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87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docx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

案例一:

(学习品质)

中班开展区域活动时,蕊蕊来到益智区开始玩拼图,她迅速地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开始拼起来。

拼到中间,她拿起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

于是她把卡片翻过来,查看标记,随后,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

当活动结束音乐响起来的时候,蕊蕊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地将它们收拾起来放回原处。

如果你是教师,会如何做

答案提示

案例中的蕊蕊小朋友掌握了一定的拼图技巧,比如,从边缘处拼起,遇到困难时,能通过查看标记解决困难,保持游戏进程中的浓厚兴趣。

指南:

“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我会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已有发展水平,在拼图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帮助幼儿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指南: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适当调整拼图的数量,使幼儿在保证兴趣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提升;适当调整游戏时间,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有效推进幼儿游戏进程。

 

案例二:

果果玩饼干(学习品质)

午睡起床后,教师一边给女孩子梳辫子,一边让小朋友整理自己的衣服。

忽然琳琳说:

“老师,果果在玩饼干。

”只见果果小朋友把原本在点心盆

里摆放整齐的饼干翻得乱七八糟,一听到有人告状,就马上跑回座位去了。

教师正忙着给女孩子梳头,也就没再深究。

只是警告他不要再动了。

没过一会儿,又有小朋友来告状了,教师生气地问:

“果果,你为什么把饼干弄得乱七八糟”“我是想数数一共有几块”果果小声地说。

老师又问:

“一共有几块呢“12块。

”听了他的回答,教师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语气太过严厉了,马上调整语气说:

“可是,你这样会把饼干弄脏了。

”果果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案例评析

纲要“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

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世界。

幼儿经常做出让教师不理解的事,而事情的缘由往往只有幼儿自己知道。

纲要的健康领域“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就像果果小朋友一样,表面看他是在玩饼干,但他的真实想法是想知道饼干有多少块。

教师在了解果果的真实想法后,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并没有批评,而是告诉他这样不卫生,

指南:

“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保护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专门组织数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案例三:

观察日记两则(社会人际交往)

记录一9月23日

泽泽是个非常调皮的小男孩,常常在教室里横冲直撞,一刻也不停。

总有小朋友向老师告状:

“老师,泽泽把我的积木推倒了!

”“老师,泽泽抢我的玩具了!

”……今天午餐时,泽泽把鸡蛋汤故意洒在小朋友的衣服上,当小朋友告状时,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我压住怒火,平静地对泽泽说:

“鸡蛋汤是食堂的叔叔阿姨辛苦做出来的,洒了多浪费。

而且鸡蛋汤洒在小朋友身上湿湿的,多难受呀。

”泽泽一言不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

记录二10月14日

最近泽泽的攻击性很强,不是打这个就是推那个。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兴高采烈地玩丢手绢。

玩了两轮后,泽泽突然站起来跑过去抢走西西小朋友的手绢,还把西西撞倒了。

我问他这样做对不对,他说不对。

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泽泽说他想玩丢手绢。

我告诉他游戏是有规则的,等到小朋友丢给你的时候就可以玩了。

请对案例中的幼儿表现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

考生应注意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对幼儿行为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

泽泽非常调皮,他把鸡蛋汤洒在小朋友身上可能只是觉得好玩,教师通过耐心教育使他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好的。

教师要帮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

指南: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泽泽撞倒小朋友,抢走手绢,其实只是想参与游戏,但泽泽的规则意识淡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师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

指南:

“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因此,在他行为失控时,教师应想办法阻止,然后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如何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帮他改正错误。

比如教师参加到游戏中,带领泽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帮助理解规则。

 

-

 

 

案例四:

(社会领域)

叠餐巾时,冰冰将装餐巾的袋子放在一个橱子上忘记收了。

过了一会儿,天天跑来问冰冰:

“餐巾的袋子为什么会在橱子上我给你拿过来吧!

”几分钟后,天天拿着已经叠好并装进袋子的餐巾走到冰冰面前,说:

“给你,我已经弄好了。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相关内容,分析天天的表现。

答案提示

通过该案例可知,天天有一定的集体意识,能主动承担任务,而且具备

[

定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属感和较强的主动性。

 

案例五:

.某幼儿园中

(1)班,下午放学时敏敏小朋友的妈妈发现女儿的裙子被剪了三个洞。

当天下午幼儿活动课是剪纸活动,是谁剪的呢李老师马上联想到她邻座的调皮学生小阳,并对他询问,小阳不吱声,于是李老师肯定地作出判断。

小阳爷爷来接小阳时,李老师用不高兴的语气向家长说明了情况,要求家长赔偿。

爷爷询问裙子的价格后对孙子小阳说“叫你妈妈拿钱来赔”,还对小阳进行了不买零食的过错惩罚。

小阳一路哭到家告诉妈妈,他没剪过,也没有看见别人剪过裙子。

第二天,爷爷找到李老师,告诉李老师孙子对这件事的反应,并告诉老师在家中没有发现过孩子有说谎行为,要了解他孙子做错事的过程。

李老师调出了班级录像一看,原来是两位同学,一个是小阳,另一个是女孩小青,两人在同一时间剪了敏敏同学的裙子。

老师道出真相后,小阳的爷爷承认了错误。

/

请问:

(1)小阳小朋友为什么要说谎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是李老师,你应该如何对孩子的说谎进行矫正

答案解析:

(1)小阳说谎是为了逃避责备、惩罚,为有意说谎。

产生的原因是:

[

①在整个事情过程中,李老师和小阳的爷爷始终没有给小阳发言的机会,没有听小阳是怎么说的,而是给小阳压力和责骂,致使小阳为逃避责备、惩罚而说谎。

②李老师和爷爷的教育不当。

两人都对小阳做错事的事因造成误判。

(2)对小阳的有意说谎,作为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矫正:

①老师要及时揭穿其谎言,不使其得逞;孩子做错事,要做调查研究,应该要了解孩子说谎的真相。

②可以给小阳讲故事,如“狼来了”,让孩子明白说谎的后果,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

*

③老师要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榜样。

 

案例六:

·

洋洋是个5岁的小男孩,可到现在还常在夜里尿床。

平时在生活中胆子小、易害羞及敏感。

每晚尿床2~3次,首次尿床大多在夜里11点左右,疲劳、兴奋时,尿床次数也会增加,每次尿床以后,有时能自己醒来,但大多情况下照常熟睡,妈妈晚上叫洋洋排尿时,每次都需反复推拉他,才能迷迷糊糊醒来。

由于尿床常挨妈妈的训斥,因此,洋洋在睡觉前总

是提心吊胆,生怕尿湿被褥后又要挨训,心里经常有既害羞又自卑的感觉,常把尿湿的被得放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问题:

(1)洋洋的行为属于什么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洋洋出现的问题,作为妈妈应该如何加以纠正

答案解析:

(1)洋洋的行为属于睡眠障碍中的遗尿症。

其产生的原因是

①洋洋的遗尿症与心理因素有关,他胆子小、易害羞及敏感。

家庭教育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是其主要原因。

②洋洋在睡觉前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尿湿被褥后又要挨训,致使他精神紧张,导致遗尿。

③家长对幼儿不适当的惩罚,由于洋洋常挨妈妈的训斥,结果使遗尿延续。

(2)针对洋洋出现的遗尿症问题,作为妈妈应该从以下几点加以纠正:

①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对洋洋自觉排尿的训练,是基本的矫正方法。

%

②孩子一且发生尿床,作为家长要以温和、亲切、耐心的态度加以对待,帮助幼儿逐渐树立起克服

遗尿的信心。

切忌对幼儿施加压力,更不能打骂、训斥,以免造成新的心理压力。

③如果孩子患有躯体疾病的话,应及早进行治疗

案例七:

莉莉是个五岁的小女孩,性格比较内向,上课很认真,但小小年纪口吃现象却很严重老师经过了解,原来莉莉刚开始产生口吃现象的时候,家长进行了比较激烈的干预,从而让孩子在说话时产生了心理压力,莉莉的口吃现象才持续下来并加重的。

!

问题:

(1)请分析莉莉的口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成人对幼儿的口吃应该如何进行矫正

答案解析:

(1)莉莉口吃的发生主要与心理状态有关

①由于肌肉控制能力的发展落后于情绪和智力活动表达的需要,幼儿常表现为说话踌躇和重复。

②莉莉小朋友口吃的产生主要是因家长对其语言的表达做过多矫正,强烈干预等,使孩子精神过度紧张造成口吃。

③幼儿在突然受到惊吓,模仿别人口吃,个性急躁,患有某种疾病如百日咳等,或脑部受到创伤,大脑皮质的功能减弱等情况下,均有可能形成口吃。

④莉莉由于口吃受到家长讥笑、指责,从而产生紧张、自卑、羞怯、焦虑或退缩反应,结果使口吃症状加重和发展。

(2)成人对幼儿的口吃的矫正方法如下:

①因发育迟缓而发生的口吃,约占口吃幼儿的9/10,这类口吃多随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成人不必强加纠正。

②对少数口吃幼儿的矫正,应从解除幼儿的紧张心理入手,避免对幼儿嘲笑、指责或过分矫正。

③成人与幼儿讲话要心平气和、不慌不忙,使幼儿受到感化,养成从容不迫的讲话习惯,使幼儿讲话时不着急,呼吸平稳,全身放松,特别是不去注意自己是否又口吃了。

④可对口吃幼儿进行口型示范和发音矫正的训练,多练习朗诵和唱歌,运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培养幼儿的信心和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