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检验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573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检验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QC检验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检验标准.docx

《QC检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检验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C检验标准.docx

QC检验标准

QC检验标准

第一章QC基础知识

第一节术语与定义

一,ISO9001:

2000基础术语

1,质量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4,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5,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6,质量改进qualityimprovement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7,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8,检验inspection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9,试验test

按照程度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10,验证verification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11,合格conformity

满足要求.

12,不合格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

装配QC培训教材2

编写:

日期:

2002-10-08

13,缺陷defect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14,预防措施preventive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5,纠正措施correctiveaCv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6,纠正corrective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17,返工rework

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18,降级regrade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19,返修repair

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20,报废scrap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21,让步concession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22,偏离许可deviationpermit

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二,ASTMF963-96a基础术语

1,玩具

任何为14岁以下儿童设计,制造或销售的作为玩耍的物品

2,挤压玩具

供18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手握柔软玩具,通常装有发音部分,弯曲或

挤压玩具使通过一开口能使发音部分产生声音,放开后玩具能恢复

到原始形状.

3,正常使用

按照玩具附有的说明进行使用的方式,由传统与习惯所决定的使用方

式,或看到玩具后,即明白的使用方式.

4,合理可预见滥用

即儿童可能不按正常的使用方法使用玩具的情况.例如:

故意拆散,

跌落,或不按预定目的使用玩具.

5,危险

在正常使用时或由于合理可预见的滥用产生不合理的伤害或致病危险

的任何玩具特性.

6,危险边缘

在玩具的正常使用和合理可预见的滥用时能产生不合理的危险的可接

触边缘.

7,危险利尖

在正常使用或合理可预见的滥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合理伤害的可触性利

尖.

8,危险突起

由于材料或/和结构的原因,儿童跌倒在上面会造成刺伤的突出物.对

眼睛或/和嘴巴的刺伤不抱括在本定义之内,这是由于通过产品设计不

可能消除对身体这些部位的刺伤.

9,主要展示面

指零售包装或容器,箱或自动售货机的展示面,即设计来对意欲购买

的顾客是最显眼或最容易发现的侧面或表面.

三常见质量缺陷

(一)啤塑缺陷

1,缺料

少料的意思,制品投影面积内未填充满胶料,又名走不齐,是成型之致

命缺陷.

2,缩水

制品表面逆光看凹陷下去样,具体及映在厚的肋或长的柱以及制品周边,

是较难克服困难成型检验只能用限度去要求.

3,披锋

又名毛边,多出现在模具之周边,孔,柱,肋之边缘,除模具问题外需

装配QC培训教材4

编写:

日期:

2002-10-08

加工,以批掉不批伤,无毛屑为合.

4,粘模

由于模具表面不光滑,工件顶出时而使工件部分留在模内的现象.制品

长的柱或厚的肋,甚至整个产品粘在模上,伴随易出现的是断角,断柱.

5,发白

475原料最常见的问题,多出现在边及转角部分,力比较集中的地方.

如有出现,可视其程度用热风筒来吹,注塑方面调机可改善.

6,顶白

制品脱模时,由顶针顶出时发白,发生在顶针位,伴随着顶高可改善.

7,混色

多反映在浅色或透明制品上,是因为材料里有杂物或烧焦引起,其判断

需根据客户要求.

8,盲孔

一种情况为披锋太大,此种可加工处理;另一种情况为模具,柱,肋或

顶针断掉,有伤模危险.

9,变形

产品向一个方向翘曲或扭曲,改变了以前的形状,另有尺寸变化也称变

形.一般长而薄的配件易发生此问题,必要时须做夹具固定,待冷却后

再装箱.

10,颜色不对

由于色粉与原料调配不当,与样板不符合的深浅色.

(二)表面涂层

缺陷

1,飞油

涂层处理时,涂层散落在产品表面.

2,甩油

涂层处理后,表面一块块脱掉,也可称烂油,脱油.可改变盛放方法及

等涂层全干后投入生产.

