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8570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docx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二轮专题笔记非常详细打印版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

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

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

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

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

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

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

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

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

目的:

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

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

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

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

鲁齐燕宋(商)卫晋

特点:

个诸侯国有独立性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

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巩固统治(稳定性和延续性)

消极:

不利于强化中央,权利尚未实现集中

瓦解: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商周政治特点:

权利分散,不集中

血缘关系

神权和王权结合

西周的制度:

宗法制(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纽带和内核,是分封制的基础

分封制(表)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礼乐制-等级制

c.郡县制:

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

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阶级:

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

法家思想

直接原因:

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

内容: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作用: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经济:

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

农业: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石器除耕-金石并用-铁犁牛耕(春秋战国))

生产工具:

汉(曲柄锄(耕),大镰(收)耧车(播))唐(曲辕犁(基本定型,土地深耕)

水利工程:

芍坡-春秋楚淮河

都江堰-战国秦长江李冰

郑国渠-战国秦关中

黄河-东汉王景

灌溉工具:

立井水车-隋唐五代-北方

高转筒车-隋唐五代-长江流域

水转翻车-宋风力水车-明清

小农经济:

产生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铁力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

特点:

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分散性:

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

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合作

落后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

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后来到明清时期,成为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作用:

使农民有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土地制度:

公有-井田-私有

井田制:

瓦解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

荒田变为私田

各国的税制改革

商鞅变法

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导)

来源:

土地兼并(战国后成为最主要来源)

奖励军功

公田变为私田

君主土地私有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手工业:

原始:

丝织陶器:

夏商周:

青铜丝织漆器

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官府垄断,工匠身份世袭。

春秋战国:

冶炼生铁和钢

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世袭—强制劳动—雇募制(唐)

特点:

原料由官府调拨,

产品不入市场,供皇室使用

缺乏竞争

技术水平高

强制劳动

作用:

为细密分工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私营手工业:

发展原因:

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特点:

商品投入市场,孕育资本主义萌芽

作用:

促进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家庭手工业:

特点:

自给自足、分散经营、技术落后

影响:

稳定小农经济

阻碍社会分工,商品经济发展

商业:

原始:

物物交换(原始社会分工出现,生产力发展)

商周:

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贝币)已经产生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春秋:

私商金属铸币(金银铜)都会(楚都:

郢齐都:

临)

汉:

市坊分离

唐:

海陆丝绸之路,草市(南北朝,民间集市)夜市

宋:

海运发达,交子(北宋),商业革命123

明清:

会馆,商帮,市镇

战国:

重农抑商

原因:

A生产力水平低

B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C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税收(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稳定社会秩序(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

D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通性大的特点与统治者强调中央集权思想矛盾。

过程:

战国汉唐宋明清(见必修二)

评价:

前期: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后期:

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基本形成

a)汉字:

甲骨文(商)-金文(西周)-小篆(战国秦李斯)-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b)书法:

小篆: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隶书:

始于秦,成熟汉魏。

字型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

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谨

行书:

晋,既工整清晰又洒脱活泼

草书:

写意性,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c)中国画:

题材: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表现技巧:

工笔,写意

d)戏曲:

兴起-乾隆,四大徽班进京

形成-道光徽汉合流

风靡全国-同光

d)诗:

《诗经-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儒学经典

《楚辞》-浪漫主义

汉赋-篇幅较长,气势恢宏,辞藻华美

唐诗宋词元曲

e)四大发明:

1)造纸术:

东汉-蔡伦-8c阿拉伯-欧洲。

影响:

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何继承都有了革命性进步

2)指南针:

战国-司南,宋用于航海,12-13c阿拉伯-欧洲。

影响:

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保证

3)火药:

商周:

木炭;春秋战国:

12-13c阿拉伯-欧洲

影响:

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级创造条件

4)印刷术:

唐《金刚经》(雕版印刷868)宋-毕升-活字印刷波斯-西方

影响:

促进文化传播,推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影响:

对中国: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带来了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并未带

给中华民族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对西方1234

 

B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背景:

社会处于转型中,表现在

经济:

井田制瓦解,生产力发展,铁力牛耕的出现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士大夫崛起。

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

科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士

诸侯国:

为富国强兵,而礼贤下士。

代表:

孔子老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孙膑(主张见书)

秦汉(前221-220)

一.朝代更替

秦前221-前207

楚汉战争前216-前202性质:

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

西汉前202-8长安

新8-25

东汉25-220洛阳

二.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三.特征表现

政治: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和发展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秦朝统一:

条件: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

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

秦始皇个人招贤纳士

秦的外交政策

过程:

灭六国、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攻越族(桂林南海象郡)

意义: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封建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

秦巩固统一: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车同轨、土地私有

文化:

书同文、焚书坑儒

教育: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愚民政策

西汉:

发展:

汉初与匈奴和亲

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原与西域联系加强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

秦—建立措施(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考核官吏秦律)

西汉—巩固措施(内外朝刺史郡国并存推恩令酎金夺爵赋役之法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巩固措施(尚书台)

经济:

小农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逐渐成熟

秦:

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汉:

农业a.修养生息:

原因:

民生凋敝

指导思想:

黄老之学

结果:

文景之治

b.重农抑商:

汉高祖:

不允许商人购买土地穿丝绸,收取重税

汉武帝:

均属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

c.田庄经济:

特点:

自给自足,聚族而居,豪强私人武装,

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魏晋南北朝豪强发展为士族)

d.租佃制—普遍

演变:

战国产生,汉代普遍,宋代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普及全国

原因:

土地私有土地兼并

作用:

佃农对地主依附关系减弱,生产自主权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e.工具:

犁壁二牛抬杠式犁耕耧车(播种工具,提高了播种效率)

f.水力:

坎儿井漕渠白渠

g.技术:

轮耕、代田法

手工业(西汉)煤作燃料冶铁

(东汉)水排鼓风冶铁丝国

(东汉)青瓷

商业:

丝绸之路条件:

丝织业发展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新纪元

汉武帝反击匈奴,接触匈奴威胁

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西域往来

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天山南北—中亚安息(今伊朗)—大秦(罗马帝国)

城市繁荣特点:

城市中设专门贸易区

市坊分开,受政府严格控制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职能不明显

主要城市:

政治中心:

长安洛阳

丝绸之路:

敦煌、楼兰、龟兹、

于阗、莎车、疏勒

统一货币:

汉代五铢钱(汉武帝—唐高祖)文化

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秦朝:

法家思想是统治思想,文化专制(焚书坑儒-儒生非议朝政)

原因:

在社会转型之中,新兴地主阶级要采取强制手段确立自己的统治;

秦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代:

汉初黄老之学

原因:

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减少徭役和兵役,减轻刑罚)

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内容:

治身(养生)

治国(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

作用:

西汉经济恢复和发展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要开拓大一统;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发挥,使其更加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新儒学理论:

(依据《公羊春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提出统治者应实行仁政)

以德为主以刑辅政

三纲五常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作用:

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儒学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主流地位。

董仲舒新儒学与春秋战国儒学的关系:

继承:

仁、礼、德、民本思想

发展: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

科技

A.造纸术:

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B.天文学:

东汉张衡—浑象仪地动仪地圆说

C.数学:

《九章算术》标志我国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计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

系的形成

D.医学: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治疗的基础

东汉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文艺

汉赋:

司马相如

乐府诗:

代表《孔雀东南飞》

特点:

语言通俗,反映人民生活

书法:

秦篆汉隶

绘画:

汉代的帛画盛行,代表:

长沙马王堆中的帛画、砖画、石画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一.朝代更替

三国(220-265)魏曹丕洛阳265司马炎建立西晋都城洛阳

(221-263)蜀刘备成都263魏灭蜀

(222-280)吴孙权建业(今南京)280西晋灭吴,完成短暂统一

西晋(265-316)十六国(304-439)—(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

北朝(439-581)东魏—北齐(灭于北周)

西魏—北周(灭于隋)

东晋(317-420)建康—南朝(420-589)(宋齐梁陈—灭于隋)

隋(581)

二.阶段特征:

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三.特征表现

政治

①朝代更替频繁

②北方战乱多(西晋八王之乱,在黄河洛阳一带),南方相对稳定。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的典型途径。

