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6050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浮力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浮力复习提纲.docx

《浮力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复习提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浮力复习提纲.docx

浮力复习提纲

浮力复习提纲

考点一:

浮力

1、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

,施力物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

液(气)体对物体,即F浮=。

4、产生条件:

如图:

甲、丙、丁和容器紧密接触,乙沉底,则受到浮力的物体有。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2、公式:

F浮===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和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考点三:

沉浮条件

F浮G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考点四:

浮力的应用

1、轮船:

(1)利用了漂浮条件,即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G。

在航行过程中浮力将。

如:

轮船有长江驶入大海的过程中,其受到的浮力将,轮船将一些。

(填上浮或下沉)

(2)排水量: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即m排。

此时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2、潜水艇:

工作原理:

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潜艇在距水面一定距离处开始上浮到部分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潜艇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不变后变小E、先变小后不变

4、密度计:

(1)原理:

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即在测量时受到的浮力F浮G,大小。

(2)构造:

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在液体中。

(3)使用:

密度计浸入液体越深,液体的密度越。

考点四:

浮力计算方法

①产生原因:

②称重法:

③原理法:

④平衡法(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解题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公式,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浮力的综合计算中,往往需要同时利用两种方法。

即原理法加称重法,原理法加平衡法,来表示浮力)

浮力复习习题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动车进站时,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动车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站台上都标有“安全黄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内,是因为动车进站时车厢附近(  )

A.气流速度大,压强小B.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C.气流速度小,压强小D.气流速度小,压强大

2.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下列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

3.如图所示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沉在水底的铁球B.水面戏水的天鹅C.立在河水里的桥墩D.在水中游动的小鱼

4.将一圆柱形木块用细线栓在容器底部,容器中开始没有水,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如图甲所示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由图象乙得出的以下信息正确的只有(  )

①木块的重力为10N

②木块的体积为1×10﹣3m3

③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最大拉力为6N

④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kg、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盛水容器,在容器底部用细绳将一质量是600g,体积为1000cm3的正方体木块固定在水中,木块有

的体积浸入水中,绳子处于绷紧状态,木块静止后水深30cm,如图甲所示;现向容器中加入适量水(水没有溢出)直至液面与物体的上表面相平,此时绳子刚好断裂,如图乙所示;绳子断裂后木块再次静止时,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绳子的拉力为8N

B.从甲图到乙图所加水的重力为4N

C.丙图相对于乙图的水面下降了2cm

D.在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3000Pa

 

6.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3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3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C.物体A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秤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B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未触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3N

B.物体的密度为1.2×103kg/m3

C.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1=6.25cm

D.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后投入水中静止时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为2N。

9.测力计上挂一重为10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体积的四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8N,若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测力计的示数为(  )

A.2NB.4NC.6ND.8N

10.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质量相等体积不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排开甲液体质量小于小球A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B.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等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C.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小球A排开甲液体质量小于小球B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11.在做浮力实验时,小萍同学将质量为240g、体积为400cm3的木块投入到足够深的水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木块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B.木块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40cm3

C.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2.4ND.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12.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若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13.一木块浮在水面时,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若截去这露出水面的部分,则剩下的木块将会(  )

A.全部浸没在水中B.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

C.有一半露出水面D.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

14.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高2cm,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160Pa(取g=10N/kg),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B.木块的密度为0.6g/cm3

C.木块受到的浮力是6N

D.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N向下的压力

15.如图所示,甲图中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

若m1:

m2=5:

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木块A的质量mA与m1之比为1:

3

B.在丁图中,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木块A的密度为0.6×103kg/m3

D.在图丙中,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木块A的体积之比是1:

5

16.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

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①小球的质量是40g②小球的体积是50cm3

③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④小球的密度是0.9×103kg/m3。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

17.质量分布均匀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VA>VB),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现将A、B捞起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比较A、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A、FB,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pA>pBB.FA>FB,PA<PB

C.FA=FB,pA<PBD.FA>FB,pA>pB

18.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木)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冰)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共面(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

9:

8,则V冰:

V木为(说明:

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  )

A.9:

8B.8:

9C.1:

8D.2:

9

 

19.(多选题)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

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

B.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

3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5:

2

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三.填空题(共13小题)

20.如图所示,漂浮在水池中的木块下悬吊着重物A.若把悬吊重物的绳子剪断,重物将沉入水底,这时水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2017年4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首艘航空母舰出坞下水。

航母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60000t,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约为  m3(ρ海水=1.0×103千克/米3)。

一架舰载机为了执行任务飞离航母,舰载机飞离后航母受到的浮力

将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22.如图为研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将一圆柱体从空中缓缓放入水中,表格中为某过程的实验数据(h为下降高度,F为弹簧秤示数),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N,该圆柱体的密度  kg/m3,该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  m2。

h/cm

3

4

5

6

7

8

F/N

2.6

2.6

2.4

2.2

2.0

1.8

23.

