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6330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苏科版)

本试卷100分,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实例,其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另手机,只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呼叫声。

B.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

2.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A.不可见光时将他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

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3.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

放平衣物;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关上门窗;

C.在人耳处减弱:

塞上耳塞;D.在洗衣机里加更多的水。

4.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

A.次声波B.超声波C.电磁波D.红外线

5.喝开水时,或在喝汤时,因为水和汤的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常用嘴对水或汤的表面吹气,可以使其变得不烫,其主要原因是()

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高温带走;

B.向水面吹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冷却作用;

C.吹的气体比开水的温度低,能吸收开水的热;

D.向水面吹气能加快蒸发,使水温降低。

6.利用锡焊接的铝壶烧水时,已知火炉温度达800℃左右,而锡的熔点是232℃,烧水时间很长,只要铝壶中还有水,锡就决不会熔化,壶也不会烧漏.这是因为( )

A.铝壶散热效果好,温度不会升高; 

B.铝的熔点高于炉火温度;

C.壶内水温不会超过100℃,铝壶温度也不会超过100℃,锡不会熔化;

D.铝具有吸热后温度不升高的特点。

7.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A.所有固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C.蒸发、升华都有致冷作用;

D.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

8.下面是小明画的四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反映晶体熔化图像是()

9.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10.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主要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的是()

11.防盗门上装一只“猫眼”,站在屋内的人通过“猫眼”能看清屋外的人有一个正立、缩小的像,这只“猫眼”相当于()

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凸透镜

12.如图2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靠近透镜;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13.小明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3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A.12:

01B.10:

21C.10:

51D.21:

10

14.幼儿园新建成一个游泳池,在池底的中央安

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4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原处;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原处

15.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

B.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的情况;

C.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

D.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

16.一束平行光照射到某个透镜上,在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比透镜大,则这个透镜()

A.一定是凸透镜B.一定是凹透镜

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能D.凸透镜、凹透镜都不可能

17.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只乒乓球,桌边有一平面镜,当乒乓球在桌面向平面镜滚动时,它在镜中的像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由此可判断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是…()

A.300B.450C.600D.900

18.物体从距凸透镜50cm的地方沿其光轴向透镜方向以5cm/s不变的速度运动,已知凸透镜焦距f=12cm,关于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2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在t=4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在t=6s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在t=8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9.小华对身边物理量大小进行了估测:

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②淋浴时的合适水温约为60℃;③骑车上学的速度约为15km/h。

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20.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有速度计,它可以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

如果速度计的指针位置如图5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  )

A.128km B.35kmC.70km D.32.5km

21.如图6所示,小华坐在甲火车某节车厢的窗旁。

突然,小华发现窗外车道上的火车乙向西运动起来,于火车甲、乙可能的运动状态的猜测中不可能的是()

A.甲车静止,乙车向西运动;B.乙车静止,甲车向西运动;

C.甲、乙均向东运动,但甲车更快;D.甲、乙均向西运动,但乙车更快。

22.如图7,是我国主要城市间的里程表(单位:

千米)。

由图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北京与天津相距146kmB.南京与上海相距370km

C.北京与南京相距1417kmD.天津与上海相距1787km

23.一小车在40米长的平直轨道上运动,前4秒内通过10米路程,接着又以5米/秒速度到达终点,则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5m/sB.3.75m/sC.4m/sD.2.5m/

s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4.唐代的孔颖达在名为《礼记.月令》一书疏注中的“虹始见”条下写道:

“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说明了雨虹的产生是由于而形成。

英国物理学家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

我国在1993年3月9日,的漠河地区出现了一次“日全食”,如图8所示是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则图中______是地球,_______是月球。

25.一位小学生戴着红领巾,上身

穿白衬衫,下身穿蓝裤子,脚穿黑皮鞋在教室里做作业,一位老师通过蓝色玻璃窗户在观察他,则这位老师会看到这位小学生戴着领巾,上身穿衬衫,下身穿裤子,脚穿皮鞋。

若此学生身高为1.65m的小明同学,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来实际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则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______m,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m,当他后退1m,像离他本人的距离是_________m,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计算眼镜度数的公式是

(f的单位m),某同学将一凸透镜放在太阳光下,让太阳光垂直镜面照射,调节透镜与地面间的距离,当在地面上出现很亮的小圆点时,测得亮点到透镜的距离是50cm,用此凸透镜做眼镜的

镜片时,它属于________眼镜(选填:

“近视”、“远视”),它的度数D=___________度.用此凸透镜做照相机的镜头合适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9所示,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度。

28.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的像。

现在我市学生很多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下图10中的,而矫正后则变为图10中的。

(填“甲”或“乙”或“丙”或“丁”)

29.如图11,同一物体用最小刻度不同的a、b两把刻度尺中进行测量,a图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读数为_________cm;b图的分度值为_________㎝,读数为________cm。

30.王平同学到公园湖边,站在岸边观察到湖水中有:

①岸上的树,②水中的鱼,③空中的鸟,④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在他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

(填序号)

31.如图12,是甲、乙在相隔相同时间内运动的不同位置,则__物体(选“甲”或“乙”)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s,则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为__m/s.

32.如图13所示,是一台光学投影仪示意图.其中C是___镜,它的作用是______.

33.某同学散步时,测得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同时测得每走3步通过两米的距离.如果测得他散步的某段路程正好45步,脉搏跳动35次,则这段路程的长度是_______m,他散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34.小明测量长度得到如下四个数据:

①0.04km,②70μm,③800mm,④0.003m.那么它们分别对应哪些物体?

请将对应序号填入下列空格:

(1)书桌高:

______

(2)电线直径:

______

(3)纸的厚度:

_____(4)十层楼高:

____

35.如图14所示,观察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记时开始时,即t=0时,甲的速度是______m/s,乙的速度是_____m/s.

