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9342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1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docx

发电部一期两台630MW机组深度培训内容资料

第一轮学习班学习内容:

一、应知应会内容(值内组织学习、讲课):

(一)理论部分:

(1)什么是朗肯循环?

朗肯循环是由哪几个过程组成的?

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的途径有哪些?

朗肯循环是指以水蒸气作为工质的一种理想循环过程,让饱和蒸汽在锅炉的过热器中进一步吸热,然后过热蒸汽在汽轮机内进行绝热膨胀做工,汽轮机排气在凝汽器中全部凝结成水。

主要包括等熵压缩、等压加热、等熵膨胀、以及一个等压冷凝过程。

用于蒸汽装置动力循环

3-4过程:

在水泵中水被压缩升压,过程中流经水泵的流量较大,水泵向周围的散热量折合到单位质量工质,可以忽略,因而3一4过程简化为可逆绝热压缩过程,即等熵压缩过程。

4-1过程:

水在锅炉中被加热的过程本来是在外部火焰与工质之间有较大温差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且不可避免地工质会有压力损失,是一个不可逆加热过程。

我们把它理想化为不计工质压力变化,并将过程想象为无数个与工质温度相同的热源与工质可逆传热,也就是把传热不可逆因素放在系统之外,只着眼于工质一侧。

这样,将加热过程理想化为定压可逆吸热过程

1-2过程:

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过程也因其流量大、散热量相对较小,当不考虑摩擦等不可逆因素时,简化为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即等熵膨胀过程。

2-3过程:

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成饱和水,同样将不可逆温差传热因素放于系统之外来考虑,简化为可逆定压冷却过程。

因过程在饱和区内进行,此过程也是定温过程。

1)提高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与温度。

2)降低排汽压力。

3)减少排烟、散热损失。

4)提高锅炉、汽轮机内效率(改进设计)。

(2)泵与风机的主要工作参数有哪些?

水泵的主要参数:

流量,压头,功率,效率,转速,比转速以及汽蚀余量

(3)离心泵、轴流泵、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泵。

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水泵叶轮中心处,由于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后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进泵壳内,叶轮通过不停地转动,使得水在叶轮的作用下不断流入与流出

离心泵的优点:

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适用范围广、工作稳定可靠、造价低廉等优点;

缺点:

1启动前需要灌泵2性能易受到液体粘度的影响3小流量高扬程收到限制

(4)什么是泵的汽蚀现象?

水泵发生汽蚀有何危害?

如何预防?

泵内反复出现液体汽化和凝聚的过程而引起金属表面受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汽蚀现象

危害:

1泵发生汽蚀时,由于气泡的破裂和高速冲击,会引起严重的噪声和振动,而泵组的振动又会促使空泡的发生和溃灭,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引起汽蚀共振

2泵在汽蚀下运行,空泡破灭时产生的高压力频繁打击在过流部件上,使材料受到疲劳,产生机械剥蚀。

同时在液体汽化的过程中溶解于液体中的空气被析出,析出空气中的氧气借助汽蚀产生的热量,对材料产生化学腐蚀。

3泵内严重汽蚀时,产生的大量汽泡会堵塞流道的面积,减少流体从叶片中获得的能量,导致杨程下降,效率降低,甚至会使水泵的出水中断。

预防:

1提高有效汽蚀余量:

1降低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2降低泵的几何安装高度;3设置前置泵;4装设诱导轮

2降低必需汽蚀余量:

1首级叶轮采用双吸叶轮,以降低叶轮入口的流速,2增大首级叶轮的进口直径和增大叶轮叶片进口宽度,也可降低泵的入口流速;3选择合适的叶片数和冲角改善叶轮汽蚀性能;4适当放大叶轮前盖板处液流转弯半径,以降低叶片入口的局部阻力损失。

(5)什么是凝汽器最佳真空?

增加循环水量使汽轮机电功率的增加值与循环水泵的耗电量增加值之间的差值达到最大时.的真空。

(6)给水回热系统各加热器抽汽管道为何要装逆止门?

当汽轮机甩负荷时,它们迅速关闭,保护汽轮机不致因蒸汽的回流而超速,并防止加热器及管路带水进入汽轮机

(7)什么是加热器的端差?

