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784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docx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重组同步练习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与重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利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而且是定向的变异

B.如果植物的枝芽在发育早期发生基因突变,则可以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C.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其等位隐性基因a

D.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3.我国研究人员发现“DEP1”基因的突变能促进超级稻增产,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和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产生的突变基因一定能遗传给它的子代

B.该突变基因可能在其他农作物增产中发挥作用

C.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对于生物来说大多有利

D.该突变基因是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突变

**4.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③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5.由于基因突变,细胞中有一种蛋白质在赖氨酸残基(位置)上发生了变化。

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或AAG;天门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AUG。

根据已知条件,你认为基因模板链上突变后的脱氧核苷酸和替代赖氨酸的氨基酸分别是()

备选项

A

B

C

D

基因模板链上突变后的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替代赖氨酸的氨基酸

天门冬氨酸

天门冬氨酸

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

6.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将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三倍体植株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

C.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A和a基因的交换

D.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而引起变异

*7.下图示意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时,两对联会的染色体之间出现异常的“十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据此所作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这种异常源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B.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很可能有HAa或hBb型

C.该生物的基因型为HhAaBb,一定属于二倍体生物

D.这种异常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育性下降

*8.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发生变化。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图丙、丁、戊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9.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

B.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易位

C.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

D.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

10.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体

C.既可从子二代中选出,也可从子三代中选出

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11.“傻瓜水稻”割完后的稻蔸(留在土壤中的部分)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

如图是一种名为“傻瓜水稻”的新品种产生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过程①②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完成过程④的作用是选择,其基础是生殖隔离

C.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其意义是快速繁殖后代

D.如果把除草基因、耐旱基因和抗虫基因移植到“傻瓜水稻”上,可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傻瓜水稻”栽培技术体系

12.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有可能从

的自交后代中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品种的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13.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种子③后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B.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有可能是一个新物种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⑨的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4.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B.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间不能再进行基因交流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的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D.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1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种群的个体数量角度看,突变在较大的种群中比在较小的种群中容易保存

B.对生物体有害的隐性基因在纯合状态下比在杂合状态下容易丢失

C.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通过染色体加倍得到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16.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导致南方水系中的血吸虫随水北上,专家担心血吸虫会在北方水系中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对北方人民的健康形成新的威胁。

假如南方的部分血吸虫来到北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会慢慢形成新的种群

B.会因定向变异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

C.可能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地理隔离

D.可能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生殖隔离

二、非选择题

17.材料一:

野生香蕉是二倍体,通常有大量的硬籽,无法食用。

但在大约1万年前的东南亚,人们发现了一种很少见的香蕉品种,这种香蕉无籽、可食,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食用的香蕉,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无籽香蕉是三倍体。

材料二:

由一种变异的致命真菌引起的香蕉叶斑病正在全球蔓延,香蕉可能在5年左右濒临灭绝。

蕉农目前通过大量喷洒化学药剂来解决问题。

世界各地的许多香蕉农场中,每年多次喷洒杀菌剂,此举使香蕉成为世界上喷洒农药量最大的食物之一。

但大量喷洒农药恐怕也未能阻止真菌进一步散播。

材料三:

生物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能抵抗这种真菌的野生香蕉,以便培育出新的香蕉品种。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无籽、可食香蕉的变异可能来自于。

(2)试分析为什么喷洒农药也不能有效地阻止真菌进一步散播?

(3)假若生物学家找到了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野生香蕉,如何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无籽香蕉?

(请你简要写出育种思路)。

18.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

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在苗期便能识别出来,并且杂交种(Aa)所结果实与纯合品种相比表现为高产。

某农场在培育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F1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2)如果将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因此到了收获季节,应收集(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3)玉米花叶病由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

已知抗花叶病(b)为隐性。

现有纯种宽叶不抗病与纯种窄叶抗病两品种玉米,要获得高产且抗花叶病的品种,可用两纯合亲本进行,得到F1,再用F1进行,即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植株,其基因型是。

选出该玉米植株的简要过程是。

(4)如果玉米抗花叶病毒的基因与不抗花叶病毒的基因的转录产物相比,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导致翻译到mRNA的该位点时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其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造成的。

**19.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并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请据此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作用机理是。

(2)从实验结果看,影响多倍体诱导率的因素有,诱导形成四倍体草莓的适宜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四倍体草莓的方法之一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鉴定时一般不宜选用当代草莓的根尖作材料,原因是。

观察时,最好选择处于分裂______期的细胞。

(4)最新研究发现多倍体植株叶片上的气孔有明显变化。

科研人员取生长在同一位置、大小相近的二倍体和四倍体草莓叶片,观察并统计两种植株叶片的气孔长、宽度和密度,得到下表数据:

