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4083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理科班

高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Ⅰ:

每小题1分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与印刷术B.造纸术与火药

C.火药与指南针D.印刷术与造纸术

2.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水手之友”,它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3.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写到:

“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此项发明指的是

A.火药B.指南针C.活字印刷术D.造纸术

4.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

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5、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是在

A、东晋B、唐末C、北宋D、元朝

6.科学家郭守敬被后人称为“观象先驱,世代景仰”,据此判断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A.天文和历法  B.数学和水利  C.天文和数学  D.历法和数学

7.浑仪主要用于

A.航海  B.计算圆周率  C.观测天体坐标  D.治疗疾病

8.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与这一时代相适应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的迅速发展    B.数学体系的形成

C.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  D.商业的繁荣

9.下列属于《九章算术》中所记载的,且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的是

A.割圆术B.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C.极限思想D.精确的圆周率

10.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科技知识B.被誉为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11.《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记载,神医扁鹊四次面见蔡桓公,便知其病从腠理、肌肤,逐渐发展到肠胃、骨髓。

该典故说明扁鹊看病所用的诊法是(  )

A.望诊B.闻诊C.问诊D.切诊

1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成就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较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D.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13.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14.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的,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15.2010年中国邮政计划发行《中医药堂》邮票。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

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

16.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

A.诗B.词C.赋D.小说

17.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

18.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   B.《离骚》   C.《春秋》   D.《论语》

19、《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颂是指

A、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B、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C、从民间采集到的歌谣D、原始社会保留下来的歌谣

20.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里的“风骚”是指

A.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风流B.《诗经》和“楚辞”

C.屈原与李白的诗歌D.柳永与李清照的诗词

21.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弘、词藻华丽为特征,这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

A.社会动乱与经济凋敝B.国力的强盛

C.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D.宏阔广大的文人气度

22.《三绝句》: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此诗的作者最可能是(  )

A.王勃B.李白C.杜甫D.王维

2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

24、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唐诗的繁荣离不开唐代政治经济发展 

B、科举制的确立对唐诗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C、唐诗的内容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样      

D、唐代的诗歌流行“长短句”

2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从词风格上看,岳飞的《满江红》属于

A、婉约派B、豪放派C、田园派D、花间派

2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

天涯。

”马致远的《秋思》在文学形式上应属于

A、乐府诗B、话本C、散曲D、杂剧

27、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兴起于魏晋时期的传奇       

B、宋代话本为小说繁荣奠定基础

C、隋唐时期呈现空前繁荣局面   

D、红楼梦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8、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和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精神的中国古代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9、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

30.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爱国诗人。

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这位诗人是

A.罗贯中B.曹雪芹C.屈原D.吴敬梓

31.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

32.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号称“书圣”,该书法家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欧阳询D.怀素

33.“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34、电影《英雄》中,无名对秦王说:

“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通)。

秦王表示要统一使用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令全国使用的标准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

35、关于隋唐书法艺术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隋唐盛世的出现,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   

B、隋唐书法艺术在风格上呈现多样性

C、柳公权、颜真卿的书法为狂放不羁的草书   

D、注重法度和规范是这时期书法的特征之一

36、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文人画

37.风俗画是两宋时期画坛的最大亮点,著名的代表有《清明上河图》,其作者是

A.顾恺之   B.展子虔   C.吴道子   D.张择端

38、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按题材划分,它应属于

A、山水画B、水墨画

C、风俗画D、工笔画

39.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人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

《扬州画舫录》载:

“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日三庆。

”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

A.昆曲B.元曲C.秦腔D.京剧

40.2009年7月20日晚,由北京市教委、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国粹新蕾”——民族艺术进校园、京剧进课堂成果汇报演出在国家大剧院登场亮相。

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  )

A.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B.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C.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二、单项选择题Ⅱ:

每小题2分

4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42.下列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对甘薯种植做过研究和介绍的是

