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884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

1.1.2投资单位

中国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各种菌类的研发、栽培等。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某某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2、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3、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4、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有关调查资料。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

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1982年总产量约15万吨,在掌握选育优良品种、改进制种和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食用菌的发展速度正迅速提高。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

2005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2009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800万吨,占世界70%。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

长期以来食用菌产业主要以农户分散“走出去”为主要模式,依靠自然气候栽培,局限于季节性产品供应,生产管理粗放,造成食用菌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低,产品质量不高。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通过设施,人为创造食用菌生长环境,实现食用菌产品周年化生产供应。

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顺应市场消费需求,提高我县食用菌产业竞争力,实现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我县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鉴于以上情况,为发挥农业产业化优势,公司决定投资建设生产标准化、栽培工厂化、设施现代化的食用菌示范基地,以提高公司持续增收能力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内食用菌栽培户增产增收。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地点

济微路以西,肖家村对面

1.2.2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建设日产鲜菇5吨,年产鲜菇1800吨生产能力的生产标准化、栽培工厂化、设施现代化的食用菌示范基地,项目占地240亩,建设栽培大棚、出菇房、装瓶车间和灭菌车间及辅助设施等。

1.2.3主要建设条件

1、项目位于某某市某某县泗店镇。

拟建设项目用地均为一般农业用地,项目四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2、公司利用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引进多名具有多年从事食用菌生产管理、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管理经验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定期组织专家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3、项目建筑设施均采用轻钢结构临时建筑,以利于土地复垦。

项目运营对环境无重大不良影响,培养料废料残渣可再利用作鸡腿菇培养料,或作为沼气原料。

4、项目建设资金由业主自筹,资金筹措方案可行,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具备。

1.2.4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5470万元

1.3可行性研究结论

经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本报告认为,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属于型现代设施农业,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都是可行的。

第二章市场预测和产品方案

2.1市场预测

2.1.1食用菌简介和特点

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

我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

典型品种是:

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木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粪、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1、食用营养价值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

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

菇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菇1.5-6%、干菇15-35%,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鲜菇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而谷物中缺乏,赖氨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鲜菇在日本更是称为"增智菇".菇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

如VB1、VB12、Vc、Vk、VD及磷、钠、钾、钙、铁和许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

如鲜蘑菇含蛋白质为1.5-3.5%,是大白菜的3倍,萝卜的6倍,苹果的17倍。

1公斤干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量。

食用菌中赖氨酸含很丰富,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

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

食用菌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而其中74-83%是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

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食用菌富含的VB1、V12,都高于肉类。

香菇Vd原含量高达128国际单位,是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大豆的21倍。

VD原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VD,促进对钙的吸收。

食用菌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

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鲜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

2、药用保健价值

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

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

①抗癌作用:

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

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

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

②抗菌、抗病毒作用。

③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

④健胃、助消化作用。

⑤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⑥利胆、保肝、解毒。

⑦降血糖。

⑧通便利尿。

⑨免疫调节。

近年来,以食用菌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保健食品、保健饮料、酒及药品大量用于医疗临床及投入保健品市场。

因此,食用菌作为一种绿色食品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

2.1.2鲜菇特点及营养分析

据测定,鲜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

鲜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

最近研究又表明,鲜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鲜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鲜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

鲜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

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鲜菇的生长。

鲜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鲜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

鲜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

在作为食材时,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

2.1.2市场需求分析

纵观2013年食用菌市场状况可以看出,整个市场处于需求旺盛、价位不断攀升的态势。

预计今后几年食用菌市场行情将仍然看好,主要原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的需求日益提高。

人们对绿色食品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此类食品的需求量一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

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

专家预测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鲜菇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强身健体的理想食品,也是我们人类的三大食物之一食用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人消费者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哦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不仅行销与国内各大市场,而且还畅销于国际市场。

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来看,食用菌已经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由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为民谋利的主要体现和政策取向。

在市场方面,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原有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由于人口众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市场。

