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189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docx

教育综合专业综合复习题整理

教育综合校考复习3学分11.1

说明:

按照笔记记录总结,可能有遗漏,大家相互补充。

附的答案是周老师帮忙淘的上几届同学整理的。

供参考。

名词30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30分

涉及知识点

一学科常识

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

  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

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

一般可分为两类:

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语言实验室等;非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或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戏剧、博物馆等。

经验之谈理论

经验类化理论又称“概括化理论”,是由贾德(Judd,1908)提出来的。

这个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的相似性,而在于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的理解。

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System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简称IS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先端分析)前端分析

前段分析是美国学者哈里斯在1968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

前段分析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

学习者分析

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适合学习者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程序化教学

程序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典型代表。

所谓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其基本操作程序是:

解释—问题(提问)—解答—确认

过程化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定义、特征:

(1)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对学习过程的价值进行建构的过程;

(2)过程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完成;(3)过程性评价强调学习者适当的主体参与。

(4)过程性评价是一个促进学习者发展的过程。

定义本身表明了过程性评价不可能通过一次评价完成,它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学习者参与的、渐近的价值建构过程。

这里的“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是讲评价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认知并建构的过程,二是讲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评价。

对过程性评价的双重“过程”意义的揭示恰好是重要“价值”之一。

中间化评价

相对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管理频率,中间性评价位于二者之间。

在实践教学中,注有“基准”、“预测性”的评价都统称为中间性评价。

中间性评价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预测性的考试。

知识管理及特点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

特征:

在管理理念上

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

在管理对象上

知识管理以无形资产管理为主要对象,比以往任何管理形式都更加强调知识资产的重要性。

在管理内容上

要遵循“知识积累——创造——应用——形成知识平台——再积累——再创造——再应用——形成新的知识平台”的循环过程。

在范围及重点上

知识管理包括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但以隐性知识管理为重点,并注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共享与转换。

目标和策略上

以知识管理创新为直接目标,已建立知识创新平台为基本策略,智力性和创新性是知识管理的标志性特点。

在组织结构上

与以往其他管理形式所采取的金字塔式的等级模式不同,知识管理采取开放的、扁平式管理的学习型组织模式。

对教育技术有影响的(任务)人物

国内:

南国农、何克抗、祝智庭、余胜泉、桑新民、孙波、徐福荫、张际平、南国农、张诗亚、张剑平、杨宗凯、张舒予、郭绍青、杨改学、崔光佐、衷克定、乌美娜、冯立升等。

国外:

DavidH。

JonassenMachaelJ.Hannafin詹姆斯。

芬恩RobertReiser

RobertM.GagneCharlesM.ReigeluthBarbaraASeelsRitaCRichey

SaettlerThomasMDuffyM.DavidMerrill

质的研究

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特征:

(1)自然性——强调在自然情境中做自然式探究;

(2)描述性——以丰富的资料来描述心理现象和过程;(3)解释性——以了解研究对象自己的观点为目的;(4)动态性——研究过程是开放、变化的。

量的研究

量得研究是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的研究方法,又称为定量研究、量化研究。

特征:

(1)结论的可重复验证性

(2)结论的推广性(3)用统计数据说话

随机抽样

按照随机的原则,即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已知的、非零的概率被选入作为研究的对象,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随机抽样法就是调查对象总体中每个部分都有同等被抽中的可能,是一种完全依照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的抽样调查,被称为是一种“等概率”。

随机抽样有四种基本形式,即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

问卷抽查

问卷调查是社会调查里的一种数据收集手段。

当一个研究者想通过社会调查来研究一个现象时(比如什么因素影响顾客满意度),他可以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也可以用访谈或其它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假定研究者已经确定所要问的问题。

这些问题被打印在问卷上,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由调查对象填写,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行为学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

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不同教学媒体特征

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

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作为承载教育信息的工具,则被称为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教学媒体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等。

共同特性:

扩散性,固定性,再现性,组合性,工具性、受控性

个别特性:

表现力,重现力,传播力,交互力,受控力,

教学媒体的新特性:

自主性,个性化,交互性,共享性,实时性,虚拟性

二、前景知识

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意即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便携式终端,国内外均有对该类设备的教育功能进行研究。

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国内大部分地区尚且处于试验阶段,在一些大城市中已经率先在部分中小学使用,但教育成效尚存在争议。

[1]

电子书包[2]  是一款致力于提高中国教育信息化、提高家庭和学校配合效率的产品,产品将主要针对小学教育。

除了传统家校通包含的家校沟通功能,电子书包还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功能,如数字化教育资源、学生成长史等,让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信息助手,一个真正的“数字化书包”

网络视频公开课

网络公开课,是指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美国知名高校都已纷纷在网上提供课堂实录的录像,以飨全世界的求知者。

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可称是优势教育资源对个人自修的赠与。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

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

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

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不必一定要到学校接受教师讲授。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Mooc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

