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1416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docx

加热炉操作说明书

第一章加热炉煤气操作说明

1.高炉煤气送气说明

1.1送气前的检查

●送高炉煤气前检查10只点火烧嘴的燃烧状况或炉内温度(应高于800℃)。

●检查鼓风机(开)、引风机(开)的运转状况。

●高炉煤气总管盲板阀关,金属硬密封蝶阀关,快速切断阀开。

●各煤气两位四通换向阀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各煤气蓄热式烧嘴前的手动蝶阀是否关死。

1.2高炉煤气管道的分段吹扫

●将三段煤气调节阀关至最小,然后将煤气侧的三段烟气调节阀关至最小。

●检查换向阀,将3段煤气调节阀重新开至最大。

●打开高炉煤气管各段末端放散阀,并检测其下面的取样口是否关闭。

●手工打开高炉煤气吹扫阀,接入氮气进行吹扫约30分钟。

(在此之前应进行煤气总管金属硬密封蝶阀之前的管路吹扫和放散,同时高炉煤气应送达该处。

●密切注意接点处煤气总管道内的压力,绝对不允许超过10kPa,若超过此压力就有可能损坏煤气管道上安装的压力变送器。

●吹扫气源切断。

1.3送高炉煤气

●将三段煤气侧烟气调节阀开大,将炉膛压力降为负压(约-10~0Pa),但应注意尽量不要影响炉温。

●将三段煤气调节阀和二段空气调节阀关至最小(均热段除外,因为均热段风机供给的风同时也供给点火烧嘴,点火烧嘴的煤气单独有一路供给)。

●确认换向2~3次后,将换向方式设为定时方式。

●打开均热段最靠近烘炉烧嘴的上部及下部各一对煤气蓄热式烧嘴及空气蓄热式烧嘴的手动阀,即MD和K1以及MD和K2,共4个,送气入炉,注意炉两侧对称操作。

●逐渐开大均热段煤气调节阀,观察燃着后即逐渐开大均热段空气调节阀。

●照以上方法点燃其后的烧嘴及第二加热段、第一加热段烧嘴。

●确认高炉煤气点燃后打开均热段的空气调节阀,调整空煤气比例为0.75﹕1。

●在炉温升至840℃以上时,将换向方式设为自动定时换向。

同时炉内有明火、高炉煤气稳定燃烧,可以关闭烘炉烧嘴。

3.烘炉用高炉煤气切断说明

●关闭所有烘炉烧嘴,空气蝶阀微微打开保护烧嘴直至炉温降至常温。

●关闭烘炉用高炉煤气总管金属硬密封蝶阀。

●关闭烘炉用高炉煤气总管盲板阀。

●若决定不再使用烘炉用高炉煤气,则打开放散阀,接入氮气吹扫约20分钟。

4.高炉煤气切断说明

4.1 正常停高炉煤气

●关闭所有烧嘴前手动煤气阀门。

●关闭高炉煤气总管金属硬密封蝶阀。

●若长时间不用高炉煤气,则应关闭高炉煤气总管盲板阀,打开各段放散阀,接入氮气吹扫约20分钟。

●其余操作参见第三章加热炉正常停炉说明。

4.2非正常停高炉煤气

●参见第四章加热炉紧急停炉说明。

 

第二章加热炉烘炉操作说明

1.烘炉的目的

把冷炉逐渐加热升温以去除筑炉材料中的水分,并使耐火材料内部结构完成组织转变。

2.烘炉的方法

0~840℃采用烘炉烧嘴进行烘炉,燃料为高炉煤气+部分液化气。

840~1250℃左右采用加热炉高炉煤气燃烧系统进行烘炉。

3.连续加热炉的烘炉操作

3.1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按《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加热炉设计图纸检查炉子耐火材料的砌筑,检查炉体上孔洞的缝隙是否塞严。

●按《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图纸检查炉子钢结构。

●按有关规程、规范对装出料辊道,装、出钢机构及液压系统,出料炉门及其升降机械,侧开炉门,检修炉门,光电管,限位开关等检测与控制元件,炉体砌筑,炉体钢结构,空气管道,煤气管道,烟气管道,风机水冷系统,炉底水管,引风机、鼓风机,PLC操作控制系统,燃烧控制系统,热工检测与调节系统等安装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确认合格。

●推钢机、出钢机及其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等分别进行安装情况检查、验收,并进行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

