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6035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9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docx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农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

项目执行单位:

项目负责人:

二、项目建设内容

建立完善的茶叶生产记录制度、内部质量控制制度、鲜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茶叶加工技术规程、环境质量控制规程、

建立从鲜茶叶收购、生产、加工、包装、贮运、营销全过程

各个阶段的产品标识和追溯制度。

建立从生产队到总场的信

息网络,配臵专用电脑20台,建成农场内部局域网,建立茶

叶产品安全监管、追溯与召回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EAN/UCC

标识追溯系统,配臵标签打印机、贴标机、喷码机、IC卡、

射频卡、IC卡读写器、射频卡读写器等专用设备。

2

三、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年限为一年,即2009年。

追溯规模:

茶园总

面积12000亩,年产绿茶3000吨。

追溯深度为鲜茶叶生产

的最开始环节到加工、储运、销售的各环节,即实现从茶杯

到茶园的追溯。

追溯精度为每一个独立销售的茶叶单品。

3

 

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背景

湖南省东山峰农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鄂西南

交界处。

地理座标:

东经110°35′48″~110°48′1″,

北纬29°25′1″~29。

57′25″。

属武陵山脉太青山北支,

紧邻湖南屋脊—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最高海拔

1516.3m,最低海拔220m,周围数百里群山重叠,无任何工

业污染,是历史上“宜红”茶主产区。

农场总面积7.6万亩,

总人口5300人,其中农业人口3200人,以种茶为主,现有

茶园1.2万亩,年产绿茶3000吨,年工农业总产值5000万

元。

农场周边5个乡镇总面积267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

人,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绿茶10000吨,成为了湖

南茶叶主产区。

东山峰农场出产的“东峰”牌云雾绿茶1990

年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

批茶叶“绿色食品”(现标志编号为:

LB-44-0402180156A),

200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百万担出口品牌茶基地”之一,

2002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农垦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农

场”,2006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

场内现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9家,年生产能力达4000吨,

特别是东山峰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以先进的加工技术、设备和

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以及雄厚的资金保障而称雄湘西北茶

叶界,是湘西北最具优势的茶叶生产经营龙头企业。

4

 

东山峰农场自2000年起,一方面加大了茶园品种改良

的投入,每年以福鼎大白、槠叶齐、碧香早为主要品种改造

低产老化茶园500—800亩;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

管理与监督,全面实行无公害茶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行有

机茶生产技术规程,使茶叶产品安全达到国家标准和欧盟标

准。

加上得天独厚的优良自然生态环境,先进的生产工艺流

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

东山峰已

完全具备实施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建设条件。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是保障农产品消费

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结束,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

视。

近年来,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动植

物激素等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

加之工业“三废”

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

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

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

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可追

溯系统,对防止突发性或群发性茶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具

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是推进农场茶叶生

产结构调整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5

 

茶叶生产结构调整是近年来农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推进茶叶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东山峰农场近年来逐步实

行了低产茶园改造、茶叶品种改良、无公害茶叶生产基础建

设、有机茶生产等一系列行动。

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系

统,可以全面开展对茶叶产品品种和品质的筛选与提升工

作,监测分析各销售点各茶叶品种销售优势,引导各农业生

产队科学地调整茶叶品种种植结构,引导各茶厂加工行销对

路产品。

指导农业职工或茶叶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适

宜的茶叶品种,提高茶叶产品品质,形成茶叶产品产区优势,

培育和发展品牌企业。

通过对茶叶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等

的监管有利于摸清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而指导农业职工按标准化组织生产,逐步提我场高茶叶产

品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三)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是发展特色、高效、

生态农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后劲的需要

东山峰及周边乡镇地处湖南西北部湘鄂边境的高海拔

地区,周围数百里青山环抱,四季云雾缭绕,生态环境优良。

东山峰是湖南百万担出口品牌茶生产基地,是全国农垦无公

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农场,是国家茶叶“绿色食品”生产基

地。

实施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项目建设,对进一步发挥

示范基地作用,科技幅射周边近10万亩茶园、近百家茶厂,

发挥该地区独特的云雾绿茶品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对发

6

 

