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357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孔雀东南飞.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雀东南飞.docx

《孔雀东南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东南飞.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孔雀东南飞.docx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叙事诗通过人物对话,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情节开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2、了解在封建礼教压迫下青年男女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反抗精神,进一步认识封建家长制、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

3、掌握这首叙事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些特点及这些表现手法对突出主题思想所起的作用。

4、掌握本诗中“相”字的不同用法以及“信”“适”“令”等实词,掌握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语

1、教师:

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的是哪两部作品?

明确:

分别是北朝的《木兰诗》和南朝的《孔雀东南飞》。

二、知识点拨

1、教师:

何为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

2、教师:

《孔雀东南飞》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全文共375句,计1785个字,被沈归誉为“古今第一长诗”。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北朝·陈·徐陵所编的古诗集《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前有小序。

古诗,指汉末不知作者的五言诗。

三、学习小序

1、教师:

这个序只有53个字,它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全诗故事的梗概,交代了叙事作品中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使读者对全诗有一个整体形象。

2、思考:

“遣”的常用义是什么?

课文中的“遣”是什么意思?

明确:

“遣”的常用义是“送”“打发”“派遣”,课文中的“遣”是休妻或曰“出妻”,特指女子被赶回娘家。

在封建社会,妇女只要“七出”(古代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反动礼教。

这“七出”分别是:

无子,淫泆,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中犯了其中一条,就可被休,像刘兰芝这样的好媳妇也不例外。

四、熟悉课文

1、听课文朗读,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运用课件中“课文朗读”功能)

2、浏览故事介绍,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运用课件中的“内容介绍”功能)

五、整体把握

1、教师: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是按怎样的线索叙述故事的?

依照情节的发展,给每一部分拟一个简短的标题。

长篇作品加小标题的作用在于眉目清楚,便于记忆。

如果小标题定语、状语一大串,就起不到一目了然的作用。

2、交流分析结果,教师出示课件中课文“结构简析”图,供学生参考。

小结:

全诗除首尾两段外,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即逼遣、逼嫁和逼死。

3、交流分析结果,教师出示课件中课文“写作线索”图,供学生参考。

小结:

《孔雀东南飞》结构完整、紧凑、细密。

其情节的组织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

其中,一条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两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纬线;另一条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构成经线,在全诗中占主导地位。

这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人物命运的交代。

六、分析课文(运用课件中的“分段讲授”功能)

(一)“孔雀东南飞……及时相遣归”(1—2段)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相”字的用法及偏义复词。

①“相”是一个会意字,本意是用“目”看“木”,即察看。

引申为“单相”,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之词,有称代作用,可解释为“你”“我”“他”“她”等。

诗人贺知章《回乡偶诗》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两个“相”字,都是称代“贺知章”的,放在诗句中可解释为第一人称代词“我”。

“相”的这种用法在本文中很多,要求大家切实掌握。

此外,“相”还有互相、交相的意思。

还可作名词、动词,如“相貌”“辅助”(解释为“相貌”“辅助”“辅佐”时,“相”念“Xiàng”)等。

②“公姥”本意是“公公和婆婆”,这里只是“婆婆”的意思,没有“公公”的意思。

这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的用法叫“偏义复词”。

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

例如口语录中“有个好歹”(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等。

本诗中这种现象比较多,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3、思考:

①古诗常采用“赋”“比”“兴”手法,何为“赋”“比”“兴”?

宋代的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

赋——铺陈其事者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第一诗段采用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明确:

先说孔雀向东南飞去,犹豫徘徊,不忍离开,再引出一场恩爱夫妻生死别离的人间悲剧。

这是运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

它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启发联想。

这里借徘徊反顾的孔雀起兴,一则以孔雀比喻仲卿夫妇,暗示他们的不幸遭遇,引起下文;再则借以造成一种难分难舍、凄凉悲怆的气氛和情调。

在古诗中言夫妇别离往往用双鸟起兴。

②第二诗段的前半部分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里从十三岁说到十七岁,连用四个排比句,采用名歌传统表现手法——赋的艺术,简洁有序地强调了刘兰芝从小聪慧能干、才艺俱佳,很有教养,使这一形象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可敬可爱。

③遣归在古代是一种很大的耻辱,决不能见谅于自己的家人和族人,兰芝知书达礼又聪明能干,与仲卿感情深厚,却为何要自请遣归?

