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5429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docx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市***县***乡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概况

***市***县***乡以食用菌标准化基地为中心,示范带动周边菇农200多户增产增收。

基地坚持以“发展食用菌,服务三农”为办社宗旨,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联系周边菇农克服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为广大社员和菇农提供食用菌种植技术支持,利用自身信息平台优势开拓销售渠道,帮助菇农实现增产增收。

基地统一负责日常运作和管理、集中销售,增强销售能力,并组织菇农进行技术培训和市场情况介绍。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市***县***乡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2、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5、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6、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有关调查资料。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食用菌栽培作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

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

在掌握选育优良品种、改进制种和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食用菌的发展速度正迅速提高。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

2005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2009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800万吨,占世界70%。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

***市在人工培植食用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年日照在3000小时以上,夏季极端高温不超过28度,冬季极端气温不低于-14度。

在合理设计菇棚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全年生产。

***黄蘑菇作为高原特有的珍稀品种,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

长期以来***食用菌产业主要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局限于季节性产品供应,生产管理粗放,造成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低,产品质量不高。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通过合理的设施,人为创造食用菌生长环境,实现食用菌产品全年化生产供应。

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顺应市场消费需求,提高***本地食用菌产业竞争力,实现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本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鉴于以上情况,为发挥农业产业化优势,基地将致力于建设生产标准化、栽培工厂化、设施现代化的食用菌示范片,实现示范带动项目区内食用菌栽培户增产增收。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地点:

***市***县***乡

1.2.2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将在***县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将建设80个食用菌半地下大棚,日产鲜菇2吨,年产鲜菇700吨生产能力的生产标准化、栽培工厂化、设施现代化的食用菌示范基地,租用***乡土地20亩,建设出菇房、装瓶车间和灭菌车间及辅助管理用房等临时建筑面积,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

其中:

香菇20个大棚、平菇10个大棚、金针菇10个大棚、杏鲍菇5个大棚、鸡腿菇5个大棚、木耳5个大棚、草菇5个大棚、***黄蘑菇20个大棚。

项目拟先建设两个日光半地下大棚作为试验。

试验栽培平菇,金针菇,杏鲍菇,鸡腿菇常规品种,重点研发***本地特有的珍稀品种黄蘑菇。

1.2.3主要建设条件

1、***县是***市菜篮子工程重点扶持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较好,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属于城郊型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当地产业政策。

2、基地将利用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引进具有多年从事食用菌研究、生产管理、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管理经验的专家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公司将与山西省太谷农业大学食用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定期组织专家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3、项目建设场址位于318国道***县路段附近,交通便利,水电等公共配套设施齐全。

***县***乡社会稳定,农民积极性高,投资环境条件良好。

4、结合***本地情况,项目建筑设施均采用最新型的半地下式节能温室。

项目运营对环境无重大不良影响,培养料、废料残渣可再利用作鸡腿菇培养料,或作为附近蔬菜基地有机肥使用。

5.项目建设资金1300万元,资金筹措方案可行,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具备。

1.2.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大棚建设资金由财政拨款800万元,基地自筹资金300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

项目初期年产销售收入1800万元,利润总额4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利润率22%;投资回收期5年(含建设期)。

***黄蘑菇实现人工栽培后,年产销售额可达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将缩短。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一、建设指标

1、项目建设用地190亩;

2、大棚总建筑面积:

51200㎡;

3、租用或自建生产厂房2000㎡。

二、产品方案

1、年产食用菌鲜菇700吨,干制品100吨;

2、项目定员:

60人。

其中生产人员50人,管理人员5人,科研、生产技术人员5人。

1.3可行性研究结论

经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本报告认为,***市***县***乡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属于城郊型现代设施农业,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全***地区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都是可行的。

第二章市场预测和产品方案

2.1市场预测

2.1.1食用菌简介和特点

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

我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

典型品种是:

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木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粪、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黄蘑菇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品种。

1、食用营养价值: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

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

菇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菇1.5-6%、干菇15-35%,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而谷物中缺乏,赖氨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金针菇在日本更是称为"增智菇"。

菇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

如VB1、VB12、Vc、Vk、VD及磷、钠、钾、钙、铁和许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

如鲜蘑菇含蛋白质为1.5-3.5%,是大白菜的3倍,萝卜的6倍,苹果的17倍。

1公斤干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量。

食用菌中赖氨酸含量很丰富,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

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

食用菌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而其中74-83%是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

