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0349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

1复习题

1.什么是遗传学?

为什么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

2.什么是基因型和表达,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

3.在达尔文以前有哪些思想与达尔文理论有联系?

4.在遗传学的4个主要分支学科中,其研究手段各有什么特点?

5.什么是遗传工程,它在动、植物育种及医学方面的应用各有什么特点?

2复习题

1.某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你预期在它们生长时期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该是下列哪一种:

AaBb,AABb,AABB,aabb;还是其他组合吗?

2.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

(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

(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3)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

3.假定某杂合体细胞内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母体,A′、B′、C′来自父本。

经减数分裂该杂种能形成几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如何?

其中同时含有全部母亲本或全部父本染色体的配子分别是多少?

4.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或是两者都发生,还是都不发生?

(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

(2)染色体复制

(3)染色体联会

(4)染色体发生向两极运动

(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

(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

(7)着丝点分裂

5.人的染色体数为2n=46,写出下列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

(1)初级精母细胞

(2)精细胞(3)次级卵母细胞(4)第一级体(5)后期I

(6)末期II(7)前期II(8)有丝分裂前期(9)前期I(10)有丝分裂后期

6.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1)叶

(2)根(3)胚(4)胚乳(5)大孢子母细胞

(6)卵细胞(7)反足细胞(8)花药壁(9)营养核(10)精核

7.以下植物的杂合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

水稻2n=24,小麦2n=42,黄瓜2n=14。

理论上它们能分别产生多少种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

8.某植物细胞内两对同源染色体(2n=4),其中一对为中间着丝点,另一对为近端着丝点,试绘出以下时期的模式图。

(1)有丝分裂中期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复习题

1.小麦毛颖基因P为显性,光颖基因p为隐性。

写出下列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1)毛颖×毛颖,后代全部毛颖;

(2)毛颖×毛颖,后代3/4毛颖∶1/4光颖;

(3)毛颖×毛颖,后代1/2毛颖∶1/2光颖。

2.萝卜块根的形状有长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以下是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

(1)长形×圆形→595椭圆形;

(2)长形×椭圆形→205长形,201椭圆形;

(3)椭圆形×圆形→198椭圆形,202圆形;

(4)椭圆形×椭圆形→58长型,112椭圆形,61圆形。

说明萝卜块根形状属于什么遗传类型,并自定基因符号,标明上述各杂交组合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

3.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紫茎与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该两对性状杂交的结果列于下表。

试分析写出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

亲本表型

后代个体数

紫茎、

缺刻叶

紫茎、

马铃薯叶

绿茎、

缺刻叶

绿茎、

马铃薯叶

(1)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

(2)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

(3)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

(4)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

(5)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

312

219

722

404

70

101

209

231

0

91

310

64

0

387

86

107

71

0

0

77

4.有两对基因A和a,B和b,它们是自由组合的,而且A对a是显性,B对b是显性。

试问:

(1)AaBb个体产生AB配子的概率是多少?

(2)AABb个体产生AB配子的概率是多少?

(3)AaBb×AaBb杂交产生AABB合子的概率是多少?

(4)aabb×AABB杂交产生AABB合子的概率是多少?

(5)AaBb×AaBb杂交产生AB表型的概率是多少?

(6)aabb×AABB杂交产生AB表型的概率是多少?

(7)AaBb×AaBB杂交产生aB表型的概率是多少?

5.1902年Bateson继孟德尔之后,首次报告了两对不同性状间杂交的研究工作。

他用单冠白羽的莱杭鸡与豌豆黑羽的印第安斗鸡杂交,F1是白羽豌豆冠,F1×F1杂交得F2有:

111只白羽豌豆冠;37只白羽单冠,34只黑羽豌豆冠;8只黑羽单冠。

试问:

(1)你预料每一种类型的理论数是多少?

(2)用X2方法测定你的解释。

6.如果F2的比值为:

(1)13∶3;

(2)15∶1;(3)9∶3∶4;(4)12∶3∶1;(5)1∶2∶1∶2∶4∶2∶1∶2∶1。

试问如果它们的F1与全隐性个体测交,那么预期的表型比值应是什么?

7.在某些植物中,红色素是由无色前体酶促合成的,紫色素是在酶的作用下红色素分子上加上一个—OH形成的。

在紫×紫杂交中,所得F1代中有81株紫色,27株红色,36株白色个体。

问:

(1)杂交中包括几对基因?