倍性

气孔长度/μm

气孔宽度/μm

气孔密度/个·mm-2

二倍体

22.8

19.4

120.5

四倍体

34.7

29.6

84.3

实验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单位叶面积上气孔总面积比二倍体植株_______。

联系多倍体植株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的特点,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四倍体植株叶片上气孔呈现上述特点的意义在于。

**20.在植物育种过程中,可用不同化学物质(如,EMS、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新品种。

Ⅰ.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结构改变,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碱基对转换成A—T碱基对。

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EMS溶液处理获得性状变异的水稻,这种可遗传变异称为。

(2)用EMS溶液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的特点。

(3)经EMS溶液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其是否携带有害基因,可进行基因检测,通常该植株的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

Ⅱ.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呢?

请通过实验探究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

材料器具:

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广口瓶若干、清水、冰箱、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

(1)实验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方案:

①前期准备:

用清水培养洋葱,待根尖长到1cm长。

②分组处理:

甲组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乙组放在下、丙组放在室温下进行培养。

③观察现象:

一段时间后,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内。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若,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低温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若,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21.已知家鸡的突变类型无尾(M)对普通类型有尾(m)是显性。

现用普通有尾鸡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一点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

(1)普通有尾鸡自交产生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

如果不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发育成的个体的表现型应是。

(2)针对上述现象,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你所提出的假设。

①假设:

②实验步骤

③实验结果及结论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A项中人工培育的新品种要看具体情况,有的也可生活在野外中,如杂交水稻等,故A项错;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故B项叙述错。

C项中冬季来临时,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内溶液的浓度,降低了凝固点,有利于适应寒冷环境,而不是为了适应寒冷环境。

在进化理论叙述中不可以说生物具备某种特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这种“目的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故C项叙述错。

经农药处理后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淘汰了没有抗药性的,因此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产生子代的机会大大增加,故D项叙述正确。

2.B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AC错误。

植物的枝芽在发育早期发生基因突变,那么由这个芽长成的枝条,上面着生的叶、花和果实都含有突变基因,花进行有性生殖时可产生含突变基因的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B正确。

人的胰岛素基因和大肠杆菌的基因差别较大,不能通过改变大肠杆菌DNA的个别碱基对使其产生人的胰岛素基因,D错误。

3.B

解析:

突变基因如果只存在于体细胞中,则一定不能遗传给它的子代;如果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则有可能遗传给它的子代,A错误。

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C错误。

基因突变是自发的,D错误。

4.B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②④错误。

5.D

解析:

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的改变导致氨基酸的改变,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选项,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即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密码子由AAG变为AUG。

6.C

解析:

A,B的描述分别属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不符合题意。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不符合题意。

7.C

解析:

由图中减数分裂时,两对联会的染色体之间出现异常的“十字型结构”现象,判断这种异常源于染色体的易位(a与B或者b与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易位)。

那么,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很可能有HAa或hBb型。

该生物基因型为HhAaBb,但不能判断其一定属于二倍体生物,也有可能是单倍体生物。

这种异常可能会导致生物出现遗传病,从而使生物体的育性下降。

8.D

解析:

甲图所示属于同源染色体之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乙图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丙图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丁图与交换前相比,eh变成了EH,属于发生了基因重组;戊图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据此分析得出结论。

9.C

解析: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都来自父方。

③和④的形成不是由于染色体易位,而是由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造成的,因此可能会造成非等位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③和④形成后,需要依次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平均分配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然后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进入精细胞中。

10.C

解析:

杂交育种过程中F2代可出现所需的多种类型,包括需要的杂交类型。

若所需性状全为隐性性状,就可以直接选出;若所需性状中有显性性状,F2代中既有纯合的,也有杂合的,需要通过连续自交,才能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11.D

解析:

A中原理为基因重组;B中其基础为连续自交提高纯度;C中意义主要是无性生殖保持优良性状。

12.A

解析:

考查生物育种的方式。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诱变后的植株在性状上也具有不确定性;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个体都是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也都为纯合子;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得到的个体为DDddTTtt(四倍体),DDddTTtt(四倍体)和原品种(DdTt)的杂交后代为三倍体,均不可育。

13.C

解析:

③到④的育种过程用射线处理,为诱变育种,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⑥(四倍体),与⑤杂交后形成三倍体;与其他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为一个新物种,B正确。

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值应该为1/2×1/2×1/2=1/8,C错误。

由③到⑨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依据的主要原理为染色体变异;其中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合称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14.D