A.张衡B.徐光启C.沈括D.贾思勰

43.明清时期我国之所以没有产生与16~18世纪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主要原因是()

①封建自然经济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为科学技术提供发展的推动力

②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方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的条件

③明清统治者依然推行重农抑商及文化专制,压制了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④由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也日趋淡薄,传统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

44.《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该书的作者是()

A.汜胜之B.贾思勰C.王祯D.徐光启

45.元代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既注意吸收当时最新实践成果又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实验。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注重科学理论的探索B.强调实用技术的研究

C.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D.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态度

46.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

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技术的发展

47.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

“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和状态:

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材料中的。

三种东西”是指()

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

C.书法、火药、指南针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48.范进中举前,其岳父骂他“尖嘴猴腮”;范进中举后,其岳父则说范进是“天上的文曲星”。

据此,你认为《范进中举》一文,最有可能出自(  )

A.《红楼梦》B.《聊斋志异》C.《三国演义》D.《儒林外史》

49.《红楼梦》中贾府四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

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50.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文人阶层不断壮大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

51.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

A    B    C    D

52.2010年3月,近600幅农民画及剪纸作品,亮相辽宁美术馆,由此拉开了辽宁省农民画及剪纸展览的大幕。

根据下图可以判断出剪纸内容主要反映了(  )

A.文人意趣B.民间风情C.宫廷生活D.战争风云

53.《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珍宝,普通百姓根本无缘一睹其真容,现藏于故宫。

该画

A.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B.以文人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以风俗画为特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

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

54.有人认为:

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

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

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D.轻商思想淡化

55.苏轼认为:

“(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

”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56.如果开设中国古代文艺展,下列文艺形式中最能体现文人审美价值、独特个性的是

A.隋唐的草书B.宋代的风俗画C.元代的杂剧D.明清的小说

57.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A.逐渐形象化B.逐渐多样化C.逐渐简约化D.逐渐国际化

58.下列关于文人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人画的鼻祖是苏轼,创作时强调个性表现

B.文人画是中国画的精粹,以花鸟为主要创作题材

C.文人画集中体现画家全方位的文化素养

D.文人画是科举取士的重要内容之一

59.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B.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C.北宋时期山水画《千里江河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

D.明清时期出现青花瓷,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60.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你认为“白脸”表示

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勇猛粗率D.刚强骁勇

三、双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61.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

“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B.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C.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D.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62.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

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B.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C.城市经济的繁荣          D.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63.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

这种趋势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B.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C.城市经济的繁荣D.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64.下列属于明清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是:

A.《搜神记》B.《红楼梦》C.《儒林外史》D.《三国演义》

65、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书法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之后进入自觉阶段

B.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和文征明

C.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要形式之一

D.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气势是山水画的灵魂

66.点击“天文”进入网站的相关页面,我们惊喜地发现

A.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B.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齐民要术》

C.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D.宋朝的天文学家编辑成《石氏星表》

67.我国自古农业发达,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农学研究,历来备受重视,成果丰硕。

下列唐代以后的农学家有:

A.汜胜之B.贾思勰C.王祯D.徐光启

68.假如你是生活在清康熙年间的北京城,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有

A.阅读楷体字印刷的《论语》B.在茶馆听人讲《三国演义》

C.带朋友去看京剧D.鉴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9.有人称:

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A.程朱理学B.元曲C.小说D.汉赋

70.2011年播出的穿越剧《步步惊心》讲了一个现代白领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

当时,她可能了解到

A.皇宫隆宗门内设置军机处B.传教士在中国介绍西方自然科学

C.宫内上演的京剧D.政府实行海禁政策

 

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C

C

B

A

C

D

B

A

A

A

C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A

B

B

B

C

C

D

B

C

B

C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A

A

B

A

C

D

D

C

D

B

C

B

B

B

B

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D

D

D

C

B

D

B

C

B

B

A

C

C

C

B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BC

CD

CD

BC

BD

AC

CD

AB

BC

BD

 

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