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6391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docx

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探究型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

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

(一)

1、(2021•越秀区校级一模)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

(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打开亮度较亮的激光,光线从点s射出,可清晰观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如图乙A点),之所以能从各个方向看清整个光路是因为光发生了  。

(2)不改变入射光线,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水达到如图乙虚线所在的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A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B(未标出),在A点的下方出现一个亮点C,请在图乙中完成整个光路图。

(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亮点B向  移动,亮点C向移动  。

(选填“上”或“下”)

2、(2021•安徽模拟)小青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

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育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

直径NOM在水平方向前后折转。

入射角

22°

32°

41°

折射角

30°

45°

60°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能看到

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不能看到折射光线,这说明折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小青同学探究光从水射向空气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测得的数据如图乙表格所示。

由表中数据

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3、(2021•淮上区模拟)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空气中的入射角i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θ

17°

24°

3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1)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2)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  °。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个“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水凸透镜”的焦距更  (选填“大”或“小”)。

4、(2020•藤县一模)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如图所示:

(1)让光束沿AO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  方向偏折,此时入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折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

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偏  (选填“高”或“低”)。

5、(2020•合肥三模)实验小组甲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发生了折射现象,从甲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

实验小组乙同学意外发现:

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折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乙。

老师告诉他们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课后,小明同学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i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r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丙图中的折射光线是入射光线Ⅰ的折射光线,请在丙图中画出入射光线Ⅱ进入玻璃中传播时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2)根据光路可逆性,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合理推理:

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6、(2020•滨海县模拟)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

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1,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i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r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

(2)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当入射角i≥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由表格数据可知:

图2中图线  (选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其理由是  。

7、(2020•厦门模拟)小夏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将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5°

折射角r

11°

22°

32°

40°

46°

(1)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逐渐  。

(2)让光从水斜射向空气,入射角选用表中的折射角的度数,折射角恰好等于表中相应的入射角的度数,说明光路是  的。

(3)让光从水射向空气,不断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其中先接近90°的是  。

由此猜想:

继续增大入射角,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8、(2020•镇平县模拟)将一束光AO斜射向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O点,如图所示,过点O作垂线段MN,测量角α、β、γ的数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1)结合实验现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  (填写具体的变化关系);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传播方向  。

(2)某同学选择了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也进行了光的折射现象的探究,并且也得出了一组数据,如表格所示,他结合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光速大小进行了推测,他认为如果将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玻璃中,折射角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0°

20.1°

32.3°

38.2°

9、(2020•亳州模拟)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获得了下列数据,表格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空气中的入射角i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17°

24°

30°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

(2)在茶杯底部放一枚硬币,当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所示,此时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清水,又能看见硬币了,如图乙所示。

能正确反映其中奥秘的光路图是  。

10、(2020•常州模拟)唐大伟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

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见表格)。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根据表格还能观察到反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3)唐大伟同学说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就能总结出光的折射特点。

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

理由:

  。

(4)请用箭头把题中的光路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有一条光线方向标错,该问不得分)。

11、(2018秋•蚌埠期末)在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乙所示,让一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并将入射角以及相应的折射角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

实验次数

介质

1

2

3

4

空气

30°

45°

60°

21°

35°

40°

表二

实验次数

介质

1

2

3

4

空气

30°

45°

60°

玻璃

17°

24°

3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光从玻璃或水中垂直入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或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某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的偏折程度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偏折程度越小,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12、(2020•大兴区一模)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

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写出一条即可)

(3)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

入射角α

30°

45°

60°

折射角β

22°

32°

41°

专题09-光的折射规律探究

(一)

1、(2021•越秀区校级一模)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

(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打开亮度较亮的激光,光线从点s射出,可清晰观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如图乙A点),之所以能从各个方向看清整个光路是因为光发生了  。

(2)不改变入射光线,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水达到如图乙虚线所在的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A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B(未标出),在A点的下方出现一个亮点C,请在图乙中完成整个光路图。

