上题方法分离,可设计将碳酸钾转化为氯化钾的方法,采用加适量盐酸、蒸发的方法除去所含有的杂质。

转化的方程式如下:

KCO,2HCl,,,,2KCl,CO,,HO2322

?

本题欲除去碳酸钙,往往有人用溶解过滤法分离,这是不妥当的。

因为氧化钙不易溶于水,而且溶于水的部分又会转化成氢氧化钙,这样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

很显然可以利

高温CaCO,,,,CaO,CO,32用高温煅烧的方法使碳酸钙转化为氧化钙。

其反应方程式为:

?

本题可利用二者的溶解性不同来进行分离,但是仅仅采取溶于水,过滤的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经过蒸发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

本组若采用高温加热使碳还原氧化铜的方法,虽然能除去氧化铜,但是生成的铜仍混在炭粉里,实际上是除了一种杂质又带入了另一种杂质,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可利用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转化为能溶于水的氯化铜,而炭粉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的性质采用加适

CuCl,HOCuO,2HCl,,,,22量盐酸,过滤的方法除去杂质。

其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

C、、D、B、

启示:

从上述几组除杂题可以看出,除杂的方法可采取物理方法(即?

)也可采取化学方法进行转化,使加入的试剂跟杂质反应与原物质不反应,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或原有的物质,达到除杂的目的,但注意一定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例5]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述两个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

2,SO4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溶液中有。

加BaCl溶液加足量稀盐酸2,,,,,,,,,,,,,,甲同学的方案:

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加BaCl溶液加足量稀盐酸2,,,,,,,,,,,,,,乙同学的方案:

溶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试评价上述两个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

甲同学的方案:

乙同学的方案:

答案:

,2,AgSO4甲方案:

不严密。

因含而不含的溶液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2,AgSO4乙方案:

严密,可有效排除干扰的可能性,只有溶液中含,才能出现此方案

的现象。

[例6]根据下列给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B

CuOCO

....尾气

?

澄清大理石石灰水?

浓盐酸

CD

(1)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在做甲烷燃烧实验时,点燃前必须要,否则会发生危险。

COCO22

(2)若用装置C制取,并把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较长时间一直未观察到石

CO2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生成的中混有气体。

(3)D是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时,?

中的现象是;?

中的现象是。

尾气应该,以防止和控制尾气中的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

(1)B;检验甲烷的纯度

(2)氯化氢

CuO(3)黑色的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气球收集或点燃;一氧化碳

HCO22[例7]已知混合气体由、CO、组成。

某学生从下列四种仪器装置中选择适宜的装置(同一种装置允许重复选择)并使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各仪器装置,从而验证了其中各气体的存在。

(假设每步都是完全反应)

浓硫酸

B

氧化铜

澄清的石灰水

CD

(1)该学生所选择的仪器及合理的先后排列顺序是(填代号)。

(2)按上述先后排列顺序,各仪器装置的作用是:

第一个装置:

第二个装置:

第三个装置:

第四个装置:

第五个装置:

(横线的数量根据所选择装置的个数而定,可不用完,也可补充)

答案:

(1)C、B(或)、D、、C

COHO22

(2)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除去原混合气体经过澄清石灰水而带出的

HHOCOHOCO2222(气);将原混合气体中的、分别转化为、;验证装置D中有(气)

HCO22生成,从而验证原混合气体中含有;验证装置D中有生成,从而验证原混合气体

CO中含有。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烧杯B.试管C.蒸发皿D.量筒2.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氧化铜和炭粉B.硝酸钾和硝酸钠C.水和酒精D.硫酸钠和硫酸钡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加到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C.将固体氢氧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稍稍向下倾斜4.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5.将混有少量CuO粉末的铁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反应停止后,滤去不溶物。

向滤液中加入一块铁片,铁片上没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HSOB.CuSO和eSOC.HSO和eSOD.eSO244424446.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

、101kP条件下测定)和溶解度(20?

、101kP条件下测定)。

实验室要收集SO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2

气体HCOSO222性质

密度(g/L)0.089871.9752.716

溶解度(g)0.00016030.168811.28

.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

7.按下列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即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钾、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的是()

AgNOHNO33.石蕊试液、溶液、稀

AgNOBaCl32B.溶液、酚酞试液、溶液

BaCl2C.石蕊试液、溶液

AgNOBaCl32D.酸酞试液、溶液、溶液

8.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NaNONaCl3.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与的混合物

2,SOBaCl24B.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溶液,证明存在

HO22、混合气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以除去氢气C.将

D.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和铝粉9.分别在用稀盐酸和酚酞混合液浸过的滤纸上滴加下列溶液,滤纸上不会出现红色的是()

HSO24.石灰水B.稀C.石蕊试液D.氢氧化钠溶液

10.实验室制取氧气涉及的下列四个步骤中,最后实施的是()

.将导管伸入水槽中装满水的倒立集气瓶中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加热试管

D.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BaCl211.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

2,2,,COSOAg34.B.C.D.以上结论都不对12.鉴别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五瓶无色气体时,要用()

.燃着的蜡烛、细铁丝

B.燃着的木条、澄清的石灰水

C.石蕊试液、石灰水

D.硫磺、氧化铜粉末

13.配制10%的食盐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蒸发皿、酒精灯B.烧杯、玻棒、药匙、量筒、研钵

C.托盘天平、玻棒、量筒、药匙、酒精灯D.托盘天平、烧杯、玻棒、量筒、药匙14.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内为除去杂质所需的药品,其中正确的是()

Ba(OH)CuSONaOH24.溶液中混有()

Cu(NO)AgNO323B.溶液中混有(Cu粉)

COCO2C.中混有(炽热的炭)

COHClNaOH2D.中混有气体(溶液)

15.试管内壁残留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不能除去的是()

.铁锈锈渍

B.氢氧化钠溶液作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C.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附着的红色固体

D.长时间盛放石灰水留下白色固体

二.填空题:

16.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示意图。

请用上图所示仪器分别组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装置。

(填写标号)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17.把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的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成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的固体化合物——硫化亚铁。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得到的黑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2)铁跟硫反应时,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3)证实铁已从铁单质变成化合物的物理方法是。

(4)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从理论上计算,为使铁粉和硫粉都能全部反应,两者的最佳质量比为(天原杯竞赛题)

NO218.活性炭是一种高效的气体净化剂,能吸附有害气体。

如图装置,中充满了红棕

NObaT2色的气体,向中加入活性炭并充分振荡,再将与连接,打开处弹簧夹,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B。

200mL10mL19.在烧杯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烧杯B中装入浓氨水。

用一只大烧杯把、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

(1)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

(2)解释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