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6893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docx

社会工作资格社会工作理论三

社会工作理论(三)

(总分:

47.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选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总题数:

17,分数:

17.00)

1.小周的继父每次酒后都会殴打小周母子,小周本来就性格内向,因长期被继父殴打,更加不敢与他人交往,缺乏安全感,以致难以走人社会独立生活。

社会工作者试图将小周的这种痛苦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对其生活有意义的经验,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依照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存在主义理论

∙C.社会支持理论

∙D.认知行为理论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认为包括个人痛苦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

在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工作,让小周认识到家庭暴力对他来说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当他克服、度过了这一痛苦经历之后,他将比同龄人更为坚强和独立。

2.下列各项不属于索罗门提出的帮助受助者提高权能的途径的是()。

∙A.受助者自己才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B.要采用积极视角,协助受助者在不利情境中看到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

∙C.分享和运用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

∙D.无力感是司以改变的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B项是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索罗门提出要从下列四个方面帮助受助者提高权能:

①协助受助者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②协助受助者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③协助受助者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其解决问题的伙伴,受助者自己则是解决问题的主体;④协助受助者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3.实务社会工作中,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起()。

∙A.协助作用

∙B.化解作用

∙C.指导作用

∙D.分散作用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临床治疗者强调,不应预先设定受助者应该如何生活,应该肯定受助者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有选择的能力与自由。

而社会工作者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协助受助者肯定自己的本质。

4.增强权能理论下的实务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角色是受助者的()。

∙A.倾诉对象

∙B.知心人

∙C.伙伴

∙D.引导者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在运用增强权能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鼓励团体成员建立协同关系,形成团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

在与受助者的关系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多元的,但最基本的角色是受助者的伙伴。

5.对临床社会工作的理念产生最直接影响的人本主义学者是()。

∙A.萨特

∙B.罗杰斯

∙C.格拉斯曼

∙D.马斯洛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人本主义学者卡尔·罗杰斯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临床社会工作的理念。

临床社会工作者吸收罗杰斯的观点,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原则。

后来,罗杰斯的观点被应用于社区工作、组织和政治发展,提出社会工作应该促使人们掌握我们都拥有的“个人权利”以实现其目标。

6.增能理论认为,服务对象能力的缺乏主要是由于社会中()的压迫。

∙A.稳定人群

∙B.权利群体

∙C.弱势群体

∙D.强势力量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社会工作所面对的群体常常是社会中权能最弱的人群,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与调动资源的能力也是最低的。

但是,他们的这种状态并非他们自身的缺陷,他们权能的缺乏是由于社会中的强势力量的压迫使他们形成了无力感、无助感、疏离感和失去自控感。

7.在增强权能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与受助人之间应该是一种()。

∙A.指导关系

∙B.对立关系

∙C.平等关系

∙D.援助关系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在增强权能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而要与受助者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他们视助人过程为分享权能的过程,因为通过分享,可以使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权能。

8.20世纪60年代初期,存在主义成为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从()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

∙A.弗洛伊德

∙B.萨特

∙C.柏拉图

∙D.卢梭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期,存在主义成为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

9.人本主义认为,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形成一个()体系。

∙A.民主互助

∙B.独立自主

∙C.平等友爱

∙D.自由民主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人本主义取向的小组工作允许小组成员利用小组寻求他的个人发展,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形成一个民主互助体系,在小组工作中创造条件帮助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10.()相信人的理性,相信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地选择行动。

∙A.人本主义理论

∙B.社会支持理论

∙C.认知行为理论

∙D.生态系统理论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以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源于人本主义哲学,它相信人的理性,相信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地选择行动。

人本主义关注人类的理智能力,相信人有能力运用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的命运。

11.一位长期受到丈夫虐待的女士,产生了强烈的无力感,对丈夫的暴力失去了反抗能力。

作为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来帮助这位女士。

∙A.精神分析理论

∙B.增强权能理论

∙C.生态系统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在社会工作者看来,这位妇女并非没有能力,而是生活环境的限制,使她的个人能力被压制了,甚至她自己也认为自己无力反抗丈夫的暴力。

社会工作者可以用增强权能的观点来帮助她建立自信和自我控制能力,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一方面采取措施控制她丈夫的暴力行为;另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发现自己在过去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长处,让她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去掉她的无力感,逐渐帮助她走出家庭暴力的阴影。

12.一般认为,()于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

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强权能的概念,并使其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

∙A.宋丽玉

∙B.罗杰斯

∙C.索罗门

∙D.马寿洛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增强权能的思想在19世纪就已经存在。

但是一般认为,巴巴拉·索罗门于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强权能:

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强权能的概念,并使增强权能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

索罗门的著作描述了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中受到“制度性种族主义”的压迫和疏离。