端差大有何危害?

如何进行调整?

端差:

加热器的端差一般指加热器抽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出口水温之差值

加热器端差还有上下端差的概念,加热器上端差=汽侧抽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水侧出口温度,下端差=汽侧疏水温度-水侧进口水温

端差增大说明加热器传热不良或运行方式不合理。

端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有加热器管子表面结垢、加热器内积聚了空气、疏水水位过高淹没了部分管子、抽汽压力及抽汽量不稳定、加热器水侧走旁路等

(二)实际操作部分:

1、循环水系统:

(1)循泵、凝汽器的设备规范。

循环水泵

型号

SEZ2200-1590/1400

导向轴承型式

赛龙轴承

流量

10m3/s

润滑方式

外接水

扬程

15.5m

介质温度

≤40℃

转速

330r/min

型式

湿井式、固定叶片、转子可抽式、立式混流泵

循环水泵电动机

型号

YKKL2150-18/2150-1

接线方式

Y

电压

6000V

极数

18

电流

271.7A

冷却方式

空-空冷却

功率

2150KW

上轴承型式

稀油自润滑瓦块式推力轴承

转速

331r/min

下轴承型式

油脂润滑SKF轴承

等级

IP44

旋转方向

从上向下看顺时针方向

绝缘等级

F

凝汽器

设计冷却水量

69600t/h

高/低压凝器冷却面积

34000m2

设计冷却水温

20℃

凝汽器汽侧进口允许最高温度

80℃

管内流速

2.2m/s

凝汽器循环水允许温升

≤9℃

冷却水水阻

≤70KPa

凝汽器出口凝结水过冷度

≤0.5℃

凝汽器汽阻

40KPa

凝汽器设计端差

6.32/5.66℃

主凝器区钢管根数

36192

凝汽器出口凝结水保证氧含量

20mg/l

顶部迎汽流区钢管根数

928

循环倍率(设计工况)

61.4

空气抽出区钢管根数

1796

水室重量(每个)

11900Kg

水侧设计压力(g)

0.3MPa

凝汽器净重

707000Kg

壳侧设计压力

0.098MPa

凝汽器重量(运行时)

1626000Kg

凝汽器热井容积

110m3

凝汽器重量(满水时)

2866000Kg

(2)循泵启、停。

泵阀联锁投入,操作循泵启动按钮,泵出口液动蝶阀开启至15°,循泵启动,出口蝶阀继续开启至全开。

(泵阀联锁投入,操作循泵启动按钮,20S后循泵未能启动,自动关出口液控止回阀)

泵阀联锁投入,操作循泵停止按钮,泵出口液动蝶阀关闭至15°循泵自动停止,出口蝶阀继续关闭至全关。

(3)循泵出口液控蝶阀油站油泵联锁条件。

联动开关投入,油压低至14.5Mpa或高至17Mpa

(4)循泵跳闸条件。

(1)循环水泵运行中其出口碟阀关闭。

(2)循环水泵电机上推力轴承温度高80℃(二级报警)。

(3)循环水泵电机下推力轴承温度高80℃(二级报警)。

(4)循环水泵电机下轴承温度高95℃(二级报警)。

(5)循泵出口蝶阀故障(关至15°)

(6)循泵及电机冷却水母管压力低于0.03MPa延时28min。

(7)循环泵启动中60S后出口液动蝶阀未全开。

(8)出口液动蝶阀关指令发出且已关至15°。

(9)循环水泵电机线圈温度大于130℃(二级报警)。

(10)就地事故按钮

(5)循泵检修隔离措施。

(6)循泵运行方式规定。

一机一泵联络门一开一关

两机三泵联络门两个都开

两机四泵联络门一开一关

(7)循泵出口液控蝶阀控制电源有几路?

各取自哪里?

两路

(8)循环水系统联锁试验内容。

液控蝶阀就地开关操作试验;电磁阀失电液控蝶阀联关试验;

循泵与液控蝶阀联锁试验;液控蝶阀故障跳循泵试验;

循泵联锁试验;循泵故障液控蝶阀联关试验;

循泵轴承冷却水压低试验。

(9)循泵跳闸如何处理?