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

2013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美国公司Coursera合作,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第一所与Coursera达成合作协议的新加坡大学,它2014年率先通过该公司平台推出量子物理学和古典音乐创作的课程。

这三个大平台的课程全部针对高等教育,并且像真正的大学一样,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管理系统。

再者,它们的课程都是免费的。

(技校技术)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一种整体性、有序性问题解决的工具、手段、程序、方法;它研究与关注的对象是工作场所中个体、团体和组织的绩效问题;它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都遵循基本的工作过程模型;它注重识别与分析绩效问题,强调解决绩效问题方案的综合性、多样性与成本—效益性;它的最终目的是改进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的最高发展目标。

绩效技术具有几个典型特征:

1、整体性。

2、有序性,具有相对稳定的要素与程序,体现了绩效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方式。

3、目的性,绩效技术具有明确的价值观,它力图获取与企业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工作成效。

4、成本—效益性。

 

云计算

云计算[1]  (cloud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

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

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

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2] 

对云计算的定义有多种说法。

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至少可以找到100种解释。

[3]  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4] 

大数据

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1] 

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2]  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

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

[3] 

开放教育资源

开放教育资源(OpenEducationalResources,OER)这个术语是在2002年的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被采纳的,意思指通过信息与传播技术来建立教育资源的开放供给,用户为了非商业的目的可以参考、使用和修改这些资源。

这次会议的参与者表示“希望一起开发一种全人类可以使用的全球性教育资源”和“希望这种未来的开放资源能够动员起全球的教育工作者”。

[1] 

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计算机,并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可以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

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

社交软件

社交,即社会上的交际往来。

而通过网络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软件便是社交软件。

广泛的来说,手机,座机等通讯设备也属于社交软件的范畴之一,即所有能与人通话交流的都称为社交软件.

社交软件的利弊: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舆论对社交软件的看法也不同。

一方认为,社交软件拉近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世界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另一方却坚持认为社交软件的出现也伴随着邪恶势力的出现现在黑客屡见不鲜,就好比艳照门事件等等。

客观来讲,软件本身无对错,其本质是一个工具,主要是在于我们怎么使用,适当的时候用之,会是生活的一个调节剂,倘若过度依赖、沉溺其中,那就是生活的腐蚀剂。

三、与问答题相关内容

设计教学评价方案

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

评价分为两部分:

1.   定量评价

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50)+小组协作互助表得分(30)+学习感受得分(20)

2.定性评价

一系列的定性评价和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意见等等。

1.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50)

班别______         姓名:

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评价项目

评 价 标 准

等级(权重)分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识与技能

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

10

8

5

3

 

 

 

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朋友

10

8

5

3

 

 

 

能流畅地与同学交流假期趣事

10

8

5

3

 

 

 

能清晰的表达自己态度观点、意见

8

6

4

2

 

 

 

操作技能

熟悉运用新单词、短语、句型描述朋友的品质、特性

10

8

5

3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

10

8

5

3

 

 

 

能用所学内容处理朋友之间发生的问题

情感态度

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勇于开口、动脑,发言次数多

8

6

4

2

 

 

 

小组协作交流情况:

小组成员间配合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

10

8

5

3

 

 

 

对本节课内容兴趣浓厚,

8

6

4

2

 

 

 

课堂调查:

书面写出你在本节课堂上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8

6

4

2

 

 

 

我这样评价我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

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

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

2.课堂小组协作学习评价系列表

表二:

小组协作互评表(30分)

编号

题目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3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4

他(她)能够完成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5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

 

 

 

 

6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7

如果还有机会我很愿意与她(他)再分到一组。

 

 

 

 

8

对他(她)总体上是喜欢的。

 

 

 

 

 3.学习感受(20)

  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

收获了哪些?

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

比如在小组合作方面,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

某一新工具如何应用于教学

举例说明开放教育资源如何应用教学

大型机构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

英国开放大学开放学习项目

卡耐基梅隆开放学习项目

荷兰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项目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

开放密歇根大学

SOFIA

技术、娱乐和设计

网易公开课

社区(或联盟)

赖斯大学(RiceUniversity)联通项目

加州大学学习和在线教学多媒体教育资源

全球开放课件联盟

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

日本开放课件联盟

蒙特瑞技术和教育研究所在线课程国家存储中心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全球讲座厅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免费在线交互课程

特定学科

布朗大学Exploratories项目——基于web的学习对象

哈佛大学开放文集计划——历史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放课件——公共健康

公众

综合知识档案网

生命百科

开放教育资源共享

维基大学

工具和服务

知识共享许可

苹果公司iTunesU

魔灯

Mediawiki

网络视频公开课如何用于教育技术公开课上

可穿戴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经验之塔理论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1946年写了一本书《视听教学法》,其中提出了“经验之塔”(coneofexperience)的理论,对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认为经验有的是直接方式、有的是间接方式的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