它们属何种遗传方式?

(2)紫色亲本的基因是什么?

(3)F1代3种表型的基因型是什么?

8.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ACR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

一个有色籽粒植株与以下3个纯合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

(1)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2)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

(3)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试问这个有色籽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

4复习题

1.在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杂合体中,A/a与B/b不连锁时产生的配子类型是什么?

如果A/a与B/b连锁,在发生或不发生交换的情况下会产生哪些配子类型?

2.为什么单交换最多只能产生50%的重组基因型?

3.重组率、交换值、遗传图距间的关系是什么?

4.A对a为显性,D对d为显性,两个位点间相距25cm。

基因型为Ad/aD植株自交后,后代有哪些基因型和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如果杂合体基因型为AD/ad,比例又如何?

5.玉米基因R和S相互连锁,对RS/rs的测交分析发现有20%的减数分裂细胞在这两位点间发生了一次交叉,其余80%的减数分裂细胞在这两位点间没有发生交叉,请回答得到RS/rs基因型的比例是多少?

6.玉米种子的有色(C)与无色(c),非蜡质(Wx)与蜡质(wx)胚乳,饱满(Sh)与皱粒(sh)是3对等位基因,这3个基因杂合的植株用三隐性亲本测交后得到下面的结果:

无色,非蜡质,皱粒84

无色,非蜡质,饱满974

无色,蜡质,饱满2349

无色,蜡质,皱粒20

有色,蜡质,皱粒951

有色,蜡质,饱满99

有色,非蜡质,皱粒2216

有色,非蜡质,饱满15

总数6708

(1)确定这3个基因是否连锁?

(2)假设杂合体来自纯系亲本的杂交,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3)如果存在着连锁,绘出连锁遗传图。

(4)是否存在着干扰?

如果存在,干扰值是多少?

7.果蝇的y,sn,v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图是

Y———15———sn———10———v

将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与基因型为ysn+/ysn+果蝇杂交,写F1雌果蝇的配子基因型和雄果蝇的配子基因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基因型的频率;在干扰系数为0.4时,各基因型的频率。

8.一个双因子杂合体AaBb自交得到如下F2代:

A_B_198

A_bb97

aaB_101

aabb1

基因A与B是否连锁?

如果连锁,遗传距离是多少?

写出亲来的基因型。

9.20%重组率代表的实际遗传距离是多少?

 

5复习题

1.为什么不少生物学家认为病毒不是生物?

为什么病毒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2.在分析噬菌体悬浮液中每毫升有多少噬斑形成单位时,如果将原悬浮液按106稀释后,取 0.05ml涂布到细菌平板上,结果获得了250个噬细菌斑。

试问原悬浮液中每毫升有多少噬菌斑形成单位?

3.用T4噬菌体的2个毒株感染大肠杆菌,其中一个毒株为小菌落(m)、速溶性(r)、混浊噬

菌斑(tu),另一毒株的这3个标记基因都是野生型。

将感染后的裂解产物涂布到细菌平板上并进行人类。

在10342个噬菌斑中,各类基因及其数目如下:

mrtu3467m++520

+++3729+rtu474

mrtu853+r+172

m+tu162++tu965

(1)确定m和以及r和ru之间的连锁距离。

(2)这3个基因的连锁顺序如何?

(3)计算并发系数,这个数学说明了什么?

4.有2个λ噬菌体毒株能使大肠杆菌细胞溶原化,其连锁图如下(图中123示与大肠杆菌染色体配对和交换有关的区段):

毒株X毒株Y

a+

 

(1)图标λ毒株X插入到大肠杆菌染色体的途径(使大肠杆菌细胞溶原化)。

(2)利用毒株X和Y对细菌进行超感染,其中有一定比例的超感染细菌为双溶原性的,即为两种毒株的溶原性细胞,图示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发生的。

(3)图示2种λ噬菌体是如体配对的。

(4)本试验有可能获得2种噬菌体的交换产物,图示交换过程及其结果。

5.利用细菌遗传学概念,写出具有下列特征的细菌菌株的基因型和表型。

括号中3个英文字母缩写代表一个座位。

(1)不能进行乳糖代谢(lac)。

(2)能够合成亮氨酸(leu)。

(3)不能合成维生素B1即硫氨素(thi)。

(4)抗链呤霉素(str)。

(5)抗嘌呤霉毒(pur)。

(6)能够合成维生素生物素(bio)

6.在第5题中,哪些菌株是原养型?

