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0481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P53例4、做一做及练习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的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渗透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初步体验两种分析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3、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4、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5、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连除的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初步体验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

主动获取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语:

师:

同学们,第一次和大家见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故事,我们来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文彦博树洞取球。

通过这三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生发言

师:

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图中这三个小朋友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厉害。

想不想和图中的这三个小朋友一样聪明。

学完这节课你就可以做到。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师:

上课

生:

老师好

师:

同学们好,请坐。

一、情景导入

师:

为了准备六一联欢,三年级的女同学正在进行集体舞排练。

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

想。

课件出示例题4的文字和插图

师:

谁来读读题

师:

你真勇敢,你来!

生读题

师:

声音真洪亮。

请坐

1.阅读与理解

师:

哪个同学能把这道题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再完整的说一遍?

生:

知道了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再平均分成3组。

问题是“每组有多少人”。

师: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

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2.分析与解答

师:

怎样分析与解答呢?

师:

现在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并且要根据屏幕上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解题过程。

看看那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好开始。

(屏幕问题:

1.每一步算式是根据题中哪两个信息得出的?

2.你列出的每一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

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师:

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

生说师板书

生1:

60÷2=30(人) 30÷3=10(人)

生2:

3×2=6(组)60÷6=10(人)

生3:

60÷3=2020÷2=10

师:

能不能结合屏幕上的问题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1:

我的方法是先通过“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这句话,求出平均每队有多少人?

列式:

60÷2=30(人)。

再将这30人平均分成3组,这样就求出了每组有30÷3=10(人)。

我的方法汇报完毕,谢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根据……先求……根据……再求……”的句式来提炼总结。

师:

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

明白了

师:

师:

谁可以把这种思路再说一遍?

生回答

师:

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

他说我们要先求什么?

生:

每队有多少人

师课件展示“每队有多少人”

师:

根据哪两条信息求出来的?

怎么求的?

生:

根据有60人参加表演和平均分成两队

师课件出示示意图

师:

然后又用到了什么信息?

生:

又用到了每队平均分成三组。

师课件出示结构示意图

 

师:

这个图同学们能看明白吗?

谁能看着它再说一说这种方法?

生叙述

师:

回答的很清楚。

师1:

谁能将这两个式子列出综合算式?

在下面写一写吧!

师2:

我刚才发现有的小组列出的是这两个综合算式?

谁来汇报一下!

生:

60÷2÷3=10人(师板书)

师:

你们同意这种写法吗?

生:

同意

师:

在这个综合算式中要先算什么?

生:

60÷2

60÷2表示什么?

得到的结果÷3又表示什么?

生回答

师:

看来这个综合算式是正确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用连除解决问题。

(师板书)

师:

我们再来看第2种方法?

生说师板书

生:

我的方法是先求出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2×3=6(组),再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列式:

60÷6=10(人)

师:

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

明白了

师:

他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

生:

一共有多少组

师课件展示“一共有多少组”

师:

根据哪两条信息求出来的?

生:

根据有平均分成2队和每队平均分成3组得来的

师课件出示示意图

师:

然后又用到了什么信息?

生:

又用到了一共60人这个信息。

师课件展示:

 

师:

哪个同学能看着它再说一说这种方法?

生回答,集体校正

师:

回答的同样很精彩。

师:

这两个算式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指生上台板演。

生1:

60÷(2×3)=10人

生2:

60÷2×3

师:

同学们认为哪种列式正确?

生:

第一种

师:

为什么?

(这个括号能不能去掉?

生:

不能,因为只有加上括号我们才能在计算综合算式时先求一共有多少组。

不加括号就要先算60÷2然后在用所得的结果乘3,得到的结果和原来不符。

师:

我们用乘除混合同样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种方法

60÷3=2020÷2=10

师:

能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吗?

生说,集体质疑

师:

看来这种方法不行,解释不通。

我们列出的每一个算式都是要有依据的。

不能乱列。

师:

同学们其实像这样一类问题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1:

一共有多少人

生2:

一共有多少组?

 

让学生说一说每步求的是什么。

四、全课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问题,想要又好又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思考方法,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两种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你还记得吗?

你会用吗?

谁再来说说是什么方法?

板书设计

用连除解决问题

 60÷2=30(人) 3×2=6(组)

30÷3=10(人)60÷6=10(人)

60÷2÷3=10(人)60÷(3×2)=10(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