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4054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docx

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解析版

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选择题满分冲刺训练(7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Fe56Zn65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因没有叶绿体,所以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液泡中

B.结核杆菌细胞中只有细丝状的染色质,没有棒状的染色体

C.Rous肉瘤病毒通过合成并分泌致癌因子,诱导人体细胞癌变

D.酵母菌细胞的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其生物膜系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蓝藻为原核生物,体内除核糖体外没有任何其他细胞器,无液泡,A错误;结核杆菌为原核生物,体内无染色体(染色质),B错误;癌变的致癌因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体内本就存在的,并非由Rous肉瘤病毒合成并分泌,C错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的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其生物膜系统,D正确。

【点睛】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除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细胞器。

常见类型如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蓝藻(蓝细菌)等。

2.下列关于酶及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与FeCl3溶液促使H2O2分解的作用机理相同

B.同一个体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酶的种类完全不同

C.强酸、强碱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

D.pH、温度、实验次数均可作为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实验的自变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酶的概念、特性以及作用机理,能够利用酶的特性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旨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FeCl3溶液属于无机催化剂,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加热的原理不同,A错误;同一个体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酶的种类可能相同,如呼吸酶,B错误;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强酸、强碱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C正确;pH、温度均可作为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实验的自变量,但实验次数是为了减小误差,增强说服力而设置的,不属于实验的自变量,D错误。

【点睛】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酶促反应的原理: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图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会发生DNA的氢键边断裂边重新形成的过程

B.下一个细胞周期的be段会形成新的在ef段没有的结构

C.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和染色体组数加倍都发生在de段

D.秋水仙素作用于cd段细胞后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

ab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

1,此时DNA尚未复制;bc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

1变为1:

2,原因是间期DNA分子的复制;cd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

2,此时可表示的时期有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

2变为1:

1;ef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

1,可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

【详解】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故氢键边断裂边重新形成,但图中的ab段尚未发生DNA分子的复制,A错误;ef段为有丝分裂的末期,此时细胞中无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这些结构会在下一个细胞周期的be段出现,B正确;de段由于着丝点分裂,原先的姐妹染色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染色体组数据均暂时加倍,C正确;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cd段)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点睛】熟练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变化是解题关键。

4.下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

若图中Ⅱ-5和Ⅱ-6子代中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I-1和I-2的基因型相同B.I-3和I-4只能是纯合子

C.Ⅲ-7的基因型最多有2种可能D.Ⅲ-8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7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故图中1、2、5、6、7个体基因型均为A-B-;又因3号与4号个体都患病,则3号与4号个体各带一种显性基因和另一种隐性基因,即他们一个为A-bb,另一个为aaB-;可推知6号个体基因型为AaBb;又知5号和6号子代患病纯合子概率为3/16,而6号个体为AaBb,可进一步推知5号个体基因型为AaBb。

【详解】1号个体和2号个体都正常,基因型是A-B-;又5号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可以都是AaBb,也可以是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等,A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3号和4号是患者,而其子代6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3号和4号可以是AAbb、aaBB,也可以是Aabb、aaBb等,B错误;7号个体不患病基因型是A-B-,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可能性,C错误;基因型中有AABB、AABb、AaBB、AaBb4种表现正常,有1/16+2/16+2/16+4/16=9/16份,8号患病,在剩余的1-9/16=7/16份中有5种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aaBB、aaBb、aabb,但纯合子只有3份,因此8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3/7,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7,D正确。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图中Ⅱ-5和Ⅱ-6子代中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进而推出5号与6号的基因型都为AaBb。

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B.人为因素不能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

C.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种群发展,A正确;人为因素可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如英国曼彻斯特郊区的桦尺蠖,工业革命前污染少,白色多,后来大量的工业污染使树干变黑,黑色的变多,B错误;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只有可遗传变异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是群落,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D错误。

【点睛】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6.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不是只有神经元才能产生兴奋

B.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神经元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C.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一般认为,神经细胞、腺细胞、肌细胞都属于可兴奋细胞,A正确;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神经元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正确;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C错误;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D正确。

【点睛】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家可用食醋来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性

B.液化石油气、汽油、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C.为卫星供电的太阳能帆板( 与太阳能电池原理相似)主要由二氧化硅制成

D.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

【答案】A

【解析】醋酸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可用食醋来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性,故A正确;地沟油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不是碳氢化合物,故B错误;太阳能电池由单质硅制成,故C错误;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都属于溶液,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浓盐酸分别和MnO2、KClO3反应制备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