(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亮点B向  移动,亮点C向移动  。

(选填“上”或“下”)

【答案】

(1)漫反射;

(2)见下图;(3)上;下。

2、(2021•安徽模拟)小青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

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育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

直径NOM在水平方向前后折转。

入射角

22°

32°

41°

折射角

30°

45°

60°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能看到

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不能看到折射光线,这说明折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小青同学探究光从水射向空气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测得的数据如图乙表格所示。

由表中数据

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答案】

(1)在;

(2)大于。

3、(2021•淮上区模拟)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空气中的入射角i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θ

17°

24°

3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1)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2)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  °。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个“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水凸透镜”的焦距更  (选填“大”或“小”)。

【答案】

(1)不可能;

(2)45;(3)大。

4、(2020•藤县一模)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如图所示:

(1)让光束沿AO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  方向偏折,此时入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折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

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偏  (选填“高”或“低”)。

【答案】

(1)法线;大于;增大;

(2)左;(3)高。

5、(2020•合肥三模)实验小组甲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发生了折射现象,从甲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

实验小组乙同学意外发现:

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折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乙。

老师告诉他们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课后,小明同学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i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r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丙图中的折射光线是入射光线Ⅰ的折射光线,请在丙图中画出入射光线Ⅱ进入玻璃中传播时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2)根据光路可逆性,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合理推理:

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答案】

(1)

(2)不能。

6、(2020•滨海县模拟)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

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1,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i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r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

(2)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当入射角i≥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由表格数据可知:

图2中图线  (选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其理由是  。

【答案】

(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增大;41.8;(3)a;(4)小于;不能;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

7、(2020•厦门模拟)小夏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将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5°

折射角r

11°

22°

32°

40°

46°

(1)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逐渐  。

(2)让光从水斜射向空气,入射角选用表中的折射角的度数,折射角恰好等于表中相应的入射角的度数,说明光路是  的。

(3)让光从水射向空气,不断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其中先接近90°的是  。

由此猜想:

继续增大入射角,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答案】

(1)小于;减小;

(2)可逆;(3)折射角;全反射。

8、(2020•镇平县模拟)将一束光AO斜射向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O点,如图所示,过点O作垂线段MN,测量角α、β、γ的数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1)结合实验现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  (填写具体的变化关系);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传播方向  。

(2)某同学选择了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也进行了光的折射现象的探究,并且也得出了一组数据,如表格所示,他结合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光速大小进行了推测,他认为如果将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玻璃中,折射角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0°

20.1°

32.3°

38.2°

【答案】

(1)小于;增大而增大;不变;

(2)小于。

9、(2020•亳州模拟)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获得了下列数据,表格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空气中的入射角i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17°

24°

30°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

(2)在茶杯底部放一枚硬币,当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所示,此时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清水,又能看见硬币了,如图乙所示。

能正确反映其中奥秘的光路图是  。

【答案】

(1)向左移动;会;烟雾;

(2)在同一平面;(3)减小;0。

10、(2020•常州模拟)唐大伟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

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见表格)。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根据表格还能观察到反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3)唐大伟同学说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就能总结出光的折射特点。

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

理由:

  。

(4)请用箭头把题中的光路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有一条光线方向标错,该问不得分)。

【答案】

(1)①反射;折射;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

(2)等于;

(3)是;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

(4)如图所示。

11、(2018秋•蚌埠期末)在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乙所示,让一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并将入射角以及相应的折射角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

实验次数

介质

1

2

3

4

空气

30°

45°

60°

21°

35°

40°

表二

实验次数

介质

1

2

3

4

空气

30°

45°

60°

玻璃

17°

24°

3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光从玻璃或水中垂直入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或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某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的偏折程度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偏折程度越小,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

(1)增大;

(2)等于;大于;(3)小于。

12、(2020•大兴区一模)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

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  (选填“能”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