她以怎样的语气提出?

显示了她怎样的个性?

明确:

一则因不堪焦母的凌辱,一个“故”字活画出焦母的百般挑剔之状;再则,因深知遣归之势,不能挽回,与其被休,不如自请。

语气委婉而率直,性格柔顺却刚强。

最后提出的“遣归”要求,感情强烈,态度坚决,理由充足。

至此,刘兰芝刚强不阿的性格已初见端倪。

(二)“府吏得闻之……久久莫相忘”(3—8段)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的用法、“床”的意义和同义复词。

在这一课里,“自”的用法复杂难记,有实词也有虚词。

“自”的本意是“鼻子”,引申为自己、从、本,借用为即、其、且等等,要求大家记住这几个比较常用的用法。

“我自不驱卿”中的“自”解释为“本”。

床,当时是坐具。

小床仅容一个人坐,比板凳稍宽。

年老或尊贵者坐在床上。

坐床是从席地而坐到坐椅子的过渡。

古诗中为了字数的整齐和音节的和谐,常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用,实际意思相当于其中的单个字的意义。

如“偏斜”(相当于“偏”或“斜”)“从许”(相当于“从”或“许”)“归还”(相当于“归”或“还”),本篇中这样的例子很多,需要好好体会。

2、思考:

焦母是怎样棒打鸳鸯,活活拆散这一对恩爱夫妻的?

言为心声,试分析焦母的语言,体会焦母的形象。

明确:

焦母先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刘兰芝身上,再用休妻再娶软化仲卿的反抗,一会儿对仲卿好言诱哄,一会儿对仲卿恶语威胁,软硬兼施,企图让仲卿休妻。

当仲卿不从时,焦母就大怒,活画出专制、横蛮的婆母“声口”,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罪恶本质。

(三)“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9—12段)

1、思考:

①被休,已是极不光彩极没面子的事,而刘兰芝却一反常态,离开焦家前精心打扮自己。

这样处理,你认为真不真实?

作者细写她的刻意著妆,意欲为何?

明确:

以兰芝的个性与教养,完全真实可信。

所以她即使被遣,也不像一般妇女哭得泪人模样,也不像泼妇一样,大骂一顿,然后扬长而去,而是强忍痛苦,刻意著妆,表示决不服从。

作者运用夸张和渲染的手法着意写装束,目的在于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

这样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也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强烈谴责。

同时,又为下文县令和太守的两度求婚作张本。

②兰芝别离焦家,从行动上看,写了几方面的心理活动?

从中可见兰芝怎样的品格?

明确:

写了三方面的心理活动。

对焦母,谦而不卑,柔而有刚;对小姑,泪如雨下,情同手足;对仲卿,海誓山盟,忠贞不渝。

通过兰芝辞夫别姑时感情强烈的片刻,展现了兰芝性格的另几个侧面:

坚强、善良、重感情、高素质。

她的表面上的谦虚柔顺正表现了她有教养以及内心倔强,不肯屈服的反抗精神。

(四)“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13—22段)

1、教师引导学生落实“信”“适”等几个实词以及“六合”等文化知识。

现在先来讲一下“自可断来信”的“信”字。

请看一段小故事: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客向淮上利害。

答曰:

‘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这里,信是使者,书才是使者带来的信。

“自可断来信”的意思是不要派媒人来(说媒)了。

不能误会成“不要再写信了”。

“适”有“到……去”“女子出嫁”“适合”“刚刚”等意思,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把握。

这里的“始适还家门”中的“适”就是“女子出嫁”的意思,后文中“适得府君书”的“适”是“刚才”的意思,《诗经》中“适彼乐土”的“适”是“到……去”的意思。

“六合”,在古文中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年、月、日的干支(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都相适合。

二是指天地四方,即天下。

例如《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六合”。

文中当指第一种义项。

2、思考:

①刘母对兰芝的遭遇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刘母的话是不是第一段中兰芝话的简单重复?

