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1183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docx

电子产品主要安全特征列表附录A

产品主要安全特征

一、按防电击类型分类:

设备属于类别

  二、按防电击的程度分类:

应用部分类型;

  三、按对进液的防护程度分类:

IPX--

四、按在与空气混合的易燃麻醉气或与氧或氧化亚氮混合的易燃麻醉气情况下

使用时的安全程度分类:

本产品不属于AP和APG型设备;

  五、按运行模式分类:

——————。

  六、设备的额定电压和频率:

——————;

  七、设备的输入功率:

————;

  八、设备是否具有对除颤放电效应防护的应用部分:

设备无防除颤应用部分;

  九、设备是否具有信号输出或输入部分:

设备无信号输出或输入部分;

  十、永久性安装设备或非永久性安装设备:

非永久性安装设备;

十一、电气绝缘图;

图略

 

3

通用

要求

3.1

按制造商的说明,当运输、贮存、安装、正常使用和保养设备时,正常状态和单一故障状态下,设备应不会引起可以合理预见到的危险,也不会引起同预期应用目的不相关的安全方面危险。

适用

3.4

所用材料或结构形式不同于本标准中所规定的设备或部件,如能证明它们达到同等的安全程度,应予以认可。

参见第54章。

(“-”表不适用)

5

分类

5.1

按防电击类型分类

适用

a)

由外部电源供电的设备:

适用

—Ⅰ类设备

适用

—Ⅱ类设备

b)

内部电源供电设备

5.2

按防电击的程度分类:

—B型应用部分

—BF型应用部分

适用

—CF型应用部分

5.3

按GB4208中规定的对进液的防护程度分类

适用

5.4

按制造商推荐的消毒、灭菌方法分类

适用

5.5

按在与空气混合的易燃麻醉气或氧或氧化亚氮混合

的易燃麻醉气情况下使用时的安全程度分类

适用

—不能在有与空气混合的易燃麻醉气或与氧或氧化亚氮混合的易燃麻醉气情况下使用的设备

适用

—AP型设备

—APG型设备

5.6

按运行模式分类:

适用

—连续运行

适用

—短时运行

—间歇运行

—短时加载连续运行

—间歇加载连续运行

6

识别

、标记和文件

6.1

设备或设备部件的外部标记

至少应有下列“永久贴牢的”和“清楚易认的”标记:

适用

a)

电网供电设备的外部标记

适用

b)

内部电压设备

c)

特定电源的型式标记

d)

设备和可更换部件上标记的最低要求。

适用

e)

制造商、供应者。

适用

f)

型式标记。

适用

g)

与电源连接:

适用

-额定供电电压或电压范围;

适用

-电源类别,如相数(单相除外);

-电流类型。

适用

h)

电源频率(Hz)。

适用

j)

输入功率。

适用

k)

网电源功率输出。

l)

分类:

-Ⅱ类设备符号;

-防进液设备的符号;

-应用部分防电击符号:

B、BF、CF。

适用

-防除颤应用部分符号标识。

-对心脏除颤器放电效应有防护的患者电缆的标记,标记靠近相应输出端。

m)

运行模式。

适用

n)

熔断器(可触及的,标明型号和标称)。

适用

p)

输出:

-额定输出电压、电流或功率;

-输出频率。

q)

生理效应(符号和警告性说明)。

r)

AP/APG类设备。

s)

高电压端子装置。

t)

冷却条件。

u)

机械稳定性。

v)

保护性包装(标记)。

适用

-拆开包装会造成安全方面危险的标记。

适用

-设备或附件无菌标志。

y)

接地端子:

-电位均衡端子符号;

-功能接地端子符号。

z)

可拆卸的保护装置。

设备标记的耐久性试验。

适用

6.2

设备或设备部件的内部标记

适用

设备或设备内部的标记必须“清楚易认”:

a)

永久性安装设备的名义供电电压或电压范围。

b)

电热元件或加热灯的灯座的最大负载功率。

c)

高压部件的“危险电压”符号。

d)

电池的型号和装入方法。

-不打算由操作者更换且仅在使用工具时才能更换的电池,用随机文件中规定的标识。

e)