哪些菌株是营养缺陷型?

7.比较下列转移到受体基因组中的基因在基因转移和整合方面的相似性:

(1)Hfr的结合和特殊转导。

(2)F'因子类如F'-lac的转移和局限转导。

8.有4个大肠杆菌的Hfr菌株按以下顺序转移其标记基因:

菌株基因转移顺序

1MZXWC

2LANCW

3ALBRU

4ZMURB

上述所以有Hfr菌株都衍生于同一F+菌株。

这些基因在原始F+菌株的环状染色体上排列顺序如何?

1234

9.有4个大肠杆菌株1、2、3和4的基因型均为a+b,另外4个菌株5、6、7和8的基因型为ab+,将2种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充分混合后进行平板培养,以确定a+b+重组子的频率。

在以下结果中,M等于许多重组子,L表示少量重组子,O表示无重子。

`

 

请根据上述结果,指出每一菌株的性别类型(Hfr、F+还是F-)

10.大肠杆菌2个菌株Hfrarg+bio+leu+×F-arg-bio-leu-进行杂交,中断杂交实验表明arg+最后进入受体细胞,所以只能在含有bio和leu的培养基础上选择,然后再检测重组子是否含有bio+和leu+基因,结果如下:

arg+

bio+

leu+

320

arg+

bio+

leu-

8

arg+

bio+

leu+

0

arg+

bio+

leu-

48

(1)这3个基在的顺序如何?

(2)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

11.从A到E为源于同一大肠杆菌F+菌株的5个Hfr株,括号内的数字示中断杂交试验中前面的5个基因进入F-受体菌所需的时间:

A

B

C

D

E

mal+

(1)

ade+(13)

Pro+(3)

Pro+(10)

his+(7)

strs(11)

his+(28)

met+(29)

gal+(16)

gal+(17)

ser+(16)

gal+(38)

xyl+(32)

his+(26)

Pro+(23)

ade+(36)

pro+(44)

mal+(37)

ade+(41)

met+(49)

his+(51)

met+(70)

strs(47)

ser+(61)

xyl+(52)

 

(1)绘出F+菌株的遗传图,标明所有基因的位置,并以分钟表示基因的相对距离。

(2)指了F因子在每一Hfr菌株中插入位点和方向。

(3)在这些Hfr菌株中,你认为选择哪一个基因可以最高频率获得Hfr结合后体?

12.源于一个大肠杆菌Hfr菌的F'因子常以很高的频率整合到另一菌株的染色体上,而且整合位点往往与原始Hfr菌株中F因子插入的位点相同,试解释这种现象。

13.利用对4种药物A、B、C、D具有抗性的一个供体菌株的DNA转化对这4种药物敏感的受体细胞,经初步培养后再将该细胞群涂布到含有各种药物组合的培养基上,结果如下:

加入的药物

菌落数

加入的药物

菌落数

加入的药物

菌落数

10000

AC

640

ABC

30

A

1156

AD

942

ABD

42

B

1148

BC

51

ACD

630

C

1161

BD

49

BCD

36

D

1139

CD

786

ABCD

30

AB

46

(1)4个基因中有3个基因似乎是紧密连锁的,另一基因距三者相当远,这是哪一个基因?

(2)3个紧密连锁基因的排列顺序如何?

14.在大肠杆菌中,thr和leu2个基因在细菌基因组中相距约为2%,试问这2个基因能否用P1噬菌体进行并发转导?

为什么?

如果能,其频率如何?

15.为什么普遍性转导能转移任何基因,而特局限导只能转移一小组基因?

16.在以P1噬菌体进行的普遍性转导系统中,供体菌株的基因型为pur+nad+pdx-,受体为pur-nad-pdx+。

转导后,首先选择供体等位基因pur+,然后针对其他等位基因对基中50个pur+转导子进行筛选,其如果如下

基因型

菌落数

基因型

菌落数

nad+pdx+

3

nad-pdx+

24

nad+pdx-

10

nad-pdx-

13

(1)pur和nad基因的并发转导频率是多少?

(2)pur和pdx的并发转导频率是多少?

(3)在其他2个座位中哪一个距pur最近?

