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223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docx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

 

 

论文(设计)题目:

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研究

院-系:

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系

专业:

科学教育

年级:

***

学生姓名:

****

学号:

********

导师及职称:

******(教授)

日期:

2010年12月

 

一、开题报告

二、开题记录表

三、任务书

四、指导记录

五、指导教师评定表

六、专家评定表

七、答辩委员会评定表

八、答辩记录表

九、诚信承诺书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

*****

性别

学号

******

院-系

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

科学教育

年级

2007级

论文题目

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研究

√教师推荐题目□自拟题目

题目来源

教师科研

题目类别

理论研究

指导教师

******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选题的目的:

本研究试图构建教师偏见的理论框架,并以之为指导分析我国教师教学偏见行为,探析教师偏见行为的产生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

具体而言就是以教育教学理论和偏见理论为基点,对教师教学偏见的概念进行界定。

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偏见行为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矫正策略,初步构建教学偏见的理论框架。

从而唤起教师对学生的情感高度关注,达到矫正教师在教学中的偏见行为,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民主与平等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创造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公平的目的。

选题的意义

理论意义:

教育公平是时下热门的话题,而实现该目的的关键之一就是教学公平的实现,更进一步来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偏见行为已经成为实现教学公平的最大障碍,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偏见行为能否矫正。

该课题的研究对于丰富教育公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教师教学偏见研究的空白,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改善教学实践行为将大有裨益。

同时探讨研究教师教学偏见行为,对于推进教学改革,协调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优化教师教学的专业素养,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等无不具有重要价值。

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过程中一个具体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在教育目标实现与否的衡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偏见行为在当前教育中是如此常见,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了师生关系的不协调甚至尖锐矛盾的产生,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严重的会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建立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理论体系,澄清目前对教师偏见的混乱认识,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偏见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进而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矫正偏见,为教学公平的实现铺路搭桥。

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矫正教学偏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供指导性理论。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理论渊源及演化:

早些时候,社会心理学家们倾向于用社会化、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个人心理因素(如遭受挫折、权威主义人格)等来解释个人为什么会持有偏见。

上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逐渐成为整个心理学的前沿,人们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待偏见的形成问题。

目前,主要有三种认知机制被用来解释偏见的形成。

一、刻板印象效应,二、内群—外群效应,三、公平世界效应。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人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受什么样的教育、在教育中如何对待人的权利和利益自然属于公平考察的内容。

偏见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权利和利益不断发生变化,偏见的具体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

教育偏见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有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教育偏见问题才会引起社会的重视,教育偏见问题才会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教育偏见主要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活动的最终效果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偏见直接影响了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以及入学机会的公平,可以说只有矫正了教学偏见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所以,从理论上看,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偏见应该也必然要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那么,教学偏见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呢?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求程度。

教师偏见问题的提出也正是基于我国教育现实的需求。

学校教育是时代变迁与进化的产物,随着班级授课制的产生,教师角色的复杂性以及应对学生个体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系列偏见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外部表象越来越显著,影响越来越明显,正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由此,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研究也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话题。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prejudice)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错误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偏见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

例如,Bourne认为偏见是一种态度,因而也是感情、看法和行为倾向的组合,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

Allenson认为偏见是不正确的看法与态度。

他还认为,对错误态度的肯定或偏爱也属于偏见,只不过人们一般讨论的是具有否定倾向的偏见。

在日常生活中,偏见与歧视经常被人们作为同义词使用,但在社会心理学中,这两个词的含义有本质的不同。

偏见是一种态度,因而是一种心理现象,而歧视(discrimination)则指行为。

教师对学生产生认知偏见的原因上:

一、第一印象导致偏见,心理学家琼斯等于1968年曾做过一个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使试者对于一个学生开始就做对不少题目和另一个学生开始就做错不少题目获得极深的印象,这种印象影响了试者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学生认知的偏见。

社会心理学家Cliford和Walster所做的实验证明了第一印象也会造成教师对学生“以貌取人”的错误认识二、晕轮效应导致的偏见: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得出。

