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860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docx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六篇

【篇一】一九九九年,从**大学数学系毕业,她青春的行囊中满载五彩的希望与梦幻。

十九年年弹指一挥间,她在一次次的送别那些比她更青春的背影后,依旧挚恋当初的选择,不断探秘着中学教学、德育、科研的内涵,步履矫健地走在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人生征途上。

她就是**附中高级教师**,今年41岁,是一名有着19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一位深受同事欢迎、家长信任、学生爱戴的高中数学教师和班主任。

以德育引领智育,是她的为师之本从业伊始,**老师就十分注重加强自身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的培养,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抵制有偿家教等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爱国守法,为人师表,敬岗爱岗,热爱学生,尊重家长,深得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以下光荣称号:

**面对学生,她一直坚守“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的职业信念,坚持“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她说自己最喜欢的名言是:

“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

”她每天享受着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下健康成长的快乐,这远比荣获**区“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优秀备课组长”等光荣称号更加令她感到真切的幸福。

她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

2010年5月所带高二(10)班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现担任2017级高一

(1)班的班主任。

**老师的治班之道就是“真诚”二字。

她常说,以心换心,我一心为了学生好,一心想帮助他们,没有丝毫私心杂念,我用爱做杠杆,用理解做支点,就一定可以撬动学生的心。

关爱每一个学生,杨老师在用自己多年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这句承诺。

在她耐心地一次次帮助下,在家终日手捧手机的小万终于离开了沉溺的网游,回到了高中学习正常的节奏中;在她如春风化雨母亲般的慈爱中,单亲家庭内向的小嘉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在她细致负责的管理下,高一

(1)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日常事务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早自习书声琅琅,课堂活泼生动,中自习秩序井然,教室里窗明几净……杨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孩子们在她的教导下快乐成长,家长们都反映自己的孩子上高中以来变得懂事多了,自律自强,懂得感恩……她不仅在学校尽心尽力,下班休息时间也经常在班级的qq群里解答学生的数学疑问,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接听家长的咨询电话……不计回报,无私奉献,在杨老师的生活中是工作常态。

许多孩子在最近的一次英语作文《Myfavoriteteacher》中都描写了杨老师,说她不仅传授数学知识深入浅出,还教会了学生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竟然有个孩子说杨老师是他心目中的“女神”!

今年五月某一天的清晨,高一

(1)班的孩子们给杨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们在教室上办了一期“特别”的黑板报,上面写着:

“杨可爱,生日快乐!

”还有全班同学的个性签名。

看来,杨老师的无私付出,孩子们心里都感受到了,并且心怀感激,也懂得表达,传递真善美,温暖彼此。

凭学识支撑教学,是她的职业理念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勤勉地耕耘在高中数学教学第一线。

但成为学者型教师,才是她孜孜以求的职业理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余暇,她研读了大量数学教学读物,在省级优秀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和德育论文4篇,并多次参与**区调考命题,担任**区数学学科指导小组成员,多次指导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奖。

教学中,坚持融入现代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层次差异,注重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所获。

为了帮助数学薄弱的女生更快提高成绩,她开展了**区个人课题《有效培养高中女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2016年6月已结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效果显著。

她收获了**市“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二等奖”、**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省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等专业奖项。

她所带班级高考成绩突出,2013年11月被评为**大学附属中学“学科管理目标突出贡献奖”、“班级管理目标突出贡献奖”。

三尺讲台上,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用奉献诠释生命,是她的人生之道**老师连续多次被评为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先进个人,在年级组里是有名的热心肠。

她乐于助人,善于协作,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

学校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场上有她活跃的身影;校春节文艺晚会上有她精心编排并参与表演的节目;外出学习的途中,处处留下她获得一致好评的摄影作品。