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东山峰及整个湘西北贫困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增添强大

的后劲。

(四)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是促进茶叶产业可

持续发展的需要

茶叶是湘西北山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山区农民收入

的主要来源,实施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项目建设,能促

进农业职工和企业提高茶叶质量,增强茶叶市场竞争力,促

进农业职工增收,是推进本地区乃至全省质量兴茶、科技兴

茶,使我省茶叶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

(五)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是与国际接轨和增

强我场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产

品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竞争。

为了

保护国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世界

许多国家纷纷利用WTO有关协议,特别是贸易技术壁垒协定

(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抵制国外产品,

保护国内产业。

我国生产的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肉

类等产品,在价格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传统的出口创汇

产品。

但近年来发达国家以质量安全为由纷纷设臵技术性壁

垒,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阻。

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

这种态势逐步加剧,蔬菜、茶叶、畜产品、蜂产品、水产品

7

 

等相继遭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欧盟的封杀。

2002年

以来,欧盟提高了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严重影响了我国茶叶

出口和农业职工利益。

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不健

全,使贸易国对我国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产生怀疑。

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建设,已成为维护我国农民

和农业企业权益,扩大农产品出口和抵御国外农产品对国内

产业冲击的当务之急。

总之,建立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是保障消费者安全

的需要,是茶叶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场茶叶产品国

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

志。

加快我场茶叶产品质量查追溯系统建设已刻不容缓。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东山峰农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鄂西南交界处。

理座标:

东经110°35′48″—110°48′1″,北纬29°25′

1″—29°57′25″,属武陵山脉太青山北支,境内最高海

拔1516.3m,最低海拔220m。

周围数百里群山重叠,素有湖

南屋脊之称,是历史“宜红”茶主产区。

农场总面积7.6万

亩,总人口5300人,其中农业人口3200人,以种茶为主,

现有茶园1.2万亩,年产绿毛茶3000吨,年工农业总产值

5000万元。

东山峰周边5个乡镇总面积267平方公里,总人

口20万人,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绿毛茶10000吨,

8

 

区域内现有茶叶初制加工厂38家,年生产能力达1.5万吨,

茶叶产值9000万元,社会经济总量约1.8亿元,由于地处

偏远,生产条件较差,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是省级贫

困地区。

石门县为历史茶叶产区,东山峰专业种茶也已有20多

年历史,从茶园栽培到加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现

有茶叶栽培、加工专业技术人员178人,其中中级、高级技

术人员45人。

自2000年起,农场每年对农业职工进行一次

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技术培训,全部农业职工都已基本掌

握了生产技术。

农场已形成了4000吨初制,5000吨精制加

工生产能力,茶厂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项目实施具有

良好的生产技术条件。

农场组织各农业生产队进行茶叶生产,茶树栽培按

NY/T5018—2002《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并参照执行NY/T51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病虫、

草害防治按NY/T5018—2002《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

程》执行。

鲜茶叶按标准采摘后制作采摘标签,由茶厂定点、专人、

专车组织收购、运输,并安追溯要求填写收购卡片,然后由

茶厂按NY/T5018—2002《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以及《东山秀峰茶

地方标准》进行茶叶加工。

其加工流程为:

采摘-分级-运输

9

 

