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641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MIS 复习题.docx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MIS复习题

名词解释题:

1.系统是由具有独立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成系统的总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的全局出发辅导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规划目标。

2.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

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

3.可行性分析是指在当前组织内外的具体环境和现有条件下,某个项目投资的研制工作是否具备必要的资源及其他条件。

对于信息系统而言,其可行性可以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来考虑。

4.诺兰模型指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提出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它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

初始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由计算机管理为主到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时期)、集成阶段(建立支持全企业信息需求系统,预算费用迅速增长)、数据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成熟阶段)

5.资源、资源的生命周期

资源指被管理的对象,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无形资源是指不具有产品形式的管理对象,及战略计划与控制;有形资源有2类,一类是关键性资源,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一类是支持性资源,指为实现企业目标必须使用和消耗的那些资源。

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取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

1产生阶段(对资源的请求、计划阶段)

2获得阶段(资源获得的活动)

3服务阶段(资源的存储、服务)

4退出阶段

6.定义数据类的方法

实体法:

在分析中把与企业有关的可以独立考虑的事物都可以定义为实体,每个实体根据资源的管理过程,可将其分解为计划型、统计型、文档型和业务型。

功能法:

在系统中每个功能都有相应的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类,对每个功能标识出其输入、输出数据类,与第一种方法得到的数据类比较、调整,最后归纳出系统的数据类

6.业务流程图及基本符号、数据流程图及基本符号

业务流程分析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方法,首先对高层管理业务进行分析,画出高层管理的业务流程图,再对每一个功能描述部分进行分解,画出详细的业务流程图

基本符号:

业务处理部门或单位

数据流动及方向各类单证、报表

数据存储或存档业务功能描述

数据流程图就是用几种简单的符号综合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存储、加工和流出的具体情况。

外部实体(数据来源/去向DataSource/Sink):

不受系统控制,在系统以外的事物或人,它表达了该系统数据处理的外部来源和去处

在数据流的上方写上数据流的名称

处理功能:

表达对数据处理的逻辑功能,也就是把流向它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变换处理,产生新的数据

7.数据字典就是将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外部实体等详细情况加以记录,并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排列所形成的一部关于数据的字典。

数据字典是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项的工具,是关于数据的数。

包括对一切动态数据(数据流)、静态数据(数据存储)和数据结构以及相互关系等的说明。

8.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外部实体

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数据结构

9.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

第一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一范式)是指在一个关系中没有重复出现的数据组项。

即关系中的每一个属性都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如果在一个满足一范式的表中,所有非关键字数据元素都完全依赖于整个关键字,则称这个表是第二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二范式)。

如果在一个满足一范式的表中,假设A是其关键字,而Y,Z为非关键字数据元素,并且Y∩Z为空,没有A→Y,Y→Z存在,则称这个关系是第三规范化形式。

简称为三范式。

10.系统的运行效率主要是指系统的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响应时间。

其中,处理能力是根本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1.系统的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响应时间

处理能力,指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事务的个数;

运行时间,指在批处理状态下,系统运行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响应时间,指在联机状态下,在终端上向计算机发出一个请求,到计算机在终端上给出回答所用的时间。

12.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有效性、可修改性、通用性、实用性

可靠性:

指系统正常运行时对外界各种干扰的抵御能力,包括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和运行环境的可靠性。

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指标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可维护性,即“平均修复时间”

有效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

系统的有效性大于零小于一,越接近于一,说明系统的有效性越高。

可修改性指修改和维护系统的难易程度,也称为系统的可变更性。

通用性指同一软件在不同组织的可应用程度。

实用性指系统为用户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程度、操作的简便性、输出表格的实用性等。

13.系统结构图是系统结构设计一项主要工具,用于表达系统内各部分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可反映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解决了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14.模块将能够执行某项动作的若干条程序语句可做一个模块

模块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可以用模块名调用的一组程序语句,如函数、子程序等

15.结构图的深度指结构图的层数;

