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8205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0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整理版word资料10页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 宇宙中的地球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天体系统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

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

(1)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

黑子在光球层、黑子在色球层,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1)昼夜更替现象;

(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12月22日(节气: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

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3月21日(节气:

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

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8、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判断出各点的日期

9、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

(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10、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

§4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不连续)、大气圈(最厚)、生物圈(最活跃)。

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

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顶部。

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

在图中绘制出空气运动的方向、标注出地面气压的高、低。

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 气压带和风带

1、在图中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中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

5、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现象。

(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

受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多雨

§3 常见天气系统

1、图中1表示冷锋,2表示暖锋。

其中冷锋在我国出现的频率较高。

2、锋面天气系统: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天气现象实例

冷锋

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天气晴朗

易出现雨雪大风及降温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夏季的北方暴雨;冬季的寒潮(大风降温);季的沙尘暴

暖锋

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天气晴朗

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等天气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江南春雨

3、图中的1表示高压,2表示低压。

4、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向。

5、图中1形成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少雨,如我国夏季的伏旱、冬季的寒潮、秋季的秋高气爽等天气。

2形成的天气特点是云雨天气,如我国夏秋季的台风现象。

§4 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现代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

2、在我国,气候变暖现象由空间上看,北方地区十分明显,由时间上看,冬季季节比较突出。

3、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人口的增长

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海平面上升;

(2)改变水循环,产生洪涝、干旱等灾害;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及供需矛盾。

(3)有利于高纬国家,使其农业增产(生长期延长);不利于低纬国家,使其农业减产(洪涝与干旱加剧)。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 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其中储量最大的是冰川水,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

2、水循环示意图

(4)能够更新和净化陆地水资源的是海陆间循环。

人类在利用水循环过程中对地表径流的利用和影响最大。

3、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3)塑造地表形态;(4)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另外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也可以影响洋流的方向。

2、洋流的主要类型有寒流和暖流。

3、在图中绘制出洋流的方向。

4、图中的寒流包括5、7、10、11;暖流包括1、2、3、4、6、8、9。

5、洋流的影响:

(1)影响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气候气候即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如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可能形成荒漠。

对渔场的影响:

太平洋中由于寒暖流3(日本暖流)和7(千岛寒流)的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由于上升流的影响在11(秘鲁寒流)处形成秘鲁渔场。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扩大污染范围;加快污染物的净化。

(5)对海洋交通运输的影响:

顺流时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易出现雾,可以干扰交通运输;另外洋流可能由高纬带来冰山,危害交通运输。

§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自然资源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属于其中的可再生资源。

2、影响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其中径流量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最重要的标准。

3、水资源的数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高低。

4、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可以影响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

在科技落后时代,人类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科技发达时代,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种类增多,利用方式多样化。

例如地下水开采、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5、当前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因为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6、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开源:

(1)修建水库;

(2)跨流域调水;(3)海水淡化。

(4)合理开采地下水;(5)人工增雨;节流:

(6)提高节水意识;(7)提高利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8)减少污染浪费。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两种类型。

由整个地质时期看,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居主导地位

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它可以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等基本形式。

3、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其按运动方向和性质又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4、水平运动常常形成褶皱山脉、断裂带、裂谷、海洋等;垂直运动常常形成地势起伏、海陆变迁等。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5、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它可以使地表变得平坦;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等基本形式。

6、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

在图中填出相应名称。

§2 山岳的形成

1、山岳的主要类型包括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2、褶皱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类型。

其中岩层向上拱起形成的是背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是向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3、在内力作用影响下,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如果考虑到外力作用,背斜的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山谷,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不易发生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山。

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脉等按其成因类型都属于褶皱山。

背斜属于储油气构造;可修建隧道;向斜属于储水构造。

4、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断层。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则形成地垒,容易形成断块山地,例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即是如此形成;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则形成地堑,容易形成低地和谷地,例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即是如此形成。

5、哥伦比亚高原、我国长白山主峰、日本富士山等都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

6、山区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

因为山区地表崎岖不平,而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势相对较平缓。

7、山区的交通线长度较长,弯曲度比较大。

因为山区的交通线需要绕过各种障碍物。

8、山区的交通线主要以公路为主,其次才是铁路。

因为山区的交通建设成本比较高,难度比较大,而公路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3 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地貌按照成因可分为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2、溯源侵蚀可以使河谷向河流源头方向伸展;下蚀可以使河谷加深,侧蚀可以使河谷加宽。

3、河流堆积地貌最典型的类型是冲积平原,它是由河流上游出山口的洪积-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等组成。

4、高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

主要原因是:

这里气候温暖(海拔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5、山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或山前的冲积扇,其形态呈条带状状,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

主要原因是:

这里地形平坦,地表或地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6、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三角洲或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或团状状,比较密集,规模比较大。

主要原因是:

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内河与海洋交通便利。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总是力求整体的一致性;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体发生相应改变。

2、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如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

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新功能。

其中,生产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

4、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多个地理要素变化共同组成的。

5、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相应改变。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以热量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呈现南北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低纬、高纬地区最明显。

2、以水分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呈现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中纬地区最明显。

3、以水分和热量的共同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山麓向山顶呈现垂直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高差较大的山区地区最明显。

当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之前因为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农业社会时期因为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工业革命开始后因为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因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转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今后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和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中国等)

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

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二战前因为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人口迁移从旧大陆到新大陆、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迁移路线欧洲人到美洲、非洲,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东亚、南亚人被招到美洲。

二战后因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迁移路线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因为改革开放政策,人口自发迁移由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迁出地:

有利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迁入地:

有利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

古代:

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

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

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

团块状分布平原地区,例如成都、合肥、华盛顿。

条带状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例如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组团状分布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重庆。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的分布状况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住宅区

占地面积最大,是城市主要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点状或带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化

位于市中心、交通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趋向于炎主要交通线分布

位于市区外缘及交通线两侧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