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食用菌富含的Vb1、V12,都高于肉类。

香菇Vd原含量高达128国际单位,是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大豆的21倍。

Vd原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Vd,促进对钙的吸收。

食用菌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

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

2、药用保健价值:

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

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

①抗癌作用:

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

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

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

②抗菌、抗病毒作用。

③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

④健胃、助消化作用。

⑤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⑥利胆、保肝、解毒。

⑦降血糖。

⑧通便利尿。

⑨免疫调节。

近年来,以食用菌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保健食品、保健饮料、酒及药品大量用于医疗临床及投入保健品市场。

因此,食用菌作为一种绿色食品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

2.1.2市场需求分析

纵观历年食用菌市场状况可以看出,整个市场处于需求旺盛、价位不断攀升的态势。

预计今后几年食用菌市场行情将仍然看好,主要原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的需求日益提高。

人们对绿色食品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此类食品的需求量一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

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

专家预测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强身健体的理想食品,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消费者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不仅畅销于国内各大市场,而且还畅销于国际市场。

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来看,食用菌已经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由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为民谋利的主要体现和政策取向。

在市场方面,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原有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由于人口众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市场。

2.2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金针菇、平菇、香菇、鸡腿菇、杏鲍菇标准化基地,重点发展***黄蘑菇。

后期逐渐建成蘑菇罐头加工厂、干制品加工车间,主打高原特色品种***黄蘑菇干制品。

2.2.1金针菇

金针菇主要栽培品种是三明1号。

该菌具有以下优良性状:

菌丝生长快,7天可满管,25~30天菌丝可长满瓶或袋。

出菇快,30多天即可出菇;栽培周期短,70~80天便可完成整个栽培周期。

质量好,菌柄粗细均匀,色泽淡,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4.5%,高于一般菇类。

适温宽,3~21℃下均可出菇。

抗逆性强,病菇与畸形菇少。

2.2.2平菇主栽品种

姬菇898、德丰5号等,出菇温度2-30℃。

以上品种属于新型深色菇,相比传统浅色品种有诸多优点,菇体大、厚实、耐储藏运输。

在全国多地均取得了高产,品种耐寒、耐湿、抗逆性强。

2.2.3香菇主栽品种

香菇SD-1(中温型)、si-8815(中温偏低型)。

根据季节两个品种进行轮栽,实现全年生产。

2.2.4***黄菇

高原特有品种。

目前野生新鲜菇售价约为70元/斤,干制品更是达到300元一斤以上。

目前还没有实现人工种植。

基地将与山西省太谷农业大学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致力于***黄蘑菇的人工种植引种试验,并作为重点品种推广。

第三章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

3.1选址要求

1、地势干燥、通风良好,土质坚实;

2、场地平坦开阔,有发展回旋余地的场所;

3、周边无污染源,环境条件良好;

4、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3.2场址现状

本项目选址318国道***县路段,交通便利。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90亩。

周边还有足够土地可以满足今后的扩大再生产。

目前为农用地,项目拟采用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3.3主要建设条件

3.3.1自然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土地属砂质地,保水、保温性能好;

2、气象条件:

全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冬季极限低温高于-14度,极限高温低于28度。

十分适合食用菌生产。

3.3.2区位交通条件:

位于***市西20公里处,运输十分方便。

3.2.3公共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场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3.3.4经济社会条件:

近年来***自治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高效生态农业、现代设施农业比重稳步提高。

在治安,文化教育,员工居住、医疗、生活后勤保障方面能获得较好的依托。

3.2.5环境保护条件:

本项目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项目建设与经营过程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均按环保部门环境治理措施进行落实,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环保规范、标准。

项目建成后,还能大力促进***黄蘑菇自然资源的保护。

3.2.6施工条件

项目施工建设用的道路、水、电具备,建设资金基本落实,项目技术、工艺先进可靠,项目施工条件具备。

第四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4.1技术方案

根据品种不同,项目生产采用生料或者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

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生料栽培则能相应降低生产成本。

1、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

通过人为控制生产条件,实现全年生产。

2、培养料的配制

培养料以木屑、糠、秸秆、牛粪、猪粪为主。

按一定比例配比后,通过堆放发酵,达到生产要求。

3、装瓶灭菌

用800毫升的塑料瓶装料,大约每瓶装料480克。

培养料表面要压实,并保证每瓶装入的培养料相等,松紧一致,高低一致,这是将来发菌一致,出菇同时,菌柄长短一致的前提。

瓶盖封好后,要立即进行灭菌处理。

放置时间过长(夏天2-3小时)就会发酵,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

常压灭菌,料内温度达98℃以上后维持4小时,项目采用高压灭菌,料内温度达120℃持续70分钟,灭菌结束,瓶子趁热放在经消毒的冷却室中,冷却至25~20℃,及时接种。