B.1molH2O最多可形成4NA个氢键

C.常温下,1LpH=2的H2SO4溶液中,硫酸和水电离的H+总数为0.01NA

D.常温常压下,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46g,原子总数为NA

【答案】C

【解析】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备1mol氯气转移电子2mol,用浓盐酸和KClO3反应制备1mol氯气转移电子

mol,故A错误;1molH2O最多可形成2NA个氢键,故B错误;pH=2,c(H+)=0.01mol/L,所以1LpH=2的H2SO4溶液中,硫酸和水电离的H+总数为0.01NA,故C正确;常温常压下,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46g,原子总数

3NA,故D错误。

点睛:

根据图示

,每个水与周围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每个氢键被2个水分子共用,所以1个水分子相当于完全占用2个氢键,1mol水形成的氢键数是2NA个。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一定是乙酸

B.2-甲基-2-丁醇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

C.苯乙烯和甲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检验出苯和乙醇的混合液中的乙醇

【答案】D

【解析】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是乙酸或甲酸甲酯,故A错误;2-甲基-2-丁醇,α-C上没有氢原子,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故B错误;甲苯分子中含有单键碳,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故C错误;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醇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1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Ksp(BaSO4)

室温下,将BaSO4投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向过滤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B

验证氧化性:

Br2>I2

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震荡,静止,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C

验证酸性:

HCN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00mol·L-1CH3COOH溶液的pH值约为3,0.100mol·L-1HCN溶液的pH值约为5

D

验证Fe3+能催化H2O2分解,且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向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30%的H2O2溶液,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FeCl3溶液颜色加深

A.AB.BC.CD.D

【答案】A

【解析】一种沉淀易转化为比它更难溶的沉淀;将BaSO4投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向过滤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说明BaSO4转化成BaCO3沉淀,不能证明Ksp(BaSO4)I2,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00mol·L-1CH3COOH溶液的pH值约为3,0.100mol·L-1HCN溶液的pH值约为5,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HCN,能证明酸性:

HCN

11.寿山石{X4[Y4Z10](ZW)8}的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X的简单离子与ZW-含有相同的电子数,Y的单质是制造芯片的基础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Y>ZB.原子半径:

Y>X>Z>W

C.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X>YD.NaW与水反应时作还原剂

【答案】D

点睛: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

12.某镍冶炼车间排放的漂洗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i2+和Cl-,图甲是双膜三室电沉积法回收废水中的Ni2+的示意图,图乙描述的是实验中阴极液pH值与镍回收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

B.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C.阴极液pH=1时,镍的回收率低主要是有较多的H2生成

D.浓缩室得到1L0.5mol/L的盐酸时,阴极回收得到11.8g镍

【答案】D

【解析】阳极区域是稀硫酸,阳极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氢离子通过交换膜a进入浓缩室,所以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故A正确;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故B正确;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酸性强时主要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酸性弱时主要Ni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i,故C正确;浓缩室得到1L0.5mol/L的盐酸时,转移电子0.4mol,阴极生成镍和氢气,所以阴极回收得到镍小于11.8g,故D错误。

13.室温下,在一定量0.2mol·L-1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1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H2O

Al(OH)3+3H+

B.Ksp[Al(OH3)]=10-32

C.c~d段,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为:

c(Na+)+c(H+)+3c(Al3+)=c(OH-)+c(AlO2-)

D.d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Na+)>c(AlO2-)>c(OH-)>c(H+)

【答案】C

【解析】Al2(SO4)3溶液中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OH)3+3H+,所以a点溶液呈酸性,故A正确;c点铝离子完全沉淀,c(Al3+)=10-5,PH=5,所以Ksp[Al(OH3)]=

10-32,故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c~d段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为:

c(Na+)+c(H+)+3c(Al3+)=c(OH-)+c(AlO2-)+2(SO42-),故C错误;d点溶液为硫酸钠和偏铝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Na+)>c(AlO2-)>c(OH-)>c(H+),故D正确。

二、选择题(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在未来出现“核燃烧”现象,从而导致人类无法生存,决定移民到半人马座比邻星的故事。

据科学家论证,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当太阳内部达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核燃烧”,其中“核燃烧”的核反应方程为

,方程中X表示某种粒子,

是不稳定的粒子,其半衰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粒子是

B.若使

的温度降低,其半衰期会减小

C.经过2T,一定质量的

占开始时的

D.“核燃烧”的核反应是裂变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粒子的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为

,选项A正确;温度不能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选项B错误;经过2T,一定质量的

占开始时的

,选项C错误;“核燃烧”的核反应是轻核聚变反应,选项D错误;故选A.