3,不到边

涂层处理后其边参差不齐,调整丝印网版,移印胶头或喷油模可改善,又名起牙边.

4,走位

涂层处理时位置不正确,同样板有偏差,调整相应机械或工具可改善.

5,色差

涂层颜色不一致,异于样板,常见于配套配色胶件.

6,哑色

或称无光泽,由油漆质量或喷涂层厚薄所致.

7,拉丝

由于涂层太浓,而致使移开网版,胶头,模具时而留下的丝状物.

8,露底

喷油面突起部位或平面连接角位露出材质颜色.

9,断线

移印或丝印后字体或图案自某一部分断开来,看上去不是一个完整的整

体.

10,水渍/油渍

油面所粘附的影响外观的液状渍体.

(三)装配缺陷

1,污糟

外来残渍物粘附在产品表面.

2,花油

产品油层损坏及油层花痕.

3,离隙

配件装配不到位而形成的空隙.

4,爆裂

产品受到外界阻力而产生的裂痕.如辘芯,底座,唧筒,超声等通常出现.

5,发白

产品表面受外力影响留下的痕迹,如胶水发白,顶白等.

6,起级位

各配件合位高低不平或夹口起级.

7,阴阳色

配合件之间色度和色饱和度不一致.

8,补油不良

油漆填料与油面本身的差距,如不同色,油粒,狗牙,厚油等.

第二章技能知识

第一节装配QC工作内容

一,目的

保证IPQC工作按指引要求进行,减少工作漏洞,保证生产过程中之品

质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

二,范围

适用于装配/包装部所有产品之作业活动及外发包装成品.

三,工作职责

3.1IPQC必须按指引要求之内容来执行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跟进

处理且跟踪处理结果,不能处理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并做好巡查

记录.

3.2QC主管负责监督IPQC工作,对IPQC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对于他们

所汇报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发现他们工作上的错误,

要及时指出,给予纠正.

3.3装配/包装部要积极配合QC部工作,对IPQC所提出的问题要及时采

取措施,加以改善.

四,相关资料

4.1签办

4.2《产品检验标准》

4.3《加工合同》

4.4《物料明细表》

4.5《包装资料》

4.6箱唛资料

4.7《零部件控制尺寸》等等

五,执行程序

5.1生产前之准备工作

5.1.1产品开拉前,装配QC应认真听取QE对产品的介绍,掌握产品的功

能及测试重点.

5.1.2熟读并理解《产品检验标准》和《包装资料》,必要时,阅读相

关测试标准指导性文件.

5.1.3对照样板和规格,掌握相关检验方法.

5.2来料检查

5.2.1IPQC对组成产品的每种物料至少随意抽取10PCS进行检查.

5.2.2根据相关资料(如《物料明细表》,《零部件控制尺寸》,《包装

资料》,《箱唛资料》检查所使用之物料是否同资料要求符合.

5.2.3根据相关检验标准,样办及客人特殊要求对所有物料进行标准检验.

5.2.4留意来料是否需要作进一步加工方可满足制造品质要求,如批锋,

钻孔等.

5.2.5留意来料是否有新,旧款或更改事项,并需熟悉旧款件是否能继

续使用.

5.2.6若上拉物料不符合品质要求,要及时通知工场助理,组长或主管

查明原因,若遇到较严重的物料问题要通知本部门主管,最后对

物料作出退货,拣用或加工处理.

5.3巡拉

5.3.1产品开拉时,IPQC应听取QC组长及产品工程师开拉前讲述的各个

工位的作业要求和方法,力求掌握重点,以便在巡查时重点明确,

方法适宜.

5.3.2生产进入正常阶段,IPQC应对整条生产线进行巡查,每2小时至

少抽取20PCS,以上产品,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5.3.2.1检查员工的作业方法,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如所有接触电子板

之员工都需正确佩戴静电手环;所有焊接烙铁须接地且烙铁座

须装冷却用水之海绵.

5.3.2.2检查工场使用之机械设备是否正常且能合乎品质要求,如手啤

机,超声机,收缩机等.

