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8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docx

整理测量学综合复习题

测量学复习

(金蕾整理,若有不当请原谅。

第七章:

控制测量

交汇定点的计算(会有一道计算题)

一、测角交会的计算

已知:

A、B坐标测量:

A、B角值

(坐标反算ab距离,正弦公式计算ap距离,左边正算p点坐标)

特例:

1

(坐标反算ab和ac方位角由此计算a、b内角值,剩下步骤同上)

特例:

2

(在两个三角形内分别求的(XP1,YP1)、(XP2,YP2)。

如果这两组坐标的较差在容许范围内,就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P点的最后坐标。

特例:

3(侧方交汇)

(b点不适合架仪器的情况)

(求得P的坐标(XP,YP)后,反算∠BPC。

M为比例尺精度)

二、测边交会(距离交汇)

已知A、B坐标测量值:

三条边长

通过余弦定理,把测边交汇转换为测角交会。

三、边角后方交汇(书p196)

已知A、B坐标测量值:

角P值,ap和bp的边长

(通过正弦定理算出a、b的角值,计算闭合差后平均分配,再按照测角交会的方法计算。

四、后方交汇

注意:

a、b、c已知点是按顺时针排列的

已知:

a、b、c的坐标值测量值:

从p点观测a、b、c的方向值ra、rb、rc

(重心公式:

Ps:

危险圆:

abcp该四点共圆成为后方交汇的危险圆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做过实验,实验一p201—203)

1、三、四等水准点一般须长期保存,点位要建立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

2、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法进行往返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法进行单程观测。

3、三等:

后前前后(黑黑红红)四等:

后后前前(黑红黑红)采用后前前后可以减小仪器下沉造成的影响。

Ps:

采用偶数站:

消除零点差/前后视距相等:

i角残差/往返观测去平均数:

削弱尺垫下沉的影响/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李地面越近,光线折射越大。

(即在三四等水准测量中,应保证三丝能读数)

4、技术要求书p201

5、水准网高程的平差计算

a单一的符合水准路线、单结点水准网

按直接平差方法计算。

单位权中误差:

每段的中误差

b双结点水准网

等权变换法书p206——207

课后习题:

p223——p2249——13

 

第八章:

地形测量

一、地形图基本知识

1、地物:

地面上由人工建造的固定物体和由自然力形成的独立物体。

2、地貌:

地面上主要由自然力形成高低起伏的连续形态。

3、地形:

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4、地形图:

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垂直投影方法)和比例关系,将地面上所有的地物、地貌,经综合取舍、用规定的符号,按相似的原理,缩绘在图纸上的技术资料。

图上仅表示地物,而无等高线表示的地貌时,也称平面图或地物图。

5、地形图测绘原则:

先控制,后细部

6、地形要素:

在地形图上用点位、线条、符号、文字表示的地物和地貌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称为“地形要素”。

二、地形图的比例尺

1、比例尺:

图上一段直线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

(2)、图示比例尺

可以大部分抵消图纸因为受潮缩水而导致的比例尺变化。

2、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受人眼判断力限制所致)。

注意:

比例尺精度是带单位的。

比例尺精度对图解地形图的测图和用图有重要意义。

P229

三、地形图图示

地形图图示:

在地形图上用各种点位、线条、符号、文字等表示实地的地物和地貌,这些线条和符号等统一岱庙地形图上所有的地形要素,总称为地形图图示。

1、地物符号:

比例符号(轮廓大,按比例缩小)、非比例符号(轮廓小,重要,用专用符号表示)、半比例符号(也称线形符号,即长度按比例、宽度不依比例。

比例符号:

按测图比例尺缩绘,用规定符号表示某种地物。

图上图形与实地图形完全相似,称为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某些地物的平面轮廓较小,但具有重要的意义,按比例缩小无法画出,只能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它的位置,称为非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对于一些线状而延伸的地物,其长度和走向能按比例尺缩绘,但其宽度较小而一般不能按比例尺缩绘,这种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2、地貌符号

3、注记

四、等高线

1、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也称等高线间隔。

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h相等。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一般按图的比例尺和测区的地形类别选择基本等高距h的值。