用工具才能触及的熔断器的型号和标称值。

适用

f)

保护接地端子符号。

适用

g)

功能接地端子符号。

h)

永久性安装设备的中性导线连接端子符号。

j)

6.2f)、h)、k)、及l)所要求的标在电气连接点上或附近的标记,不应标在接线时要拆动的零件上。

接线后标记仍可见。

标记应符合GB/T4026的要求。

k)

电源线正确接线标记(若互换接线能引起安全危险时)。

小设备无法标记,在随机文件中说明。

接至三相电源的接线标记,应按GB/T4026的要求。

l)

永久性连接设备的电源接线箱或供电端子盒内接线点,正常温度试验时超过75℃,应标有以下的或等效说明标记:

“采用至少能适应____℃的布线材料供电源连接用”。

说明标记在接线点附近,且接线后清晰可见。

n)

电容器和/或所接的电路元件应符合15c)的标记。

6.3

控制器和仪表的标记

适用

a)

电源开关应能清楚地识别。

适用

“通”、“断”位置按附录D相应符号(表D.1的符号15和符号16)来标记;

适用

或用邻近的指示灯;

或其他明显方法表示。

b)

设备上控制器件和开关的各档位置标记(数字、文字、其他方法)。

c)

正常使用时控制器设定值的改变会对患者造成安全

危险,则控制器必须有:

-相应的指示装置;

-功能量值变化方向的指示。

f)

操作者操作的控制器和指示器的功能必须能识别。

适用

g)

参数的数值指示,必须采用GB3100的国际单位制及本标准规定的补充单位来表示。

适用

6.4

符号

适用

a)

6.1~6.3的符号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

适用

b)

用于控制器和表示性能的符号应符合IEC/TR60878的要求。

适用

6.5

导线绝缘的颜色

适用

a)

保护接地线的全长为绿/黄色。

适用

b)

设备内部与保护接地端相连的导线上的绝缘体至少在导线终端用绿/黄色识别。

c)

绿/黄色绝缘仅用于:

-保护接地导线;

-6.5b)条规定的导线;

-电位均衡导线;

-功能接地导线。

d)

电源软电线中性线绝缘颜色为浅蓝色。

适用

e)

电源软电线中导线绝缘颜色必须符合GB5013.1;

或GB5023.1的规定。

适用

f)

设备部件之间使用多芯导线,与保护接地并联使用的导线在末端标以绿/黄色。

6.6

医用气瓶及其连接的识别

a)

医用气瓶内气体的识别,应符合GB7144中颜色标记(参见56.3a)。

b)

气瓶上的连接点,应在设备上作出标记。

6.7

指示灯和按钮

a)

指示灯的颜色

适用

红色:

指示危险的警告和/或要求紧急行动;

黄色:

指示需要小心或注意;

适用

绿色:

指示准备运转;

适用

其他颜色:

除红色和黄色含义以外的其他含义。

b)

不带灯按钮的颜色

红色仅用于紧急时中断功能的按钮。

6.8

随机文件

适用

6.8.1

概述

适用

齐全性,应包括:

适用

使用说明书。

适用

技术说明书(可与使用说明书合并)。

适用

供使用者可查询的地址。

6.1以外的外部标记说明。

警告性说明和符号的解释。

6.8.2

使用说明书

适用

a)

一般内容:

适用

—说明设备的功能和预期用途。

适用

设备按技术条件运行的全部资料,应包括以下:

适用

各控制器、显示器和信号的功能说明。

适用

操作顺序。

适用

可拆卸部件及附件的装、卸方法。

适用

消耗材料的更换等说明。

—向使用者或操作者提供有关存在于该设备与其它装置之间的潜在的电磁干扰或其它干扰的资料,以及有关避免这些干扰的建议。

适用

—如果使用别的部件或材料会减少最低安全度,必须在使用说明书中对被认可的附件、可更换的部件和材料加以说明。

适用

—由操作者自行清洗、预防性检查、保养、保养周期的说明。

适用

提供安全地执行常规保养的资料。

适用

部件必须由其他人进行预防性检查和保养,以及适用的周期。

适用

—设备上图形、符号、警告性说明和缩写的说明。

适用

c)