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

A、B的底面积之比SA:

SB=2:

1,液面的高度之比hA:

hB=3:

2,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

现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分别放入A、B液体未溢出。

静止时,A中的小球悬浮,B中的小球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A、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pA:

pB=  。

24.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甲:

V乙=3:

2,两物体密度比ρ甲:

ρ乙=  ;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

F乙=9:

8.则漂浮的是  ,甲物体的密度ρ甲=  kg/m3。

25.如图所示,一个实心小球,质量是51g,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沉入水底,溢出了0.5N的水,则小球的体积是  cm3.若将小球放入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中,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

26.如图所示,小明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制成了一支质量为10g的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水和酒精的容器中静止。

由此可以判断:

它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是  N,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  ,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

m甲、m乙,则m甲  m乙(选填“<”、“=”或“>”).(g取10N/kg)

27.小明用手把重8N,体积为1.0×10﹣3m3的小球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取10N/kg,ρ水=1.0×103kg/m3)。

28.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

4,密度之比为3:

2,若它们漂浮在某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若把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

29.一均质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有

的体积进入水中,物体的密度是  kg/m3;若把该物体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后,则该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水与受到酒精的压强P水  P酒(选填“>”、“=”或“<”)。

30.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可判断物块在水中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物块的密度是  kg/m3。

31.将质量相等的小球甲、乙分别轻轻放入盛满水和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从大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m1;从大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m2.已知ρ酒精=0.8×103kg/m3,m1:

m2=9:

8,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为4:

5,则甲、乙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乙物体的密度为

  kg/m3。

32.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30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  cm3;它最多能装  g的酒精;当用它装满某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25g,液体的密度是  kg/m3。

 

四.计算题(共7小题)

33.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将一体积为V的长方体木块系于底面积为S0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底部。

往容器中缓慢注入密度为ρ0的液体,当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水中的体积之比为1:

4时,绳子受到的拉力是木块重力的

,如图所示。

若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除,绳子刚好被拉断。

求:

(1)木块的密度;

(2)细线刚好被拉断时与细线断后容器中液面恢复稳定时,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变化量。

 

3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8×10﹣2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80cm,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2N.(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3)细线剪断后,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3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适量的水。

重力为12N,体积为2×10﹣3m3的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现将一体积为250cm3的合金块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

求:

(1)图甲中木块A受到浮力的大小;

(2)合金块B的密度;

(3)将合金块B从木块A上取去下放入容器的水中,当A、B都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取下合金块B前减小了多少?

 

36.夏满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如图所示为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水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提供的信息(g=10N/kg)。

求:

(1)小水晶球在图乙位置时所受浮力;

(2)小水晶球的密度。

 

37.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5.0×10﹣4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3.0×10﹣4m3.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质量;

(3)如图乙所示,用力F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多少?

 

38.一个空瓶的质量是50g,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200g.将瓶里的水倒出,在瓶内装入一块多孔的金属块,称出瓶和金属的总质量为700g,然后将瓶内装满水。

称出瓶、水和金属块的总质量为750g,求:

(1)瓶子的容积;

(2)该金属的密度。

 

39.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

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试问:

(1)小球的体积是多少?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浮力复习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A;2.C;3.C;4.B;5.C;6.B;7.A;8.C;9.A;10.A;11.B;12.A;13.B;14.D;15.A;16.B;17.D;18.D;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9.CD;

 

三.填空题(共13小题)

20.下降;减小;21.6×108;6×104;减小;22.1.2;2.2×103;2×10﹣3;23.漂浮;1:

2;24.2:

3;甲;0.75×103;25.50;0.51N;26.0.1;水;=;27.10;上浮;28.3:

4;1:

2;29.600;=;30.漂浮;0.9×103;31.9:

8;0.9×103;32.250;200;1.08×103;

 

四.计算题(共7小题)

33.;34.;35.;36.;37.;38.;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