13.能够改变那些不利于个人权能发展的制度安排属于权能概念框架的()。

∙A.个人层次

∙B.人际层次

∙C.环境层次

∙D.家庭层次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权能是指所拥有的资源与调动资源的能力。

权能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权能是可以不断被衍生出来的。

权能一般发生在三个层次上:

①个人层次,包括个人感觉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②人际层次,是指个人和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③环境层次,是指能够改变那些不利于个人权能发展的制度安排。

14.张某一家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社会工作者杨某在与张某一家面谈中发现张某及其家人认为贫困是命中注定的,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状况。

面对张某一家的情况,杨某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改变环境中的不利影响。

杨某做出这种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系统和生态理论

∙D.增强权能理论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增强权能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个人需要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排挤和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为受助人提供帮助应该着重于增强受助者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

张某及其家人并非没有能力,而是生活环境的限制,使他们的个人能力被压制了。

15.小何每当儿子哭闹就会动手打儿子,在妻子的劝说下来见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何幼年时,其父亲有酗酒习惯,并在酒后常常打骂小何的母亲。

同时,小何的上司是一个非常霸道的人,常常要求小何加班。

社会工作者经过评估得出的结论是:

小何之所以打儿子是因为从身边权威人士那里看到“强势”处理问题方式的“好处”。

社会工作者是用()理论作为评估和分析小何行为的理论框架。

∙A.精神分析

∙B.存在主义

∙C.社会学习

∙D.家庭治疗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涮个人的内在价值,认为包括个人痛苦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

社会工作者对受助者提供的帮助,重点在于帮助受助者重新理解过去的经历的意义,并将过去的生活和经验梳理清楚。

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梳理过去的生活和经验,引导他发现过去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让这些闪光点在现在的生活中重新发挥作用。

16.一位单亲母亲,由于婚姻失败、下岗以及教育孩子遇到困难,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

社会工作者对这类人士提供帮助时,可以运用()。

∙A.社会支持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认知行为理论

∙D.存在主义理论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包括个人痛苦的经验都是有意义的。

针对题中单亲母亲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在对其提供帮助时,重点在于帮助她重新理解过去经历的意义,引导她赋予过去经验以意义。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她梳理过去的生活和经验,引导她发现过去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让这些闪光点在现在的生活中重新发挥作用。

17.存在主义的核心是()。

∙A.每个人都要受到尊重

∙B.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

∙C.存在即是被感知

∙D.社会的存在高于个人的存在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

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

只有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认识到自由。

二、多选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总题数:

15,分数:

30.00)

18.关于增强权能理论的基本假设与工作取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

2.00)

 A.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个人无能而产生的 √

 B.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 √

 C.个人的权能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

 D.让受助人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订

 E.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解析:

[解析]A项,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为受助人提供帮助应该着重于增强受助者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B项是生态系统理论的内容。

19.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者提出的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基本概念有()。

(分数:

2.00)

 A.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

 B.个人意识的觉醒 √

 C.对话的必要性 √

 D.人们要相互照顾

 E.选择的自由 √

解析:

[解析]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者依据存在主义思想提出了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五个基本概念:

①觉醒,即个人意识的觉醒。

②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痛苦是必然的,痛苦对人的生命具有指导性。

③选择的自由,强调个人的主观性和选择的自由,强调个人在主观上具有选择与改变的能力。

④对话的必要性。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无法独立生活的,个人必须通过他人的反映来彰显自己的意义,并根据这个意义来选择行动,个人的成长就是在他与别人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

⑤实行,指在社会工作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如果希望受助者能够肯定他自己的独特性,就必须通过社会工作者对受助者的肯定来实现。

20.关于存在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

2.00)

 A.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临床治疗者强调应该肯定人们有独特的生活方式 √

 B.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它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

 C.不同的存在主义者对于如何看待他人的问题的观点是一致的

 D.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 √

 E.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 √

解析:

[解析]B项,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它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C项,不同的存在主义者之间对于如何看待他人的问题存在分歧,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认为人与人之问是可以做到彼此理解的。

21.增强权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有()。

(分数:

2.00)

 A.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 √

 B.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问接的障碍 √

 C.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D.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

 E.社会工作者与受助人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

解析:

[解析]参见第1题解析。

22.临床社会工作者吸收罗杰斯的观点,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

(分数:

2.00)

 A.同理(或同感) √

 B.诚实和真诚 √

 C.温暖、尊重和接纳 √

 D.公平、正义

 E.个别化原则

解析:

[解析]临床社会工作者吸收罗杰斯的观点,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原则,即:

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或同感)。

E项为精神分析理论所强调的原则。

23.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最重要的贡献在于()。

(分数:

2.00)

 A.相关专业服务模式的发展

 B.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基础 √

 C.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思想基础 √

 D.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E.为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解析:

[解析]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的贡献主要不在于相关服务模式的发展,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们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

24.在概念框架方面,增强权能观点认为权能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权能是可以不断增强的。