明确:

刘母历数教养的艰辛,对兰芝的被休,有埋怨,有疑惑,也有悲哀。

她同情女儿但也不予保护,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她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权力。

作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将同样的话语重复,一是敲实、陪衬兰芝的形象,二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②兰芝已经与仲卿盟誓,为何又答应其兄改嫁?

素来情胶意膝的夫妇,怎么会背盟弃誓?

是苟安还是慕荣?

是喜新还是厌旧?

这样处理会不会扭曲人物形象,淡化文章的思想内容?

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封建社会中讲妇女有“三从四德”,“三从”就是“在家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

所以,刘兄的话不能违抗。

但从刘兰芝的“低头听”“低头思”可见她心中早有打算:

任凭风云变幻起,初衷难违情依依。

由此可知,兰芝的选择,是稳定局面的办法,是欲擒故纵的手段,是力争再会仲卿的举措,也是志死已决的表现。

这样处理,不仅不会扭曲人物的形象,淡化文章的思想内容,反而更能突出兰芝性格中的刚烈以及对爱情的忠贞。

从情节上看,这一部分矛盾表面上未激化,甚至有缓和平静之势,实际上平静中孕育着不平静,为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蓄足了势。

③仔细体会第二十自然段,分析刘兄形象。

明确:

刘兄不仅不同情妹妹的遭遇,反而以妹妹的青春作自己明天的赌注,逼其改嫁,其趋炎附势、冷酷无情的嘴脸,昭然若揭。

④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从迎娶、行聘、举宴和从人着力铺叙太守家迎亲的排场?

明确:

诗人极写迎亲场面的喜庆气氛,为了烘托兰芝“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可贵品德和爱情,也为她“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埋下伏笔。

同时,极大地表现兰芝的身价之高,反衬了她的悲惨命运,强化了悲剧气氛。

(五)“阿母谓阿女……千万不复全”(23—27)

1、思考:

①“摧脏马悲哀”该怎样理解?

明确:

这句是运用了渲染的手法,作者用马悲衬托仲卿闻听兰芝婚变又亲眼目睹兰芝出嫁时内心的强烈痛苦。

这种痛苦越强烈,越能反映仲卿对兰芝的真挚而深厚的夫妻情。

②“磐石”“蒲苇”的比喻,上文也出现过,两者所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明确:

“磐石”“蒲苇”的比喻第一次出现是夫妻分别时从兰芝口中说出的,是兰芝忠于爱情的有力表现。

现在从仲卿口中说出,表面上是在讥讽兰芝的出尔反尔、不守盟约(“贺”),实际上正是表现了对兰芝的深深爱恋,即所谓“恨愈深,爱愈深”也。

(六)“府吏还家去……自挂东南枝”(28—32)

1、思考:

①这一部分写夫妻双双自杀,气氛极为悲愤凄楚,哀怨动人,哪些地方是用景物描写来渲染反衬的?

哪些地方是作者的哀叹?

明确: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既象征封建家长迫害青年的淫威,又暗示两人生命的终结;太守家“其日牛马嘶”的热闹景象反衬兰芝的悲愤心情;“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用来渲染兰芝“举身赴清池”的悲惨凄凉。

作者的哀叹是以第三人称的语气出现的,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②同为殉情,两人的动作心理又有何区别?