-摊青-刹青-烘干-复干-精制-检测审-分级-包装入库。

加工

环节严格按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茶NY5244-2004、

NY/T288-2002、NY5196-2002标准的规定执行。

茶园、茶厂远离城市及工业污染源,12000亩茶园以茶

林相间的最优生态分布于海拔600米至1200米的群山峻岭

之中,成梯形状分布,地理优势非常有利于茶叶加工,茶园

由农业生产队按绿色食品、有机茶标准规范种植。

茶厂占地3万余平米,建有4条绿茶生产线和一条手工

名茶生产线,有年加工能力4000吨茶叶精制车间生产线,

有独立的茶叶专用仓库一栋计1800平米,有独立的茶叶包

装车间二层共800平米。

辅助生产设施和职工生活区用围墙与生产区完全隔离。

相距100米至300米。

农场负责茶叶生产大气、灌溉水、土壤、植被、病虫草

害预测、生态生物防治、茶叶采摘、运输、加工、检测、包

装、销售、质量反馈等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

茶园生产有严格的肥料、农药施用记录和农事记录。

叶加工、检测、包装、入库、出库、原辅材料选用建有规范

的生产记录和日报、月报表,建有专门的茶叶生产评审、档

案室,并将生产记录定期整理归档。

农场各生产队均被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覆盖,交通通信

条件较好,农场已具备建设茶叶质量追溯系统的基础条件。

10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

一、单位生产管理基本情况

农场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专门领导小组。

实行场长

负责制,下设办公室、综合经营部、茶园部、茶叶加工部质

检部、财务部。

机构、各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场长

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方

针、政策、法律、法规。

负责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的

制定,质量方针、目标的制订,批准和实施;负责建立与质

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明确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委派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任免各部负责人,批准、发布质

量手册,并进行宣传和贯彻,对农场的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

全权负责;负责特殊合同的评审和批准;负责对职工考核和

审批。

主管副场长:

协助场长开展各项工作,场长不在时,在场长的授权下,

代表场长行使场长的职责。

办公室

负责组织编制农产品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它的管理

和产中控制文件;负责质量记录及产中控制,处理各项记录

和归档保管;负责组织实施员工的再教育、培训、考核、认

定管理工作;负责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内部质量审

11

 

核。

负责产品质量日常事务性工作,协助场长协调和管理。

综合经营部

负责所管辖部门贯彻实施质量方针;负责常规合同的审

批和特殊合同的组织评审;负责无公害农产品售后服务及有

机茶市场管理工作;负责生产资料采购工作,保证茶叶生产

投入物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茶园部

负责茶叶基地开发计划实施及生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负责生产队在生产过程中与各部门的协调;青叶标识、质量

可追溯性及生产过程运行的质量控制;负责所管辖部门贯彻

实施质量方针和规章制度的落实。

茶叶加工部

负责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及质量标准的实施;负

责车间规章制度文件的制定实施。

组织各生产车间在实施过

程质量控制程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负责产品标识和可追

溯性要素的控制;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臵,制订实施与

生产过程控制有关的纠正及预防措施;负责搬运、贮存、包

装、防护和交付的控制等工作;负责设备使用、维护与管理,

监督车间做好设备保养;检查、监督生产车间日常生产操作

规程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相关质量控制点的纠正

和质量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12

 

质检部

负责对农场采购生产投入物的检测和核实,对茶厂生产

的产品进行批次检测,负责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追踪监

控,负责对各种衡量器具的检查和校准,参与供应商的评审,

参与价格评估,制定供应商的改善计划。

参与客户意见分析

及时向客户发放质检报告。

负责生产记录的检查、核实和保

存,维护及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财务部门

负责农场财务工作,维护农场正常开支和收入,防止财

务漏洞而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

二、2009年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于2009年一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制度建设

《质量方针、目标及管理职责》

一、农场质量方针

农场茶叶生产的质量方针是保护茶区环境,建立良性生

态平衡,进行清洁化生产,保证茶叶质量安全,生产优质、

安全的茶叶,提高茶叶生产效益,增加茶农收入,促进茶叶

生产可持续发展。

二、农场质量目标

1.根据GB/T19630.1-4-2005和茶叶生产4个行业标准

要求,建立和实施农场质量体系,并落实有效措施,使质量

13

 