背景:

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⑵民族融合;⑶社会矛盾尖锐;⑷柔然强大的威胁。

内容:

⑴均田制(赋税制度:

租调制)

条件:

政府能够掌握、支付大批的无主荒地

内容:

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徭役兵役。

影响:

抑制土地兼并。

⑵三长制:

内容:

废除旧的基层统治机构——宗主都护制,改行三长制;

设里长、邻长、党长,即三长;

三长直属州郡

影响: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⑶整顿吏治:

制定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

⑷迁都洛阳

意义:

⑴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⑵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繁荣的景象;

⑶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经济

农业:

北方:

由于战乱,北方生产遭到破坏,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南方:

发展,和北方趋于平衡。

原因:

①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根本)。

②南方相对安定,战乱少;

③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⑤江南各族人民共同劳动;

表现:

①稻麦兼种水路互补的作物体系初步形成;

②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③农业发展带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④南方出现大城市,如建康。

作用:

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

手工业:

灌钢法(南北朝):

表明我国冶铁技术的进步

白瓷(南北朝)

商业:

总体来说不活跃,但南方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北方:

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

南方:

建康(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文化

思想:

A.儒学出现危机,玄学盛行。

原因:

社会动荡,人们寻找精神寄托,转向求佛求道;儒学本身弊端。

表现:

佛道盛行;儒学弊端。

B.佛教和道教的盛行。

文艺:

书法:

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出现士人群体,特立独行。

特点:

表现个人意境,具有写意性。

代表:

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绘画:

魏晋南北朝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特点:

注重写意及个性表达。

代表: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文学:

骈体文注重对仗排比,文采华丽。

科技:

数学:

祖冲之(南朝)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之久。

农学:

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

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

隋唐(581-907年)

一.朝代更替

隋:

581年定都长安589年灭陈完成统一618年隋炀帝被杀

(秦与隋的相同点:

秦与隋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为后世提供经验借鉴——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使汉、唐成为古代文明繁荣发展的时期,都有重大的工程建设——秦:

长城;隋:

京杭大运河;都是短命王朝)

唐:

618年李渊定都长安

907年亡于后梁(节度使篡权)开始了五代

二.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繁荣鼎盛时期

三.特征表现

政治

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唐疆域:

东北至黑龙江库页岛地区,西到中亚咸海地区,东到大海,南到南海。

②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先进完善

⑴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

开元盛世(唐中期后出现藩镇割据)

⑵三省六部制

演变:

魏晋南北朝提出—隋发展—唐完善(太宗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将尚书台改为尚书省,设中书省和门下省

职能:

中书省:

起草诏令;门下省:

封驳审议;尚书省:

负责执行

作用: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⑶科举制:

演变:

世袭制(战国以前)——按军工授爵(战国)——察举制(汉代自下而上推

举,下级向上级推选,标准为才、孝、廉;东汉后以孝廉为主)——九品中正制(三国最初按才能,后按门第,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兴起)——科举制(隋文帝建立科举制,隋炀帝创进士科;唐朝太宗设进士科和明经科,武则天创武举、殿试,玄宗用高官主考;宋朝发展,经意策论,糊名制,三级考试;明清衰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缺乏创新精神,人们成为皇帝的奴仆,阻碍社会进步;1898年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产生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根本)

士族地主的腐朽,庶族地主的壮大

庶族地主要求掌握国家政权

评价:

明清之前(积极作用为主);

积极:

打击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场,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诗歌的繁荣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有益于促进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稳定

消极:

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明清以后

八股取士,是维护专制主义的工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人缺乏创新精神,

阻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进步,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③衰落——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

原因:

A.安史之乱(直接原因)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755-763),

B.节度使(唐在地方设的最高行政长官)权力膨胀,地方财政不再上缴中央,

节度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经常发动叛乱。

危害:

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使唐日趋衰落。

经济

农业:

均田制,租(庸)调制

内容:

隋沿用孝文帝的均田制,变足调为租庸调。

庸:

纳绢代役;唐朝庸没有年龄限制。

作用: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

纺织:

缂丝

陶瓷:

A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也称“邢白越青”

邢窑(河北)白瓷,越窑(浙江绍兴):