(两机三泵)

1、期间若发生任何循泵一台跳闸应迅速检查跳闸泵,如无明显故障可强合一次,若泵、电机有明显故障或泵倒转严重,则禁止强合。

2、任何循泵一台跳闸后若不能再启动,应派人就地检查跳闸泵出口蝶阀关闭,泵不倒转。

机组适当减负荷,前提保证汽轮机调节级和各监视段压力不超压,主汽流量、给水流量不超限,且凝汽器真空不低于89KPA所对应的负荷。

3、期间若发生两台循泵跳闸,应快速减负荷,其他处理原则参上。

若机组负荷减至对应真空68.7KPA时,凝汽器真空仍不能维持时,应按汽轮机打闸,故障停机处理。

4、期间若发生三台循泵跳闸事故,首先应立即快速减负荷,打开跳闸循泵出口液控蝶阀,利用虹吸和长江水位静压差保证一定循环水流量,机组负荷和对应凝汽器真空参照第2、3条处理。

同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查找循泵跳闸原因,尽快恢复。

5、双机三台循泵运行,一台循泵跳闸,且跳闸泵出口蝶阀不能关闭时,处理原则如下:

1)立即关闭循环水联络门,保证一台机组运行。

2)根据情况抢合跳闸泵一次,若抢合不成功,根据跳闸循泵对应机组真空下降情况,快速减负荷;投入后缸喷水,增开真空泵。

3)机组真空降至-68.7Kpa时,汽轮机打闸,紧急停机。

4)停机后若凝汽器真空小于50Kpa时,严禁投入旁路系统。

6、若因循泵跳闸机组故障停机,重新恢复启动时,应注意检查低压缸排汽温度和凝汽器喉部温度不超过50℃,否则应开启凝汽器补水、低压缸喷水和凝泵再循环等措施降低凝汽器温度。

7、真空下降尤其需注意低压转子末级叶片发生振动,发现汽机振动增大时,采取减负荷的方法消除振动,如减负荷无效且振动继续增大时,当振动>0.254mm,或振动有超限额变化趋势时,立即故障停机。

(10)循泵紧急停运条件。

(1)泵组内部突然清楚地听到金属撞击声或发生强烈振动。

(2)电动机冒烟着火。

(3)任一轴承冒烟或轴承油温急剧升高保护动作值。

(4)循泵液控蝶阀落座至15°,循泵未跳,手操开启液控蝶阀无效时。

(5)循泵启动后60秒,液控蝶阀未开至90°,循泵未跳。

(6)发生其他严重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时。

(11)循泵轴承温度高或电机轴承温度高原因?

(1)油位过低或断油,油质恶化或油中带水。

(2)冷却水量不足或断水。

(3)轴承损坏或安装不良。

(12)循泵电流升高的原因及处理?

(1)水泵动静部分磨擦,或有杂物卡住。

(2)轴承故障或盘根过紧。

(3)电压过低或缺相运行。

(4)循泵出口液控阀未开足或机组凝汽器循环水出水门开度过小,使出口压力升高

(13)凝汽器半侧隔离操作及注意事项?

(1)请示值长同意后,方可进行停止半侧凝汽器运行的操作,操作前必须填写操作卡,按操作卡顺序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

(2)关闭水室真空泵至隔离侧凝汽器的抽空气门。

(3)联系值长降负荷至300MW(参照负荷——真空曲线)左右,停止一台循环泵运行。

(4)关闭隔离侧凝器汽侧空气门(二个)。

(5)关闭隔离侧凝汽循环水进水门,注意排汽温度≯54℃。

(6)根据情况关闭隔离侧凝器循环水出水门。

(7)开启隔离侧凝器循环水侧放空气门及放水门,放水泄压,注意真空变化,及循门坑水位,密切监视排污泵的工作情况。

(8)待隔离侧凝器水侧存水放尽后,方可打开人孔门。

注意真空变化,如真空突降应停止工作,恢复系统。

(9)有关阀门拉电、挂牌。

(14)凝汽器半侧恢复操作及注意事项?