体系不断完善,从而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达

到100%。

2.农场生产的“东峰”牌茶叶叶系列产品各项质量技

术指标都能达到农场企业标准要求,使顾客满意率达到95%

以上。

3.农场不断提高全体职工有机农业知识和科学、文化

素质,保证农场质量安全体系有效运行。

不断提高农场生产

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增加茶农收入,加速当地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组织管理

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机构图。

场长、主管副场长

×××

×××

办公室

×××

财务室

×××

综合经销部

×××

茶园生产部

×××

茶叶加工部

×××

质检部

×××

14

各部门质量职能分解表

职能部门

序号

相互关系

要素名称

1

2

3

4

5

6

7

8

管理职责

质量体系

×

×

×

合同评审

×

文件和资料控制

采购控制

×

×

×

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过程控制

×

×

×

9

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

不合格品的控制

纠正和预防措施

搬运、贮存控制

质量记录的控制

内部质量审核

培训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服务

统计

供参考:

●归口管理

四、职责与权限

㈠场长

○分管责任

×不发生

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的质量方针、政策、法律、

法规。

负责农场组织生产计划的制定,质量方针、目标的制订,

批准和实施;负责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明

确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包括委派经过培训的人员;负

责任命各部门建立质量体系,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并进行

15

宣传和贯彻,对农场的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全权负责;负责

特殊合同的评审和批准;负责对职工考核和审批。

㈡主管副场长:

协助场长开展各项工作,场长不在时,在场长的授权下,

代表场长行使场长的职责。

㈢办公室(及主任)

授权下负责组织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它的管理

和控制文件;负责质量记录的控制和质量记录的归档保管和

处理;负责组织实施职工的教育、培训、考核、认定管理工

作;负责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内部质量审核。

负责内部日常事务性工作,协助场长内部协调和管理。

综合经营部(及经理)

负责所管辖部门贯彻实施质量方针;负责常规合同的审

批和特殊合同的组织评审;负责售后服务及茶叶市场管理工

作;负责生产资料采购工作,保证茶叶生产投入物的安全性

和可追溯性。

㈣茶园部(及经理)

负责茶叶基地开发计划实施及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负责生产工作单的签发及在生产过程中与各部门的协调;有

机青叶标识和可追溯性及生产过程运行的质量控制;负责所

管辖部门贯彻实施质量方针和规章制度的落实。

㈤茶叶加工部(经理)

16

 

负责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及质量方针的实施;负

责车间规章制度文件的制定、审批及实施。

组织各生产车间

实施过程控制程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负责产品标识和可

追溯性要素的控制;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臵,制订实施

与生产过程控制有关的纠正预防措施;负责搬运、贮存、包

装、防护和交付的控制等工作;负责设备使用、维护指导及

状态管理,监督车间做好设备保养;配合生产部门进行相关

过程的控制;负责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㈥质检部(及主任)

主持对农场采购生产投入物的检测和核实,对农场生产

的产品进行批次检测,负责生产过程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追踪

监控,负责对各种衡量器具的检查和校准,参与供应商的评

审,参与价格评估,制定供应商的改善计划。

参与客户抱怨

分析及时向客房发放质检报告。

负责生产记录的检查、核实

和保存,维护及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㈦财务部门(及主任)

负责农场财务工作,维护农场正常开支和收入,防止财

务漏洞而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

《记录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对茶叶生产过程所有记录的及时性、真实性、规范

性和可追溯性进行检查,必须对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

17

 

查阅、归档、保管和处理进行控制和管理,才能有效地为茶

叶生产质量体系运行和对产品的追溯提供依据。

二、范围

适用于本农场茶叶生产质量活动和生产运行的相关记

录管理。

三、职责

各职能部门负责过程的记载。

办公室负责记录的收集、标识、编目、归档和保管。

内部检查员负责对记录的检查

四、质量记载要求

茶叶质量活动的各部门,要有专门质量过程记录员进行

记载。

记录必须及时、完整、真实、详细、规范、具体、有

可追溯性,内容必须满足茶叶生产质量要求和可追溯要求。

五、记录格式

茶叶田间记录格式(附表)