结构图的宽度指结构图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

深度和宽度反映了系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

16.模块的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模块的内聚指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为了执行处理功能而组合在一起的相关程度

17.模块的扇出表达了一个模块与其直属下级模块的关系,模块的扇出系数是指其直属下级模块的个数;

模块的扇入表达了一个模块与其直属上级模块的关系,模块的扇入系数是指其直属上级模块的个数。

18.事务分析:

对事务性数据流程图进行变换,从而导出标准的结构图的一种方法,是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一项主要设计策略。

事务分析过程:

1分析数据流程图,设计高层模块,即主模块;2将处理分解成信息系统的事务,设计每个事务处理模块;3为每个事务处理模块设计操作模块

变换分析:

也是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一种设计策略,一般用于将较低层的数据流程图转换成结构图。

19.代码就是代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名称、属性或状态的符号,可以是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

校验码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数学方法及代码本体计算出来的。

当自检码输入计算机后,计算机按照同样的数学方法,根据代码本体进行计算,将结果与校验位比较,检验输入的代码是否正确。

20.测试就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测试包括三方面,即设计“测试用例”,执行被测程序和分析执行结果并发现错误,信息系统的测试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和网络测试等。

调试就是测试暴露错误之后,找出错误的具体位置并加以修改完善。

21.软件测试方法分为两类:

动态测试方法和静态测试方法。

动态测试方法又分为黑盒测试方法和白盒测试方法,而静态测试方法主要有程序审查会、人工运行和静态检查。

22.黑盒测试法把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子,完全不考率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检查程序能够按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是否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白盒测试法把程序看成一个透明的白盒子,完全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一条通道是否能按预定的要求正常工作。

23.系统转换的方式

24.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

简答题

1.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的关系

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没有计算机也有管理信息系统,事实上有了管理,就有了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组织管理,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既满足了信息处理的需求,又极大地推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同时计算机应用也促进了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2.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

包括数据的收集和输入、转换、组织、传输、存储、检索和输出等部分

预测功能:

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预测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

系统的预测是管理计划和管理决策工作的前提

计划功能:

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对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控制功能:

通过反馈信息,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协调和控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辅助决策功能:

利用运筹学的方法和技术,合理配置资源,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针对结构化问题

3.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一般过程、适用场合

基本思想:

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一般过程:

可行性分析、系统规划、系统分析(逻辑设计)、系统设计(物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管理和评价。

适用场合:

适合开发那些能够预先定义需求。

结构化程度又比较高的大型事务性系统(TP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这种正规化的开方法不适用于对小系统的开发。

4.原型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一般过程、适用场合

基本思想就是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由用户和开发者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并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实验性的、简单的小型系统,称作“原型”,然后将原型交给用户使用。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需求,开发人员依据用户提出的评价意见对简易原型进行不断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如此不断地反复修改,直至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较为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统。

基本开发过程:

可行性研究、识别基本需求、构造初始原型、使用和验证原型、修正和改进原型、判定原型完成、完成文档并交付使用。

原型化方法适用于1.需求不清,管理及业务处理不稳定,需求常常变化;

2.规模小,不太复杂,而且不要求集中处理的系统;

3.或者是有比较成熟借鉴经验的系统开发工作中;

4.或用于开发信息系统中的最终用户界面。

5.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条件、成功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先决条件

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条件:

1企业规范化管理;2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参与;3拥有一支开发的专业队伍;4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

成功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先决条件:

1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需要;2内部人员对现状不满;3有建设规划方案;4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

6.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及优缺点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优点:

1.有严密的系统分析和开发控制;

2.适用于开发大型事务型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缺点:

1.过于耗费资源;

2.缺乏灵活性,可修改性差;

3.不适用于开发信息需求不明确的系统

原型化方法:

优点:

1.系统开发效益高(开发周期短、费用低);

2.系统适用性强(容易被用户接受);3.系统可维护性好;4.系统的可扩展性强;

5.易学易用性(用户参与了整个开发过程,对系统比较了解)

