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501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8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docx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风 筝》

涞水四中   孙建英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

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

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

 

③预习课后练习一、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

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

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

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

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从质疑开始。

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

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探究。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探究疑难。

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但是联系语境便能解读。

 

最后,设置一个典型环节——合作表演。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

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计:

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3)典型环节的设计:

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

如合作表演时,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

由歌曲《三月三》引入: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2)互谈感受:

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

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

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

(投影课题并出示目标:

见课件)  

(4)了解鲁迅及作品:

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1)检查预习,订正字词。

(见课件) 

(2)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

) 课件显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可从“我”的角度,也可从小兄弟的角度谈。

)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再启发提问。

)        

  [教师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感悟到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

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

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

我们要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因是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          

(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生共读。

(提问暗示:

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

)   

(2)讨论明确:

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

   (板书)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

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问题卡片。

)             

(2)学生与学生对话:

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

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

(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

 

(2)准备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课文主体内容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交流探究。

         

师生与作品对话:

                                                                    

(1)师范读1、2自然段,生思考 [问题情境一]:

          1、“我” 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

(联系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

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多角度探究)       

[讨论明确1]:

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讨论明确2]: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

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指名朗读课文(3—4段) ,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板书] “我”:

嫌恶  小兄弟:

喜欢   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

(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天真、活泼、聪明。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

(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3]:

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3)自由朗读第5—11段。

思考[问题情境三]: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

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

   答案在第几段?

(划出并自读之。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作者为什么说“不幸”?

(自主探究,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

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3、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后在书上划出,这是本文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感悟。

)[教师小结]: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

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

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

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

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                                                

 [教师小结]:

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

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

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

令人悲哀沉重。

                                                                      

(4)[问题情境四]:

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

(集体朗读)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可以适当提示背景资料。

)    [讨论明确]: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

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

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体验反思,合作表演。

   学生与作者对话:

 

(1)假如你处在作者这个位置,你会如何做?

找同桌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我”和小兄弟。

  

(2)想象虚拟空间,穿越历史,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感悟主旨。

 师生与作者对话:

          

(1)讨论:

请四人小组讨论,从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提示:

在整体感知与局部探究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品析、研讨主旨,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并站 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

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4)主题探究提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四)课堂总结,提出希望。

 教师与学生对话:

          

(1)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

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

说明“我”对弟弟的自省。

(板书) 

悲哀:

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

也说明 弟弟和“我”的亲情。

(板书) 

(2)教师总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

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

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

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

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课后练笔。

文中小弟弟说:

“有过这样的事吗?

”弟弟似乎全然忘却了,毫无怨恨。

那么,如果弟弟没有忘,请你想象一下当哥哥有此行为后,弟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狼》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诵读,是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狼》是《聊斋志异》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文言小说,篇幅短小,文笔简练,意味深长,很适合学生阅读,所以把诵读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

同时本文字词、句式重难点较多,语言理解存在一定障碍,教学时对此也应适当重视。

 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便于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思维活跃,对生动的情节、蕴含的道理产生较深切的感受。

 

其中文章第三、四段描写,精彩生动,值得细细品味。

 教学目标:

 1.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 把握故事情节,通过揣摩语言,认识狼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理解课文主旨。

 3.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不少知道这个故事吧,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一位屠夫又和“狼”遭遇了,那么双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文言代表小说家蒲松龄的名篇《狼》,看看狼与屠户的命运究竟如何。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展示作者及作品的介绍: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

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

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

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自读指导   

  1.一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轻声朗读,圈点注音生字,读准课文。

     学生大概圈点注音以下生字:

   

  缀行zhuì    屠大窘 jiǒng    苫蔽成丘shàn   耽耽相向dān dān  

目似瞑míng   只露尻尾kāo     假寐mèi     狼亦黠xiá     2.二读课文,小声朗读,自读自译,用方框框出常用的、难理解的词语。

     

学生可能框出以下词语:

   

  缀行  从  并驱如故  大窘  顾  耽耽相向  弛担持刀  少时  径去  目似瞑   意暇甚  方  假寐  黠  顷刻  诈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用法:

犬 、洞、意、遂、故、前、敌 

 3.三读课文,放声朗读,直至读顺:

不漏字、不添字、不倒字、不磕绊、不读破句。

       

4.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5.译文指导 

文言文翻译有“信、达、雅”三个原则。

“信”就是翻译准确,合乎原文,“达”就是翻译通畅,“雅”就是翻译得美,要有文采。

翻译方法不外乎:

“对”、“换”、“留”、“删”、“补”、“调”、“变”七个字。

 

 学生小组翻译,互相质疑。

 

6.四读情景。

《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情景。

①读出轻重。

②读出快慢。

③读出抑扬。

 

四、复述故事 

1.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创造性复述。

 

提示:

①注意小说的情节结构:

屠户遇狼(开端)、屠户惧狼(发展)、屠户御狼(发展)、屠户杀狼(高潮、结局)。

 

      ②学生可展开想象,可用如下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

A设置环境。

B添加动静。

C加上声色。

D安排远近。

E配上衬景。

F表现心理。

如对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以加风声的描写。

 

学生小组合作,互为补充。

 

3教师点评。

 

五、欣赏体味本文精彩描写 

每位同学认真地选一个地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欣赏其妙。

 

老师先举个例子,如“一屠晚归”中“晚”说明当时路上已无人,“晚”渲染出当时的时间及恐怖的气氛,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一个小小的“晚”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请同学们自选角度,品味语言,方法是用你的笔,圈出一个地方,然后写上一两个关键词,体现你的理解和点评。

 

学生独立进行语言赏析,全班交流。

 

重点落实文章第3、4段内容,如: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运用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狼的狡诈。

 

“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运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

 

六、主旨探究 

文章在最后一段议论嘲讽的仅仅是狼吗?

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思考,多方面谈感受。

 师提示:

狼代表了坏人,代表了恶势力,代表了困难。

 

明确: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特别是在现实社会中,当我们遇

到坏人、恶势力和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应该像文章中的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战胜阻碍你前进的一切,最终取得胜利。

 

七、拓展阅读 

《狼》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把这则小故事和课文作比较,写得如何?

又能得到哪些启示?

谈谈你的想法吧!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的方法。

 2、认识“除蔽纳谏”这种政治见解的进步作用。

 3、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一词多义词的义项,了解特殊句式。

初步理解意动用法。

 

教学重点:

 

1 、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  

教学时数:

2课时

 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依照注释,弄懂文章大意。

 2、借助资料进行文言知识整理,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

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

“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 学生展示,师补充)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