4、接种

在无菌室中进行,菌种与培养料之比为1:

50,菌种要求盖满培养料表面,这样能使菌丝生长均匀,并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5、菌丝体培养

将接好种的菌瓶及时转入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18~20℃,空气湿度在70%~80%,每平方米摆放390瓶,一般2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动。

每天通风换气2次,每次30分钟,20~25天后,菌丝即可长满菌。

6、搔菌

所谓搔菌就是用搔机(或手工)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这是促使菌丝发生整齐的重要措施,通过搔菌可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整齐发生。

在一般情况下应先搔菌丝生长正常的瓶子,再搔菌丝生长较差的。

若有明显污染以不搔为佳。

搔菌方法有平搔、刮搔和气搔几种。

平搔不伤及料面,只把老菌扒掉,此法出菇早;刮搔跳老菌种和5毫米的表层料(适合锯末)一起成块状刮掉,因伤及菌丝,出菇晚,朵数减少,一般不用;气搔是利用高压气流把老菌种吹掉,此种方法最简便。

7、催蕾

搔菌后应及时进行催蕾处理。

此阶段温度应控制在12~13℃,给予足够低温刺激,促使原其形成。

但在头3天内,还应保持90%~95%的空气相对湿度,以使菌丝恢复生长。

此后由于呼吸转旺,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在菌丝恢复生长后应逐步加大通风,同时要防止料面干燥,用增湿器进行增湿。

催蕾时每平方米叠放240个瓶子。

约7天左右,便可看到鱼籽般的菇蕾,12天左右便可看到子实体雏形,催蕾结束。

8、均育和抑制

均育是抑制处理的过渡阶段,室温应控制在8℃左右,空气湿度85%~90%,空气环境力求接近自然状态,以促菇蕾在低温环境中分化分枝。

当菇芽长至1厘米时,转入抑制阶段,将温度调至4~6℃,空气湿度85%~90%,二氧化碳浓度0.10%以下,同时给予吹风和光照(每天2~3小时),促使菌柄长度整齐一致,组织紧密,额色乳白。

抑制主要是用微风对准子实体吹拂。

每平方米放置150瓶。

在低温和冷风吹拂下,虽然子实体生长缓慢,但很整齐、强壮,坚挺。

待子实体长出瓶口3厘米,即可套上筒,转入生育室。

9、生育与采收加工

生育阶段的室温应控制在8~13℃,空气湿度75%,光线以黑暗为主,每平方米放置200瓶,待子实体长至13~15厘米,菌盖直径达0.50~1厘米时即可采收。

采收后将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生长不良的菇剔除,按市场要求进行包装,一般用聚乙烯袋抽气密封小包装,每袋100克。

4.2设备方案

4.2.1设备配备的基本依据与原则

1、主要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应与建设规模、工艺方案相匹配,能满足经营要求;

2、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的生产能力要相互配套;

3、设备选型应体现先进、经济、适用,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能力协调性;

4、项目全部选用国产设备,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注重考察、论证设备的节能效果。

4.2.2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设备选型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配置灭菌容器、搅拌机械、装瓶机等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112台套及其他配套设施工具,主要设备及设施工具配置如下:

一、生产主要设备如表

序号

设备

单位

数量

序号

设备

单位

数量

1

灭菌容器

6

6

挖瓶机

2

2

搅拌机械

2

7

制冷一体机

1

3

装瓶机

2

8

包装机

2

4

接种机

1

9

供气锅炉(2t/h)

1

5

搔菌机

2

10

检测设备

1

二、其他设施工具

序号

设备

单位

数量

序号

设备

单位

数量

1

栽培瓶

万只

100

3

培养架

万瓶

700

2

塑料筐

万只

10

4

冷藏运输车

2

三、深加工设备

序号

设备

单位

数量

序号

设备

单位

数量

1

烘干机

4

2

自动分装流水线

2

4.3建筑工程方案

4.3.1设计规范及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33103/1036-2007)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相关的技术法规及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4.3.2设计原则