三、刻板印象导致的偏见:

刻板印象对教师也是有影响的,使不少教师头脑中形成了关于某一类学生的固定印象。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了偏见概念的界定和教师偏见产生的原因分析,而在原因上,把偏见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教师主观意识方面,而教师产生偏见的原因切因为社会的发展正逐渐复杂化和多样化,应当有更符合时代特征的相关理论来建构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理论的系统框架。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国直接以教师教学偏见行为作为主题的研究并不多见,能够检索到的文章只有5篇,尚未发现专门的论著。

不过,教学是教育的主体部分,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一般都涉及到教师偏见与教学公平的问题。

我国教育公平的研究成果丰硕,相关文章上百篇,已经出版的论著有曾昭宁的《公平与教育》(1994),程晓樵《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2002),李介的《教育公平论》(2003),中英甘肃项目组的《教育公平与教育生活》(2003)等。

分析综合这些文献资料,我国对教师偏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一课堂教学中的偏见。

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偏见主要是对待的对待,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待学生个性差异的偏见。

在认知关系上,教师是以成人的认知方式对待学生,还是以学生的认知方式对待学生,存在着偏见问题;在情感关系上,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需要,存在着偏见问题;在伦理关系上,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否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特别是在对待优生和后进生、学习困难生的态度是否公正合理,存在着偏见问题;在社会关系上,教师是以多种社会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教育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抚慰者、学生的朋友,教师在同学生的交往中,各种角色的转换存在着偏见问题。

从课堂交往看,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却有意地对学生实施的一种差异性交往,这种差异性不光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以及教师与学。

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偏见主要表现在:

教师对学生实行选择性交往,课堂参与机会分配失衡;教师在座位编排时为部分学生“优先定位”使其享受座位特权;课堂教学中因“财”施教现象日趋严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排外情绪普遍浓厚;教师课堂话语带有更多“强势”群体价值取向。

二教学评价与教师偏见。

有学者认为教学评价中的偏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评价所依据的价值观的合理性和评价标准的合理性。

评价总是以一定价值观为基础的,所依据的价值观不同,所得出的结论是有差别的。

一是评价工具和评价手段的公平。

教育评价工具和评价手段直接影响评价的结果,评价工具和评价手段的科学性,制约着教育评价的公平。

一是对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处理也存在偏见问题。

三教师偏见的因素分析。

这里主要归结为教师认知方面的不足。

反思我国教学公平研究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偏见基本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

其次,缺乏逻辑严密、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

虽然现有的研究涉及到教学偏见的许多内容,但显得零散、杂乱,缺乏一以贯之的整体感。

而且只有教学活动的构成这个单一考察维度,缺乏从公平理论、从关于人的理论维度的研究。

再次,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

,有突出教学偏见的特定内涵,也缺乏深入的论证。

二教学公平实践研究缺乏理论透视。

目前的实践研究大都停留在对教学偏见现象的描述上,对偏见的认定缺乏清晰的标准,对偏见产生的原因的探析缺乏理论的透视,这势必会产生认识上的混乱和表面化。

三研究方法单一。

目前研究大都采用宏观描述、经验分析与评论的方法,少有定量研究,更缺乏个案研究等人类学的研究。

这些问题的存在将成为本次研究的主要问题之所在。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前言:

一、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涵义。

(一)教师教学偏见概念的界定。

(二)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特征。

(三)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消极影响。

(四)矫正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意义。

二、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中的偏见行为。

(二)教学内容中的偏见行为。

(三)教学方法中的偏见行为。

(四)教学管理中的偏见行为。

(五)教学评价中的偏见行为。

三、教师教学偏见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自身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社会层面。

(四)学生自身。

四、矫正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策略。

(一)教学认知偏见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教学情感偏见行为的矫正策略。

(三)教学纪律偏见行为的矫正策略。

(四)教学交往偏见行为的矫正策略。

(五)教学心理偏见行为的矫正策略。

五、结语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主要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教师教学偏见行为概念的界定,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消极影响,教师教学偏见行为产生的原因,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内容,矫正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策略。