(2)第3s时,甲的速度是_______m/s,乙的速度是______m/s.

(3)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做_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_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甲的动能______,乙的动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4)在3s时间内,______物体运动的路程较长(选填:

甲或乙).

(5)图中两线相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2:

3,路程之比为3:

1,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4分)

37.如图15,水槽底部有一点光源S,它发出的光能照亮水面上部的光屏,请作出能达到光屏上A点的一条大致光路。

38.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16中三角板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9.一束光线经过透镜前后情况如图17所示,请在图中画出透镜.

4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完成图18、图19光路图。

41.茶叶要求在避光、干燥条件下贮存.常温下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为延长茶叶的保质期,贮存少量茶叶的方法是:

将茶叶包装好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贮存茶叶,这样茶叶的保质期延长到两年之久.问:

(1)请解释图20中小朋友提出的问题.

(2)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

为什么?

 

42.根据所给材料,回答如下问题。

曾经有一则报道:

香港近郊一座价值逾千万元的住宅发生罕见的火警,在周围没有火源的情况下窗帘布自行起火,险些将此豪宅付之一炬,消防员在窗帘布外向阳的窗台上发现一个透明的水晶球工艺品,有关专家断定此水晶球即为引起火警的罪魁祸首,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简要分析起火的原因。

 

43.下列两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图21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22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

图5探究的实验是:

声音的与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图6探究的实验是:

声音的与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44.一般物体的体积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小明取一些水放在可直接测液体体积和温度的某容器中,然后给水缓缓加热,取得了容器中水有关的以下数据:

温度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体积V/mL

100

98.9

98

97

96

97.1

97.9

99

100.1

101

102.2

分析以上数据,你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小明想知道沸腾过程的特点,她用图23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过程:

A.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到水温度降到90℃左右为止.

B.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C.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把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D.水温度升到90℃左右,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度,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4分钟.

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操作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

②装置图中的两个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就本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你两点改进意见.

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据《每日天气》报道:

某市今天白天:

多云转阴,早晨有雾,南风4—5级,最高气温12度;夜间:

阴有小雨,南风5—6级,相对温度60%—95%。

由于早晨有雾,夜间下雨路滑,气象条件对车辆的正常行驶影响较大,请司机朋友们注意行车安全。

(1).找出文中的一处物理方面的错误并改正,

错误是改正

(2).上文中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请找出1条原文词句,并指出发生了何种物态变化。

47.如图24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1)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白纸进行实验。

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___________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附近并移动,想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

但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3)经过思考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8.某同学发现:

桌面上画一条直线最长只有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

序号

直径

焦距

5cm

30cm

4cm

10cm

该同学面临的问题是:

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

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

49.如图25,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小华通过实验得到一些规律,现请你帮她填写完整:

①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大的像,物体应该放在图中的___点;

②当像和物体在同一侧时,物体放在图中的____点;

③物体从b点沿主轴移到d点,物体的像将变____(大/小);

④当物体放在a点时,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____;

⑤某次在光屏是出现一个缩小的像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时,___。

A.光屏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放大的像;B.光屏上可能不会出成像;

C.光屏上可能会出现一个缩小的像;D.都有可能。

50.小吴等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

如图26所示,在地上放一个去掉灯罩的台灯,让发光的灯泡朝上.手拿来一个放大镜,把它放在灯泡上方几厘米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向上面移动的过程中,小吴他们观察到这样的两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放大镜向上移到某一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由灯丝形成的像;第二种现象,将放大镜继续向上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印在灯泡上的图与文字的像,它们被放大了,不过是倒的.

根据上述短文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摄像机、眼睛、望远镜之中和这套装置物理原理相同

的是:

______________.

(2)好动脑筋的小吴同学发现,在上述装置中只要再添加一个器材,就能让天花板上的像移到竖直墙壁.小吴添加的是_______________.

(3)请将此装置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相比较.灯丝相当于烛焰的()

A.第一种现象B.第二种现象

C.两种现象都是D.两种现象都不是

51.阅读下列的短文,思考并回答短文之后的几个问题.

短文:

科技小组的几个同学在探究“纸片下落快慢”的时候,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纸片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②纸片越大下落的速度越快;③同样的纸片展开得大的下落得慢;④……

针对猜想③,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这样的:

将两张同样的纸片,一张纸对折一次,另一张纸对折三次.然后让两张纸从同样的高度上释放.最先落到地

面的是对折了三次的哪张纸.

问题:

①科技小组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猜想③是_____________(选填:

“正确”或“不正确”)。

②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猜想①是否正确.

52.用一个圆底玻璃烧瓶、一杯水、一张报纸,我们可

以做哪些实验?

写出你能做的两个实验的名称,以及你这两个实验所要说明的问题:

实验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53.在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经历中,我们所经历的如下探究中,与“测量细铜丝直径”方法相同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装满水的玻璃杯还放多少大头针;②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③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④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⑤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⑥测一测你的听觉的频率范围;

⑦观察水的沸腾;⑧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

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⑩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情况。

54.同学了解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m/s后,为探测两山峰间的距离,来到两山峰之间(非中间),手中只有一块电子手表便很快测出了两山峰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试问:

(1)她利用的物理道理是:

利用和公式。

(2)写出她需要测出那些物理量:

(用相应字母表示)

(3)写出最后结果表达式:

55.A、B两辆自行车,在一条平直公路同向匀速直线前进,A车在5min内行驶1800m,B车在0.5h内行驶9km。

B车经途中某路标的时间比A早2min,问A车追上B车时离该路标多远?

 

56.如图27,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

(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

(2)两物体都做______________运动.

(3)若甲、乙同时运动0.5min,则甲物体比乙多走多少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