(1)凝器检修工作已结束,工作票终结,水侧无人及工具遗留在内。

(2)检查隔离侧凝汽器的人孔门关好,水侧放水门关闭。

(3)联系热控将隔离侧凝器的循环水进、出口门送电,有关阀门除牌。

(4)稍开隔离侧凝器循环水进水门,注意循环水母管压力变化。

(5)逐渐打开隔离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门。

(6)检查隔离侧凝汽器循环水侧空气放尽后,关闭放空气门。

(7)缓慢开足隔离侧凝汽器循环水进水门。

启动备用循环水泵。

(8)检查循环水母管压力正常,凝汽器循环水侧进出口压力正常。

(9)逐渐开足隔离侧凝汽器汽侧空气门,注意凝汽器真空变化。

(10)检查凝汽器真空已恢复正常,联系值长恢复负荷。

2、开式水系统:

(1)掌握开式水系统流程、设备。

掌握主要测点的实际位置,能背画系统图。

掌握开式水泵的设备规范。

(2)开式水系统用户有哪些?

(3)开式水系统正常检查项目。

(4)开式泵启动前、正常运行时检查内容。

(5)开式水系统如何注水排空气?

(6)开式水系统电动滤水器投运如何操作?

(7)开式水泵何时投运或停运及操作注意事项?

(8)大开式泵定期启动操作及注意事项?

(9)小开式泵切换操作及注意事项?

(10)大开式泵启动允许条件?

(11)小开式泵联锁保护内容。

(12)小开式泵跳闸如何处理?

(13)电动滤水器定期排污操作及注意事项。

3、凝结水系统、低加疏水及放气系统。

(1)掌握凝结水系统、低加疏水及放气系统系统流程、设备。

掌握主要测点的实际位置,能背画系统图。

掌握凝结水泵的设备规范。

掌握低加设计参数(抽汽量、抽汽参数、各低加进、出水温、端差)。

(2)凝结水系统用户有哪些?

(3)凝结水系统正常检查内容?

(4)凝泵启动前、后检查内容?

凝泵正常运行时的检查内容?

(5)凝泵切换操作时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6)轴加投运操作及检查内容?

(7)低加投运操作及检查内容?

(8)低加停运操作及检查内容?

(9)低加系统正常检查内容。

(10)低加检修隔离措施。

(11)凝泵允许启动条件?

(12)凝泵跳闸条件?

(13)凝泵检修隔离措施及注意事项。

(14)凝泵检修后恢复操作注意事项。

(15)凝泵联锁保护内容(工频、变频)。

(16)凝结水再循环调门联锁条件?

(17)凝泵变频方式下的热工逻辑。

(18)凝泵工频启动、停运操作及注意事项。

(19)凝泵变频启动、停运操作及注意事项。

(20)一台凝泵变频运行,另一台变频备用,切换操作及注意事项?

(21)一台凝泵变频运行,另一台工频备用,切换操作及注意事项?

(22)一台凝泵工频运行,另一台工频备用,切换操作及注意事项?

(23)一台凝泵工频运行,另一台变频备用,切换操作及注意事项?

(24)凝结水泵变频运行规定。

(25)凝汽器热井水位异常升高或降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26)凝泵跳闸原因、处理及注意事项(包括工频、变频各种组合)?

(27)除氧器水位如何调节?

(28)运行中轴封加热器水侧泄漏的原因及处理。

(29)运行中凝结水导电度不正常升高的原因及处理。

(30)低加钢管泄漏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

(31)低加检修隔离措施?

(32)机组运行中低加水位如何调节?

正常控制在什么范围?

(33)低加联锁保护内容。

(34)低加投运操作及注意事项。

(35)低加解列操作及注意事项。

(36)低加水位高原因分析及处理?

(37)低加水位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38)低加出口凝结水温度下降原因分析及处理。

(39)轴加钢管泄漏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

(40)凝汽器灌水查漏操作及注意事项。

二、专业讲课内容:

(1)循泵出口液压蝶阀工作原理。

(2)循泵检修隔离措施及注意事项。

(3)凝汽器半侧隔离、半侧恢复操作及注意事项?