青瓷

B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成产部门

C唐三彩:

黄、红、绿;造型多为马、骆驼

手工业经营:

官营手工业出现雇募制;私营手工业发展,商品化程度加深。

商业:

发展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政治上的统一;

③唐时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官商分利,海外贸易;

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发展表现:

①出现了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长安、洛阳、扬州

②外商多,阿拉伯、波斯商人到中国,往来频繁;

③对外贸易发达,陆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

*海上陶瓷之路出现的原因:

a唐朝经济繁荣;b陶瓷业发展;c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e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鼓励海外贸易;f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g唐朝对外交往密切。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特点:

广泛的对外交往,与各国交流;

同亚洲国家交往最密切,重点在朝鲜、日本、东南亚;

唐政府兼收并蓄,吸收外国先进事物,促进世界文明进步。

形势:

人员往来:

遣唐使、留学生、商人;

宗教往来:

伊斯兰教在唐时传入中国(元更广泛),

拜火教(波斯)

佛教:

玄奘取经

原因:

唐朝政治强盛,经济文化先进,吸引各国学习、贸易;

对外交通发达:

陆上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向西到西域,向东到日本;海上交通以广州(至东南亚)、扬州登州(至日本)为中心。

疆域辽阔,民族关系融洽

对外开明开放,兼收并蓄的政府政策。

影响:

对亚洲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促使唐经济、文化进一步繁荣。

④货币上,废五铢钱,通行开元通宝

⑤城市的繁荣:

城市

特点:

城市中贸易场所有时间、地点的限制;

政府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县以下禁止设市;

坊市制;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长安城布局:

①宫城在最北,体现皇权至上(坐北朝南)

②市坊分开,有专门的贸易场所,体现政府对贸易严格控制。

代表性城市:

安史之乱前:

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安史之乱后:

扬州、益州、长安、洛阳(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丝绸之路:

敦煌、龟兹、疏勒

交通港口城市:

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

文化:

领先世界、全面辉煌、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原因:

经济高度繁荣;

国家统一强盛,政治稳定;

统治者开明、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对外交往频繁,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

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

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

①思想:

三教合一:

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道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②文学艺术:

书法:

楷书: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

张旭、怀素

唐代书法艺术达到高峰,最能体现盛唐特点的是楷书。

绘画:

吴道子(唐)吴带当风

唐诗:

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原因:

经济繁荣;政治统一;科举制;继承前人成果;开明的文化政策;

受各民族和外来文学艺术的影响。

代表:

边塞诗:

王昌龄

豪放派、浪漫主义:

李白

山水田园派:

孟浩然

现实主义:

杜甫、白居易

③科技: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唐)《金刚经》

火药:

孙思邈(唐初)《丹经》记载火药配方,唐末用于战争。

天文历法: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长度世界最早;僧一行梁令瓒黄道游仪

宋元时期(907-1368年)

一.朝代更替

五代(亡于北宋):

黄河流域,相继出现梁唐晋汉周(907-960)

十国(亡于北宋):

南方相继或并立十个政权,其中一个在山西(907-979)

北宋:

(960-1127亡于金)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与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

辽(契丹)916-1125亡于金

西夏(党项族)1038-1227都城今银川

元昊建立亡于蒙古

大理:

唐后一直存在,亡于蒙古

金(女真)1115-1234完颜阿骨打建立亡于蒙古

南宋:

(1127-1279亡于元)

于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

西夏、大理、金、蒙古政权(元)

元:

(1271-1368)1272年迁都:

上都——大都(北京)

1279年完成大一统(完成统一的朝代:

秦晋隋元)

二.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在隋唐文明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三.特征表现

政治:

①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并立

B.北宋的局部统一(979年)

*北宋为何无法完成大一统:

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国家积贫积弱;

采取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需外等政策;

少数民族政权刚建立,处于上升阶段,力量强大;

民族矛盾激化。

C.王安石变法:

背景;内容:

影响:

原因

D.元的大一统:

1206年,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

1271年,改国号为元

1272年,定都大都

1279年,灭南宋

E.忽必烈改革:

北京:

内容:

影响: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加强

北宋: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影响: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中央集权加强;造成三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