3、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

等高线平距d随地面坡度变化而变化。

4、地面坡度i:

坡度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1、首曲线(基本等高线,按测图规定的基本等高距勾绘(线粗0.15mm)

2、计曲线(将高程能被五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线粗0.25mm),并注记高程。

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一条等高线称‘计曲线’

3、间曲线、助曲线:

局部加绘,使地貌更详细。

间曲线——1/2等高距,用长虚线表示。

助曲线——1/4等高距,用短虚线表示。

4、山头和洼地(示坡线指向低处)

山脊线:

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各条曲线方向改变处的连线称为山脊线。

又称为分水线、

山谷线:

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各条曲线方向改变处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

鞍部

绝壁:

用绝壁符号来代替十分密集的等高线。

悬崖:

隐蔽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书p234---236

5、等高线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等高)。

(2)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

(3)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但交点必成双(不相交)。

(4)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和处等高线平距大、陡峭处平距小(稀缓密陡)。

(5)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五、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了解)

1、地形图的分幅:

指的是按一定规格的图廓分割制图区域所编制的地图。

包括:

经纬线分幅地图和矩形分幅地图。

P237—242书后练习:

p2806—8

 

六、图根控制测量

直接为测绘地形图而建立的控制测量称为图根控制测量,其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

【图根平面控制的布设形式,可根据测区的大小和地形情况而定,应尽量利用已有的国家或城市平面控制加密建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与国家或城市坐标系相统一,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对于独立测区,图根平面控制可以在测区的首级控制或上一级控制下布设。

图根高程控制必须在国家或城市高程各等级水准点的基础上布设,以取得统一的高程基准。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1、光电测距图根导线(图根导线应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导线网)(在城市较为常用,因为在城市里,GPS收录的信号不好,可能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Ps:

所测的边长应进行气象改正、倾斜改正、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

2、GPS图根平面测量(较为常用)

(1)GPS测定的是两点间的相对坐标

(2)用GPS方法测定图根点平面坐标可采用静态、快速静态以及GPS-RTK(时时动态)定位方法

3、三角交汇图根控制

(1)三角交会图根控制包括图根三角锁(网)、交会定点(交会定点可采用前方交会、测边交会、后方交会等形式。

)等。

图根三角锁(网)可采用单三角锁、中点多边形、大地四边形、线形锁等形式

Ps:

结合平差知识。

各种测角网的条件式的列法。

图根高程控制测量

1、图根水准测量

(1)图根水准测量应在城市三、四等水准点下加密。

(2)

Ps也可用两次仪器高。

(3)图根水准应采用精度等级不低于DS3的水准仪或电子水准仪观测,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和校正,其i角应小于30″。

图根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应小于100m,红、黑面高差之差应小于±5mm,红、黑面读数差应小于±3mm。

(4)计算有效位数取至毫米。

2、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一般用于不平坦地区)

(1)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路线应起讫于不低于四等的水准点上,路线中各边应对向观测(消除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即为球气差)

(2)

(3)进行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应在观测前后两次用小钢卷尺精确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两次量取高度的较差小于3mm时取中数。

计算高差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h=s*sina+i-l;

3、GPS图根高程控制

(1)采用GPS方法布设图根控制点,可联测不低于四等水准的高程点,通过拟合的方法确定图根控制点的高程,联测高程点数不应少于5点,且均匀分布在网中。

(2)水准测量——正常高

GPS测量——大地高

七、地物平面图测绘

1、平板仪图解法测绘

平板仪由平板和照准仪组成。

平板又由测图板、基座和三脚架组成;照准仪由望远镜、竖直度盘、支柱和直尺构成。

其作用同经纬仪的照准部相似,所不同的是沿直尺边在测图板上画方向线,以代替经纬仪的水平度盘读数。

平板仪还有对中用的对点器,用以整平的水准器和定向用的长盒罗盘等附件。

测图时,应用测图板上已展绘出的相应于地面控制点A、B的ɑ、b,在B点安置平板仪,以b为极点,按BA方向将平板仪定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C,通过b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C点的方向线。

再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定B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和C点的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自b点截取相应长度,即得C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c,并在点旁记其高程,随后逐点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