(4)凝泵检修隔离措施及注意事项。

(5)凝泵检修后恢复操作注意事项。

(6)凝泵切换(变频、工频各种组合)操作及注意事项。

(7)低加钢管泄漏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

低加检修隔离措施及注意事项。

(8)凝汽器灌水查漏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阶段性总结考试内容:

(1)离心泵、轴流泵、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2)什么是泵的汽蚀现象?

水泵发生汽蚀有何危害?

如何预防?

(3)什么是凝汽器最佳真空?

(4)什么是加热器的端差?

端差大有何危害?

如何进行调整?

(5)循泵房正常检查项目。

(6)循泵允许启动条件。

(7)循泵跳闸条件。

(8)循泵跳闸如何处理?

(9)循泵检修隔离措施及注意事项。

(10)循泵运行方式规定。

(11)小开式泵切换操作及注意事项。

(12)开式水系统如何注水排空气?

(13)凝结水系统用户有哪些?

(14)凝泵启动前、后检查内容?

凝泵正常运行时的检查内容?

(15)凝泵切换操作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16)凝泵允许启动条件?

(17)凝泵跳闸条件?

凝泵跳闸处理及注意事项。

(18)凝泵检修隔离措施及注意事项。

(19)凝泵检修后恢复操作注意事项。

(20)凝汽器热井水位异常升高或降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21)轴加钢管泄漏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

(22)凝汽器灌水查漏操作及注意事项。

(23)低加投运、停运操作及注意事项?

(24)低加检修隔离措施。

第二轮学习班学习内容:

一、应知应会内容(值内组织学习、讲课):

(一)理论部分:

(1)除氧器工作原理。

(2)给水溶氧高的原因及处理。

(3)电泵、汽泵出口电动门结构原理(自密封)。

(4)电泵、汽泵中间抽头、平衡管的作用。

(二)实际操作部分:

1、辅助蒸汽系统:

(1)掌握辅助蒸汽系统系统流程、设备。

掌握主要测点的实际位置。

(2)辅汽联箱汽源有几路?

(3)辅汽联箱用户有哪些?

(4)辅助蒸汽系统正常检查项目?

(5)对外供热站正常检查内容?

(6)夜休楼顶加热站正常检查内容?

(7)办公楼空调系统正常检查内容?

(8)辅汽联箱汽源切换原则、操作及注意事项?

(9)用启动炉向辅汽联箱供汽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10)辅汽联箱投运、停运操作及注意事项?

(11)辅汽联箱向各用户供汽操作注意事项。

(12)对外供热蒸汽参数控制要求?

对外供热减温水何时进行切换?

(13)#1机组检修,隔离#1机辅汽联箱时可以关闭#1、#2机辅汽母管联络门吗?

(14)辅汽联箱压力异常升高的原因及处理?

(15)辅汽联箱压力异常降低的原因及处理?

2、闭式水系统

(1)掌握闭式水系统系统流程、设备。

掌握主要测点的实际位置,能背画系统图。

掌握闭式水泵的设备规范。

(2)闭式水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闭式水系统有哪些用户?

(3)闭式水系统投运前如何注水、排空气?

(4)闭式冷却水系统投运前的检查内容?

(5)闭式冷却水系统正常检查项目。

(6)闭式水泵切换操作及注意事项。

(7)闭式泵允许启动条件。

(8)闭式泵跳闸条件?

(9)闭式泵跳闸原因分析及处理?

(10)闭式泵检修隔离措施。

(11)闭式水系统进空气危害?

如何处理?

(12)启机时,闭式水系统应该重点监视什么?

如何进行调整?

(13)闭式水水温如何进行调节?

正常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14)一台机组检修时,主厂房空压机、除灰输送空压机冷却水如何进行切换?

注意事项有哪些?

(15)闭式水膨胀水箱水位过高或过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16)闭式泵出口母管压力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3、除氧器、给水及小汽轮机系统

(1)掌握给水系统、小机及汽泵润滑油系统、小机调速系统、小机轴封及疏水系统、电泵油系统、给泵组密封及冷却水系统系统流程、设备,掌握主要测点的实际位置,能背画系统图。

掌握除氧器、电泵、汽泵的设备规范,掌握高加设计参数(抽汽量、抽汽参数、各高加进、出水温、端差)。

(2)掌握除氧器工作原理及设备结构、除氧器的型式及额定运行参数。

(3)除氧器排氧门开度大小依据什么调节?