17.以P22为普遍性转导噬菌体并将其涂布到基因型为pur+pro+his+的供体菌平板上,然后再感染基因型为pur-pro-his-的受体菌,最后在3个试验(I、II、III)中分别选择pur+pro+和his+的3种转导子:

(1)在这些选择实验中选择培养基是什么?

(2)对转导子进行测验以检测未被选择的标记基因的存在与否,其结果如下:

I

II

III

Pro+his-87%

pur-his-43%

pur-pro-21%

Pro+his-0%

Pur+his-0%

Pur+pro-15%

Pro-his+10%

Pur-his+55%

pur-pro+60%

Pro+his+3%

Pur+his+2%

Pur+pro+4%

细菌基因的排列顺序如何?

(3)哪2个基因相距最近?

6复习题

1.染色体畸变与生物进化有何关系?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雌雄配子育性有何关系?

3.某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如用隐性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株F1中,有2株表现型为aa,如何解释和证明这个杂交结果?

4.某玉米植株是第9号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

糊粉层的有色基因C在缺失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

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遗传的。

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5.玉米第6染色体的一个易位点(T)距离黄胚乳基因(Y)较近,T与Y之间的交换值为20%。

以黄胚乳的易位纯合体与正常的白胚乳纯合体(yy)杂交,再以F1与白胚乳测交,试解答以下问题:

(1)F1和白胚乳纯系分别产生哪些有效配子?

图解分析之。

(2)测交子代(Ft)的基因型和表型(黄粒或白粒、完全可育或半不育)的种类和比例如何?

请图解说明。

6.玉米中a、b两基因正常情况下是连锁的,但在一个品种中是独立遗传的,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7.某植株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顺序ABC*DEFG和ABC*DGFE(*代表着丝粒)。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怎样联会。

(2)若减数分裂时,EF之间发生一次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的组成,指出所产生的配子的育性。

(3)若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D之间和E与F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两次交换所涉及的姊妹染色单体相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所产生的配子的育性。

8.臂内倒位和臂间倒位为何能起着“交换抑制因子”的作用?

交换是否真的被抑制而没有发生?

9.易位杂合体为何半不育?

如何通过遗传学细胞学的实验方法证明一大麦植株具有相互易位存在?

试写出实验步骤。

10.为什么果蝇唾腺染色体特别适宜于进行染色体结构变异研究?

11.用标准的写法写出一列人类染色体组型

(1)一男性的第18号染色体丢失,其余全部正常。

(2)一女性第5号染色体长臂多一区段,其余染色体正常。

(3)一男性第1条染色体长臂增长。

(4)一女性D组和G组各少一条染色体,多1条由它们的长臂相连而成的易位染色体。

7复习题

1.为什么多倍体植物中很普遍,在动物中却极少见?

2.三倍体西瓜制种的原理和步骤是什么?

它是否绝对无种子,为什么?

3.获得单倍体的方法是什么?

单倍体在遗传育种中有什么利用价值?

4.如何鉴定某一植株是同源多倍体植株?

5.单式三体(Aaa)如果产生n+1和n两种配子,比例为1:

1。

参与受精的n+1雌配子与n配子为1:

3,参与受精的雄配子只有n,计算发生染色体不完全随机分离时,参与受精的各种配子类型和比例以及自交子代的表型比例。

6.某普通小麦品种中发现一无芒的突变植株,试按下列要求确定突变性状的遗传方式?

(1)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数目和显隐性?

(2)假定该突变体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如何用单体测验确定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序号?

7.某同源四倍体为AaaaBBbb杂合体,A-a所在染色体与B-b所在染色体是非同源的,而且A为a的完全显性,B为b的完全显性。

试分析该杂合体的自交子代的表型种类和比例。

8.自然界导致生物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因有哪些?

9.如何证明普通小麦A、B、D3个不同染色体组间的部分同源关系?

10.染色体数目变异在生物进化研究中有何意义?

11.为什么异位同效基因只能用单体、缺体等非整倍体进行基因定位,而不能用二点测验和三点测验确定连锁关系?

12.如何确定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

13.自然界形成多倍体的途径是什么?

14.同源多倍体在作物育种上有何应用价值?

8复习题

1.解释下列名词

性染色体常染色体拟常染色体区域雌雄同体雌雄同株性染色质剂量补偿效应性反转伴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

2.何谓性别决定?

