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66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学案35文档格式.docx

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复线铁路、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民航、管道运输等发展特快。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全国交通运输局面日新月异,许多世代的山区,现已“高路入云端”。

(吐鲁番—库尔勒——喀什)铁路穿过雪山、跨过峡谷,畅通无阻;

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在崇山峻岭中穿梭;

急流险滩阻隔的江河已是“天堑变通途”。

3、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现状:

(1)发展迅速:

一是综合运输网里程迅速增长

时间(年底)

1949

1989

1996

1999

各种运输线路里程(万公里)

18.8

183.43

253.91

304.83(不含管道)

增长的倍数

10

14

16.2

二是运输工具显著增加。

50年来,铁路机车的年产量、铁路货车、客车增长很快。

三是客、货周转量有较大增长。

(2)运输结构渐趋合理,仍以铁路运输为主

(3)客、货流量相对集中

(4)全国现代综合运输网已基本形成

(二)综合交通运输网

1、概念

是指以纵横交错的铁路为脊梁,以水运、公路为骨干,以各交通枢纽、港站为基础,辅以民航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相衔接而形成的遍布城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

从总体看,全国综合运输网的骨架是由6条横穿东西和7条纵贯南北的“横6竖7”主干线构成。

辅以其它铁路干支线、公路和地方水运,配合民航和管道运输而形成了全国性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

2、六条近东西向的交通干线

①绥芬河一哈尔滨一满洲里线。

哈尔滨是东北部最大的铁路交通中心。

滨洲线从哈尔滨到满洲里全长935公里,滨绥线从哈尔滨到绥芬河,全长548公里,还有从哈尔滨到大连的哈大线,全长944公里,均为复线。

这三条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的铁路线,构成的“丁”字形铁路骨架,连接几十条干支线,形成了我国东北稠密的铁路网。

滨洲线和滨绥线横贯东北北部,东端到俄罗斯的海参崴,西端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形成北部的一条亚欧大陆桥。

②兰州一中卫一包头一大同一北京一秦皇岛一沈阳一丹东线。

为联结西北、华北、东北大干线,主要由包兰、京包、京秦、大秦、京沈、沈丹铁路及京兰、京沈等民用航空线路组成,有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北京,其东端经丹东与朝鲜的交通网相连,中部通过集二铁路线与蒙古及俄罗斯相通,在国内沟通着京津唐与辽中南两大工业基地,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沿线还拥有全国重要的铁矿、畜产品及全国最大的长芦盐场。

京包线自北京至包头,全长833公里。

北京至张家口段,建于1905年,是我国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包兰线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80公里。

两线共长1813公里,是沟通华北和西北干线。

大秦铁路,1991年全线通车,是八十年代在共和国土地上新跃起的一条钢铁巨龙。

它是我国第一条现代化铁路。

③潼关一太原一石家庄一济南一青岛线。

由南同蒲[山西大同——陕西(风陵渡)孟塬]、石太、石德、胶济等铁路线组成,沟通着晋中南的煤、胶济沿线工业地带和山东盐场的经济联系。

④阿拉山口一乌鲁木齐一兰州一西安一郑州一徐州一连云港线。

阿拉山口一乌鲁木齐一兰州一西安一郑州一线,被誉为“丝绸之路、东方快车”。

该线是亚欧大陆桥的东段。

沿线有丰富的煤、石油、铁和棉花等,人口众多,城镇遍布,把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将要成为我国建设重点的大西北紧密地连接起来,大大促进了东西间的物资交流,对我国经济发展,开发大西北和巩固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⑤成都一重庆一武汉一上海线。

主要由长江水运线及成渝铁路、沿线航空线路组成,上海是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枢纽站。

沟通着我国实力最强的沪宁杭工业带和武汉工业区、成渝工业区的经济联系,也是我国实施开放的“弓箭战略”的“箭体”所在。

⑥昆明一贵阳一怀化一株洲一南昌一杭州一上海线。

由贵昆、湘黔、浙赣、沪杭等铁路及上海至昆明等民用航空线路组成,沿线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磷灰石等资源,是华东通往中南和西南的重要通路。

这是一条与陇海线和长江航道平行的交通大动脉。

3、七条近南北向的交通干线

①哈尔滨一沈阳一大连一上海一广州线。

北京—哈尔滨线,被称为“冰雪专列”。

②北京一天津一济南一徐州一南京一上海线。

全长1462公里,沿线地势低平,人口众多,均为复线。

由京沪铁路及京杭大运河、鲁宁管道等组成,它沟通着京津唐、沪宁抗两大工业带,也是北煤、北油(胜利油田)南运的重要通道,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水陆交通中心。