15.利用函数图像是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探究一玩具车沿某一路段做直线运动的性质,从t=0时刻开始计时得到了

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玩具车做速度为-3m/s的匀速直线运动

B.玩具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玩具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m/s

D.玩具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得:

,由x=v0t+

at2得:

=v0+

at,可得

a=

,解得a=

m/s2.v0=2m/s,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m/s,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置于倾角θ=30°,质量为M的直角三角形斜劈的底端,现通过一质量不计的细绳给滑块施加一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大小为mg,使滑块沿斜面匀速上滑,整个过程中斜劈处于静止状态,若斜劈与滑块、斜劈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斜劈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为mg

B.斜劈对滑块的作用力大小为mg

C.动摩擦因数μ=0.5

D.水平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大小为

mg

【答案】B

【解析】斜劈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30°=

mg,选项A错误;滑块处于平衡状态,重力与拉力夹角为120°,重力与拉力合力为mg,则斜劈对滑块的作用力与重力和拉力合力等大反向,则斜劈对滑块的作用力大小为mg,选项B正确;根据

,解得

,选项C错误;对滑块和斜劈的整体,水平方向:

Fcos30°=f,解得

,选项D错误;故选B.

17.“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已于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嫦娥四号”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已知地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

两者均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探测器在月面行走时,探测器内的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探测器在月球附近降轨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D.探测器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引力势能先增大后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

,则

,解得

,选项A错误;探测器在月面行走时,仍受月球的吸引力,探测器内的仪器不是完全失重状态,选项B错误;探测器在月球附近降轨过程中,速度和高度都要减小,即机械能减小,选项C错误;探测器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地球和月球的引力之和先表现为指向地球的引力,后表现为指向月球的引力,即引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引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正确;故选D.

18.如图甲所示,Q1、Q2为两个固定点电荷,其中Q1带正电,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有a、b两点。

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b点开始经a点向远处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

A.Q2带正电

B.Q1所带电荷量大于Q2所带电荷量

C.a、b两点电场强度Eb

D.射线ba上,a点的电势最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图知,试探电荷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为零,a点的合场强必为零,Q1、Q2在a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Q2一定带负电。

因Q1距离a点较远,则根据

可知,Q1所带电荷量大于Q2所带电荷量,故A错误,B正确。

a的场强为零,b的场强不零,则Eb>Ea.故C错误。

正电荷在a点的动能最小,则电势能最大,a点的电势最高,选项D错误;故选B.

19.泡沫望料、海绵等是包装家电常用到的材料。

尤其是白色的泡沫塑料,切割很容易,但保证切割面光滑就很难。

针对这个问题,银川某校一同学自制了一个配有理想变压器的泡沫切割器,该切割器的电热丝(纯金属丝)参数为“44V、8.8W”,切割器工作时,由于家庭电路电压不稳,电路电压在200V~250V之间变化,则

A.当电压为250V时,电热丝中交流电的频率最大

B.当电压变化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比值不变

C.当电路电压为220V时,通过电热丝的电流为0.2A,此时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为0.04A

D.当电路的电压增加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可能不变

【答案】BC

【解析】交流电的频率是由发电机的转速决定的,故频率不变,选项A错误;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比值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则当电压变化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比值不变,选项B正确;电热丝的电阻

,当通过电热丝的电流为0.2A时,由于变压器初级和次级功率相等,则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为

,选项C正确;当电路的电压增加时,次级消耗的功率增加,则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选项D错误;故选BC.

20.沙坡头景区的滑沙项目由于惊险刺激,因此深受游客的喜欢。

假设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

的滑道组成,滑沙板与沙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质量为m的载人滑沙板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沙板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动摩擦因数

B.载人滑沙板最大速度为

C.载人滑沙板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载人滑沙板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AB

【解析】A项:

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故A正确;

B项:

滑草车通过第一段滑道末端时速度最大,设为v,由动能定理得:

,故B正确;

C项:

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f=2mgh。

故C错误;

D项: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21.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的坐标原点处,有一个粒子源,某一时刻以同一速率v发射大量带正电的同种粒子,速度方向均在xoy平面内,且对称分布在x轴两侧的30°角的范围内。

在直线x=a与x=2a之间包括边界存在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已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为2a。

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先进入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B.最先进入和最后进入磁场中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

C.最后从磁场中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D.最后从磁场中射出的粒子出场的位置坐标为

【答案】ACD

【解析】

【详解】沿x轴方向射出的粒子最先进入磁场,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偏转角为

,所以运动时间为

,故A正确;沿与x轴成

角的两个方向同时进入磁场,沿与x轴成

角斜向下方进入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偏转角为

,所以用的时间为

,弦长为

,粒子进入磁场的位置离x轴的距离为

,所以最后从磁场中射出的粒子出场的位置的纵坐标为

,所以最后从磁场中射出的粒子出场的位置坐标为

,故B错误,C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