何谓性别分化?

3.动物性别决定理论有哪些?

你认为性别决定的实质是什么?

4.简述环境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5.一个父亲是色盲而本人色觉是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色觉正常的男子结婚,但这个男子的父亲是色盲,问这对夫妇的子女表现色觉正常和色盲的可能性各有多少?

6.一个男子的外祖母是色觉正常,外祖父是色盲,他的母亲是色盲,父亲是色觉正常。

(1)推导祖亲和双亲的基因型是什么?

(2)如果他和遗传上与他的姊妹相同的女子结婚,他女儿的辨色能力如何?

7.两个红眼长翅的♀、♂果蝇相互交配,获得下列后代类型:

雌蝇:

3/4红眼、长翅,1/4红眼、残翅

雄蝇:

3/8红眼、长翅,3/8白眼、长翅

1/8红眼、残翅,1/8白眼、残翅

写出亲代及子代的基因型。

8.纯种芦花公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

子一代个体相互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如何?

若要使子代能够鉴别雌雄,应如何选择杂交亲本?

9复习题

1.细胞质遗传有什么特点?

它与母性影响有什么不同?

2.一个基因型为Dd的椎实螺自体受精后,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如何?

如果其子代个体也自体受精,它们的下一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又如何?

3.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

①细胞质遗传,②性连锁,和③母性影响。

怎样用实验方法来确定它属于哪一种类型?

4.衣藻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可能存在链霉素抗性因子。

如果将一个链霉素抗性突变品系与对链霉素敏感的品系杂交,

(1)如果抗性品系是mt+,敏感品系是mt-,结果将会怎样?

(2)如果做的是反交,结果又怎样?

5.玉米埃型条纹叶(ijij)与正常绿叶(IjIj)植株杂交,F1的条纹叶(Ijij)作母本与正常绿色叶(IjIj)回交。

将回交后代作母本,进行下列杂交,请写出后代的基因型及表型,为什么?

(1)绿叶(Ijij)♀×♂条纹叶(Ijij)

(2)条纹叶(IjIj)♀×♂绿叶(IjIj)

(3)绿叶(Ijij)♀×♂绿叶(Ijij)

6.大麦的淡绿色叶片可由细胞质因子(L1=正常绿叶,L2=淡绿叶)引起,也可由隐性核基因(vv=淡绿色叶)引起。

请预测下列各组合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

(1)纯合正常♀×♂L1(vv)

(2)L1(vv)♀×♂纯合正常

(3)纯合正常♀×♂L2(vv)

(4)L2(vv)♀×♂纯合正常

(5)来自

(1)的F1♀×♂来自(4)的F1

(6)来自(4)的F1♀×♂来自

(1)的F1

7.草履虫中,品系A是放毒型,品系B和C是敏感型,三者均为纯系。

品系A和B长时间接合,其子代再自体受精得到若干后代,所有后代都是放毒型。

当品系A和C长时间接合,经同样过程得到的后代一半是放毒型,一半是敏感型。

问这三个品系的基因型如何?

细胞质中是否均具有卡巴粒?

8.从现有科学事实,怎样正确理解遗传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

9.不同组合的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得到以后代:

(1)1/2可育,1/2不育;

(2)后代全部可育;

(3)仍保持不育。

写出各杂交组合中父本的遗传组成。

10.在酵母中一个有多种抗性(aptRbarRcobR)的菌系被用来诱导500个小菌落,其中任一至抗性标记中丢失了一种抗性的小菌落数列于下表,请利用这些结果画一线粒体基因图。

基因对第一抗性标记丢失的小菌落数第二抗性标记丢失的小菌落数

aptbar87120

aptcob2718

barcob4869

11.在玉米中,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基因制造双交种,有一种方式是这样的,先把雄性不育自交系A(S(rfrf))与雄性可育自交系B(N(rfrf))杂交,得单交种AB。

把雄性不育自交系C(S(rfrf))与雄性可育自交系D(N(RfRf))杂交,得单交种CD。

然后再将两个单交种杂交,得双交种ABCD,问:

双交种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哪几种?

比例如何?

12.如何证明某种酶的一些亚基由线粒体DNA编码,而另一些亚基由核基因编码?

13.二倍体植株A的细胞质不同于二倍体植株B的细胞质。

为了研究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