2、经纬仪测记法测图(实验过)(按极坐标法定位的解析测图法)

(1)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上

(2)用皮尺量取仪器高i

(3)定向。

并在测图纸上定点定向。

(4)测点方向:

用经纬仪读水平角;测点距离

测点标高用经纬仪视距测量得

(5)记录:

点号水平度盘视距s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a图上水平距离高程H

其中:

图上水平距离=s*(sina)²/m(a由经纬仪构造知为天顶距,m为比例尺的分母)

高程H=H0(控制点高程)+s*(sina)²/tana+i-v

(6)绘图:

用量角器量出测点方向,沿量角器直尺边刺点。

2、地物测绘的一般规定

(1)地物特征点:

反映地物类型或区域地理分布特征的点。

在地图上具有准确的地理位置和明确的地理属性及含义。

大致包含:

①独立地物点;②线型要素或面状要素边界线的拐点或折点;③各种线状要素及面状要素边线之间的交叉点。

(2)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原则:

凡是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则将他们的水平投影几何形状标示在图上,边界内再加绘相应的地物属性符号。

对于面积较小、不能依比例尺标示的地物,则测定其中心位置,在地形图上以相应的地物符号来表示。

(3)具体见书p248—250

 

八、等高线地形图测绘

1、地貌特征点:

地貌特征点:

山顶点、鞍部点、山脊线、山谷线、坡度变化处,等。

2、地性线:

山脊线、山谷线、山脚线等

3、地形点的测定方法:

电子全站仪法、GPS法、航空摄影测量法、卫星遥感法、地面移动采集车法

常用的是经纬仪测图法和电子全站仪测图法(均做过实验)

3、地形点的分布和间隔p252

4、等高线绘制:

内插法、计算法、透明纸法等书p28012题

 

九、数字地形测量

1、数字测图:

数字测图是一种以电子测量仪器采集数据并以计算机辅助成图的方法。

2、数字测图的优点:

A、测图自动化

B、成图数字化

C、保持测量精度书p254

D、其他。

(具有高精度的特点;可以实现用户的共享;

可以方便地进行坐标、距离、面积、填挖土方的计算;

可以进行各种后处理,从数字地图中提取用户关心的信息,如道路图、房屋图、管线图等;

可以供土木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地图数据使用。

3、数字测图系统:

数字化测图是以全站仪和计算机系统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4、地面数字测图:

用全站仪在测站周围地形进行数字化测图。

(实验过)

步骤:

选取视野较为开阔处架设全站仪。

创建文件。

输入测站点坐标。

定向。

画测区草图。

读取棱镜高。

测量。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这一章还是看ppt和书吧)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1、确定点位、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和直线间的夹角

2、确定直线的方位角,进行实地的定向

3、确定点的高程和两点之间的高差

4、在图上绘制集水线和分水线等

5、计算面积和体积,确定用地面积啊、土石方量、蓄水量等

 

二、地形图的识读

1、图廓和图廓外注记

(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2)比例尺(数字、直线)

(3)经纬度及坐标格网p282

(4)三北方向图(当地真北、磁北和坐标纵轴方向的角度关系)

(5)坡度比例尺

p283

2、地形图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了解)

(1)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a统一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比例尺为1:

10000或比例尺更小的地形图);

b城市独立坐标系(城市地形图);

c工程独立坐标系(工程建设范围比城市更小时,如建筑坐标系)。

(2)高程系统

A、1956黄海高程系;

B、1985国家高程基准;

C、地方高程系(如吴淞高程系)。

各高程系统之间只需加减一个常数即可进行换算。

直接市场评估法又称常规市场法、物理影响的市场评价法。

它是根据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动所带来影响的方法。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内容。

三、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1、点位的坐标量测坡p284—285

(5)污染防止措施能否达到要求。

2、两点间的距离和方位角的量测p287

3、地形图上设计等坡线p289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4、面积测量和计算(会出一道计算题,还要会算精度)p290—300p301--304

 

(4)环境保护验收。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评价。

四、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应用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断面图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审批2、确定汇水范围

8.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3、场地平整时的填挖边界确定和土方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