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34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9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WGB211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Word文档格式.docx

◆请使用合格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对装置进行试验和检测。

◆装置如出现异常或需要维修,请及时与本公司服务热线联系。

1技术指标1

1.1额定数据1

1.2装置功耗1

1.3环境条件1

1.4抗干扰性能1

1.5绝缘性能2

1.6机械性能2

1.7保护定值整定范围及误差2

1.8测量精度3

1.9触点容量3

2装置硬件3

2.1机箱结构3

2.2硬件平台说明4

2.3软件平台说明4

2.4主要插件4

2.4.1电源插件4

2.4.2交流插件4

2.4.3CPU插件4

2.4.4信号插件4

2.4.5人机对话界面5

2.5装置背面端子图5

2.5.1带操作回路的装置背面端子图5

2.5.2无操作回路的装置背面端子图7

2.5.3典型配置下开入端子定义8

2.6装置辅助电源8

2.7交流电流输入8

2.8交流电压输入8

2.9开入及开入电源8

2.10中央信号输出9

2.10.1带操作回路的装置的中央信号输出9

2.10.2无操作回路的装置的中央信号输出9

2.11位置触点9

2.11.1带操作回路的装置的位置触点9

2.11.2无操作回路的装置的位置触点9

2.12跳合闸回路9

2.12.1带操作回路的装置的跳合闸回路9

2.12.2无操作回路的装置的跳、合闸触点输出9

2.13通信端子10

3装置功能10

3.1装置功能实现方式10

3.2典型功能配置11

3.3保护功能11

3.3.1两段式电流保护11

3.3.2过流加速保护12

3.3.3过负荷保护12

3.3.4零流告警保护13

3.3.5零流反时限过流保护13

3.3.6负序反时限过流保护13

3.3.7低频减载保护14

3.3.8过电压保护14

3.3.9低电压保护15

3.3.10三相一次无检定重合闸16

3.3.11过热保护17

3.3.12电动机启动时间过长保护18

3.3.13TV断线检测18

3.3.14非电量保护19

3.4控制回路异常告警20

3.5弹簧未储能告警20

3.6装置故障告警20

3.7测控功能20

3.8辅助功能20

3.8.1录波20

3.8.2GPS对时21

3.8.3打印功能21

3.8.4网络通信21

4装置使用说明21

4.1定值整定信息21

4.1.1定值表21

4.1.2软压板24

4.2动作信息及说明25

4.3人机界面说明26

4.3.1面板说明26

4.3.2按键与显示屏26

4.3.3指示灯26

4.3.4显示说明26

4.3.5菜单结构27

4.3.6状态菜单27

4.3.7整定菜单28

4.3.8记录菜单29

4.3.9打印菜单30

4.3.10调试菜单30

4.3.11密码33

4.3.12版本34

4.3.13自动信息显示34

5调试及异常处理34

5.1调试说明34

5.2程序检查34

5.3开关量输入检查34

5.4继电器开出回路检查34

5.5模拟量输入检查35

5.6整组试验35

5.7异常处理35

6投运说明及注意事项35

7通信说明35

7.1保护动作信号35

7.2告警信号36

7.3状态信号36

7.4控制37

7.5遥测37

7.6电度37

7.7总召唤信息38

8贮存及保修38

8.1贮存条件38

8.2保修时间38

9供应成套性38

9.1随同产品一起供应的文件38

9.2随同产品一起供应的附件38

10订货须知38

11附录39

11.1装置接线示例图39

11.1.1带操作回路的装置接线示例图39

11.1.2无操作回路的装置接线示例图40

11.2装置操作回路原理图41

11.3装置信号插件原理图42

11.3.1带操作回路的信号插件原理图42

11.3.2无操作回路的信号插件原理图43

11.4定值表44

11.4.1线路保护定值表44

11.4.2电容器保护定值表45

11.4.3电动机保护定值表47

11.4.4厂用变保护定值表49

 

技术指标

1.1额定数据

a.额定电源电压:

DC220V或DC110V(订货注明)

b.额定交流数据:

交流电压:

100/

V,100V

交流电流:

5A

零序电流:

5A或1A

额定频率:

50Hz

c.热稳定性:

交流电压回路:

长期运行1.2Un

交流电流回路:

长期运行2In

1s40In

零序电流回路:

长期运行2A

1s40A

d.动稳定性:

半周波:

100In

1.2装置功耗

a.交流电压回路:

每相不大于1VA;

b.交流电流回路:

In=5A时每相不大于1VA;

c.电源回路:

正常工作时,不大于12W;

保护动作时,不大于15W。

1.3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

工作:

-25℃~+55℃。

储存:

-25℃~+70℃,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空气中不含有酸性、碱性或其它腐蚀性及爆炸性气体的防雨、防雪的室内;

在极限值下不施加激励量,装置不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温度恢复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b.相对湿度:

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且表面不凝露。

最高温度为+40℃时,平均最大湿度不超过50%。

c.大气压力:

80kPa~110kPa(相对海拔高度2km以下)。

1.4抗干扰性能

a.脉冲群干扰试验:

能承受GB/T14598.13-1998规定的频率为1MHz及100kHz衰减振荡波(第一半波电压幅值共模为2.5kV,差模为1kV)脉冲群干扰试验。

b.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能承受GB/T14598.10-1997第四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c.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能承受GB/T14598.9-1995第四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Ⅲ级的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d.静电放电试验:

能承受GB/T14598.14-1998中4.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Ⅲ级的静电放电试验。

e.电磁发射试验:

能承受GB/T14598.16-2002中4.1规定的传导发射限值及4.2规定的辐射发射限值的电磁发射试验。

f.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能承受GB/T17626.8-1998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能承受GB/T17626.9-1998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h.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能承受GB/T17626.10-1998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i.浪涌抗扰度试验:

能承受IEC60255-22-5:

2002第4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Ⅲ级浪涌抗扰度试验。

j.传导骚扰的抗扰度试验:

能承受IEC60255-22-6:

2001第4章规定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试验。

k.工频抗扰度试验:

能承受IEC60255-22-7:

2003第4章规定的工频抗扰度试验。

1.5绝缘性能

a.绝缘电阻:

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分别对地(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之间,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用开路电压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试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0MΩ。

b.介质强度:

装置通信回路和24V等弱电输入输出端子对地能承受50Hz、500V(有效值)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检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其余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分别对地(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之间,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能承受50Hz、2kV(有效值)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检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c.冲击电压:

装置通信回路和24V等弱电输入输出端子对地,能承受1kV(峰值)的标准雷电波冲击检验;

其各带电的导电端子分别对地,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之间,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能承受5kV(峰值)的标准雷电波冲击检验。

1.6机械性能

a.振动响应:

装置能承受GB/T11287-2000中4.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振动响应检验。

b.冲击响应:

装置能承受GB/T14537-1993中4.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冲击响应检验。

c.振动耐久:

装置能承受GB/T11287-2000中4.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振动耐久检验。

d.冲击耐久:

装置能承受GB/T14537-1993中4.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冲击耐久检验。

e.碰撞:

装置能承受GB/T14537-1993中4.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碰撞检验。

1.7保护定值整定范围及误差

a.定值整定范围

电流:

0.04In~20In;

零序电流:

0.02A~20A;

交流电压:

2.0V~160.0V;

延时:

0s~600s;

b.定值误差

<

±

2.5%或±

0.01In。

电压:

0.1V。

延时误差:

定时限:

0s~2s范围内不超过40ms,2s~100s范围内不超过整定值的±

2%。

反时限:

理论动作时间位于0s~2s范围内不超过100ms,大于2s时不超过理论值的±

5%。

1.8测量精度

a.各模拟量的测量误差不超过额定值的±

0.2%;

b.功率测量误差不超过额定值的±

0.5%;

c.开关量输入电压(DC220V、DC110V),分辨率不大于2ms;

d.脉冲量输入电压24V,脉冲宽度不小于20ms。

1.9触点容量

输出出口触点:

在电压不大于250V,电流不大于1A,时间常数L/R为5ms±

0.75ms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中,触点断开容量为50W,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大于5A。

装置硬件

装置采用加强型单元机箱,按抗强振动、强干扰设计;

确保装置安装于条件恶劣的现场时仍具备高可靠性。

不论组屏或分散安装均不需加设交、直流输入抗干扰模块。

面板上包括液晶显示器、信号指示器、操作键盘、调试RS-232通信口插头等。

1.10机箱结构

装置的外形尺寸如图2-1所示

图2-1外形尺寸

装置的安装开孔尺寸如图2-2所示:

图2-2安装开孔尺寸

1.11硬件平台说明

保护装置采用许继公司新一代基于32位DSP技术的通用硬件平台。

全封闭机箱,硬件电路采用后插拔式的插件结构,CPU电路板采用6层板、元器件采用表面贴装技术,装置强弱电回路、开入开出回路合理布局,抗干扰能力强。

1.12软件平台说明

软件平台采用ATI公司的RTOS系统NucleusPlus,NucleusPlus是一个已在多个领域成功使用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保证了软件系统的高度可靠性。

1.13主要插件

本保护装置由以下插件构成:

电源插件、交流插件、CPU插件、信号插件以及人机对话界面。

1.13.1电源插件

由电源模块将外部提供的交、直流电源转换为保护装置工作所需电压。

本模块输入直流220V/110V或交流220V(根据需要选择相应规格),输出+5V、±

15V和+24V。

+5V电压用于装置数字器件工作,±

15V电压用于A/D采样,24V电压输出装置,用于装置驱动继电器使用。

在电源插件上设置了失电告警继电器,电源插件失电后,其常闭接点闭合用来发告警信号。

1.13.2交流插件

交流变换部分包括电流变换器TA和电压变换器TV,用于将系统TA、TV的二次侧电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弱电信号,供保护插件转换,并起强弱电隔离作用。

插件包括6个电流变换器TA和3个电压变换器TV。

6个TA分别变换IA、IC、IB(3I0L)、CIA、CIC、3I0六个电流量,3个TV分别变换母线UA、UB、UC三个电压量。

1.13.3CPU插件

CPU插件包含:

微处理器CPU、RAM、ROM、FlashMemory、A/D转换电路、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网络通讯电路等;

此外还包括启动继电器QDJ,用来闭锁跳闸、合闸出口,防止驱动跳闸、合闸出口的光耦击穿导致误动作。

插件采用6层印制板和表面贴装工艺,采取了多种抗干扰措施,大大提高了抗干扰性能。

高性能的微处理器CPU为32位浮点处理器,主频达40MHz;

A/D数据输入精度达16位。

1.13.4信号插件

信号插件有带操作回路和不带操作回路两种型号。

原理图参见图11-1和图11-2。

(1)带操作回路信号插件

本信号插件包括信号部分和跳合闸部分。

信号部分主要包括跳闸信号继电器(TXJ)、重合闸信号继电器(HXJ)、告警继电器(GXJ)。

跳合闸部分主要完成跳合闸及其保持、防跳、位置监视等功能。

包括跳闸继电器(BTJ)、重合闸继电器(CHJ)、遥跳继电器(YTJ)、遥合继电器(YHJ)、跳闸保持继电器(TBJ)、合闸保持继电器(HBJ)、合后继电器(HHJ),以及反映断路器位置的跳位监视继电器(TWJ1、TWJ2)、合位监视继电器(HWJ)、防跳继电器(TBJV1)。

(2)无操作回路信号插件

本插件有4个跳合闸出口继电器,定义如下:

出口TZJ1:

保护跳闸继电器(BTJ)。

出口TZJ2:

重合闸继电器(CHJ)。

出口TZJ3:

遥跳继电器(YTJ)。

出口TZJ4:

遥合继电器(YHJ)。

1.13.5人机对话界面

人机对话界面安装于装置面板上,是装置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主要部件,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屏,全中文菜单方式显示(操作),主要功能为:

键盘操作、液晶显示、信号灯指示及串行口调试。

1.14装置背面端子图

1.14.1带操作回路的装置背面端子图

图2-3:

带操作回路的装置背面端子图

1.14.2无操作回路的装置背面端子图

图2-4:

无操作回路的装置背面端子图

1.14.3典型配置下开入端子定义

表2-1典型配置下开入端子定义表

端子号

线路

电容器

电动机

厂用变

217

遥信开入1

218

遥信开入2

219

遥信开入3

220

遥信开入4

221

低频减载硬压板

过电压硬压板

低电压硬压板

222

遥信开入6

非电量1

223

遥信开入7

非电量2

224

遥信开入8

非电量3

225

遥信开入9

非电量4

226

弹簧未储能

227

闭锁重合闸

遥信开入11

热复归

注:

上表中N226端子的“弹簧未储能”开入接于开入回路中,带操作回路的信号插件N415端子的“弹簧未储能”开入接于操作回路中,如附录中图11-1。

N415为弹簧未储能开入,接入操作回路驱动储能继电器CNJ;

N416为经储能继电器CNJ触点闭锁后的合闸线圈端子,虽然N226引入弹簧未储能开入后,软件已进行弹簧未储能闭锁重合闸和遥控合闸的处理,但软件不能对手动合闸进行闭锁。