明确:

兰芝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这副傲骨,这份坚贞,无一声哀叹,无一滴眼泪,无一不徘徊,完成了兰芝光辉形象的最后一笔。

仲卿是“长叹空房中”“徘徊庭树下”,顾恋老母,徘徊再三,反抗的性格中多了一份软弱,但也愈见他的诚正与善良。

同为叛逆,程度不同,但都切合各自的性格与处境。

(七)“两家求合葬……戒之慎勿忘”(33段)

思考:

从最后一段看,封建家长们最后有没有认识到这一悲剧内涵?

明确:

可以肯定地说:

没有。

故事到主人公双双殉情完全可以戛然而止,然而作者终于不忍心了,又抹上了“鸳鸯和鸣”这极富浪漫色彩的一笔,以枝叶相交和鸳鸯和鸣来象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缠绵不绝。

这样处理,旨在反映人民群众要求冲破礼教重围,追求幸福生活的意志和愿望。

七、全文小结: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优秀的长篇叙事诗。

这首诗主题积极,它不仅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朴素生动的个性化语言,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人物形象,而且在情节的安排上也独具匠心,写得跌宕起伏、婀娜多姿、张弛有致、真实感人。

堪称千古绝唱。

在表现上,大胆继承和发扬了《诗经》中托物起兴、排比铺陈的手法。

这首古诗代表着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兰亭集序》教案

1.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情感目标:

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

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强调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

(2)提出疑难问题

3.设计多媒体课件,将书法作品、图片、板书等用幻灯片形式展示。

4.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引入

同学们,知道唐太宗吗?

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

“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

”那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

对!

他说:

“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

”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

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

此后传世的“兰亭”是“兰亭”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

同学们可以翻到本册书的插图,(或打出“兰亭”帖幻灯片)欣赏《兰亭序帖卷》。

你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

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

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

中国人是形式美最发达的民族,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玉器、陶瓷、亭台、园林无一不表现中国人对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美。

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

在这里,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朗读

1.教师范读全文。

学生用心体会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2.打出第二张幻灯片(正音),请一组同学依次念,教师随时订正读音。

癸(gui)丑会稽(kuaiji)修禊(xi)流觞(shang)曲水游目骋(cheng)怀

放浪形骸(hai)曾(zeng)不知临文嗟(jie)悼趣(qu)舍万殊齐彭殇(shang)

3.全班齐读全文。

思考本文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第一节

1.请一生读第一节。

2.教师指导朗读:

“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

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

3.全班齐读第一节。

4.分析:

教师问:

“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信可乐也”

教师问:

那么乐从何来?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良辰:

暮春之初。

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

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

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

”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

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

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

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美景: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

其山如何?

“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

“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

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

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

信可乐也。

乐事:

指什么?

明确“修禊事也”。

当地风俗:

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

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里“群贤”不是浮泛奉承之辞,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

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

请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来齐读: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请同学们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译文:

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打开幻灯片)——明•文征明•流觞赋诗图

⑷赏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学生读: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

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

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

是游目骋怀。

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请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游:

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

驰骋,自由奔放的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

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

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

所以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

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世说新语•赏誉》)的情性的体现。

四、学生齐读第一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二三节,翻译以下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梳理本文重点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转乐为悲的情感,认识作者观点的积极意义。

一、梳理字词:

(打开幻灯片)

1.请学生回答加点字含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俯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

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

用来……,表凭借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的原因,表原因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纵使、尽管

所之既倦往、到达、往到

感慨系之矣代词、它

之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前置的标志词

后之视今取消句子独立性

形骸之外的助词

2.请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明确:

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

的说法是妄造的。

二、同桌互读互听二三自然段,然后全班齐读。

三、讨论:

(幻灯片打出各问题)

1.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

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是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

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

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

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

“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

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

“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

”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2.那么作者悲从何处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的明确:

其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

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内室清淡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其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

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其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

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无情的恐惧。

3.这一节作者的悲叹与上一节的叙事有何联系?

明确:

第一节写行修禊事,是为了祈福消灾。

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