除氧器安全门作用是什么?

动作定值是多少?

(4)除氧器正常巡检内容。

(5)除氧器上水前的检查操作。

(6)投除氧器加热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7)除氧器水位如何调节?

正常水位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8)除氧器保护联锁内容?

(9)除氧器投运、停运操作及注意事项。

(10)除氧器水质控制标准

(11)除氧器水位升高原因分析及处理。

(12)除氧器水位降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13)除氧器压力升高原因分析及处理。

(14)除氧器压力降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15)除氧器汽源切操作及注意事项。

(16)锅炉热态冲洗水质合格,可以回收至除氧器时应该怎样操作?

应重点监视什么?

(17)高压加热器为什么要设计一套高水位自动保护装置

高压加热器运行时,由于水侧压力比汽侧压力高出许多,一旦加热器管子破裂时,会使高压给水迅速地进入加热器的汽侧,造成满水,此时如果抽汽逆止门不严,将使高压给水经抽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内造成水冲击事故。

如果抽汽逆止门是严密的,将可能导致高压加热器筒体爆炸,损坏设备并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高压加热器设计安装了一套高水位自动保护装置,其作用时,当高压加热器内水位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引起保护装置动作。

此时:

切断进入高压加热器的给水,使给水走旁路,保证锅炉的用水要求。

自动关闭抽汽逆止门及高压加热器进汽电动门。

对有危急疏水的加热器,还应自动打开危急疏水阀门进行放水。

(18)高加正常检查项目。

(19)高加进、出口门及抽汽管道阀门之间的联锁设置。

(20)高加检修隔离措施。

(21)高加投运、解列操作及注意事项。

(22)高加检修隔离措施及注意事项。

(23)高加钢管泄漏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

(24)启机前高加如何注水、排空气?

(25)机组运行中,高加投运如何如何注水、排空气

(26)高加水位如何调节?

正常维持在什么范围?

(27)高加紧急停运条件。

(28)高加水位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29)高加出口给水温度降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30)电泵、汽泵启动前、后的检查内容。

(31)电泵、汽泵正常运行检查内容。

(32)电泵、汽泵停运前、后检查内容。

(33)电泵、汽泵允许启动条件。

(34)电泵、汽泵跳闸条件。

(35)小机ETS条件。

(36)电泵、汽泵检修隔离措施及注意事项。

(37)电泵润滑油滤网、小机润滑油滤网、调节油滤网切换操作及注意事项。

(38)电泵、汽泵再循环的作用及及保护设置。

(39)如何控制电泵润滑油、工作油温度?

(40)小机润滑油系统投运前、后检查内容。

(41)小机润滑油箱进行滤油工作时如何做措施?

(42)小机润滑油系统取油样操作及注意事项。

(43)小机盘车装置投入、停止操作及注意事项。

(44)小机手动盘车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45)小机盘车投不上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46)小机投轴封及抽真空的检查操作与注意事项。

(47)汽泵密封水如何调整?

根据什么进行调整?

(48)汽泵密封水回水由无压切有压操作及注意事项。

(49)汽泵密封水回水由有压切无压操作及注意事项。

(50)汽泵密封水回水至凝汽器的多级水封如何注水、排空气?

(51)小机冲转时就地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52)汽泵、电泵如何进行暖泵操作?

(53)给水系统中过热器减温水、再热器减温水、高旁减温水分别从哪里接出?

(54)电泵启动、停运操作及注意事项。

(55)电泵辅助油泵启动条件及联锁停运条件。

(56)电泵再循环调门自动打开条件及关闭条件。

(57)电动给水泵紧急停运条件。

(58)电泵润滑油压力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59)电泵润滑油、工作油温度高原因分析及处理。

(60)电泵液力耦合器工作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

(61)电泵汽化原因分析及处理。

(62)电泵前置泵机械密封水温度高原因分析及处理。

(63)电泵、汽泵出口门开启、关闭联锁条件。

(64)电泵、汽泵出口电动门盘根漏汽如何处理?

(65)汽泵前置泵允许启动条件?

(66)汽泵前置泵跳闸条件?

(67)小机主油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