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810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docx

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

2019-2020年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复习练习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

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溶质质量分数为3a%和a%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A.大于2a%

B.等于2a%

C.小于a%

D.无法确定

3.如图,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

数天后观察到U型管内的水面

A.a比b高 

B.b比a高

C.一样高

D.无法判断

4.下列物质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但不会变质的是()

A.固体氢氧化钠

B.石灰石

C.浓硫酸

D.浓盐酸

5.现有下列5种物质:

①浓盐酸②生石灰③胆矾④烧碱⑤铁,把他们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其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加的是()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6.向200gAgNO3溶液中加入m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于燥得32.4g固体。

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的质量是167.6g

B.混合粉末的质量范围是8.4<m<9.6

C.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没有气体生成

D.原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5%

7.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若将乙、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乙表面会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甲、丙

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用的试剂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Fe、Ag、CuSO4溶液

B.Fe、Cu、AgNO3溶液、稀盐酸

C.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D.Cu、Ag、Fe、稀盐酸

9.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A.

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B.

小气球变瘪

C.

 白磷始终不燃烧

D.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0.如图,将足量的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稀盐酸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U型管中液面一定相平

B.U型管中液面可能左升右降

C.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D.右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11.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下图所示取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

A.蒸馏水  

B.稀盐酸

C.酒精水溶液

D.硫酸钠溶液

12.将金属X置于氯化铝溶液中,X表面无固体析出;而将其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

X+2AgNO3="=="X(NO3)2+2Ag。

由此可判断X、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Al﹥Ag﹥X

B.X﹥Al﹥Ag

C.Ag﹥X﹥Al

D.Al﹥X﹥Ag

13.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

Y盐溶液

Z盐溶液

Ni

Mn

 无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14.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整理如下,其中有错误的是()

A.干冰不是冰

B.纯碱不是碱

C.水银不是银

D.食盐不是盐

15.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

CO2+3H2

CH3OH+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16.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于今年5月成功试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___接触。

   

(2)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____(填序号)。

           

A. 硫酸铝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17.据报道,全球每年浪费掉的粮食约有1000亿吨,其中,约300亿吨是加工过的食品。

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图中的脱氧剂在食品防腐保鲜,特别是对延长含高油脂食品的保质期有着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生中富含的有机物有______(答出一种即可),检验这包脱氧剂中含铁粉的方法是__。

(2)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脱氧剂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铁锈(Fe2O3·n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8.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配制溶液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如图所示为装酒精(乙醇)的试剂瓶标签的部分内容。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未开启前该瓶液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______

(2)配置3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2%的酒精溶液,需取用这种酒精溶液和水各多少毫升?

_____

19.

(1)将锌片放在硫酸铜溶液里,则锌片的表面会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而将一铜丝放在硫酸锌溶液里,没有反应发生,可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____________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___________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里置换出来。

(2)质量相等的两种金属a和b,它们都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a,b的活动性和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a比b活泼②b比a活泼   ③酸不足  ④酸过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若要验证铜、铁、铝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主要含有Zn(NO3)2和AgNO3,为了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试推断:

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B、C的主要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化学式)

(3)溶液C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铝合金材料属于____填(“单质”“纯净物”或“混合物”)。

生活中的铝锅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的一元硬币为钢芯镀镍(Ni)合金,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H2SO4═NiSO4+H2↑。

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已知:

①X+H2SO4=XSO4+H2↑;②Y+2ZNO3=Y(NO3)2+2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23.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

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

A

B

C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9

18

27

溶液质量(克)

59

68

68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选填编号)。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克。

三、探究题

24.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作铜丝、铜勺、铜壶、铜导线等。

(1)由用途可知,铜的物理性质有                (任写一条)

(2)铜及其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

下列现象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有               (填序号,可多选)

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比铜更容易生锈

B.硫酸铁溶液呈黄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C.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不能

D.把铜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不能将铁置换出来E.铜的价格比铁高

25.近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币面对大众发行,如图下表是面额1元纪念币,纪念币中使用到镍(Ni)、铜、铁等金属.某兴趣小组决定探究Ni、Cu、Fe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查阅资料)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正二价镍盐NiSO4,并放出氢气。

写出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实验)(所用金属片均已用砂纸打磨.)

26.小西家新房子装修时,窗台上铺了一种叫“人造石”的材料,小西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

为了研究这种石头,他先用他所学过的天平的知识来测量一小块“人造石”的质量。

测量过程如图所示。

(1)小西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人造石”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_____;②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人造石”的质量为_____g。

四、简答题

27.某合金由铝、铁、铜三种金属组成.现要测定一定质量该合金中铝的质量.设计以下流程并实验.

(1)通过以上实验也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

(2)为什么要向合金粉末中加人适量的稀硫酸?

_______

(3)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称量上述流程中哪些物质的质量?

如何确定铝的质量?

_______

28.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多少吨?

_____

2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的实验。

(1)指出实验装置中仪器

A.

B.

C. D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指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改正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4)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

将NaOH溶液缓缓加入到C中,生成的蓝色沉淀E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请回答: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列式计算)________。

(3)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是多少?

(列式计算)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三、探究题

1、

2、

3、

四、简答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