5.3.2.3针对产品组成配件,用料结构对产品进行全方面质量检验.

5.3.2.4检查产品是否漏装,错装,多装,反装配件.

5.3.2.5检查生产线上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是否明显的区分开来,并标识

清楚.

5.3.2.6对所有外露螺丝,电池要求100%全检测试,并保留相关检查记

录.

5.3.2.7留意对生产流程重点工序工位进行巡查,如手啤机位,超声位,

胶水位等,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3.3当拉上开始包装成品时,IPQC应立即对照生产排期表,查询现时

生产的订单编号,PO#等,再确定所用的包装资料/规格.

5.3.3.1对于印刷品,胶袋,吸索,色盒,内盒,说明书,招纸等,依

照样办资料,检验标准及签办检查其颜色,形状,尺寸,材质

是否符合要求,内盒,外箱之唛头是否写错,印错,电脑纹是

否清晰可读.

5.3.3.2根据该PO#的包装资料,检查产品的装璜及包装方法,使用的

彩盒,说明书,贴纸,包装数量,产品混装比例,颜色搭配等

同资料要求是否相符合.

5.3.3.3检查包装物料如彩盒,说明书,挂牌,贴纸是否为相同语言版

本,且同一PO#中不可混装有新,旧款.

5.4不合格品

处理

5.4.1对于在巡查过程中IPQC所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求及时通知生产部,

助理,组长或主管,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并跟踪工场的纠正过

程和纠正结果.

5.4.2针对IPQC在巡查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措施和纠正结果应填

写《IPQC巡检记录》,并要求工场组长级管理人员签名认可.

5.4.3对于经常出现质量问题或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的拉别,可通过缩短

检验周期或增加抽查数量方式来对产品质量加以控制.

5.4.4若遇到自己不能解决或判断的质量问题,要及时上报QC组长或主

管,以寻求帮助.

5.4.5若遇到重大或疑难的质量问题时,要及时上报QC组长/主管或以

《品质异常改善措施报告》的形式知会有关部门且跟进改善.

5.5批量抽检

5.5.1装配QC须对装配之成品以批量严格按照MIL-STD-105E普通检验水

平Ⅱ级进行抽样检验.AQL值界定为CRI:

0,MAJ:

1.5,MIN:

4.0

(除非客户有特殊要求除外).

5.5.2若批量经QC抽验合格则填写《工序间检验报告》并贴《合格纸》

安排送往下一工序.

5.5.3如果经QC批量抽验不合格则QC将通知生产部及时将不合格与合格

品隔离摆放,并填写《工序间检验不合格报告》连同有代表性的

次品样板交装配部主任对机并签名确认,再交由QC主管/经理签

署AOD,退货或拣用.

5.6可靠性/安全性测试

5.6.1可靠性测试:

指某物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

的能力.

安全性测试:

指某物在正常使用中或合理可预见的滥用后不会产

生非合理的伤害或致病危险的能力.

5.6.2生产线QC每天必须提供至少6PCS样品(随机抽取)送QA实验室作

可靠性,安全性测试,并及时追踪测试结果,并要求生产线提供

改良方案,跟进改善效果.

5.6.3在下列情况下,亦需提供样品给QA实验室.

1,新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

EP,FEP,PP,PS,PA

2,工具(如啤模,搪模)修改或转变后

3,物料变动后,如改料或加水口料等

4,供应商转变后

5,开发后定期或停产后重新开拉

6,产品包装物料或包装方法更改

5.7退料

5.7.1次品物料(来料坏)按相反方向逐级退回前工序,目的有二:

谋求补偿;反馈不良情报.

5.7.2次品物料经过相关人员(通常由QC担当)重新品质确认.

5.7.3分清来料坏或工场损坏,由工场QC就不良问题,程度,数量进行

确认:

3.1不能同时含有工场损坏品

3.2追加工品与报废品应区分开来

3.3不同之缺陷现象(功能或外观)应作标志并分区存放

3.4退机房物料不可含有五金件

3.5退回之次品,所用包装方法应同前工序,避免清退过程中产生

新问题或使问题扩大化

3.6不良品之退回须及时,否则:

A,不良信息反馈不及时;B,数量过大,前工序处理起来麻烦;

C,积压期过长会产生新的不良问题.

