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585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docx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一)关联词的使用

关联词的意义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就是关联词语。

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并列关系:

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

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既…又…一边…一边…又…又…一面…一面…

不是…而是…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

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因果关系:

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所以…既然…就…由于…因而………因此……

既然…那么………因为……之所以……是因为……

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②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转折关系:

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虽然…但是………可是……尽管…还是…

①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

②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

选择关系:

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情况,从中选一种。

或者…或者…宁可…也…不是…就是…与其…不如…

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②凡卡常想:

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假设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如果…就…要是…就…假如…就…倘若…就…即使…也…

①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②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条件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

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递进关系:

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而且…不仅…还…

①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②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关联词语填空

1、(  )风吹雨打,我们(  )坚持到校学习。

2、(  )成绩再好,你(  )不能自满呀!

3、我(  )这么用功,(  )成绩还是不如你

4、有人口头上(  )讲得很好,(  )行动却做得很少。

5、(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报到。

6、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7、(  )怎么拥挤,他(  )能挤过去。

9、雷锋(  )死了,(  )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10、这个橡皮(  )我的,(  )李明的。

12、(  )水再上涨,江堤(  )有危险。

14、(  )明天天晴,秋游(  )按期举行。

15、道德(  )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21、刘胡兰(  )牺牲自己,(  )不出卖同志。

23、妈妈(  )看电视,(  )织毛衣。

24、做事(  )坚持不懈,(  )能成功。

25、小明(  )学习好,(  )体育也很棒。

30、(  )鄞奋学习,(  )能提高成绩。

31、(  )明天爸爸不上班,他(  )会带我上公园。

33、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36、小艇(  )速度非常快,(  )还能做急转弯。

42、周末的晚上,我(  )看电视,(  )听音乐。

43、王敏多才多艺她(  )会唱歌,(  )会跳舞。

小学关联词专项练习题

一.为下面的句子搭上恰当的关联词:

只要……就……如果……就……因为……所以……

既然……就……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即使……也……只有……才……

(1)()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能得到提高。

(2)花生()不好看,()很有用。

(3)()他讲得很动听,()我听得津津有味。

(4)爷爷()答应了你,你()放心吧!

(5)()是数九寒天,我()坚持锻炼。

(6)()刻苦学习,长大()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

(7)这座井里的水()清凉,()甘甜。

(8)()没有这个转播台,老山沟里()收不到电视。

二.填写关联词

1、我爱鸟,也爱养鸟。

2、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睛容易患近视。

3、你们成绩很好,不能骄傲。

4、你们成绩再好,不能骄傲。

5、这次比赛输了,我们不能参加复赛了。

6、这次比赛赢了,我们不能骄傲。

7、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我们赛出了成绩。

8、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三.请你让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

要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哦。

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4、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5.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二)修改病句

概念:

凡是不符合语法规则、逻辑、修辞和语言习惯的句子都属于病句。

1、常见的语法类型有:

(1)用词不当

(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重复罗嗦(5)自相矛盾(6)词序混乱(7)指待不明(8)分类不当

2、怎样修改病句

(1)认真的读原句,弄清楚句子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3)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4)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顺、符合情理。

3、常用的删改符号(略)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

①主语、谓语、宾语残缺;②必要的修饰语残缺;③关联词残缺。

1.上星期去植树了。

2.我和姐姐都参加了。

3.完成了作业。

5.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7.小周虚心接受同学们。

二、词序颠倒。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3.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4.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7.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三、用词不当,

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5.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11.学校的操场扩张了不少。

18.所有的同学都尊重小学生守则。

四、搭配不当类。

1.江心岛的夜晚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

4.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7.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9.我的家乡是上海市人。

10.秋天的西安是个美丽的季节。

五、指代不明。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

“上课要积极发言。

5.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7.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9.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六、前后矛盾。

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5.平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风浪向岸边驶来。

6.天空布满了乌云,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

8.今天早上下了一天雨。

七、重复罗嗦。

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3.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6.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8.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把时间白白地,无缘无故地浪费掉。

八、不合逻辑类。

(归纳不当)

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5.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9. 妈妈今天买回来很多水果,有苹果、香蕉、西红柿、梨、黄瓜。

(三)修辞手法

八种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一、比喻

(一)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1)本体:

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

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

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拟人

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

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

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三、排比

(一)什么是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

(1)晏子回答说: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四、夸张

(一)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二)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三)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四)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五、设问