正是她的开朗和热情感染着与她相处的所有人,让辛苦的工作也变得充实而愉快。

大家对她的评价总是离不开“善良、热心”这些词汇。

只要是身边的人需要她的帮助,她就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付出,也丝毫不嫌麻烦。

所以大家都喜欢向她咨询生活上、教学中等多方面的问题。

她真正成为了一名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中共党员教师。

她担任高一年级党支部宣传委员,利用校园网平台,宣传高一年级师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党团活动;宣传高一年级师生学习雷锋志愿活动和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她每个月定期组织学生维护**附中图书馆的环境卫生,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让雷锋精神更好地延续,得到了图书管理员老师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她还担任高一年级的工会组长,关心年级的大小事务,关爱团结每一个同事,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积极配合校工会开展各类活动,在上学期的每一次处室文明建设检查中,高一年级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她的肩上担负着许多工作,曾连续担任11届、13届、14届高三的教学工作,每一份工作就是一份责任,她心怀“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宗旨,大写着“老师”这两个神圣的汉字!

**老师平时的工作状态就好像是身体内有一个“发电站”,源源不断地将活力输送到全身,不知疲倦。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教师曾经因为严重的颈椎病而晕倒在讲台上,就在晕倒的前一秒钟她还在讲解着学生在黑板上的演板!

近3年,她因为颈椎病住院两次,可是每次都是上午医院输液,下午就赶回学校给学生上课……她说,一是要对得起学生,二是不想给年级其他老师添麻烦。

她是母亲,孩一九九九年,从**大学数学系毕业,她青春的行囊中满载五彩的希望与梦幻。

十九年年弹指一挥间,她在一次次的送别那些比她更青春的背影后,依旧挚恋当初的选择,不断探秘着中学教学、德育、科研的内涵,步履矫健地走在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人生征途上。

她就是**附中高级教师**,今年41岁,是一名有着19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一位深受同事欢迎、家长信任、学生爱戴的高中数学教师和班主任。

以德育引领智育,是她的为师之本从业伊始,**老师就十分注重加强自身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的培养,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抵制有偿家教等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爱国守法,为人师表,敬岗爱岗,热爱学生,尊重家长,深得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以下光荣称号:

**面对学生,她一直坚守“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的职业信念,坚持“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她说自己最喜欢的名言是:

“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

”她每天享受着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下健康成长的快乐,这远比荣获**区“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优秀备课组长”等光荣称号更加令她感到真切的幸福。

她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

2010年5月所带高二(10)班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现担任2017级高一

(1)班的班主任。

**老师的治班之道就是“真诚”二字。

她常说,以心换心,我一心为了学生好,一心想帮助他们,没有丝毫私心杂念,我用爱做杠杆,用理解做支点,就一定可以撬动学生的心。

关爱每一个学生,杨老师在用自己多年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这句承诺。

在她耐心地一次次帮助下,在家终日手捧手机的小万终于离开了沉溺的网游,回到了高中学习正常的节奏中;在她如春风化雨母亲般的慈爱中,单亲家庭内向的小嘉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在她细致负责的管理下,高一

(1)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日常事务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早自习书声琅琅,课堂活泼生动,中自习秩序井然,教室里窗明几净……杨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孩子们在她的教导下快乐成长,家长们都反映自己的孩子上高中以来变得懂事多了,自律自强,懂得感恩……她不仅在学校尽心尽力,下班休息时间也经常在班级的qq群里解答学生的数学疑问,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接听家长的咨询电话……不计回报,无私奉献,在杨老师的生活中是工作常态。

许多孩子在最近的一次英语作文《Myfavoriteteacher》中都描写了杨老师,说她不仅传授数学知识深入浅出,还教会了学生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竟然有个孩子说杨老师是他心目中的“女神”!

今年五月某一天的清晨,高一

(1)班的孩子们给杨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们在教室上办了一期“特别”的黑板报,上面写着:

“杨可爱,生日快乐!

