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作业doc.docx
《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作业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作业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作业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安徽屯溪一中月考)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及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B.从收集的植物侧芽中可大量提取生长素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至侧芽
D.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解析:
人们在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中,发现了生长素,A正确;侧芽可以产生少量的生长素,B错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至侧芽的过程属于极性运输,C正确;生长素浓度过高,可以通过促进乙烯合成而抑制植物生长,D正确。
2.(2019·四川资阳高中二诊)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用适宜浓度的NA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不能诱导其生根
B.促进植物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都促进同一植物根的生长
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植株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在溶液的浓度较低时常用浸泡法
解析:
用适宜浓度的NA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以诱导其生根,A错误;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促进植物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很可能抑制根的生长,B错误;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果实发育,但是不能促进植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应该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多倍体番茄植株,C错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在溶液的浓度较低时常用浸泡法,D正确。
3.(2019·辽宁丹东一模)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一定不同
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解析:
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可能相同,A错误;极性运输属于细胞的主动运输,在太空中生长素能进行极性运输,B错误;茎的背地性只能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并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分布相对集中,D正确。
4.(2019·辽宁凌源实验中学、凌源二中联考)在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现象(如图),经研究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B侧生长素浓度>A侧,D侧生长素浓度>C侧
B.单侧光决定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的方向
C.根背光、胚芽鞘向光生长现象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解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得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即B侧生长素浓度>A侧,C侧生长素浓度>D侧,A错误;单侧光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无关,B错误;根背光生长是由于背光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根的生长,向光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根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导致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D正确。
5.(2019·湖北长望浏宁四县调研联考)豌豆种子刚萌发时,只有一个主茎,没有侧枝;切除主茎顶端,常会长出甲、乙两个侧枝(图①)。
若将甲的顶芽切除后,甲、乙的侧芽均无明显生长(图②);若同时切除甲、乙的顶芽,其侧芽均明显生长(图③)。
图②实验中甲的侧芽未明显生长最合理的假说是( D )
A.甲枝的侧芽因其顶芽被切除而缺少生长素
B.甲枝的侧芽自身产生的IAA过多导致其死亡
C.乙枝顶芽产生的IAA通过极性运输运到甲枝的侧芽抑制其生长
D.乙枝顶芽产生的IAA运至根尖诱导生成的抑制性物质向上运输至甲枝的侧芽
解析:
甲枝的侧芽也能产生生长素,不会因其顶芽被切除而缺少生长素,A错误;IAA属于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因此不会出现“甲枝的侧芽自身产生的IAA过多导致其死亡”的现象,B错误;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顶芽)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根部),所以乙枝顶芽产生的IAA不能运输到甲枝的侧芽,C错误;若将甲的顶芽切除后,甲、乙的侧芽均无明显生长,若同时切除甲、乙的顶芽,其侧芽均明显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乙枝顶芽产生的IAA运至根尖诱导生成的抑制性物质向上运输至甲枝的侧芽,D正确。
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解析: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如胚珠产生的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A正确;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B正确;细胞生命活动可以正常进行是由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错误。
7.(2019·安徽合肥调研性检测)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运输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在存在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极性运输会受到抑制
B.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
C.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也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解析: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如果抑制细胞呼吸则供能不足,会抑制极性运输,A正确。
根向地生长是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太空环境中处于失重状态,因此根会失去向地性的特征,B正确。
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进入琼脂块中的方式属于扩散,C错误。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D正确。
8.(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质检)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种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C.若P点为茎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则对根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
D.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生长素浓度低于M时促进生长,高于M时抑制生长,因此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在曲线上存在两点对应的横坐标不同但纵坐标可能相同,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B错误;根对生长素比茎敏感,若P点为茎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则对根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C正确;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生长素浓度较低,而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生长受到抑制,所以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D正确。
9.(2019·湖北十堰调研)将离体的某植物根尖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测得经某一浓度生长素处理前后的细胞内DNA、RNA、蛋白质含量比值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该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
B.经该浓度生长素处理的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C.处理过程中,DNA的数量、结构等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D.该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究促进细胞生长的生长素适宜浓度
解析:
据图分析,经过某一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后,DNA的含量不变,而RNA和蛋白质都增加了,说明该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A、B正确;基因表达过程中涉及DNA结构的改变,C错误;该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究促进细胞生长的生长素适宜浓度,D正确。
10.(2019·河南洛阳统考)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应朝下
B.对照组的羊毛脂中应不含CFM
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