对于使用弹簧操作机构的,要求必须经N415再引入弹簧未储能开入,经硬件实现弹簧未储能闭锁手动合闸。

1.15装置辅助电源

N304、N305为保护装置直流电源输入端,接入220V(110V)直流。

N304接正极性端,N305接负极性端;

N303为装置屏蔽接地端子;

N301为24V+,N302为24V-。

1.16交流电流输入

N105-N106、N107-N108分别为A相、C相保护电流输入端,固定为5A规格;

N109-N110对于厂变保护作为低压侧零序电流输入端,对于其它保护作为B相保护电流输入端,固定为5A规格;

N111-N112、N113-N114分别为A相、C相测量电流输入端;

N115-N116为零序电流输入端,固定为1A规格。

1.17交流电压输入

N101~N104分别为UA、UB、UC、UN电压输入端。

1.18开入及开入电源

装置共16路开入:

N211为GPS对时脉冲开入端子(DC24V,脉冲需有源,将脉冲源的地与装置的脉冲开入公共负24V地端子N216短接);

N212、N213、N214、N215分别为正向有功脉冲、正向无功脉冲和2个备用脉冲开入端子;

(DC24V,脉冲需有源,将脉冲源的地与装置的脉冲开入公共负24V地端子N216短接);

N216为上述N212~N215脉冲开入对应的公共负端24V地端(DC24V);

N217~N227为开入端子,端子定义参见表2-1(DC220V/110V);

N228为检修状态开入端子,当检修状态投入,通讯规约选用103规约时,装置将屏蔽除检修状态以外的所有上送报文(DC220V/110V);

N232为上述N217~N228开入对应的公共负端(DC220V/110V)。

采用带操作回路信号插件时,跳位、合位、合后、遥控允许开入已在装置内部接线;

采用无操作回路信号插件时,跳位、合位、合后、遥控允许开入为外部开入。

1.19中央信号输出

1.19.1带操作回路的装置的中央信号输出

N401、N402为事故音响输出端子;

N406为信号公共正端,接信号母线;

N407、N408、N409、N410分别为控制回路异常、装置告警、保护跳闸信号、重合闸信号端子。

1.19.2无操作回路的装置的中央信号输出

N409为信号公共正端,接信号母线;

N410、N411、N412分别为保护跳闸信号、重合闸信号、装置告警端子。

1.20位置触点

1.20.1带操作回路的装置的位置触点

N403为位置公共端;

N404、N405分别为跳位、合位输出端子;

N413为跳位监视输入端。

1.20.2无操作回路的装置的位置触点

无操作回路的装置无位置触点输出。

1.21跳合闸回路

1.21.1带操作回路的装置的跳合闸回路

N431接+KM,N423接-KM;

N424、N427分别为手动合闸、手动跳闸输入端子;

N426、N429分别接断路器合闸线圈、断路器跳闸线圈(N416端子内部经储能继电器接点闭锁,再接断路器合闸线圈);

N428为保护跳闸入口;

N422为装置跳闸输出端子,可直接或通过硬压板接至N428;

如果不使用装置内部的操作回路,N428可不接,N422直接接至其它装置的跳闸回路;

对于使用弹簧操作机构的,要求必须经N415再引入弹簧未储能触点信号,经硬件实现弹簧未储能闭锁手动合闸;

N430接遥控压板,引入正电源;

N432为远方/就地切换。

1.21.2无操作回路的装置的跳、合闸触点输出

N401为保护跳闸和重合闸触点公共端,N402、N403分别为保护跳闸和重合闸触点输出端子,可直接或通过硬压板接至操作回路的跳闸入口和合闸入口;

N405为遥控跳闸和遥控合闸触点公共端,N406、N407分别为遥控跳闸和遥控合闸触点输出端子,可直接或通过硬压板接至操作回路的遥控跳闸入口和遥控合闸入口。

1.22通信端子

RS-232:

N201,N202,N203分别为RXD,TXD,GND,可以单装置打印(通讯规约需设置为打印规约);

RS-485网络通信1:

N204、N205分别为485+,485-(可用以网络共享打印,也可用以连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主站);

RS-485网络通信2:

N206、N207分别为485+,485-(可用以网络共享打印,也可用以连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主站);

装置功能

1.23装置功能实现方式

装置中的保护功能、出口、主接线、参数等可在线配置。

保护功能模块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