茶叶加工过程的记录格式(附表)

茶叶生产营销活动的记录格式(附表)

其他活动的记录(附表)

六、保管和管理

各部门每年把记录进行编目,由负责人签盖向办公室办

理移交手续,由办公室统一保管和归档处理。

茶叶生产活动

记录要有专柜保存、专人保管,便于存取和检阅,凡有查阅

18

 

和借阅的要有登记手续,以防丢失。

《内部质量审核和检查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证农场茶叶生产质量安全的有效运行,定期组织

内部质量检查和审核,并指派内部检查员对生产全过程中的

运行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茶叶

质量的安全性。

二、范围

本文件适用农场茶叶生产质量安全运作体系内部检查

和审核。

三、职责

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茶叶生产质量运作的审核及年度

计划的审批。

场长委派内部检查员负责对质量安全执行情况的检查,

并配合和协助茶叶认证机构开展认证检查工作。

各部门负责对内审和内检不合格项进行纠正。

四、内审和检查程序

1、内部审核

由职能部门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对年度计划的可行性

进行讨论,并确定管理体系和措施与有机农业法规的符合

性。

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审批后加以实施。

在生产过程中

职能部门负责根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计划实施情况和检查,

19

 

提出修改方案报批后加以实施。

2、内部检查

在生产过程中由内部检查员进行定期和非定期的检查,

各职能部门加以配合。

定期检查为例行检查,由检查员制定检查计划,提出检

查程序,编写相关检查表,通过对受检部进行检查,书写检

查报告,提出不合格项,经职能部门认可后,由职能部门进

行整改。

非定期检查为不通知检查,对茶叶生产全过程进行实地

检查或对某一过程或环节进行抽样检查,并对质量安全的运

作安全性作出书面评估和提出书面整改意见,经职能部门认

可后进行整改。

五、审核检查结果追踪

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按月或按季进行一次计划执行情况

的汇报会,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对内审后计划进行质量追踪。

被检查部门根据检查员提出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意见加以确

认后,由负责人在检查员检查评估结果报表中签字,对纠正、

预防和改正意见进行实施承诺,并组织人员进行实施。

检查

员随时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检查,以验证改进的进行情况及

效果。

内部检查员及时与认证机构保持联系,及时将有关情况

向认证机构汇报。

20

 

六、记录

计划和执行情况的内审及检查员的内部检查过程要作

好记录,所有记录、报告、评估表格等,要装订成册移交办

公室统一保管。

《跟踪审查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茶叶要求从茶园到茶杯具有良好的可追源性,因此茶叶

生产过程必须有良好的跟踪系统,为了确保茶叶生产质量安

全对生产过程所建立跟踪系统的完整性和执行过程中的可

靠性,必须进行有效跟踪审查,为此特建此文件。

本文件适

用农场茶叶生产全过程跟踪系统的建立、修改和审查。

二、职责

茶园生产部负责建立青叶生产过程质量跟踪系统和执

行。

茶叶加工部负责建立茶叶加工过程质量跟踪系统和执

行。

综合经营部负责建立营销过程质量跟踪系统和执行

质检部门对跟踪系统的初审并协助场长进行复审。

内部检查员对跟踪系统进行确认,并负责对执行情况的

检查。

三、审查过程

在生产前由生产、加工、营销部门负责指定有关人员根

21

 

据《茶叶生产技术规程》、《茶叶加工技术规程》和茶叶、有

机产品相关的规定制定相应的跟踪系统,由职能部门负责修

改确认后交质检部门初审,最终交场长复审和提出修改意见

由职能部门修改定稿。

内部检查员阅读和了解全程跟踪系统

内容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