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131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docx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题(同名31902)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递者和创造者。

2.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

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张孝纯的“一体两翼”大语文教育观;姚竹青的“教大语文,育小能人”等等。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

5.陶行知“教学合一”的教学法思想,后来受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启发,改为“教学做合一”。

6.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课本是由胡乔木同志主持编制的。

7.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指出,语文和数学都是基础,但语文是基础的基础。

8.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功能诸方面。

9.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

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D】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C】

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

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

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C】,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A.主观想象B.综合评估C.主观情感D.客观分析

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B】

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

11.中国现代语文教学法教材史上有代表性的教材是【BC】

A.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

B.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

C.蒋伯潜的《中学国文教学法》

D.谢象贤的《语文教育学》

E.张文儒的《中学国文教学法》

12.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语文教学过程教程有【A】

A.叶圣陶、朱自清的精读和略读教程

B.上海育才中学的教程

C.钱梦龙的六步教程

D.魏书生的六步教程

E.黎世发的六步教程

13.语文教学过程的人格建构,可以从以下层面来把握【C】

A.教化与陶冶B.体验与唤醒C.理解与表达D.学习与积累E.阅读与思考

14.教学法的二重性表现为【C】

A.科学性与艺术性B.适切性与多样性C.单一性和综合性

D.最佳性和最差性E.适应性与局限性

15.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教学目标包括【ACD】

A.认知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E.政治领域B.情感领域D.思想领域

16.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有【ACE】

A.教学目标C.教学环境E.语思结合的原则B.教学内容D.教师自身的条件

17.交流式说话语境包括【ABE】

A.交谈B.朗读C.朗诵D.背诵E.问答

18.语文基础知识包括【CDE】

A.历史性知识B.文字基础知识C.语言基础知识E.文学常识D.实用文的读写知识

19.想象根据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CDE】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E.幻想

20.根据测试内容的不同,语文测试可分为【ABE】

A、随时测试B.阶段测试C.水平测试D.综合测试E.单项测试

三、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语文新课标,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语文教育专家制定并颁发的法规性文件,是语文课程设置、实施和评价的依据,具有指导性、纲领性和权威性。

2、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育史上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之一,是以教师口头语言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讲述、讲析(或讲评)、讲演等形式,具有方便、灵活、高效以及便于师生情感交流等优点,也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得比较被动等不足。

3、语文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以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活动程序,具有双边性、目的性、学科性、活动性等特征。

4、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讲述的内容包括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

5、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预期,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而制定的,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和可行性等特点,具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的功能。

6、入境:

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7、一体两翼:

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

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

四、简答题

1、如何陈述语文教学目标?

陈述语文教学目标的方法有:

(1)针对语文学习结果进行陈述;而必要针对教师的语文教学行为。

(2)根据语文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分层陈述。

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和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陈述的侧重点不同。

(3)运用一定的行为动词教学陈述,措辞力求明确具体。

2、运用提问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运用提问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材实际提问

(2)提问要难易适度,富有启发性。

(3)提问语言要明确,表述要清楚。

(4)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展开思维活动,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余地。

3、基于现代教学论的语文教学过程模式包括哪些环节?

现代教学论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呈现教学目标,引起学生注意。

(2)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怎样表达的?

(4)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如何构思的?

(5)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变式练习并提供反馈。

(6)总结评价,拓展应用。

4、语文学习结果有哪些类型?

语文学习结果包括如下四种类型:

(1)语文内容知识(或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

(2)语文基本技能(或语文程序性知识);(3)语文高级技能(或语文策略性知识);(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语文说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说课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2)重点内容应该明确具体,说理透彻;(3)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4)做好充分准备,要写说课稿。

6、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体察时代的需求,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①要根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教育观念。

凡是对语文教育现代化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反之,必须否定、摒弃。

②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替与完善。

③展望未来,勾画语文教育的走向,构建超前规范性的语文教育观念。

7、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

①基础工具性②思想教育性③社会实践性④文学性⑤知识性

8、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地位。

②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

③说明教学内容。

④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⑤规定了基本篇目

9、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学记叙文?

①研究结构②把握线索③概括主题④语言训练⑤读写结合

 

五、论述题

1.试论述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

答:

(1)语文素养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语文学习结果,包括语文内容知识(或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语文基本技能(或语文程序性知识)、语文高级技能(或语文策略性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定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并有特定的学习过程。

其学习规律与现代教学论所研究的四类语文学习结果的获得规律相符。

(3)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依照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的规律展开语文教学活动。

具体包括:

要根据语文学习结果设置和陈述语文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类型语文学习结果所需要的条件选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类型语文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安排教学过程;根据语文学习结果教学语文教学的测量评价。

2.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

答:

(1)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

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

(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

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

味。

(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

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

(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

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

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