此线是我国运输密度最大的交通主干道之一。

③北京一石家庄一郑州一武汉一长沙一广州线。

主要由京广铁路及北京至广州的航空线路组成,是北煤南运的通道,沟通着华北、华中和华南,两个端点北京和广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南端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我国又一条运输密度最大的交通主干道之一。

④北京一九江一南昌一赣州一深圳一九龙线。

由京九线纵贯,是京沪、京广两大南北向干线之间的一条铁路新干线。

京九线于1996年9月1正式通车,极大地缓解京广、京沪的压力。

⑤大同一太原一焦作一枝城一柳州一湛江线。

由北同蒲、太焦、焦柳、黎湛等铁路线组成,是晋、陕、豫煤炭南运的通道和开发中西部的一个重要条件;

京广铁路的分流线。

⑥包头一潼关一西安一安康一重庆一贵阳一柳州一防城一友谊关线

由襄渝(襄樊--重庆)、川黔(重庆一贵阳)、黔桂(贵阳一柳州)、湘桂(衡阳一友谊关)、南防(南宁一防城)等铁路线组成,沟通着华北西北部、西北东部和华南西部,向南与越南的铁路网相通,成为中越两国间的陆上通道。

⑦中卫一宝鸡一成都一昆明一河口线。

由中(卫)一宝(鸡)一宝成—成昆铁路线组成,是目前联系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的唯一大通道。

沿线是我国物产丰富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三)综合交通运输网的结构

1、现状: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但仍是薄弱环节。

目前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对运输的需求。

运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成为经济建设中突出的薄弱环节。

各种现代交通线路还是里程不足,运网密度低。

更突出的是铁路运输超负荷,运输通过能力较弱,货物通过能力只能满足需要的一半左右,“卡脖子”现象严重;

港口泊位紧张,压船压货堵塞严重;

客流量急剧增加,客运全面紧张。

还有运输结构不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缺乏合理分工,造成铁路负担过重,而水运、公路和航空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比较低等,造成交通运输矛盾突出。

2、今后发展方向:

从“八五”开始,在发展以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的交通运输业总方针指导下,建立“三主一支持”发展规划——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交通运输支持保障系统。

公路主骨架,指国道主干线搭成的“五纵七横”框架体系,将全国重要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对外口岸连为一体。

水运主通道,指按我国“T’型水运条件及生产力布局特点形成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海上南北大通道及三江两河航道织成的航运体系。

港站主枢纽,指与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相连接的港口和公路枢纽(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温州、厦门、汕头、广州、深圳、珠海、湛江、防城、海口等)组成的中转换装体系。

支持保障系统,指以卫星通讯为主的全国交通专用通讯网、海上救援安全系统、水上技术设施检验系统等。

三、各种运输方式及其经济评价

(一)铁路运输

中国的铁路网由相互连接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和铁路枢纽组成。

其地理格局是以北京为中心,京广线和陇海一兰新线为主干形成纵横交织的网格状。

把全国主要的工矿城镇及农、林、牧业生产基地连成一个整体。

有:

1、主要的铁路干线:

(1)南北交通的中轴——京广线:

京广铁路沿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城镇广布,货运量巨大。

南运货物主要有煤炭、钢铁、石油、木材及出口物资。

北运的货物主要有稻米、茶叶、桐油、蔗糖、亚热带水果、有色金属及进口物资。

(2)东部沿海地区大动脉——京沪线

京沪铁路沿线地势低平,人口众多,城镇密布,煤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南运货物主要有煤炭、钢铁、棉花、油料、木材和杂粮等。

北运货物主要有布匹、百货、机械、仪表、粮食、茶叶等。

新建的皖赣铁路北起芜湖,南达贵溪接浙赣线,全长551公里,对减轻沪宁、沪杭段的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纵贯南北的又一条交通干线——北同蒲线——太焦线——焦枝线——枝柳线。

北起山西大同,南到广西柳州,全长2395公里。

除北同蒲线(大同——孟塬)的357公里外,其余都是解放后兴建的南北铁路干线。

沿线经过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广西五省区,跨越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贯穿黄土高原、豫西山地、湘西山地和两广丘陵。

沿途盛产粮食、棉花、油料、木材、烟叶等农副产品,矿产资源如煤、铁、有色金属等也很丰富。

因此,该线对分担京广线运量,改善我国铁路布局,提高山西煤炭外运能力,以及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4)纵贯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宝成线和成昆线。

从宝鸡到成都,再从成都到昆明,全长1754公里。

穿过秦岭、大巴山,越过大渡河、金沙江及大小凉山。

沿线高山深谷,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工程极为艰巨。

(5)横贯东西的大动脉——陇海线和兰新线——北疆线。

陇海线东起黄海之滨的连云港,西到内陆腹心兰州市,全长1760公里;