”还有全班同学的个性签名。

看来,杨老师的无私付出,孩子们心里都感受到了,并且心怀感激,也懂得表达,传递真善美,温暖彼此。

凭学识支撑教学,是她的职业理念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勤勉地耕耘在高中数学教学第一线。

但成为学者型教师,才是她孜孜以求的职业理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余暇,她研读了大量数学教学读物,在省级优秀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和德育论文4篇,并多次参与**区调考命题,担任**区数学学科指导小组成员,多次指导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奖。

教学中,坚持融入现代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层次差异,注重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所获。

为了帮助数学薄弱的女生更快提高成绩,她开展了**区个人课题《有效培养高中女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2016年6月已结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效果显著。

她收获了**市“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二等奖”、**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省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等专业奖项。

她所带班级高考成绩突出,2013年11月被评为**大学附属中学“学科管理目标突出贡献奖”、“班级管理目标突出贡献奖”。

三尺讲台上,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用奉献诠释生命,是她的人生之道**老师连续多次被评为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先进个人,在年级组里是有名的热心肠。

她乐于助人,善于协作,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

学校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场上有她活跃的身影;校春节文艺晚会上有她精心编排并参与表演的节目;外出学习的途中,处处留下她获得一致好评的摄影作品。

正是她的开朗和热情感染着与她相处的所有人,让辛苦的工作也变得充实而愉快。

大家对她的评价总是离不开“善良、热心”这些词汇。

只要是身边的人需要她的帮助,她就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付出,也丝毫不嫌麻烦。

所以大家都喜欢向她咨询生活上、教学中等多方面的问题。

她真正成为了一名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中共党员教师。

她担任高一年级党支部宣传委员,利用校园网平台,宣传高一年级师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党团活动;宣传高一年级师生学习雷锋志愿活动和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她每个月定期组织学生维护**附中图书馆的环境卫生,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让雷锋精神更好地延续,得到了图书管理员老师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她还担任高一年级的工会组长,关心年级的大小事务,关爱团结每一个同事,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积极配合校工会开展各类活动,在上学期的每一次处室文明建设检查中,高一年级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她的肩上担负着许多工作,曾连续担任11届、13届、14届高三的教学工作,每一份工作就是一份责任,她心怀“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宗旨,大写着“老师”这两个神圣的汉字!

**老师平时的工作状态就好像是身体内有一个“发电站”,源源不断地将活力输送到全身,不知疲倦。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教师曾经因为严重的颈椎病而晕倒在讲台上,就在晕倒的前一秒钟她还在讲解着学生在黑板上的演板!

近3年,她因为颈椎病住院两次,可是每次都是上午医院输液,下午就赶回学校给学生上课……她说,一是要对得起学生,二是不想给年级其他老师添麻烦。

她是母亲,孩子做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手术,住院7天。

她却坚持在高三暑期补课的前线,没有时时守护和陪伴……她是儿媳,和婆婆同住10年,和睦孝顺,感情极深。

当老人重病回老家休养后,爱人带孩子每个周末坐动车回家看望,她却因为高三周六补课不能同行,只有凌晨开车将爱人和孩子送到火车站,然后自己返回学校上班……就是这样,她克服了许多自身与家庭的困难,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份内的工作!

**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育人、勤于探索、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好老师。

她的学生每一天都在她的呵护和影响下快乐地成长着;她每一天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奇迹,书写着希望!

这一切,正是一个将自己青春年华无悔奉献的人所期待的生命图景。

惟其如此,那位肩负青春行囊而来,而今已年届不惑的人,才会无怨无悔!

子做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手术,住院7天。

她却坚持在高三暑期补课的前线,没有时时守护和陪伴……她是儿媳,和婆婆同住10年,和睦孝顺,感情极深。

当老人重病回老家休养后,爱人带孩子每个周末坐动车回家看望,她却因为高三周六补课不能同行,只有凌晨开车将爱人和孩子送到火车站,然后自己返回学校上班……就是这样,她克服了许多自身与家庭的困难,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份内的工作!

**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育人、勤于探索、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好老师。

她的学生每一天都在她的呵护和影响下快乐地成长着;她每一天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奇迹,书写着希望!

这一切,正是一个将自己青春年华无悔奉献的人所期待的生命图景。

惟其如此,那位肩负青春行囊而来,而今已年届不惑的人,才会无怨无悔!