5.7.4由工场QC开具"不合格单",应通知前工序QC对机,如需要特米,

AOD或极限收货,应由品管部主管/经理签办认可.

5.7.5应考虑品质成本因素,如果良品或可接收品超过抽查数之10%,

则须要求车间重新加工选别.

第二节装配重点工序

一,焊锡工序

1,电烙铁的合理选用

焊接时需根据,不同的焊接部位选用相应功率的电烙铁.

25W:

焊接集成电路,晶体管及受热易损之器件.

60W:

焊接导线,电池片,接触片等五金片.

2,所有用于焊接之烙铁,芯须带有保护接地之地线,以防止过高静电击穿

电子板IC.所有用于焊接之焊铁座必须装入适量冷却用水之海棉,以防

装配QC培训教材20

编写:

日期:

2002-10-08

止虚焊及假焊等不良情况.

3,焊接时,不可将锡粒滴于非焊接部位上,因锡粒干后脱落,造成尖锐物

形成安全问题,必须及时清除残余焊渣.

焊接锡线时需快而准,因时间太长,会烫坏胶件,锡膏可起到加速锡线

融化作用.

焊接后焊点须加黄胶,增加其牢固性.

4,焊接质量

4.1虚焊:

即焊点似焊非焊,稍用力拉动元器件引脚,焊点上脱开.

力度<2LBS

成因及解决方法:

a,焊接处不够清洁,仍然存在氧化层或油渍.清洁焊点处;

b,焊接时对焊点加热不够,温度太低.延长烙铁与焊点接触时间;

c,焊接尚未完全凝固之前摇动焊脚所造成.纠正操作方法.

4.2假焊:

焊点处与焊锡之间,元器件引脚与焊锡之间,没有完全熔合

在一起.

成因及解决方法:

松香用量过多,来不及完全汽化挥发,加热时间又短,使焊点与焊锡之

间隔着一层松香.减少松香用量及适当延长加热时间.

4.3连焊:

即焊点过大,连接了两处焊点或线路,形成短路,是功能无转换,灯长

亮的重要成因.

二,螺丝连接

螺丝可分机丝与自攻螺丝,机丝通常用于电池门,与丝母配套,属半牙

螺丝.本厂使用的螺丝主要为塑胶成型自攻螺丝.

(一)塑胶成型自攻螺丝:

1,连接原理:

热塑性塑胶具有塑性记忆功能(即变形后自动回复原状),

螺丝旋入塑胶后,塑胶受压力产生变形而聚箍螺丝,从而达到紧配效果.

2,规格表示:

因螺丝头,中(加不加介子),脚部的形状来表示

P:

圆头

W:

介子B:

大头

K:

平头

T:

介脚

B:

不介脚

A:

尖脚

尺寸表示:

M2.6X8X10PWA

圆头尖脚带介子螺丝

介子直径10MM

螺丝标记

螺丝长度8MM(平头螺丝为全长)

螺纹直径(外径)

3,螺丝为防止生锈,表面通常要镀镍或煲黑,电彩锌.

4,螺丝与孔位配合尺寸要合理,一般孔的过盈量为塑胶螺丝30-40C,

过盈量太大螺丝难收回批嘴磨损,易打花螺丝头,过盈量小,螺丝

易滑牙达不到连接效果.

5,有产品为防止儿童将螺丝拆出,用(△)或其它异型开口的螺丝,

因市场上很少有这类批咀出售.

(二)螺丝测试及扭力要求

螺丝测试分为手批及扭力测试两种

1,手批测试

用螺丝批对正螺丝头,用三个手指压紧螺丝批,持住螺丝批转

动,螺丝不能转动Pass,否则Fail.适用于非INFANT类玩具.

2,扭力批测试

将扭力螺丝批调至适当力度后锁定,针对产品的外表螺丝,但

不包括电池箱螺丝.