兰新线从兰州到乌鲁木齐,全长1892公里,北疆铁路乌鲁木齐——中苏边境的阿拉山口,全长240公里,三线共3892公里。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条亚欧大陆桥。

陇海线和兰新线上有我国很多历史名城,如开封、洛阳、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咸阳、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玉门、敦煌、哈密、吐鲁番等,也是我国历史名城和“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这些城市对发展我国经济和旅游业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还有联系华北、西北的干线——京包线和包兰线、联系南方东西干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和贵昆线,以及东北的“丁”字形铁路网,对发展我国经济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2、目前状况

运能与运量的矛盾突出;

路网密度小,技术装备水平低。

(二)公路运输:

1、中国公路网的构成:

中国的公路按行政等级分为:

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汽车专用公路,以国道为干线骨架(包括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辅之以省道、跨省公路、高速公路、汽车专用公路等主干线,将全国重要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沿海口岸等连接起来,构成公路网。

2、国道。

国道是在全国公路网中具有政治、经济意义的主干线,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

连接首都与各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公路;

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战略要地等的公路。

近年来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修建了很多条高速公路及70多条国道。

按照国道的地理走向,我国的国道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北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放射状公路线,此类放射状线由“1”开头和两位路线序号组成,如101国道即北京——密云——承德——沈阳,线路序号从此线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一类是南北纵线,由“2”开头和两位路线序号组成,如201国道即鹤岗——佳木斯——牡丹江——丹东——大连,线路序号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编号;

一类是东西横线,由“3”开头和两位路线序号组成,如301国道即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线路序号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编号。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像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都在首都的中心位置设立了公路零公里标志,作为国家干线公路的起点,中国一直没有考虑设立此类标志,所以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状的公路,具体以什么地方为中心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

2003年7月,交通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已批准我国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设立公路零公里标志。

最终确定的“中国公路零公里”标志为正方形,边长小于或等于1.6米,图案要求与天安门广场的环境和景观相协调,选用的材料质地坚硬、耐磨、耐腐蚀,以便于永久保存。

此标志将被镶嵌在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顶端与广场地面持平。

公路零公里标志的设立,不仅明确了国家干线的起点,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可以成为北京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3、高速公路运输。

中国大陆的高速公路始建于1984年(上海一嘉定19公里),至1996年已建3422公里,总里程居世界第10位。

高速公路的分布偏集东部沿海,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台湾这四个地区,总里程占全国95%(表4.6.5);

而内陆中西部地区比重微弱,仅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及川渝地区已建成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的布局:

首先指向于经济发达地区。

中国大陆的三个高速公路的主要分布区都是这样的区域:

环渤海地区处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目前已建成沈大、京石、京津塘、济青、首都机场路、沈阳环城等高速公路,总长1082km,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长的54%(占大陆部分的68%);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大中城市多,目前有高速公路138km,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长的6.9%(占大陆部分的8.6%);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毗连港澳、城市密集,资金雄厚,有高速公路273千米,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长的13.6%(占大陆部分的17%)。

其次,特殊的区位条件,如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也会刺激高速公路的迅速产生。

另外,平坦的地形,无大的山川阻隔,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地理条件。

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

一是城市内部高速公路,

二是大都市地区的高速公路

目前,中国已建成高速公路5000多km。

但由于中国人多,建设高速公路需占用大量土地,一定要注意节约土地。

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减少噪音,公路路面将采用新材料和施工工艺,普通铁路将实现电气化,高速铁路将进入磁悬浮系统时代,速度达到每小时500——700公里,目前,经再次提速:

客运列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货运列车达到每小时150公里。

(三)水路运输我国水路运输按水域特点可分为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大部分。

1、内河运输:

内河运输是我国水路运输的主体。

全国以长江、珠江、黑龙江、淮河四大水系为主,并与京杭大运河纵横交汇,使我国二分之一以上的上地面积有了水道运输网。

(1)长江航线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是我国最大,最主要的内河航道和水陆联运干线。

长江干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线运的大动脉,于支流通航

里程达8万多公里,约占全国内河运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

(2)珠江航线珠江是东江、北江、西江的合称,在航运上是我国第二条重要的河流,又是华南地区水运大动脉。

干支流位达30000公里。

(3)黑龙江航线黑龙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最大河流,是中苏界河,干流全长4350公里,在我国境内有3400公里,其中通航里程约2200公里。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源于白头山天池,其航程约2600公里,流域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境内木材、煤炭资源丰富,又是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和甜菜、亚麻、大豆主要产区。

