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0589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docx

天津耀华中学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年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学科:

教育综合知识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1.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2.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3.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

4.新课程理论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6.耀华中学的学校文化。

三、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纸上谈兵违背了()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B•抽象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巩固性原则

【答案】C

(二)填空题:

1.“有教无类”是哪位著名教育家提出的。

【答案】孔子

(三)简答题:

1.你认为教育教学中如何开展教育科研?

【答案】略。

学科:

地理

、考试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专业素养、地理学科教学能力,即考生对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地理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一)学科专业素养1.了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与学科发展。

2.理解地理科学的知识体系,掌握其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3.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理解地理科学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1.掌握地理课程标准。

2.掌握地理课程资源运用与开发的主要方法。

3.了解中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认知特点。

4.掌握中学地理教学基本方法与策略。

(三)学科教学与教研能力1.针对具体内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

2.结合具体案例有效实施地理教学。

3.针对具体学习过程科学评价中学生地理学业水平。

4.结合专业发展掌握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方法。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自然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

3.经济地理学

4.中国地理

5.世界地理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课程标准: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课程与教学论

3•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1)普通高中地理:

必修地理I;必修地理U;必修地理川;选修川旅游地理。

(2)义务教育地理: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三、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

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面2题

50*

60*抄

1•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A•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B•修建总成本低

C•运输快捷,灵活方便D•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答案】AD

2•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B•自阿拉木图至咸海呈现荒漠向草原的变化

C•锡尔河自上游向下游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3•根据材料和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

1月平均气温-12C,7月平均气温24.6C。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干旱: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长期降水偏少;

洪涝:

降水集中,强度大;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4.在下面的中国政区图中,画出黄河、长江的干流。

【答案】略

5.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课标中有这样一句话“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你认为在这一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中,主要强调哪几个问题?

请简要回答

学科:

生物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所要求的知识以及大学相关学科的核心内容的理解。

2.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包括理解所列的生物学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

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设计、评价和修订实验方案。

3.考查考生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

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考查考生运用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考查考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范围

(一)学科专业相关知识,如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及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健康常识,生物技术,生物学实验等。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1.中学生物学课程:

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评价。

2.基本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概念转变理论;STS教育。

3.基本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板书和板画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4.生物学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概念图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5.中学生物学实验: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及类型;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准备;生物学

实验的组织、实施及结果分析。

6.生物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

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7.生物学教育评价:

评价学生在生物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表现

的原则、方式和方法;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及基本方法;教学反思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8.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

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方

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

三、题型示例

1.客观试题:

我们熟知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指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A.蝉—螳螂—黄雀B.黄雀—螳螂—蝉

C.柳树—蝉—螳螂—黄雀D.黄雀—螳螂—蝉—柳树

【答案】C

2.主观试题:

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

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

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

流程如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存在,

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

是。

原生质体经过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愈

伤组织。

(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植株的根尖,通过、、染色和制片等过程制成装片,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5)采用特异性引物对花椰菜和黑芥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

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

下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4进行PCR

扩增的结果。

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

有。

花揶菜I23斗黑芥碱基对

1500

BOO

1000

600

3W

学科:

历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

2.考查考生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比较、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3.考查考生了解历史研究动态和中学历史教学状况,运用所学知识辩析和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4.考查考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的能力。

5.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

验)》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的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阶段特征、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制度与政策、文化发展特征与主要成就。

2.世界历史的阶段特征、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人类文明成就

3.中外历史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4.天津地方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重大事件,及其国际国内背景。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中学历史课程性质与目标

3.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4.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5.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与组织形式

6.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7.中学历史教与学的评价

8.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9.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题型示例

(一)客观试题

1.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

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

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答案】D

(二)主观试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一一淮扬盐商。

康乾年间,“奢靡

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

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阅读材料,回答何谓“扬气”?

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扬气:

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

影响:

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

2.教学设计

学科:

心理

、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考查考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

2.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

的情况。

(二)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

2.要求考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掌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理解、

分析学校教育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理论基础

基本理论主要测查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

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二)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方面主要测查应考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实务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心理学

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统计与测量、团体心理咨询(辅导)、个别心理咨询、心理健

康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等内容。

(三)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了解心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心理教学实践能力。

1.认识心理教育的基本涵义及中学心理教学的基本内容。

2.掌握中学心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了解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具备教学

设计的编写、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能力。

3.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4.了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意义。

5.理解基本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教学语言使用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多媒体技术使用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

6.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

三、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

【答案】A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答案】心理学

(三)简答题:

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案】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

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

具体咨询案例分析等内容。

(五)教学设计题:

设计教学方案等内容。

学科:

美术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情况以及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和鉴

赏、评析美术作品的基本能力。

2.考查考生对与中学美术课程相关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情况。

4.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美术表现与创作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1.结合中学美术教学需要,理解美术概论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2.掌握中国历代美术的重要作品、代表人物、主要流派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能对中国历代美术经典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

3.掌握不同地域、国家主要历史阶段的经典美术作品和世界重要美术流派及其主要艺术家、代表作品等方面知识;了解外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并对外国美术经典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

4.初步了解天津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及表现形式。

5.关注当今中外美术前沿时事。

(二)基本技能

掌握绘画、设计、工艺、书法、雕塑等美术表现形式的基本知识与技法。

(三)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中学美术教学论:

了解美术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

2.美术课程标准:

理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

三、考试准备

笔试时需带水笔或钢笔,创作题可用绘画铅笔或水笔等绘画工具完成,不必带色彩工具'

四、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美术课程以对()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A.视觉形象B.绘画媒材C.传统文化D.个人情感

【答案】A

(二)填空题:

1.四羊方尊是代晚期青铜器,用法浇铸而成。

【答案】商陶范合范

(三)简答题:

1.清初“四僧”是指哪四位画家?

简述他们的艺术特点。

【答案提示】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绘画流派,由于画派成员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

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与清廷所推崇的“四王”相对。

他们富于个性,借绘画抒发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的山川之情,石涛奇肆超逸;八大山人简略精练;髡残苍左淳雅;弘仁高简幽疏。

他们虽风格各异,但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振兴了画坛,对后世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

(四)技能题:

设计类以及绘画类等内容。

(五)教学设计题:

设计教学方案等内容。

学科:

体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为了全面了解考生的体育基础理论水平和运动技能,围绕着初高中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考查考生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校体育方针政策的情况

2.考查考生教育学和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在实践教学中灵活运用教育学理论和学校体育学理论的情况。

4.考查考生对初高中体育教材、教法的熟悉程度。

5.考查考生身体素质。

6.考查考生羽毛球或乒乓球运动技能。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1.初高中体育健康基础知识。

2.初高中运动实践项目基础知识(田径,体操,民族传统体育,韵律体操和舞蹈,

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游泳,身体素质练习等)。

3.初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和教材结构体系。

4.初高中体育课时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

5.常规体育比赛项目的规则,裁判法及组织方法。

6.其它与体育相关常识性知识。

7.身体素质测试

8.乒乓球或羽毛球专业技术测试

三、考试准备

1.着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2.自备羽毛球或乒乓球的球拍和球。

四、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1.体育与健康是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为主要目的

的必修课程。

【答案】健康

(二)判断题

1.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答案】X

(三)选择题

1.背越式跳高助跑方式是()

A.直线助跑B.弧线助跑C.直线加弧线助跑

【答案】C

(四)简答题

1.撰写体育的科研论文,一般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提示】1论文题目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3问题的提出或前言4实验的内容、方法、数据的采集和统计5数据的分析和论证6结论和建议7参考文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