权能一般发生在()。

(分数:

2.00)

 A.人际层次 √

 B.个人层次 √

 C.家庭层次

 D.环境层次 √

 E.社会层次

解析:

[解析]在概念框架方面,增强权能观点认为权能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权能是可以被衍生出来的。

权能一般发生在三个层次:

①个人层次,包括个人感觉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②人际层次,指个人和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③环境层次,指能够改变那些不利于个人权能发展的制度安排。

25.石某长期受到丈夫的虐待。

在与石某的交流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石某与丈夫结婚时双方感情融洽,互敬互爱。

婚后丈夫想要一个男孩,可是,石某生下的却是女孩。

从此丈夫开始对石某不断打骂、虐待。

石某也认为生不出男孩是自己无能,对丈夫逆来顺受。

如果采用增强权能理论介人,社会工作者应该()。

(分数:

2.00)

 A.帮助石某认识不生男孩不是自己的错 √

 B.帮助石某认识自己的权利

 C.对石某进行家庭治疗 √

 D.在社区中宣传男女平等

 E.帮助石某加人女性维权互助小组 √

解析:

[解析]社会工作强调尊重服务对象,帮助他们增强能力,让他们自己对问题和需要作出判断,鼓励有相同处境的人建立互助团体,在团体中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摆脱无力感状态,建立自尊心,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26.根据人本主义理论,人的价值包括()得到了承认。

(分数:

2.00)

 A.财产

 B.尊严 √

 C.才能 √

 D.权利

 E.自由 √

解析:

[解析]人本主义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可以包括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实现了“人的发现”,人的价值包括尊严、才能和自由得到了承认。

经过启蒙思想家的努力,在西方社会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的神本主义逐渐被人本主义所取代。

27.关于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

2.00)

 A.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和能力 √

 B.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 √

 C.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

 D.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

 E.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

解析:

[解析]人本主义在小组工作中得到了深入的应用,表现在:

①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和能力;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③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④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⑤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⑥群体成员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个人的差别都要得到尊重;⑦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28.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在助人过程中应注意()。

(分数:

2.00)

 A.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B.工作人员与受助者要构建起协同的伙伴关系 √

 C.重视受助者的能力而非缺陷 √

 D.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

 E.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处于“缺权”状态中的人成为服务对象 √

解析:

[解析]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注重独特的助人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受助者与工作人员要建构起协同的伙伴关系;②重视受助者的能力而非缺陷;③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④确认受助者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湃渠道;⑤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处于“缺权”状态中的人成为服务对象。

A项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之一。

29.下列各项符合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的有()。

(分数:

2.00)

 A.注重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而不是情境本身

 B.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 √

 C.社会工作者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协助服务对象肯定自己的本质 √

 D.个人应该将自己当作改变的动力,相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处境,能够自己确定目的、手段及预期后果

 E.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中,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

解析:

[解析]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包括:

①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

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

只有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认识到自由,因为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②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

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临床治疗者强调,没有预先设定人们应该如何生活,应该肯定人们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有选择的能力与自由。

社会工作者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协助服务对象肯定自己的本质。

30.索罗门提出要帮助受助者提高自己的权能,应()。

(分数:

2.00)

 A.协助受助者认识社会

 B.协助受助者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

 C.协助受助者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

 D.协助受助者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其解决问题的伙伴 √

 E.协助受助者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

解析:

[解析]索罗门提出从四个方面帮助受助者提高自己的权能:

①协助受助者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②协助受助者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③协助受助者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其解决问题的伙伴,受助者自己则是解决问题的主体;④协助受助者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31.下列关于增强权能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

2.00)

 A.增强权能理论认为弱势群体的现状并非他们自身的缺陷 √

 B.索罗门首先提出增强权能理论 √

 C.社会工作进入“增强权能时代”是在1970年左右

 D.增强权能思想出现于1976年 √

 E.20世纪80年代,增强权能观点在理论和实务中的影响都逐步扩大 √

解析:

[解析]C项,巴巴拉·索罗门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强权能:

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强权能的概念,并使其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但是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强权能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

32.小王是肌肉萎缩症患者,需要使用轮椅代步。

因居住的小区没有无障碍通道,小王外出受限,生活圈子狭窄,小王的父母很爱面子,不愿意将儿子的情况告诉别人,社会工作者尝试运用增强权能理论协助小王及其家人。

下列说法中,符合该理论基本假设的有()。

(分数:

2.00)

 A.小王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障碍造成的 √

 B.小王的无力感主要是源于个人的不幸

 C.小王住所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 √

 D.小王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互动不断提高的 √

 E.小王和家人是有能力和有价值的 √

解析:

[解析]增强权能理论的基本假设有以下几点:

①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②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③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④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⑤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案例中,ACDE四项符合该理论基本假设,也符合小张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