难点:

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原因分析;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特征。

重点:

矫正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策略的提出。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教师教学过程中偏见行为的具体表现,深入分析其对学生产生的诸多影响及产生的原因分析,进而提出具体可行的优化教师偏见行为的应对策略及方法,达到矫正教师的偏见行为,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对后进生的关注,是教学过程能真正帮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文献法:

通过广泛查阅、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比较研究法:

对在与偏见、教师偏见的相关问题研究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理论、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其中异、同之处,并进而确立自己的立场,并力求能树立新观点。

技术路线:

第一步:

确定研究方向。

第二步:

选题。

第三步:

搜集查找资料。

第四步:

设计及修改开题报告。

第五步:

撰写开题报告。

第六步:

开题报告答辩。

第七步:

撰写论文初稿。

第八步:

论文修改。

第九步:

论文定稿。

第十步:

参加论文答辩。

可行性分析:

理论上可行:

教学偏见行为属于教学行为,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通过阅读整理,能够支撑本课题的论点,。

操作上可行:

首先该课题同我所学专业相符,我对这个课题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促使我去查找大量相关的资料来支撑我的论点同时本研究课题中我所提出的观点比较新颖且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其次在时间上可以得到保障,我们的指导老师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上见解独到,知识渊博,在她的耐心、专业的指导下,我相信我有能力按时完成该论文的写作。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来看,研究总体教育公平的较多,单独研究教师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不多,并且相关研究概念界定观点不一,理论建构不够完善,没有对本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偏见行为系类问题,特色之处在于研究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教学偏见行为的界定、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本质属性、原因分析及策略的提出上很有创新空间,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将对教学公平理论的研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20010年11月-12月选题、写开题报告

20010年12月-2010年3月初撰写论文初稿

2011年3月-4月底论文定稿

2011年5月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预期结果:

在2011年5月完成一篇关于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研究的论文,充实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理论研究,为今后教师矫正偏见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段小磊.课堂教学中不公平问题探索[J].新疆昌吉学院评建办公室,2006,[7].

[2]钱志亮.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1[1].

[3]索向兴.教师必须克服对学生的认知偏见[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2,[1].

[4]李介.略论性别偏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6].

[5]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机制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2009,[2].

[6]姜雅珉.试论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2].

[7]鲍传友.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8]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9]李耀国.学生心理与教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10]徐宁.试论公平理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兰州学刊,2005,[3].

[11]李介.论教育活动中的公平问题[J].固原师专学报,2001,[3].

[12]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4].

[13]罗明东等.教育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2].

[14]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

[15]马会梅.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研究[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1].

[16]张丽.对一位高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叙事研究[D],2009,[5].

[17]肖妹艳.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6].

[18]闫龙.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4].

[19]叶海燕.维新时期女子教育思潮及实践[D].湖南大学,2009,[5].

[20]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6].

[2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4].

[2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2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月日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记录表

姓名

*****

性别

学号

*****

院-系

******

年级

2007

专业

科学教育

指导教师

****

职称

教授

论文题目

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研究

学生陈述:

各位老师、同学好:

我的论文题目是:

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研究。

班级授课制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的偏见行为阻碍着教学公平目标实现,同时,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由于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偏见行为几乎在各个教育阶段,各所学校,各个班级都屡见不鲜,但是却没有引起教师、学校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师偏见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了一系列教学问题的产生和师生关系的极不和谐。

我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建构教师偏见的理论框架,深入分析教师偏见行为的消极影响,提出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为当前教师偏见行为的矫正提供指导性理论,从而唤起存在偏见的教师们的公平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公平。

我的论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即前言,第一章:

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内涵,第二章:

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内容,第三章、矫正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策略,结语五部分。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会充分吸收国内相关研究的精华,完善不足之处,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和偏见相关理论,在认真钻研,仔细分析,全面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分析,试图提出更加完善和有实际意义的教师教学偏见理论体系。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相关概念的界定,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消极影响及其特征与产生原因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矫正策略。

我会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认真刻苦钻研,努力寻求创新与实用并举,写出一篇有水平、有特色并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论文。

以上就是我的开题陈述,诚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

教师提问及学生回答:

教师问1、涵义和内涵之间有无差别,内涵中的内指什么?

