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811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8 大小:18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1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走进秋天、了解秋天的过程中去识字,去积累词句。

本单元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

本单元有许多值得积累的优美词句,要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想象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或背诵。

 

识字1

教材分析:

《识字1》是三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

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

三组词语排列有序,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

不仅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培养良好的语感,还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丽。

学情分析:

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的认识,但本课描写秋天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

教师要结合词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促进学生识字、积累,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教学难点:

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一、导入新课。

  师:

一年有几个季节?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哪位小朋友喜欢秋天?

秋天是什么样的?

谁来和大家说说?

  

二、利用生字卡重点学习生字:

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1、正确掌握以上生字的拼音、字形、笔画、结构,讲解生字的字义,并利用生字来组词。

   2、重点讲解难写的字、易错的字、相似的字。

     如:

“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又如:

“尽”和“层”都是“尸”字头,区别在于“尽”的下边是一捺和两点,而“层”的下边是“云”。

  3、利用生字卡片抽读和听写。

  

三、结合图片学习生字词。

  1、熟读以下生字词并正确书写。

  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春华秋实

  2、将刚才所学的生字词填入以上词语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词语

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并启发学生理解秋天的特征。

2、观看秋天的图片,让学生用刚学习的词语来描绘各张图片,启发学生用别的词语来描绘。

二、小结。

    这次课我们学习了描写秋天景象的一些词语。

请同学们想想除了这些词,还有哪些词描写秋天?

  一年有四个季节。

除了秋天,还有春天、夏天、冬天。

课后,请大家收集描写这三个季节的词语。

板书设计: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春华秋实

作业:

一、接龙游戏。

  秋——秋天——天气——……

  落——落叶——叶面——……

二、填一填。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盛开的花有:

  成熟的水果有:

  丰收的蔬菜有:

  参考答案:

  盛开的花有:

菊花、桂花……

  成熟的水果有:

苹果、梨、柿子、葡萄、山楂……

  丰收的蔬菜有:

白菜、萝卜、土豆……

三、写出几个描写秋天的词语。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1秋天的图画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燃烧的火把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及人们的喜悦之情。

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

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反复朗读中欣赏、体会。

“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是本文的难点,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前文的基础上反复体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美景及作者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媒体资源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一、导入新课。

  师:

昨天我们学了《识字1》,描绘了秋天的图景,秋天美不美?

今天让我们继续看看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吧。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播放媒体资源,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3、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感悟

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

    1、集体拼读。

    2、出示生字卡抽查学生的拼读。

    3、听写重要的生字词。

  

二、朗读感悟。

1、播放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与领悟课文描绘的图景。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边读边领悟课文中所描绘的秋天的图画,并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播放媒体资源,进行图片欣赏,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4、小组轮流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有感情,最响亮、标准。

   5、学生自读。

   6、比赛背诵全文。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秋天的图画》。

作者说秋天很美,就像一幅图画。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生答,教师补充。

)秋天就像一幅图画,因为它是五颜六色的,很美丽。

  除了课文中写到的秋天美丽的风景,大家仔细想想,你所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请向同学描绘。

板书设计:

梨树       挂起        灯笼

                   苹果       露出        脸颊

秋天的图画       稻海       翻起        波浪  

                   高粱       举起        火把

大雁       排成        人字

作业:

一、读一读。

  1、我是一个勤劳的孩子。

  2、我家住在翠湖公园边的五号楼十二层。

  3、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凉爽的季节;秋天。

是丰收的季节。

  4、远山层层叠叠,山上翠绿的树林被秋风染成了黄色。

二、连一连。

  苹果露出     金黄的     火把

  梨树挂起     红红的     灯笼

  稻海翻起     燃烧的     脸颊

  高粱举起     金色的     波浪

  三、写一写。

  捡几片漂亮的树叶做成书签,再写上一、两句话,送给别人或送给自己。

把想写的话写在横线上。

四、在方框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2、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秋风吹□树叶摇□红叶黄叶往下掉□

  五、猜谜语。

  猜猜下面的字谜,把谜底写在括号里。

回家用它考考爸爸妈妈。

再让他们给你出个谜语猜一猜。

  1、让学两点外出。

(   )

  2、外面会说话,里面飘雪花,里外合起来,人人爱看它。

(   )

  2黄山奇石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

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各具体形象的介绍了一处奇石的景点,如: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

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分别与课文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对应,便于学生了解这些奇石的形状,在头脑中浮现出这些奇石的样子。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黄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识字写字

一、导入新课。

  师:

中国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名山。

谁能说说?

在这些山中,最有名的是五岳。

所以有“五岳(泰山、恒山、华山、嵩山、衡山)归来不看山”的说法,也就是说看了五岳后,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

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当中游遍了中国。

他说:

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岳也不必看了,它的风景最美了。

所以,后来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的风景非常美,有哪位同学听说过黄山?