2.2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食用菌标准化基地,主要栽培平菇品种是姬菇898、德丰5号等,出菇温度2-30℃。

以上品种属于新型深色菇,相比传统浅色品种有诸多优点,菇体大、厚实、耐储藏运输。

在全国多地均取得了高产,品种耐寒、耐湿、抗逆性强;金针菇品种是三明1号,该菌具有以下优良性状:

菌丝生长快,7天可满管,25~30天菌丝可长满瓶或袋。

出菇快,30多天即可出菇;栽培周期短,70~80天便可完成整个栽培周期。

产量高,生物效率可达70%~100%。

质量好,菌柄粗细均匀,色泽淡,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4.5%,高于一般菇类。

适温宽,3~21℃下均可出菇。

抗逆性强,病菇与畸形菇少。

根据市场需求,考虑原料供应能力和生产管理需要,确定项目基地生产规模为日产鲜菇5吨,年产鲜菇1800吨。

第三章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

3.1选址要求

1、地势高燥、通风良好,土质坚实。

2、场地平坦开阔,有发展回旋余地的场所。

3、周边无污染源,环境条件良好。

4、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3.2场址现状

项目位于济微路以西,肖家村对面。

拟建设项目用地均为一般农业用地,项目四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3.3主要建设条件

3.3.1自然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某某县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形态并存,西区属丘陵地带,总体地势表现为东部南高北低、西部北高南低,西部为大汶河冲积平原,面积辽阔,地势平坦,坡降由北向南为千分之一,县城位于该区中部东侧。

(2)、地震烈度

根据国家地震局最新颁发《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Bl);《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AI),某某县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本工程抗震设计参数待场地地震局预评价并经省地震局批准后确定。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说明书)》,按照50年超越概率10%的设防要求,该场址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

2、气象条件

某某县地处东经116°59′,北纬35°52′,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具体气象资料如下:

(1)、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42.7℃

极端最低气温-15.9℃

年平均气温13.7—14.4℃

(2)、降水

年最大降水量1513.3mm

年最小降水量380.9mm

年平均降水量795.6mm

(3)、风向及风速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及西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东北及西北风

平均风速12—17km/h

3.3.2区位交通条件

某某县境内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京沪铁路纵贯南北,磁莱铁路横贯东部,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蒙馆公路、济微公路纵横交错。

该厂区水、陆运输条件便利。

长途运输现以铁路、公路联运为主,短途运输以公路为主。

3.2.3公共基础设施条件

1、给排水

供水拟采用地下水,排水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下均有雨、污干管,可就近排入地沟。

本地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20.05米,水位标高17.35米(地下水源层丰富地区)。

该地处地下水主流西侧下游。

上下游无大型开发区,水源丰富,水质中硬。

水温在18℃以下。

2、电源、供电、供热情况

某某县电源来自华东电网,县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6座,且布局合理、供电可靠。

3、通讯

某某县联通公司通讯网络健全,目前程控电话装机容量77000门,可提供国际、国内直拨电话、电传、传真、国际互联网、无线寻呼、移动通讯、特快传递等现代化的通讯服务。

电信部门可保证项目通讯需要。

3.2.4环境保护条件

本项目对生态环境无重大不良影响,项目建设与经营过程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应按环保部门环境治理措施进行落实,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环保规范、标准。

3.2.5施工条件

项目施工建设用的道路、水、电具备,建设资金基本落实,项目技术、工艺先进可靠,项目施工条件具备。

第四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4.1技术方案

  项目生产采用熟料栽培金针菇,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

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1、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

白色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菌形成适温6-8℃。

据此,白色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旬栽培出菇。

2、培养料的配制

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

木屑以细碎的柳、杉木屑最为合适,使用前,最好要经过1年以上的堆积处理。

在堆积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木屑潮湿,以除去木屑中菌丝生长有害的物质。

木屑的粗细比例要合理:

一般直径2—3毫米的占20%,1-2毫米的占40%,1毫米以下的占40%,粗木屑多,培养基宜干,细木屑多,通透性差,影响菌丝生长速度。

米糠中含白色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养分,但含淀粉多的米糠和脱脂米糠已经变质,尽可能不要用。

木屑与米糠的容积比例为3:

1,每立方米混合料加水350千克左右,培养料含水量63%,培养料要搅拌均匀,使之充分湿润。

3、装瓶灭菌

用800毫升的塑料瓶装料,大约每瓶装料480克。

培养料表面要压实,并保证每瓶装入的培养料相等,松紧一致,高低一致,这是将来发菌一致,出菇同时,菌柄长短一致的前提。

瓶盖封好后,要立即进行灭菌处理。

放置时间过长(夏天2-3小时)就会发酵,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

常压灭菌,料内温度达98℃以上后维持4小时,项目采用高压灭菌,料内温度达120℃持续70分钟,灭菌结束,瓶子趁热放在经消毒的冷却室中,冷却至25—20℃,及时接种。

4、接种

在无菌室中进行,菌种与培养科之比为1:

50,菌种要求盖满培养科表面,这样能使菌丝生长均匀,并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5、菌丝体培养

将接好种的菌瓶及时转入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18-20℃,空气湿度在60%-70%,每平方米摆放390瓶,一般2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动。

每天通风换气2次,每次30分钟,20—25天后,金针菇菌丝即可长满菌。

6、搔菌

所谓搔菌就是用搔机(或手工)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这是促使菌丝发生厚其的重要措施,通过搔菌可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整齐发生。

在一般情况下应先搔菌丝生长正常的瓶子,再搔菌丝生长较差的。

若有明显污染以不搔为佳。

搔菌方法有平搔、刮搔和气搔几种。

平搔不伤及料面,只把老菌扒掉,此法出菇早,杂数多;刮搔跳老菌种和5毫米的表层料(适合锯末)一起成块状刮掉,因伤及菌丝,出菇晚,朵数减少,一般不用;气搔是利用高压气流把老菌种吹掉,此种方法最简便。

7、催蕾

搔菌后应及时进行催蕾处理。

此阶段温度应控制在12—13℃,给予足够低温刺激,促使原其形成。

但在头3天内,还应保持90%-95%的空气相对湿度,以使菌丝恢复生长。

此后由于呼吸转旺,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在菌丝恢复生长后应逐步加大通风,同时要防止料面干燥,用增湿器进行增湿。

催蕾时每平方米叠放240个瓶子。

约7天左右,便可看到鱼籽般的菇蕾,12天左右便可看到子实体雏形,催蕾结束。

8、均育和抑制

均育是抑制处理的过渡阶段,室温应控制在8℃左右,空气湿度85%—90%,空气环境力求接近自然状态,以促菇蕾在低温环境中分化分枝。

当菇芽长至1厘米时,转入抑制阶段,将温度调至4—6℃,空气湿度85%—90%,二氧化碳浓度0.10%以下,同时给予吹风和光照(每天2-3小时),促使金针菇菌柄长度整齐一致,组织紧密,额色乳白。

抑制主要是用微风对准子实体吹拂。

每平方米放置150瓶。

在低温和冷风吹拂下,虽然子实体生长缓慢,但很整齐、强壮,坚挺。

待子实体长出瓶口3厘米,即可套上筒,转入生育室。

9、生育与采收加工

生育阶段的室温应控制在8-13℃,空气湿度75%,光线以黑暗为主,每平方米放置200瓶,待子实体长至13—15厘米,菌盖直径达0.50-1厘米时即可采收。

采收后将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生长不良的菇剔除,按市场要求进行包装,一般用聚乙烯袋抽气密封小包装,每袋100克。

4.2设备方案

4.2.1设备配备的基本依据与原则

1、主要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应与建设规模、工艺方案相匹配,能满足经营要求。

2、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的生产能力要相互配套。

3、设备选型应体现先进、经济、适用,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能力协调性。

4、项目全部选用国产设备,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注重考察、论证设备的节能效果。