只打算将信号输入输出部分和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规定设备相连接时的说明。

适用

d)

与患者接触的部件的清洗方法;

适用

与患者接触的部件的消毒方法;

适用

与患者接触的部件的灭菌方法。

适用

e)

带有附加电源的电网供电设备:

对附加电源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警告说明(若附加电源不能自动地完全保持在可用状态)。

可由内部电源供电的Ⅰ类设备必须说明:

若对保护接地线的完好性有疑问时,必须由内部电源供电。

f)

一次性电池的取出:

应有在一段时间内不使用时必须取出的警告说明。

g)

可充电电池:

应有可充电电池设备的安全使用和保养的说明。

h)

有特定供电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的设备:

应有特定电源或电池充电器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的说明。

j)

环境保护:

适用

—指明有关废弃物、残渣等以及设备和附件在其使用寿命末期时的处理的任何风险。

适用

—提供把这些风险降至最小的建议。

适用

6.8.3

技术说明书

适用

a)

概述:

适用

提供安全运行的所有数据;

适用

—6.1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

适用

—设备的所有特性参数,包括显示值或能够看到的指示的范围,准确度和精确度。

适用

—设备安装和投入使用时采取的特别措施和特别条件。

适用

b)

熔断器和其他部件的更换:

适用

—在不能判定连接在永久性安装设备之外的电源电路中的熔断器型号和标称值时,必须要求熔断器型号和标称值;

适用

—正常使用时会损坏的可更换和/或可拆卸部件的更换说明。

适用

c)

电路图、元器件清单等:

适用

技术说明书应声明供应者可将按要求提供电路图、元器件清单、图注、校正细则,或其它有助于使用者的合格技术人员修理由制造商指定可修理的设备部件所必需的资料。

适用

d)

运输和贮存的环境条件:

适用

运输和贮存环境限制条件说明。

适用

7

输入功率

7.1

在额定电压、稳态工作温度和制造厂规定的工作设定值时输入功率超过设备所标出的标称值的值不应大于:

适用

a)

主要由电动机消耗的设备:

+25%(标称输入≤100W或100VA);

+15%(标称输入>100W或100VA)。

b)

主要由其它器件消耗的设备:

+15%(标称输入≤100W或100VA);

+10%(标称输入>100W或100VA)。

主机

适用

10

环境条件

10.1

运输和贮存

适用

在运输或贮存的包装状态下,设备应能放置于制造商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适用

10.2

运行

适用

当设备在下列条件最不利的组合环境下正常使用运行时,它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适用

10.2.1

环境

适用

a)

环境温度范围:

+10℃~+40℃。

适用

b)

相对湿度范围:

30%~75%。

适用

c)

大气压力范围:

700hPa~1060hPa。

适用

d)

水冷设备进水口水温,不高于25℃。

10.2.2

电源

适用

a)

设备适用的电源

适用

—额定电压不超过:

手持式设备不超过250V。

额定视在输入功率至4kVA的设备,单相交流250V或直流、多相交流500V。

适用

所有其他设备,500V。

—低的内阻抗。

—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名义电压的±10%。

适用

—系统的任何导线间或任何导线与地间的电压,不超过名义电压的+10%

—电压波形为正弦波,是对称供电系统的多相电源。

适用

—频率为50Hz,误差不超过1Hz。

适用

—保护措施按GB16895.21的规定。

适用

b)

内部电源如可更换,必须有制造商规定。

13防电击概述

设备应设计成尽量避免在正常使用和单一故障条件时发生电击危险。

14

有关分类的要求

14.1

I类设备

适用

a)

Ⅰ类设备可以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部件,或可有由安全特低电压运行的部件,或者可有用保护阻抗来防护的可触及部件。

适用

b)

如果规定用外接直流电源设备的网电源部分与可触及金属部分之间的隔离是基本绝缘,则应提供独立的保护接地导线。

适用

14.2

II类设备

a)

Ⅱ类设备类型包括:

1)

带绝缘外壳;

2)

带金属外壳;

3)

上述1)和2)两类综合的设备。

b)

Ⅰ类防护转换为Ⅱ类防护的装置应全部满足以下要求:

—转换装置应清楚指明所选类别;

—应需使用工具转换;

—任何时候应符合所选类别的全部要求;

—在Ⅱ类设备工作位置上,转换装置必须切断保护接地导线与设备的连接,或转换为符合18章要求的功能接地导线。

c)

Ⅱ类设备可备有功能接地端子或功能接地导线。

14.4

I类和II类设备

a)

除基本绝缘外,必须按Ⅰ类设备要求配备附加保护;或

按Ⅱ类设备要求配备附加保护。

b)

规定由外接直流电源供电的设备,当极性接错时,应不发生安全方面的危险。

14.5

内部电源设备

b)

具有与供电网相连的装置的内部电源设备,当其与供电网相连时必须符合I类或II类设备的要求,当其未与供电网相连时必须符合内部电源设备的要求。

14.6

B型、BF型和CF型应用部分

c)

在随机文件中指明直接用于心脏的应用部分应是CF型。

15

电压和(或)能量的限制

b)

用插头与供电网连接的设备,应设计成在拔断插头之后1s时,各电源插脚之间以及每一电源插脚与外壳之间的电压不超过60V。

抗干扰抑制电容器剩余电压免除条件:

电压≤250V,电容≤3000pF(线对地);

或电压≤125V,电容≤5000pF(线对地);

或电容≤0.1μF(线间)。

c)

断电后,打开正常使用时的调节孔盖就可触及的电容器或与其相连电路带电部件的剩余电压不超过60V,或

剩余电压超过60V时,剩余能量不超过2mJ。

如果不能自动放电且仅在使用工具时才能打开调节孔盖,则允许在设备中设有手工放电装置。

对这些电容器和(或)与其相连的电路,应加以标识。

16

外壳和防护罩

a)

设备应制造和封闭得能防止与带电部分和在单一故障状态下可能带电的部分接触。

适用

若不用工具就能更换灯泡时,应保证在装卸灯泡时防止与灯的带电部分接触。

适用

免除条件:

在正常使用时,不用工具就可触及的部件与患者之间不可能发生导电连接的情况下,可假定当其基本绝缘失效时该部件对地电压不超过交流25V或直流60V。

使用说明书应指明操作者不得同时触及该部件和患者。

b)

外壳顶盖上的孔,用标准规定的试验棒试验时,不能触及带电部分。

c)

当取下手柄、旋钮、控制杆等之后,就能触及控制器操作机构的导体部件时,应:

适用

—当用开路试验电压不超过交流50V,试验电流不低于1A测量时,测得的上述导体部件至设备保护接地端子的电阻值不应大于0.2Ω。

适用

—采用17g)中的一种隔离方法。

适用

免除条件:

当次级回路额定电压小于或者等于交流25V,直流或峰值60V的控制器,轴及类似部件可仅以基本绝缘与电路部件隔离。

适用

d)

设备外壳内部带有交流25V或直流60V以上的部件,若不能由外部总开关或插头与电源断开,应附加盖罩防护,或各部件在空间互相隔开排列,作“带电”标记。

e)

防止与带电部分接触的外壳应仅用工具才能打开;

适用

或:

用—自动装置在打开或移开外壳时,使这些部件不带电。

e)

下列部件除外:

1)不用工具便可移开外壳或部件,和允许操作者正常使用时触及的带电部分(电压不超过交流25V,直流或峰值60V,且由17g1)~17g5)任何一种方法与供电网隔离)。

使用说明书应提示操作者不得同时触及该部件和患者。

2)在取下灯泡后允许触及的灯座带电部分。

使用说明书应提示操作者不得同时触及该部件和患者。

f)

调节工具不能触及到调节孔内的基本绝缘或任何带电部分,或仅用基本绝缘与网电源隔离又未保护接地的任何部件。

17

隔离(原标题:

绝缘和保护阻抗)

a)

在正常状态和单一故障状态下,应用部分必须与带电部分隔离到不超过漏电流的容许值。

采用下述方法之一:

1)应用部分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但保护接地,且应用部分对地有一个低的内阻抗以使正常状态和单一故障状态时漏电流不超过允许值。