A扭螺丝听到"叭叭"声,螺丝不滑牙则Pass

B扭螺丝听不到"叭叭"声,螺丝滑牙则Fail

装配QC培训教材22

编写:

日期:

2002-10-08

通常情况下:

ф2.6螺丝承受扭力为3.5kgf.cm

ф3.0螺丝承受扭力为4.6kgf.cm

注:

1kgfcm=0.866inlbs4.6kgfcm=4.0inlbs

(三)常见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法

1,螺丝打不进

原因:

螺丝孔太细或太浅

解决:

①钻大孔位(加工)②改模彻底解决

2,螺丝打滑牙

原因:

①螺丝孔太粗②螺丝批扭力大

解决:

①打螺丝时补加胶水/改模②调整电批力度

3,打花螺丝头

原因:

①操作不当(批咀应放入螺丝槽后再起动)

②螺丝批扭力过大

解决:

①改正操作方法

②调整螺丝批至适当扭力

③换用合适之批咀

其中,螺丝滑牙属严重缺陷问题,因本厂玩具大都为低龄儿童(三岁

以下)适用,产品经摔跌投掷后螺丝易掉出,形成细小物,可能导致儿童误

吞咽,造成哽塞窒息危险.

螺丝打花头在不可拆卸部位属轻微可接受,但须警示生产部,若是属于

电池门类需经常拆卸部位,即属严重缺陷,因它会影响消费者使用该产品,

造成电池取放不方便.

螺丝打花头如为可触及部位,构成利角,则属安全问题.

(四)螺丝滑牙的补救措施

1,使用加长型螺丝,但须注意顶白现象,用热风筒烘烤可改善;

2,旋出螺丝于螺纹上点加502胶水,趁胶水未干时旋放螺丝柱,达到

紧配效果.注意胶水外溢及发白现象.

三,胶水粘接工序

1,原理

利用塑胶的溶解性,将相应的有机溶剂涂抹于两连接件的表面,使

其湿润变软,施加一定的压力,溶剂挥发后即可凝固.

2,常用胶水及用途

本厂常用胶水有514/210胶水,3434/3435/3436胶水,502胶水

(A胶)和黄胶.

2.1514胶水

透明粘稠性液体,臭鸡蛋味,较稀较清,溢流大,通常用于拼缝注

射或加于丝母塞上(ABS料之间的粘结),特别是防漏效果好.

2.23435胶水

透明稠性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常用于PVC胶件,但胶浆贮存

过长过多会使薄壁件溶成凹痕位,甚至溶穿,同时在高温试验时胶

浆容易起泡.

2.3502胶水

白色稠性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粘合连度快,强度高用于粘结

任何胶件及金属.

2.4黄胶

黄色粘稠液体,常用于咭纸,晶振,电池连片,喇叭周边及焊锡位

的固定,以避免造成松动或脱落.

3,胶水粘接常见缺陷

①用错胶水②胶水外溢(胶水渍)③粘合强度不够④漏打胶水⑤薄

壁溶穿.

4,注意:

通常514,3435胶水都属于慢干型,通常需要24小时以上

可完全干透,

QC查货时拉拔力度通常15LBS以下.

四,超声工序

1,原理:

利用超声机的换能作用,将电能转换成高频机械振动能,作

用于待焊接的塑胶.

2,检查要点:

①检查前分析来料是否有影响超声效果之不良现象;如变形,错

位,走胶不齐等;

②注意产品方向性,不可反超,倒超及前后须对位;

③已超声成品不能出现严重超花,超伤,超声爆裂现象;

④超声间隙小于0.3MM可接收做货.

3,测试:

已超声好的成品,接触面应熔为一体,必要时接产品特性作投掷测

试(照工程资料)超声组件分离为不合格.

五,吸索工序

1,原理:

利用吸索机的热压效应,将装入产品的吸索罩和咭纸粘合在

一起.