学生答:

涵义是指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内就是本质的意思。

涵义比内涵包含的内容更广。

教师问2:

、在研究中所用到的比较研究法是什么的比较?

学生答:

偏见和歧视的比较,不同观点理论之间的比较。

教师建议1、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内容划分上太过狭隘,应分类全面。

教师建议2、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原因分析应自成一章,单独论述。

结论:

         □通过       □未通过

组员签名:

记录员签名:

组长签名:

学院(公章)

年月日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姓名

*******

性别

学号

******

院-系

教师教育学院

—基础教育系

年级

2007

专业

科学教育

指导教师

******

职称

教授

论文题目

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研究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教师教学偏见行为,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2)对于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涵义、具体表现、成因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指导意义的矫正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矫正其教学偏见行为的意识,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2、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研究

前言

(四)社会层面的因素

 

3、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二.有关要求

1.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应收集的资料:

偏见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文献资料,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教学偏见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1]崔永杰.波普尔的“偏见”学说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政治法律学院,2004(6).

[2]张中学,宋娟.偏见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

(2).

[3]陈益林.论教师偏见[J].美中教育论,2006

(2).

[4]赵延金.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6]马会梅.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研究[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1版.

[7]赵善庆.教师克服对学生偏见的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04(6).

[8]李长艳.教师克服对学生认知偏见的对策[J].教育探索,2004(16).

[9]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0]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年4月.

2.外文翻译要求

外文摘要翻译应同中文内容相对应,单词拼写无错误,语法符合英语语法要求,字体采用“TimesNewRoman”,字数不低于350个实词。

3、论文撰写(设计)要求

撰写论文达到预期目标,格式要求符合规范,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

三.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1、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研究方法

文献法:

通过广泛查阅、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比较研究法:

对在与偏见、教师偏见的相关问题研究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理论、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其中异、同之处,并进而确立自己的立场,并力求能树立新观点。

技术路线

探究当前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的具体表现→分析教学偏见行为的具体成因→查阅大量关于偏见及教学偏见行为的文献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并联系实际提出相应的矫正策略

2、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进度安排:

20010年11月-12月选题、写开题报告

20010年12月-2010年3月初撰写论文初稿

2011年3月-4月底论文定稿

2011年5月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预期结果:

在2011年5月完成一篇关于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研究的论文,充实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理论研究,为今后教师矫正偏见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三.任务执行日期

自2010年11月1日起,至2011年5月21日止。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学院领导(签名):

学院(公章)

年月日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

姓名

*****

性别

学号

20******

院-系

教师教育学院

—基础教育系

年级

2007

专业

科学教育

指导教师

*****

职称

教授

论文题目

教师教学偏见行为研究

时间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情况

2010年12月19日

指导选择论文题目,对于选题的角度及创新点,所选题目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指导,指导建立论文题目及论文大体框架,指导收集有用的文献资料。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2011年3月15日

对于初稿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指出教学偏见行为的涵义过于简单,概念界定不准确,内容部分结构不合理,矫正策略部分写得较浅,并给出部分修改建议,通过本次指导建立了论文合理框架。

指导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2011年3月29日

在老师的反复阅读下,指出第二稿中的主要问题:

对于概念的解释不合理,特征的说明过于简单,具体表现结构还不够好,策略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2011年4月25

对第三、四稿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大体论文框架建立,指出涵义中出现问题的地方,调整了具体表现及策论的结构,并对论文中明显的错字、病句及错误格式指导修正。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2011年5月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