【篇二】**,女,现为**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教十七年以来,她勤恳地履行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兢兢业业,默默耕耘,深受学生拥戴和同行好评。

一、教书育人真情挥洒激情感染学生自任教以来,**主讲过《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写作》《舆论学》等多门本科课程,以及《媒介发展史研究》《中外传播史研究》等研究生课程。

三尺讲台育桃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总是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并享受这个过程。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授课风格。

首先,她注重课前准备,事先查阅丰富文献资料。

她的授课信息量大,资料翔实。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样史料性极强的课程,她旁征博引,娓娓道来。

那些浩如烟海的中国新闻史上的著名报刊、报人、新闻事件,她都能信手拈来,条分缕析,讲得生动有趣、重点突出。

大浪淘沙,新闻史长河中留下来的那些可歌可泣的那些人和事,常常让她和学生们发出由衷的慨叹。

“杨老师教的新闻史,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具体鲜活、可触可感的,是充满了温度的”,学生们总爱这样描述。

其次,在课堂知识讲授中,着意融入专业精神、职业理想。

在讲授《新闻写作》这门课时,她上课前总是做足功课,上课时带上同日的不同报纸,对同样题材的不同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比较分析,在对比分析中,学生逐渐掌握了新闻写作的技巧、职业新闻人应该秉持的情怀,专业教育与理想教育也在不知不觉中熏陶浸染。

她的《舆论学》课程,紧扣当下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冷静理智地分析舆情,力图传达公正舆论。

讲课时她总是激情充沛、个性十足,使学生深受感染,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并且得到了情志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结合。

二、春风化雨于无声处用心关爱学生教过的学生,**几乎都能叫得出名字,以致学生觉得非常吃惊。

她说,这没有什么,只要用心就行。

对学生,她操心、用心、上心,全心投入。

每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都会把她的手机号、电子邮箱、办公室号一一告诉同学们。

同学们的短信、邮件她也都一一回复,倾注了大量心血。

她去阳逻校区上课,因为课间时间只有五分钟,交流时间有限,她总是下车后直接去教室,利用课前的半小时,抓紧跟同学们进行交流。

她关心学生的学业、生活、精神面貌。

她的《新闻写作》课,新闻作品的练习非常多,在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常常把自己所见所闻的素材、校园生活中的点滴以新闻作品的形式记录下来,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帮他们修改、指导、鼓励。

学生的作业,她一一批改回复,看到她长篇的批语,有些甚至超过自己作业的字数,学生非常感动。

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性很强,多年来,她积极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去实习实践,多次发动自己的社会资源,为学生寻找实习实践的机会。

学生的成长成才,就是老师最大的幸福,她多次这样说。

同学们有很多专业上、思想上、生活上的种种问题,都喜欢来找他们的杨老师,杨老师也都耐心细致回答和指导,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点滴细微处,关爱有加。

她带着学生上节目,开拓他们的视野,通过**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人文百家节目,锻炼他们的新闻实践能力。

她指导学生进行媒介素养和记者形象调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她忙忙碌碌,却永远乐观向上充满激情,给学生传达的都是积极阳光、健康昂扬的精神风貌。

三、潜心投入服务社会教学科研并重**治学严谨,她跟踪当前新闻传播业界的发展实际,在媒介发展研究方面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十多年来,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著有《媒体融合发展综论》(人民出版社)。

目前,她主持有三项省级科研项目,一项横向项目,是**省委宣传部的智库专家,为服务**传媒发展、开展**地方社会大众媒介素养教育、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紧密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8年她参与主持的教研项目“基于项目制的校媒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研究”,获**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目前仍主持有一项省级教研项目、二项省社科、市社科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与的教学团队打造了**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本科课程“新闻写作学”,在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四、管理服务做好帮带引领教研风气2014年3月,**担任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

新成立的学院头绪多事情杂,教学工作繁忙琐碎,她踏实认真,恪尽职守,推动制定了一系列学院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好日常教学管理,为师生服务,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

她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协助院里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注重青年教师德才素质培养,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和帮助,交流教学心得,解答青年教师讲课中遇到的疑惑,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此外,她注重教学带动科研,重视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即时形成教学研究成果,使教学科研互促,推动了学院教研风气的形成。