(一)什么是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二)判断要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三)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四)例句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六、反问

(一)什么是反问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

 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三)反问的作用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四)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七、对偶

(一)什么是对偶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二)判断要点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三)对偶的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四)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八、借代

(一)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二)判断要点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三)典型句子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四)句式转换

一、同样的词语,不同的语序,表示不同的意思。

如“我、哥哥、同学、的、来了”这五个词语,可组成五句话:

A、我哥哥的同学来了。

B、我同学的哥哥来了。

C、哥哥,我的同学来了。

D、同学,我的哥哥来了。

看,次序变了,意思就大不相同。

二、“把”字句、“被”字句和一般陈述句,三种句式互相变换,意思不变。

A、“把”字句即带“把”的句子。

如:

大水把森林淹没了。

B、被字句,即带被的句子。

如:

森林被大水淹没了。

C、一般陈述句,即告诉人一件事的句子。

如:

大水淹没了森林。

意思不变,可是不同的三个句式。

三、肯定句式、否定句式、双重否定句式

A、肯定句式,即不带否定词(不、没…)的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如:

明天我们去看画展。

B、否定句式,即带否定词(不、没…)的句式,表示否定的意思。

如:

明天我们不去看画展。

C、双重否定句式,即带两个否定词(不、没…)的句式,好象数学中的“负负得正”一样,“否定+否定=肯定”,表示肯定的意思,但比肯定句语气更加强烈。

如:

明天我们不能不去看画展。

四、直接对话句,转述句

A、直接对话句,即一个人说的话一字不差,照录不误。

如:

爱因斯坦友好的对小姑娘一笑:

“对不起,

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这是直接写人的对话。

B、转述句,即一个人转述另一个人的话,当然只是人家的意思,不是自己的话,人称也要变成第三人

称。

如:

死因斯坦友好的对小姑娘一笑说,对不起,小姑娘,是他不小心。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

练习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

为转述语句,可以增强我们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练习时,应注意三点:

一是改换人称,(将你、我、我们等改为他、他们)。

二是改动符号,将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

三是适当的调整词语,是语句通顺。

四是保持愿意不变。

五、文明语言,不文明语言

A、文明语言,即话说得很有礼貌。

如:

岳飞向前施礼:

“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

他往哪条路上去了?

B、同样意思的话,有的讲的就很粗野,没礼貌。

如:

牛皋像一个老者问路,在马上吼道:

“呔,老头儿!

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

真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六、陈述句,反问句

A、陈述句指说明意思,叙述事实的句子。

如: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

B、反问句只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的句子。

如: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一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首先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再把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好。

3、有时为了加强语气,还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词。

4、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时,可以有不同的改法。

如:

A句还可改为:

(1)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难道能是最伟大的人吗?

(2)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能是最伟大的人吗?

(五)三种该注意的标点符号

1、省略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文中内容的省略;

(2)表示说话的迟疑;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4)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

(5)表语句内容的跳跃。

2、破折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解释说明;

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2)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声音的中断或延续。

“卖——扇子啦!

3、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引用别人或者直接说出来的话;

(2)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3)表示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

小学二

(2)班班规

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  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   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

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  做好两操。

6、  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  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 站如松 快如风 静无声

 班规: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

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

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

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

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加分标准

序号

考核项目

加分值

备注

1

单元考试满分

+2

2

单元考试85分以上

+1

3

课堂小测满分

+1

4

期中、期末考试满分

+3

5

在红领巾广播站投稿一次

+2

6

在校级活动中获奖

+5

7

作业十次全对得一颗星

+3

8

课堂上得到表扬

+1

9

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

+1

10

做好事、有利于班集体和学校的事

+2

11

进步比较明显

+2

12

连续一周该组值日卫生达标

本组值日生每人加2分

 

扣分标准

序号

考核项目

扣分值

备注

1

没交作业、不做晚作业

-1

2

忘带书本、学具

-1

3

迟到

-1

4

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

-2

5

不穿校服,不戴红领巾

-1

6

吃零食、带钱、带玩具

-2

7

说脏话、打架

-3

请家长,写保证书

8

座位周围有垃圾

-2

9

课间操、眼保健操不认真做

-1

10

升旗时违反纪律

-2

11

来学校不进教室,在走廊聊天打闹

-1

12

体育课打闹说话、排队不整齐

-2

 注:

每人基本分60分起,学期末核算总分,作为学期评先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