2)应用部分用一个已保护接地的金属部件与带电部件隔离。

金属部件可以是全封闭的金属屏蔽。

3)应用部分未保护接地,用一个在任何绝缘失效时均无超过容许值的漏电流流向应用部分的保护接地中间电路与带电部件隔离。

4)应用部分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

适用

5)用元件的阻抗防止超过容许值的患者漏电流和患者辅助电流流向应用部分。

c)

应用部分不得与未保护接地的可触及金属部分有导电连接。

d)

Ⅰ类设备手持式软轴应用辅助绝缘与电动机隔离。

g)

在正常状态和单一故障状态下,可触及部分应与带电部件隔离到不超过漏电流的容许值。

适用

采用下述方法之一:

1)可触及部分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分隔离,但要保护接地。

适用

2)可触及部分用保护接地的金属部件与带电部件隔离,金属部件可以是全封闭的导体屏蔽。

3)可触及部分未保护接地,用一个在任何绝缘失效时均不会导致超过外壳漏电流超过容许值的保护接地中间电路与带电部分隔离。

4)可触及部分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隔离与带电部件隔离。

适用

5)用元件的阻抗防止超过容许值的外壳漏电流流向可触及部分。

h)

防除颤应用部分与其他部分隔离应设计成:

—在对与防除颤应用部分连接的患者进行心脏除颤放电期间,危险的电能不出现在:

外壳,包括可触及导线和连接器的外表面;

任何信号输入部分;

任何信号输出部分;

—施加除颤电压后,再经过随机文件中规定的任何必要的恢复时间,设备必须能继续行使随机文件中描述的预期功能。

18

保护接地、功能接地和电位均衡

a)

Ⅰ类设备中可触及部件与带电部分间用基本绝缘隔离时,应以足够低的阻抗与保护接地端子连接。

适用

具体要求见第18f)条款。

适用

b)

保护接地端子与设施中的保护导线相连,适合于:

适用

—经电源软电线的保护接地导线,

适用

—以及合适时经适当插头,

适用

—或经固定的永久性安装的保护接地导线,接地连接的结构性要求见第58章。

e)

电位均衡连接装置(若有),应符合:

—易于接触到;

—正常使用中能防止意外断开;

—不使用工具即可拆下导线;

—电位均衡导线不应包含在电源软电线中;

—连接装置应标以表D1中的符号。

f)

不用电源软电线的设备,保护接地端子与所有已保护接地的可触及金属部分之间的阻抗不大于0.1Ω。

带电源输入插口的设备,插口中的保护接地点与所有已保护接地的可触及金属部分之间的阻抗不大于0.1Ω。

适用

带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电线的设备,网电源插头中保护接地脚与所有已保护接地的可触及金属部分之间的阻抗不大于0.2Ω。

g)

可触及部分或与其连接的元器件的基本绝缘失效时,流至可触及部分的连续故障电流不超过单一故障条件下外壳漏电流允许值时,除18f)之外的保护接地连接阻抗允许超过0.1Ω。

k)

功能接地端子不应用于保护接地。

l)

带有隔离的内部屏蔽的Ⅱ类设备,由三根导线供电,与网电源保护接地脚相连的导线只能用于内部屏蔽的功能接地,应为绿/黄色。

该内部屏蔽和与其相连的所有内部布线的绝缘应是双重或加强绝缘。

功能接地端子必须标记,以与保护接地端子区别,并在随机文件中说明。

19

连续漏电流和患者辅助电流

正常工作温度下

对地漏电流

(一般设备)

正常状态下≤0.5mA

适用

单一故障状态下≤1mA

适用

对地漏电流

(满足表4注2)和注4)的设备)

正常状态下≤2.5mA

单一故障状态下≤5mA

对地漏电流

(满足表4注3)的设备)

正常状态下≤5mA

单一故障状态下≤10mA

外壳漏电流

正常状态下≤0.1mA

适用

单一故障状态下≤0.5mA

适用

信号输入/输出部分加压状态≤mA

患者漏电流

患者漏电流(d.c)

适用

患者漏电流(a.c,B型、BF型设备)

适用

患者漏电流(a.c,CF型设备)

患者漏电流(在信号输入部分或信号输出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