2,检查要点:

①检查吸索罩是否有明显油污,尘渍,花斑;

②检查吸索罩厚薄,长度,方度及虚位是否符合,是否有装不到

位现象;

③检查吸索罩是否有明显发黄,烧焦,烧烂;

④检查吸索罩是否有明显折皱,爆裂,倾斜及倒吸;

⑤检查吸索罩是否有盖住字唛或披锋刮手,内里无杂物,毛发.

3,可靠性测

①吸索成品冷却后,用手拿住吸索罩以5LBS力轻微敲击咭纸,不

能有分层现象,否则应为严重缺陷;

②检查冷却后之吸索成品,若吸索罩撕开,周边是否有一圈明显

纸痕,有则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具体视情况而定).

六,收缩工序

1,原理:

按生产单要求将产品装入特别胶袋内,经过热机拉线与封口

对角,然后放入.

2,检查要点:

①产品拉线前,必须刮去拉线上的黑胶,同时用针尖放出收缩袋

内气体,预防收缩鼓起现象,用目视和手感检查收缩产品应无

明显皱纹,爆裂和拉线刮花现象;

②产品收缩后,光泽度良好,不能有水渍现象;

③产品收缩后,如有轻微皱纹与非正面轻微收缩爆裂,按板判定.

第二节QC

常用测试

(参照MATTEL标准)

一,界油测试

1,目的:

评估产品涂层的附着能力.

2,适用范围:

所有喷油,移印,丝印,喷涂,热烫,真空电镀的可触性表面.

3,例外情况:

3.1纸类产品(擦油)

3.2织物(胶带粘)

4,性能要求

不能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由划痕产生的除外)

5,工具:

5.1切割工具(锋利的介刀片)

5.2切割导轨(钢直尺)

5.3胶纸898#纤维胶纸(mattel须用)3m810#胶纸

5.4铅笔上的橡皮擦

5.5放大镜

5.6软毛刷

6,程序:

6.1测试前,所有涂层必须干燥(进行24小时预处理)

6.2包装及说明,是在水中使用的,按水中产品预先处理,对于其它标

签的产品,一半作老化,另一半做低温测试.

6.3S<0.5×0.5〃或粗糙,弯曲或不规则表面不作要求

6.4界格横竖九条,间隙1/16〃(1.59mm)的平行线

6.5刻划后用软毛刷轻扫涂层碎条

6.63〃长的胶带的稳定速度(不能猛拉)

6.7把胶带中心放在网格上,并用手指轻轻展开,为确保涂层表面与胶带

接触良好用橡皮轻擦,以使胶带着色良好(不可间隙及空气)

6.8拉胶带自由端,成180,3秒内拉下

6.9检查涂层脱落情况S10%MAJ

二,擦油测试

1,应用目的:

制定此测试标准评估涂层对抗磨擦的能力.

2,应用范围:

所有产品表面之涂层(包括喷油,移印,丝印,烫金,电镀表层等).

3,试验步骤:

3.1样板上之涂层需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后,使其充分干透,方可进行

测试;

3.2准备好的400#擦胶纸笔尖端与涂层表面斜切成60度角放置;

3.3用1到1.5磅力度沿相同路线来回摩擦(合理的测试表面需为平面,且

摩擦距离约一至二寸);

3.4擦胶笔在涂层表面摩擦前进一次后退一次为一个循环;

3.5五个循环后检查涂层表面,再继续另五个循环.

4,评定

五个循环后,涂层的基材可见列为MAJ;

十个循环后,涂层的基材可见列为MIN.

三,搪胶件生熟

测试

1,目的:

建立测试方法以检定搪胶之生熟程度,机械性能的强弱及耐化学性的程

度.

2,适用范围

一切搪胶,PVC的产品及配件

3,样办数量

最少5个样办

4,试验设备

4.1丙酮(俗称亚司通)

4.2丁酮(俗称天那水)与甲苯各50%的混合溶液

4.3毛笔

5,试验设备

(一)涂丙酮法:

1,把待试验的样办剪为1×3英寸(25.4×76.2mm)的长方形,样办由搪

胶件上剪出不同部分作出测试(特别需选取厚度不均匀,偏硬的部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