黄山的风景中最著名的是:

黄山的奇石、松树、云海和温泉。

  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二、学习生字词。

1、播放《黄山奇石》视频,让学生对黄山风景特别是黄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学生朗读课文,并把生字作好标记。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词。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尤其是注意字形相似的生字,如:

区、巨的书写。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感悟

一、解题。

  师:

奇石是什么意思?

(奇形怪状的石头)

  二、欣赏黄山奇石图片,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讨论:

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

在它们给标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

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2、哪些是具体介绍的?

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地图,黄山在哪个省,什么位置?

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来。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

(仙桃石)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看图理解“陡峭”的含义。

  4、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

(猴子观海)它是什么样子的?

   注意:

作者用了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来形容,并表演其动作。

(板书:

抱 蹲 望)

  5、请看图片,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四自然段。

  2、播放媒体资源,展示图片。

3、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

(仙人指路)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第五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

(金鸡叫天都)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九、小结。

     这篇课文形象地描绘了黄山上的奇石。

每块石头都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第一稿)

教学目标:

1.复习生词,掌握生词的读音,复习“得”的读法。

2.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

3.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2-4节。

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教具准备:

灯片2框,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查词语:

植物、知识、已经、旅行、准备、降落伞、许许多多、四海为家。

2.查多音字“得”的读法.出示课后的三个句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2.谁能说一说?

(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三、学习第二节诗

1.我们先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将孩子出家门的,自由读第二节诗。

2.(创设情境)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的是什么呢?

用——标出来。

(板书降落伞)

(出示灯片)看到一朵一朵的降落伞了吗?

光有降落伞行吗?

还得有什么?

哪怕是微微的。

轻轻的风。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

(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怎么样了呢?

能不能用一个词说说你刚才看到的景象?

“纷纷”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3.谁来体会,谁能不看书读,可以试试,能背的一起背。

4.这时的孩子们多么自豪啊,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他们在蔚蓝的天空中飞呀飞呀,他们会飞到什么地方呢?

试试你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飞到(),()就是它的家”这样的句式说话。

5.蒲公英妈妈请风婆婆帮忙,把孩子送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你觉得蒲公英妈妈怎么样?

你喜欢蒲公英妈妈吗?

(聪明、伟大、了不起、无私)

6.让我们来想像当时的情景,夸夸蒲公英妈妈。

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

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7.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

四、学第三、四节诗

1.像蒲公英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她们一样聪明,一样无私,一样伟大,接下来我们来看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读读第三、四节诗,并和同桌说一说。

2.你知道他们的办法了吗?

3.(引导学生理解第三节诗)谁来说说苍耳妈妈的办法?

知道铠甲吗?

这带刺的铠甲有什么妙用呢?

(出示灯片创设情境)小兔跑过去,苍耳会说:

“小兔小兔停一停,搭个车,带我去远行。

”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从苍耳身边经过?

苍耳又会说些什么呢?

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4.这节诗怎么读呢?

谁能不看书读?

抽背。

5.苍耳妈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

6.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

谁来说一说。

豌豆妈妈为娃娃准备了什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豌豆荚,听,什么声音?

(动作体会“脆、响、有弹性”,反复体会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7.蹦到哪儿……跳到同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8.我们来读读这节诗,你想怎么读?

自由朗读,自己体会,自己背诵,可坐可站可做动作,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五、拓展延伸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了吗?

他们的传播方法还有好听的名字呢,蒲公英妈妈的方法叫风传播,苍耳妈妈的方法叫动物传播,豌豆妈妈的方法叫弹射传播。

2.(出示植物图片)看,这里有这样一些植物,你知道他们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分四人小组讨论,可以猜一猜,也可以大胆地推测。

3.你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

我们一起来表演表演,你愿意演植物妈妈呢还是演植物娃娃?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角色自己在小组里先演一演,一会儿到台上来演,好吗?

4.同学们表演得真好,大自然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得到很多很多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把你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大家,好吗?

5.最后,我们一起来把这首既有趣又好听的诗读一读,把它读得美一点,好吗?

(第二稿)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2-4节。

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直难点:

目标1、2

教具准备:

灯片2框,多媒体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昨天老师布置了三个自学题,同学们都完成了吗?

(出示演示文稿)

1.想办法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

2.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二、正确读全诗,初步感知全诗内容

1.自由读全诗,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请五位同学读这首诗,其余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3.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我们再自己读一读,争取做到读正确。

4.我们轻声把这首诗一起读一读,好吗?

三、理解朗读全诗,体会诗的美和趣

1.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老师觉得这首诗既美又有趣,还很有意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我们一起仔细读读这首诗。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呢?

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

(板书:

蒲公英、苍耳、豌豆)

3.我们先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将孩子送出家门的,自由读第二节诗。

(创设情境)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的是什么呢?