在她的带动下,2015年底学院教师教研论文集《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学》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2016年5月12日《中国教育报》第7版以大篇幅刊发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校媒合作培养新闻传播人才》、5月16日的《**大学报》上也刊发了《重视教学运行过程,规范教学管理环节——新闻传播学院积极开展本科教学研究探索工作》,总结推介他们的经验。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对于教育教学的追求没有止境,**在教师这个岗位上也在不断跋涉,孜孜以求。

【篇三】**,男,中共党员,1974年生,现为**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曾先后获**大学统战工作先进个人、**大学十佳青年教师、**大学十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从教19年,坚持立德树人之根本,立行、立言,坚守着教育工作者的道统。

(一)师爱为魂,身正为范“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直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以最大的限度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尤其是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

他信任学生,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不吝啬关爱的眼神和信任的鼓励。

当然,他也是一位“严师”,当学生犯错误时,他总会及时批评教育。

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热情,和他们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积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作为教师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应该让美德占据自己的灵魂。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一直铭记在他的心中,他按照“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锤炼自己的人格,他坚信,先提升自己的修养与格局才能更好带动学生成长发展。

(二)爱岗敬业、教学为先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好每一门课,讲好每一节课。

自工作以来,**先后给本科生讲授《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程》、《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分子物理与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给研究生讲授《数值分析》、《非线性物理学》、《物理学科发展前沿专题》、《量子统计物理学》,给全校本科生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

他主动要求尽量将课程排在一二节课,每次上课提前二十分钟到教室与学生互动答疑。

他备课充分认真,每次上课课前准备工作至少花等量时间,积极将科学研究的前沿知识与课程的基本理论有机相结合。

他讲课声音宏亮、激情高涨、全心投入,也吸引着学生。

教学效果优秀率达80%是学生们对他的肯定,他用自己的兢兢业业赢得学生深深的喜爱。

在其位、谋其事,除了是一名教师,**也是学院副院长。

他扎实做好教学副院长的教学管理工作,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承担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中,以学生为本,工作朴实认真,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深得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认可。

工作期间物理学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

教学、管理两不误,是对学生的责任感、对工作的热情让他保持爱岗敬业的初心、一路向前。

(三)润“心”无声、德育不忘智育的同时,不忘德育。

**主动将授课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积极利用晚自习和周末等休息时间,通过小组座谈等方式与班级所有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座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以及未来的理想抱负等,帮助学生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他耐心沟通的最终目标。

**主动承担2016级物理学专业的班主任工作,在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学业上帮助学生。

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师生关系格外融洽。

为将所带班级建设好,他采取的以下措施,均在学院内收获较好反响。

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集体上晚自习制度,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利用自习时间主动给学生讲授和复习《高等数学》,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应用能力。

二是将学生一对一谈心常态化,了解所有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以及未来的理想抱负,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活、研讨学习方法、探索考研就业通道,班上所有的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心中一目了然。

三是主动规划并实行——物理学科前沿专题讲座。

邀请学院内外专家教授为班级学生作学科前沿学术报告,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树立远大抱负。

目前已经邀请了八位专家教授为学生作了宇宙学、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光学和光学工程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是从内心关爱落后和困难学生。

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对策,落实规划,监督执行;对于思想波动学生,贴心私下交流,疏通开导,做他们良师,更要做益友;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情感投入,润“心”无声,尊重他们,默默关注他们,必要时帮助他们。

(四)科创相融、生“才”有道**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各种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近三年,指导本科生获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5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2项和省级1项。

他还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物理学专业每个年级有两到三名学生加入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培养。

他利用有限的科研经费为学生购买相关书籍和资料,利用周末时间给大创学生和导师制类学生系统讲授科学研究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科研文献以及科学计算方法等。

同时他还积极创造条件将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和设备对学生实行开放。

他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融合,旨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终身追求的目标,立德树人是他努力奋斗的初心。

他坚信,不忘初心就能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