D.若实验组受体中IA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则说明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为探究CFM对IAA的极性运输的影响,自变量是CFM的有无,因此对照组应设计为羊毛脂中不含CFM,其余都与实验组相同,A项错误、B项正确;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检测形态学下端的受体是否出现放射性或强弱,C项正确;若实验组受体中IA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则说明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D项正确。
11.(2019·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模拟)某兴趣小组将某生长状态相同的植物进行不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
B.D和E实验说明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和细胞分裂素作用的原理相同
C.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要进行A、B、C三个实验
D.此实验可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
解析:
据图可知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A正确;D实验中生长素运输抑制剂阻止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处理部位下面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不再受抑制,E实验中细胞分裂素促进处理部位侧芽细胞的分裂、分化,二者原理不同,B错误;A、B、C三个实验相互对照,证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了侧芽的生长,维持了顶端优势,C正确;实验表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D正确。
12.(2019·江西抚州临川二中模拟)甲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B.图乙中a、b两点生长素浓度都小于10-8mol/L
C.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D.丙图中如果在右侧给予光照,则A段产生生长素先向B段极性运输,再横向运输至背光侧
解析:
甲图曲线表示在低浓度时生长素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乙图中,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近地侧a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b,因根对生长素较敏感,a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根的生长,b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根的生长,根表现出向地性,即甲、乙图示都体现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A正确;图乙中a点浓度抑制根的生长,说明其浓度大于10-8mol/L,b点浓度促进生长,说明其浓度小于10-8mol/L,B错误;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说明这两种浓度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最适浓度不一定在这两种浓度之间,有可能小于这两种浓度,也有可能大于这两种浓度,C错误;丙图中如果在右侧给予光照,则A段产生的生长素在向B段极性运输的同时也会横向运输至背光侧,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河北邯郸模拟)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用不同方法对绿色向日葵下胚轴、绿色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素含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1)黑暗处理的作用是对照(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2)对比两组绿色向日葵下胚轴实验结果,说明不同测定方法对同种器官的实验测定结果影响较小(或不同测定方法对生长素的分布影响较小)。
(3)该实验是否支持温特的观点?
不支持,原因是用表中方法测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
(4)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则“萝卜宁、黄质醛”等物质可能是对生长起抑制(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物质。
解析:
(1)黑暗处理是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起对照作用。
(2)对比两组绿色向日葵下胚轴实验结果,可知用分子荧光法和免疫法测得的数据相差不大,故可得出结论:
不同测定方法对同种器官的实验测定结果影响较小。
(3)温特的观点是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而该表格中测得各材料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故不能支持温特的观点。
(4)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而其向光侧的生长程度小于背光侧,故推测“萝卜宁、黄质醛等物质”可能是生长抑制剂,对生长起抑制作用。
14.(2019·湖南长沙一模)生长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重要的激素。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生长素(IAA)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合成的,主要合成途径有两个基因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个是iaaM基因,编码色氨酸单加氧酶,催化色氨酸转变成吲哚乙酰胺(IAM);另一个是iaaH基因,编码吲哚乙酰胺水解酶,催化IAM生成IAA的反应,这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2)有人用吊兰根做实验材料,分6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并从右侧用单侧光照射其根部,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请说明理由。
能,以0浓度为参照,0.001、0.010浓度下弯曲角度大,起促进作用,其余浓度下弯曲角度小,起抑制作用。
②当外源IAA浓度为10.000mg/L时,表现出的现象是不弯曲,可能的原因是根吸收了过多的外源IAA,弥补了因单侧光照射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差缩小。
③该实验的结果表明: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增强根的负向光性。
解析:
(1)生长素的形成需要两个基因编码形成色氨酸单加氧酶和吲哚乙酰胺水解酶,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①生长素的两重性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参照0浓度,可得出当生长素浓度为0.001、0.010时,弯曲角度大,说明此时起促进作用,当生长素浓度为0.100、1.000时,弯曲角度小,说明起抑制作用,因此能够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当外源IAA浓度为10.000mg/L时,弯曲角度为0,即不弯曲生长。
当外源生长素为0时,右侧光照使生长素在根部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造成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但由于根对生长素更敏感,背光侧抑制生长,向光侧促进生长,则出现背光侧生长慢于向光侧,根向左弯曲生长。
当外源IAA浓度为10.000mg/L时,根吸收了过多的外源IAA,弥补了因单侧光照射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差缩小,而出现不弯曲生长。
③在右侧用单侧光照射根,会使根的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而根对于生长素更敏感,则出现向光侧生长速度强于背光侧,根出现向左弯曲生长。
与生长素浓度为0时相比,在适宜浓度的外源生长素作用下,会出现根的弯曲角度增大的情况,说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增强根的负向光性。
15.(2019·重庆调研抽测)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选番茄幼苗做以下实验。
实验1:
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图1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实验2:
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处理是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处理;B处理是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和适宜浓度的乙烯混合液处理),3h后测定细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非极性运输。
(2)实验1中,幼苗将直立(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生长,对这一生长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是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不影响IAA的分布,IAA运输到下面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3)实验2结果表明,在无外源乙烯和低浓度IAA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
B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提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请给出合理的假说:
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增大细胞膜的透性(或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
解析:
(1)在植物体内,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尖端感受光刺激,实验1中尖端去除,幼苗不能感受单侧光,不影响IAA分布,生长素运输到下部促进幼苗直立生长。
(3)由图2可知,在无外源乙烯和IAA浓度较低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明显。
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说明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