缺点:

1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开发标准,开发过程难以进行控制;2.对系统开发环境要求较高;3.用户易缺乏耐心,出现急躁情绪;4.开发人员容易潜意识用原型取代系统分析;5.不适用于开发大的系统;6.易忽略文档的编写;7.由于原型结构不一定合理,导致系统的运行效率低

7.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偏差,不能摆正计算机在MIS中的正确位置

二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软件开发生产率低,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

2软件系统质量低,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3软件开发成本高;4管理软件跟不上发展需要,无法适应管理的千变万化

三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把握不准

关键不是计算机各种功能,而是如何描述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四教育、理论体系落后

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编程能力忽视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8.总体规划的重要性、任务、步骤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1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的前提条件;2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的纲领;3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成功的保证;4总体规划是系统验收评价的标准。

总体规划的任务:

1从系统的全局出发,在总体上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2提出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将MIS分为若干子系统后,要确定子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

3进行计算机的逻辑配置。

总体规划的步骤:

1总体规划准备;2组织机构调查;3定义管理目标;4定义管理功能;5定义数据类;;6定义信息结构(子系统的划分);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总体结构中子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8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逻辑配置;9完成总体规划报告,提出开发计划。

9.由初始的U/C矩阵转换为系统总体结构图的过程

1把初始的U/C矩阵中功能这一列是否按功能组排列;

2排列“数据类”这一行,使得矩阵中C靠近主对角线;

3在调整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调整功能组,是U也尽可能靠近主对角线;

4用粗实线框出功能组(字母C应该尽量被圈入方框内),并给功能组起一个名称,每个功能组就是一个子系统;

5寻找方框外的U,用箭头把子系统联系起来,表示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

6删除所有的字母C和U,并给子系统加上名称,这样就形成了新系统的体系结构。

10.系统分析的目的、任务、步骤

系统分析的目的:

要弄清楚新系统将要做什么,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的任务:

系统分析员和用户一起充分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用户的要求用文档形式表述出来。

系统分析的工作步骤:

1现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2进行数据分析,建立数据库逻辑模型;

3确定新系统的逻辑结构;

4明确处理方式,提出系统分析总结报告。

11.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工具

1对系统进行概要描述的工具——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DataFlowDiagram,DFD);

2数据部分详细描述的工具——数据字典(DataDictionary简称DD);

3功能详细描述的工具——结构式语言、判断表和判断树;

4数据库逻辑设计的工具——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

5数据存取分析的工具——数据立即存取分析图.

12.数据流程图的特点、绘制的基本思想

数据流程图的特点:

概括性、抽象性

绘制的基本思想:

采用的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自动向下,由外向内,逐层分解。

数据流程图的设计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逐步地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系统的过程。

13.数据流程图与程序框图的区别

程序框图有严格的时间顺序,有起始点和终止点,可以反映循环过程和条件判断;数据流程图则完全不反映时间顺序,只反映数据的流向、自然的逻辑过程和必要地逻辑数据存储,不反映起始点和终止点。

14.数据字典的建立方式、条目

数据字典的建立方式有三种:

人工方式、自动方式和半自动方式。

数据字典中有6类条目:

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功能和外部实体。

15.系统设计的任务、目标

系统设计的任务:

以系统分析说明书为依据确定新系统在计算机内应该由哪些程序模块组成,各模块用什么方式连接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最好的系统机内结构,使用某些工具将系统设计的成果表达出来,并对各个细节进行设计。

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2方面:

1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其基本任务是:

将系统分为模块——决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决定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决定模块的界面,及模块间的数据传递

总体设计的过程可分为2补:

第一步由数据流程图转换为初始的结构图;第二步对初始的结构图进行优化

2详细设计,具体包括:

编码设计——数据库详细设计——输入输出界面(人机界面)设计——网络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系统设计的目标:

在保证实现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各项指标。

即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可修改性、灵活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16.系统结构图与数据流程图的区别:

1数据流程图着眼于数据流,从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来考虑系统的;系统结构图着眼于控制层次,从系统的功能层次上来考虑系统;

2数据流程图反映的是系统的逻辑模型,即系统“做什么”;系统结构图反映的是系统的物理模型及系统功能是怎样完成的,即系统“怎么做”;

3从时间上来说,数据流程图在前,系统结构图在后,数据流程图是绘制结构图的依据。

系统结构图与程序框图的区别:

结构图用于表达系统内各部分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可反映模块的调用与被调用关系,但它不反映模块的调用次序、调用时间和调用次数,是从空间角度描述系统的层次特性;程序框图说明程序的执行步骤和执行次数,主要描述了模块的过程特性。

17.模块的属性:

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和内部数据

模块的输入、输出时模块与外部的信息交换,模块的逻辑功能指它能做什么事,表达了它如何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

输入、逻辑功能、输出构成一个模块的外部特性。

运行程序指它如何用程序实现这种逻辑功能,内部数据是指属于该模块自己的数据,内部数据和程序代码是模块的内部特性,是看不见的。

“暗盒模块”只反映该模块的外部属性。

18.模块的几种耦合类型:

1简单耦合,两个模块之间仅仅存在调用和被调用关系,耦合度最低,是期望的模块耦合方式

2数据耦合,两个模块之间不仅存在调用和被调用关系,而且模块之间存在数据通信,即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是数据传递,或称参数交换

3控制耦合,两个模块之间不仅存在调用和被调用关系,而且存在控制信息的传递,这种控制信息实质上是一个“标识”或一个“开关”,或表示一种“状态”(控制耦合是可以避免的)

4公共耦合,两个模块都和一个公共数据域有关或与某一个公共环境联系在一起

5内容耦合,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有关,使用该模块的内部数据或控制信息,耦合最强的连接关系,极大增强了系统的复杂性,给系统维护带来极大的困难,应避免使用

内聚类型:

1功能组合——功能内聚,一个模块内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处理动作全都为执行同一个功能而存在,并且只执行一个功能,是一个“暗盒”模块,易于编程、调试和修改(内聚性最高)

2顺序组合——顺序内聚,前一个处理动作所产生的输出数据是下一个处理动作的输入数据

3通信组合——通信内聚,各个组成部分的处理动作都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都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4过程组合——过程内聚,各个组成部分的处理动作各不相同,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它们受同一个控制流支配,并依此决定它们的执行顺序

5暂时组合——暂时内聚,各个组成部分的处理动作和时间有关

6逻辑组合——逻辑内聚,各个组成部分的处理动作在逻辑上相似,但功能却彼此不同或无关

7偶然组合——偶然内聚,各个组成部分的处理动作彼此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根据设计人员的个人喜好随意混合在一起,完全“透明”的盒子,没有可修改性,维护非常困难

25.模块的控制范围:

指由它可以调用的所有下属模块及其本身所组成的集合

模块的影响范围:

指由该模块中包含的判断处理所影响到的所有其他模块的集合,也称模块的作用范围

两者之间的关系:

1影响范围超出控制范围,有控制耦合2判断点在层次结构中的位置太高,影响范围超出控制范围,有控制耦合3判断点在层次结构中的位置适中,影响范围在控制范围内,但是仍不理想4理想的设计,影响范围在控制范围内

系统结构化设计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对于任意具有判断功能的模块,其影响范围都应当时其控制范围的子集。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发现模块作用范围不在其控制范围之内,可以用“上移判点”或“下移受判断影响的模块,将它下移到判断所在模块的控制范围内”,或者将具有判断功能的模块合并到它的上层调用模块中,从而提高判断点的位置,加以改进。

19.模块设计的原则:

1尽量采用低耦合形式,即尽可能采用简单耦合和数据耦合,减少控制耦合,必要时使用公共耦合,但一定要将数量控制在最少,绝不能采用内容耦合;2对于任意具有判断功能的模块,其影响范围都应当是其控制范围的子集.(模块设计的第一条准则:

尽可能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尽可能提高模块内部的组合程度。

第二个准则:

对于任何一个模块,其作用范围应当是它的控制范围的一个子集。

20.模块的扇出扇入原则:

1模块的扇出系数应该适当,过大意味着模块的直属下级模块越多,表明它要控制许多模块,所要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它的内聚性可能越低;过小说明上下级模块或本身过大,应进行分解,使结构变得合理。

2模块的扇入系数越大,表明它要被多个上级模块所调用,其系统通用性越强,说明模块分解得较好,在系统维护时能够减少对同一功能的修改。

3一个较好的系统结构通常是:

高层模块的扇出系数较高,中层模块的扇出系数较少,底层模块有较高的扇入系数。

21.在系统设计的变换分析中,如何找出逻辑输入、主加工和逻辑输出

1从物理输入端开始,沿着每一个由数据源传入的数据流的移动方向进行跟踪,逐步向中心移动,直到数据流不再被看作系统的输入为止,这时它的前一个数据流就称为逻辑输入;

2从物理输出端开始,逆着每一个由数据源传入的数据流的移动方向进行跟踪,逐步向系统的中间移动,直到找到离物理输出端最远的,但仍可看作是系统输出的那个数据流,即找到了逻辑输出。

3位于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之间的加工即为主加工

22.代码设计的原则:

1惟一性:

设计代码代表的实体或属性惟一2合理性,代码结构应与相应的分类体系相对应3可扩充性, 应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备将来不断扩充的需要4简单性,结构尽可能简单,尽可能短,以减少各种差错5适用性,代码尽可能反映对象的特点,以助记忆,便于填写6规范性 , 国家有关编码标准是代码设计的重要依据,已有标准的必须遵循。

在一个代码体系中,代码结构、类型、编写格式必须统一7标准化和通用性,有一定的分组规则,从而在整个系统中具有通用性

23.输出设计的评价:

1输出设计能否为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服务;

2输出设计是否充分考虑和利用了各种输出设备的功能;

3各种信息的输出格式是否和原系统相一致;对于修改部分是否有充足的理由,是否征得了使用人员的同意;

4输出的各种图形或表格是否符合使用者的习惯,是否便于阅读和理解;

5输出设计是否为系统今后的发展变化留有一定的余地,输出的表格是否为新增项目留有相应的余地

24.输入设计的原则:

输入设计是在保证系统输入正确的前提下,做到输入方法简单、迅速、经济、方便。

为此输入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最小量原则:

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输入信息越少,出错的机会就越少,数据的一致性就越好;

2输入过程简捷性原则;3早检验原则:

应尽早对输入数据进行检验,及时改正错误;

4尽早使用处理形式的原则:

输入数据应尽早地使用其所需处理形式记录,避免转换错误

25.检验输入数据正确性的常用方法:

1重复输入检验2输入核对检验(逐一核对打印机或屏幕显示的输入数据)3控制总数检验(可以检验所有数值的项目)4记录计数检验(检验是否有遗漏或重复)5合理性检验(逻辑检验,检查数据项的值是否合乎逻辑)6界限检验(上限检验、下限检验、范围检验)7格式检验(错位检验)

8代码校验位检验9顺序检验10平衡检验等

26.人机对话设计的基本原则:

1相同的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一处输入,多处引用

2尽量减少汉字输入;3屏幕显示形式直观、清晰,贴近管理人员的习惯;

4操作简单、方便;5数据录入应该有检错、纠错和容错功能;

6要有完善的帮助系统;7应具有快速的系统响应

人机对话设计的方式:

操作人员常常通过屏幕、键盘进行交互,常用的交互方式有:

1回答法:

屏幕显示问题,等待用户回答,回答方式也应在屏幕上提示;2提问法:

主要是用户查询;3菜单式:

屏幕上显示各种供选择的操作

27.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

1设备的购置与安装2程序的编制与测试3数据的录入

4人员的培训5系统的测试、调试与转换6

28.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