4.2.1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设备选型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配置灭菌容器、搅拌机械、装瓶机等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112台套及其他配套设施工具,主要设备及设施工具配置如下:

项目设备配置一览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主要设备

112

1

灭菌容器

6

2

搅拌机械

2

3

装瓶机

2

4

接种机

4

5

搔菌机

2

6

挖瓶机

2

7

制冷一体机

90

8

包装机

2

9

供气锅炉

2t/h

1

燃油锅炉

10

检测设备

1

其他设施工具

11

栽培瓶

万只

270

12

塑料筐

万只

17

13

培养架

万瓶

1400

14

冷藏运输车

2

4.3建筑工程方案

4.3.1设计规范及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33103/1036-2007)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1)相关的技术法规及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4.3.2设计原则

(1)满足总体规划要求,以简洁的体型,明快的色调体现企业的现代化形象。

(2)以“经济、适用、美观”为设计原则,注重建筑群体的谐调,突出重点,按照规范进行设计。

(3)项目生产用房采用轻钢结构临时建筑,以利于租期到期后土地复垦。

4.3.3建筑工程方案

本项目装瓶车间、灭菌车间、预冷室、接种室、出菇房、物料房及其他配套用房设施14800平方米,均为临时建筑,需报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新增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筑设施

名称

层数

结构形式

建筑占地(m2)

建筑面积

(m2)

备注

1

装瓶车间

1

轻钢结构

1000

1000

2

灭菌车间

1

轻钢结构

1000

1000

3

预冷室

1

轻钢结构

500

500

4

接种室

1

轻钢结构

300

300

5

培养室

1

轻钢结构

4000

4000

6

出菇房

1

轻钢结构

8500

8500

7

加工房

1

轻钢结构

800

800

8

物料房

1

轻钢结构

2000

2000

9

其他配套用房

1

轻钢结构

500

500

10

合计

14800

14800

建筑方案与总图规划协同,体现工厂现代化的企业特色,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对生产中有防火要求的区域采取相应的建筑处理措施,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五章原辅材料和燃动供应

5.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本项目年产3500吨金针菇,按0.25kg/瓶计需生产1400万瓶,每瓶装料约0.5kg,共需培养料原料7000吨,配比按木屑100kg、米糠20kg、玉米面5kg、石膏粉2kg、过磷酸钙1kg、白糖1kg。

各种原辅材料来源和用量详见下表。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表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木屑

5426

当地市场采购

2

米糠

1086

当地市场采购

3

玉米面

271

当地市场采购

4

石膏粉

109

当地市场采购

5

过磷酸钙

54

当地市场采购

6

白糖

54

当地市场采购

7

合计

7000

项目原材料所有品种在当地市场都货源充足,合作社已与相关大宗原料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原材料供应渠道稳定。

5.2燃动供应

1、电力:

项目设备装机容量约320kw,同时开机率按60%,加上生活等用电,年新增电力消耗约50万kwh。

2、水:

主要是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日平均用水量33m3,年用水量约10000m3。

3、柴油:

项目装瓶高压灭菌环节需用蒸汽,本工程工艺生产需要蒸汽最大用量为1.82t/h,汽源由公司2t/h燃油锅炉供应,设计效率89%,柴油消耗量126kg/h,年柴油消耗量估算为90吨。

燃料动力供应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万Kwh

50

2

m3

10000

3

柴油

90

5.3运输

本项目年吞吐量2万吨,运进、运出各1万吨,部分采用公司自备冷藏运输车运输,其余采用社会车辆解决。

第六章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

6.1总图布置

6.1.1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1)结合场址现状条件,合理布置建、构筑物,使工艺流程合同,管线短捷,交通畅通;

(2)符合防火、安全、卫生等有关规范的要求,为工厂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3)在满足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前提下,建筑物尽可能合并,以节约用地;

6.1.2总平面布置

项目选址于济微路以西,肖家村对面,根据场地现状、基地规划及周围道路情况布置厂前区、生产区。

生产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