解析:

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而不是基因。

15.C

解析:

种群越大,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就越频繁,其中突变基因就越容易传播给其他个体从而在种群中得到保存,A正确。

有害的隐性基因在纯合状态下,生物体表现有害性状;在该个体被自然淘汰的过程中,有害的隐性基因频率降低;而对于杂合体,隐性有害基因得不到表达,生物体不表现有害性状,有害的隐性基因不容易丢失,B正确。

基因突变如不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就不能被传给下一代,C错误。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的后代是三倍体,而三倍体高度不育,属两个不同的物种,D正确。

16.B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南方的部分血吸虫来到北方后,先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地理隔离;后由于自然选择,两种群的基因频率逐渐发生差异,最终达到生殖隔离。

二、非选择题

17.

(1)染色体变异

(2)通过农药的选择会使真菌的抗药性增强,使农药杀灭真菌的效果降低

(3)方法一:

用秋水仙素处理该二倍体野生香蕉的幼苗,获得四倍体香蕉,作母本,并与二倍体野生香蕉杂交,获得三倍体香蕉,然后从中选育出抗病的品种。

方法二: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从该野生香蕉细胞中获取抗病基因,与运载体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然后导入原有的三倍体香蕉体细胞中,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抗病的香蕉新品种。

解析:

无籽香蕉和无籽西瓜都属于三倍体,三倍体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子房壁在刺激下直接发育成无籽果实。

18.

(1)3

(2)窄叶宽叶

(3)杂交测交Aabb将测交后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在培养过程中用花叶病毒进行筛选,在苗期选出正常宽叶植株(4)替换

解析:

(1)玉米的雌花可以接受同一植株上雄花提供的花粉,也可以接受其他植株雄花提供的花粉,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自交的结果为AA和aa,杂交的结果为Aa。

(2)宽叶植株上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组成为AA(接受同一植株上雄花提供的花粉)或Aa(接受其他植株上雄花提供的花粉),发育成的幼苗都表现为宽叶,无法选出杂合体;而窄叶植株上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组成为aa(接受同一植株上雄花提供的花粉)或Aa(接受其他植株上雄花提供的花粉),发育成的幼苗都只有杂合体表现为宽叶,能选出杂合体。

(3)高产且抗花叶病毒的品种的基因组成为Aabb;亲本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组成为AaBb,再通过测交可直接得到Aabb个体。

(4)密码子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只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造成的。

19.

(1)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2)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用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天

(3)当代草莓植株的根细胞并没有经过诱导,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加倍中

(4)大有利于植株从外界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从图中可以看出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影响多倍体的诱导率,而且用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天时其诱导率最大。

当代草莓的根尖细胞没有经过诱导,诱导的只是地上部分,所以染色体没有发生加倍。

而观察时,应选择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晰。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统计出,四倍体植株单位叶面积上气孔总面积(34.7×29.6×84.3=86586.216)比二倍体植株(22.8×19.4×120.5=53299.56)大,其意义是有利于植株从外界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

20.Ⅰ.

(1)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频率不定向性

(3)体细胞具有全套遗传物质

Ⅱ.

(1)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或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2)低温(或4℃)染色体数目(3)乙与甲组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相同,与丙不同乙与丙组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相同,与甲不同(解释合理即可)

解析:

Ⅰ.

(1)从题干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结构改变,而导致生物变异,不难理解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2)用EMS溶液浸泡种子是一种人工诱导的变异,目的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3)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其是否携带有害基因,可进行基因检测,由于根、茎和叶作为体细胞具有全套遗传物质,故其通常都可作为检测材料。

Ⅱ.

(1)根据题意,实验假设有两种:

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或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2)②分组处理:

由于是探究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是否相同,所以变量处理应该是乙组放在低温条件下。

③观察现象:

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不难理解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如果乙与甲组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相同,与丙不同,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低温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如果乙与丙组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相同,与甲不同,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组的加倍。

21.

(1)mm有尾

(2)①胰岛素诱导基因m突变为M(或胰岛素影响了胚胎的正常发育)

②让上述注射胰岛素后发育成的无尾鸡,雌、雄交配,所产生的受精卵正常孵化(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后代相关性状的表现

③若后代出现无尾鸡,则说明胰岛素的作用是诱导基因发生突变;若后代全部表现出有尾性状,则证明胰岛素的作用只是影响了鸡的胚胎发育的正常进行

解析:

普通有尾鸡自交产生的受精卵的基因型为mm,正常情况下表现型应是有尾。

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导致其发育为无尾性状,是否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无尾性状能否遗传是设计该实验的切入点和出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