用——标出来,(板书降落伞)

(出示灯片)看到一朵一朵的降落伞了吗?

光有降落伞行吗?

还得有什么?

哪怕是微微的、轻轻的风。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

(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你出发、我出发,大家都出发,这是书上说的哪个词语的意思,把它画出来。

4.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5.谁来体会,谁能不看书读,可以试试,能背的一起背。

6.这时的孩子们多么自豪啊,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他们在蔚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会飞到什么地方呢?

你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飞到(),()就是它的家”这样的句式说话。

7.蒲公英妈妈请风婆婆帮忙,把孩子送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你觉得蒲公英妈妈怎么样?

你喜欢蒲公英妈妈吗?

8.让我们来想像当时的情景,夸夸蒲公英妈妈,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

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9.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呢?

10.像蒲公英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接下来我们来看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读读第三、四节诗,并和同桌说一说。

你知道他们的办法了吗?

11.(简略引导学生理解第三节诗)谁来说说苍耳妈妈的办法?

知道铠甲吗?

这带刺的铠甲有什么妙用呢?

(出示灯片创设情境)小兔跑过去,苍耳会说;“小兔小兔停一停,搭个车,带我去远行。

”你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从苍耳身边经过,苍耳又会说些什么呢?

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12.这节诗怎么读呢?

谁能不看书读。

抽背。

13.苍耳妈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

14.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

谁来说一说。

豌豆妈妈为娃娃准备了什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豌豆荚,听,什么声音?

(动作体会“脆、响、有弹性”,反复体会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15.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我们来读读这节诗,你想怎么读?

自由朗读,自己体会,自己背诵,可坐可站可做动作。

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16.像蒲公英、苍耳、豌豆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怎么知道他们的方法呢?

自己读读第五节诗。

17.(再出示演示文稿“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现在再谈谈你读这首诗的感受。

18.是的,这确实是一首非常美、非常有趣的诗,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起来读,可以做动作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今后,你要是拿到喜欢的文章,也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去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拓展阅读

(出示问题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1.谁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对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适时点拨)

2.(出示鸟帮石榴传播种子的幻灯片)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仔细观察,和同学一块讨论讨论,它可能是采用的什么方法传播种子呢?

3.(出示《植物》一书)老师这里也有一本书,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很快地知道书里有没有我们要查的资料呢?

(老师通过实物展示平台展示查阅的过程,教学生查目录的方法)

书里有好多好多有用的有趣的知识,同学们赶快去阅读吧。

 

在实践与自我反思中成长——《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后感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教社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它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集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身,深受师生的喜爱。

我曾经以这篇课文的同一个教学设计在重庆地区开过多次研究课,后来到南通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又准备以它作课例展示,目的是想通过课例展示为老师和学员们提供一个交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具体案例,同时也希望验证一下在跨越地域差异之后,原来的教学设计是否同样有效。

在经过两次试讲和不断修改以后,我把《植物妈妈有办法》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时已和我最初的设计大相径庭,但它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认可,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地超越了自己。

在备课、试讲、上课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以“如何体现新课标鲜明的人本位思想,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真正促使学生的发展”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结构,不断调整教学环节以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成长。

一、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结构

第一次试讲,当我还在写小黑板时,学生无意的一句话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他们说:

“这首诗我会背了。

”在那个瞬间,我意识到我有可能把握不住学生。

果然,在见面后,我将教学程序依次呈现:

复习生词、句子——整体感知——重点理解2、3、4节诗——表演——总结。

学生在这个过程被动地跟着我,终于逐渐失去耐心。

我的话越来越多,我感觉自己已失去了他们。

课后讨论时,我剖析了自己失败的原因:

教学设计的起点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太大,他们喜欢主动参与,而我老在扮演挡路人,虽然这次试教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我却有不少收获。

第二次试讲。

我在第一次试教的基础上,重点修改了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留出了近10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黑板上给出了狗尾巴草等十余种植物的名称让学生分析或推测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当时的场面倒是很热烈。

我心里有了一丝轻松。

但后来听上海一师附小张悦老师《奇怪的充气建筑》一课后我改变了想法,这位年轻的女老师以她的课堂教学真实地传达着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教师淡出课堂”。

我开始思考怎样让教学真正回到学生当中。

我准备大动教学结构,把教第二课时改为教第一课时,课前给学生三个自学题,即1.想办法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

2.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我把这三道题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

上课的头天晚上,我完成了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基本决定以这种全新的结构进行第三次教学。

一开课,我抛弃了以往老师谈话激趣的传统做法,直接出示三个自学题,并切入教学:

“昨天老师布置了三道自学题,同学们完成得怎么样?

先看第一题,你能做到把课文读正确了吗?

自己读一读。

”这样的切入具体、有效,奠定了整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