(4)淮河航线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1050公里,其中通航里程为696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腹地宽广、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平顶山、淮北、淮南、徐州、枣庄等都是重要煤炭产区,是上海和苏浙等省煤炭的主要供应基地。

(5)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的通县,南至杭州,流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和京津二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台长达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南北内河航运的纽带。

2、海上运输

我国面临辽阔的太平洋,流域面积达49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8000公里,大小岛屿5000多个。

这些都为我国海上运输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解放后,改建、扩建、新建了一批港口。

目前,我国年吞吐量超过100万吨的港口有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广州、湛江、基隆、高雄等。

并且开展了海上集装箱运输。

我国海上运输可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两大部分。

(1)沿海运输:

我国沿海运输分南北两个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的北方航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航区。

(2)远洋运输:

解放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远洋运输也逐步壮大,跃居世界航运国的第八位。

现以上海、大连、天津、青岛、广州、湛江、秦皇岛等港口为起点,现已开辟了很多航线。

(四)航空和管道运输

1、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高度现代化的交通运输部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航空运输业有很大的发展。

通往国际和香港地区的航线逐步增加,与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等26个国家的33个城市通航。

国内航线302条,目前全国除台湾省外,各省主要城市都有通往北京的航班。

1980年新建成使用的首都机场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航空港,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两条3000多米跑道,最大允许承重能力500吨,可供各类大型客机安全起降。

候机楼系用最新型的卫星式体系。

每小时可指挥30架飞机起降,旅客吞吐量每小时可达1500人次,每年可接纳350万旅客。

2、管道运输: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曾在四川省中部发明了用竹管输送天然气和卤水,推动了制盐工业的发展。

到19世纪末,自贡市一带的主要管道就有10多条,总长度约300公里。

解放后,我国最早的输油管道是在甘肃玉门内部铺设,距离很短,后来延伸到兰州。

现在石油运输管道干线有:

大庆——大连;

大庆——秦皇岛——北京;

任丘——北京;

胜利油田(东营)——南京;

胜利油田(东营)——青岛等。

其中以大庆——秦皇岛——北京是我国最大的管道运输干线,全长1507公里。

从管道地区分布来看,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总长度的76%,尤其是东北地区已建成八条,共有2000多公里管线,基本上形成原油管道网。

四、邮电通信业的发展与布局

邮电通信业指通过交通线路、电报、电话、传真、电视、广播等方式传递语言、文字、图象、数据、函件等进行邮件和信息传递的产业部门,包括电话、电报、函件、报刊发行、用户传真、无线寻呼、特快专递等。

邮电通信业不仅因为是基础设施部门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职能部门,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公益事业而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效益。

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邮电通信业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与否的基本标志之一。

1、旧中国发展缓慢

中国的邮电通信业历史悠久。

虽然有过从春秋战国时期为递送官府公文而出现的驿马,到唐朝水陆兼办的邮驿,再从宋朝为办理紧急公文而设立的急递铺,到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的“客邮”,出现了中国近代邮政,办理信件、包裹、汇兑、储蓄等业务;

有过1871年出现的电信通信,1900年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大城市出现了室内电话,1905年开通了北京一天津的长途电话。

但旧中国的邮电业机构混乱,发展缓慢,到1949年,全国只有自办邮电局(所)4870个,且多为代办所,投递线路总长仅70石万公里,只有电报电路4460路,长途电话线3777条,半数以上的省区没有自动电话,全国邮电业务总量仅为0.97亿元。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

1949年后,中国邮电部的正式成立,开创了邮电业发展的新纪元,使邮电通信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产业部门。

特别是“八五”以来,中国的邮电通信业发展尤为迅速,开始超过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更快,而且邮电通信服务的广度大为拓展,技术条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全国电信网正在由人工网(90年代初)向自动网过渡,由模拟技术(90年代初只有几少数人用体积比较大的“大哥大”)向数模兼容和数字技术过渡(只有中心与基站之间铺设电缆,其它地方均是无线传播):

出现了自动电话网、公众电报自动转报网、光纤通信,在大力发展传统邮电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移动电话、磁卡电话数字通信、用户传真、电子信函、多功能程控电话服务、邮政储蓄、特快专递等项新内容。

目前,中国的邮电通信业,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改制,分为邮政、移动、联通、网通、电信、铁通等几家企事业单位,只有邮政属于事业单位,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到的冲击较大,效益一般;

移动只搞移动电话,但已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技术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

联通既有移动电话、又有固定电话;

网通既有固定电话,又搞小范围内的移动电话——小灵通;

电信只有固定电话,铁通目前只经营固定电话。

可以说邮电通信业务已进入“百花齐放”的年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