(1)满足总体规划要求,以简洁的体型,明快的色调体现企业的现代化形象。

(2)以“经济、适用、美观”为设计原则,注重建筑群体的谐调,突出重点,按照规范进行设计。

(3)项目生产用房采用半地下式结构临时建筑,以利于节能、节省建设成本。

4.3.3建筑工程方案

本项目装瓶车间、灭菌车间、预冷室、接种室、出菇房、物料房及其他配套用房设施2000平方米,按用途不同分为轻钢和复合大棚结构。

新增建筑物和建筑设施如下:

装瓶车间、灭菌车间、预冷室、接种室、培养室、出菇房、加工房、物料房和其他配套用房。

建筑方案体现工厂现代化的企业特色,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对生产中有防火要求的区域采取相应的建筑处理措施,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五章原辅材料和燃动供应

5.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本项目年产700吨鲜菇,按0.25kg/瓶计需生产800万瓶,每瓶装料约0.5kg,共需培养料原料4000吨,配比按木屑100kg、米糠20kg、玉米面5kg、石膏粉2kg、过磷酸钙1kg、白糖1kg进行。

5.2燃动供应

1、电力:

项目设备装机容量约320kw,同时开机率按60%,加上生活等用电,年新增电力消耗约50万kwh。

2、水:

主要是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日均用水量15m³,年用水量约5500m³。

3、柴油:

项目装瓶高压灭菌环节需用蒸汽,本工程工艺生产需要蒸汽最大用量为1.82t/h,汽源由公司2t/h燃油锅炉供应,设计效率89%,柴油消耗量126kg/h,年柴油消耗量估算为150吨。

5.3运输:

本项目年吞吐量700吨,运进、运出各350吨,部分采用公司自备冷藏运输车运输,其余采用社会车辆解决。

第六章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

6.1总图布置

6.1.1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1)结合场址现状条件,合理布置建、构筑物,使工艺流程合同,管线短捷,交通畅通;

(2)符合防火、安全、卫生等有关规范的要求,为工厂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3)在满足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前提下,建筑物尽可能合并,以节约用地;

6.1.2总平面布置

项目选址于***市***县***乡,根据场地现状、基地规划及周围道路情况布置厂前区、生产区。

生产区和厂前区由横贯厂区的消防通道隔开。

厂前区布置质检辅助生产用房及绿地。

生产区布置出菇房、培养室、装瓶车间、灭菌车间、物料房等。

基地道路纵横布置,使主要建筑物四周均有环形通道,除满足人流、物流要求外可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

6.1.3竖向布置

(1)竖向布置原则

满足厂区场地标高要求;

满足生产、运输、装卸及管线敷设对高程的要求;

结合现状条件,合理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满足场地排水要求。

(2)竖向设计

本工程生产车间和建筑设施根据场地标高的特点,确定各单体的室内、外标高。

6.1.4绿化布置

基地绿化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生产特点并结合总平面布置进行绿化设计。

绿化布置点、线、面相结合,在道路两侧可种植绿篱、乔木。

绿化既要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美化基地,又不应妨碍生产操作,物料运输及防火要求。

6.2公用工程

6.2.1道路

基地内道路采用内环状结构布置,道路路宽不小于6m,路面为混凝土路面,满足货物运输和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

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连通。

6.2.2停车场

工厂主入口处设小车停车场,在生活区等设部分自行车停车棚,在生产区设货车停车场。

6.2.3供配电

项目供电电源引自场址农村电网,项目生产设备总装机容量320KW,同时开机率按60%,加上职工生活用电,项目年用量估算为50万KWh,项目建一座配电房,安装350KVA变压器1台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6.2.4给排水

1、给水工程

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用水需求,项目用水由当地井水供应,能满足本项目的生产及生活用水要求。

厂区内设置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系统,各系统消防流量为:

室外60L/s;室内10L/s;,需消防蓄水量864m³,设计拟于自备水清水池内储存600m³消防水,保障厂区消防供水的水量要求。

2、排水工程

本工程的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农村污水管网。

6.2.5供热

根据生产工艺,装瓶高压灭菌环节需用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