●出料炉门调整完毕,炉门升降机构停位准确,侧开炉门开闭灵活,严密。

●加热炉的供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并试压合格,管路通畅。

流量调节均匀,供排水管路均编号,挂上指示牌,烘炉过程中冷却水不得中断。

●空气管道、煤气管道、烟气管道在封闭前,认真清扫,不得留有遗物,风机进口确信无封堵异物。

管道清扫后,检查管道上的各项仪表及调节装置,确认运转正常灵活后,进行空气管道的送风检查。

●对炉膛进行检查,清除施工中的一切遗物。

炉子周围及操作区环境清洁整齐。

●炉子周围及炉子操作坑内清理干净。

●空气管道、煤气管道、排烟系统、烘炉用高炉煤气管道、压缩空气系统上阀门开启灵活,开关的开启度、开关位置用指示牌标明,便于调节。

●风机通过试运转,性能合格,冷态风量、风压测试达到“铭牌”压力,风机进口风阀开启灵活。

●煤气管道、调节阀、快速切断阀等安装检查,试压验收合格,煤气放散管按规定接出厂房外,特别是煤气快速切断阀停电时必须动作。

●烘炉前对燃烧控制系统、炉压控制系统、仪表和调节阀进行检查和整定并确认调整完毕,操作灵活、指示准确,控制灵敏,符合设计要求,随时准备使用。

烘炉过程一开始,炉温、风温、烟气温度测量与记录应投入运行,炉温升到800℃以上时,再进行仪表的热调试,自动控制系统分批逐步投入运行。

●各岗位的操作工人经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能准确无误的操作和处理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培训的内容包括:

熟悉各设备的结构与性能,掌握生产操作规程,实际操作,安全规程及岗位责任制等。

3.2烘炉操作

3.2.1烘炉时炉内可暂不装钢。

3.2.2烘炉开始前,保证供风、供压缩空气及供水,烘炉过程中不得中断正常供风、供气及供水。

3.2.3烘炉操作对炉体的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应认真对待。

●在烘至100~150℃时,炉衬中应有大量游离水排出,

●在烘至300~400℃时,炉衬中应有大量结晶水排出,

●如果在300℃保温后仍有大量水蒸汽冒出,应减缓升温速度,增加保温时间,

●640℃以前的烘炉要十分慎重,升温速度不应过快,保温时间要保证,同时也不允许有明火冲刷到砌体表面。

3.2.4操作顺序

a)点燃加热炉用烘炉烧嘴用于烘炉,将烘炉烧嘴的火焰调至最小。

b)打开均热段所有蓄热式烧嘴的手动阀,启动均热段鼓风机送风,关闭均热段所有蓄热式烧嘴前手动阀。

c)160℃保温时,装蓄热体,装某个蓄热式烧嘴时,则将该蓄热式烧嘴的手动阀打开,微微送风,改善环境,同时应严格注意炉温的变化。

蓄热室蜂窝体装完后,封闭蓄热式烧嘴后盖板。

等到装第二加热炉和第一加热段蓄热室蜂窝体时分别打开该段的鼓风机进行送风,同时应尽量关闭鼓风机前的百叶阀,只要有风就行,否则炉温会下降过快,影响烘炉效果。

当第二加热段的蓄热室蜂窝体装完时立即关闭该段鼓风机,然后进行第一加热段的蓄热室蜂窝体安装工作。

d)在烘至160~360℃时,启动空气侧引风机,根据排烟温度进行换向(>190℃)。

当炉温达到360℃保温结束时此时,将换向系统设定为定时换向。

注意助燃风机、引风机的开启度,严格按烘炉曲线进行。

特别注意观察炉温及排烟温度的变化,以及烘炉烧嘴的火焰情况。

e)在炉温升至480℃时,根据温度曲线进行升温,将检修门活砌、封闭检修门。

f)逐渐升温,当炉温升至800℃左右,此时,烘炉烧嘴要保证炉内处于保温状态。

g)打开煤气总管上的快速切断阀,打开高炉煤气流量调节阀,按有关规程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放散以及爆破实验(见第一章:

加热炉煤气操作说明);确认合格。

启动高炉煤气侧引风机,进行换向,将换向方式设为定温换向,经过几次换向后,再将炉温升至840℃,此时将空气、煤气管道上的调节阀门关至最小,严格按送气操作规程送高炉煤气到烧嘴前,打开均热段的煤气调节阀,确认高炉煤气点燃后打开均热段的空气调节阀,调整空煤气比例为0.75﹕1,先打开离烘炉烧嘴最近的煤气蓄热式烧嘴,点燃后打开对应的空气蓄热式烧嘴,按序同样打开其后的烧嘴,而后照此方式点燃第二加热段及第一加热段。

h)在炉温升至840℃以上时,将换向方式设为自动定时换向。

同时炉内有明火、高炉煤气稳定燃烧,可以关闭烘炉烧嘴。

 

4.注意事项

4.1观察炉温上升情况,掌握升温速度,及时进行调节,使炉温上升速度符合烘炉曲线的规定。

4.2观察炉子各部分砌体、钢结构的膨胀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4.3切换高炉煤气后应注意CO的泄漏全面检测,现场操作应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

4.4蓄热式烧嘴打开时阀门只打开1/2开度或更小,生产时再做调整。

4.5若煤气压力较低,可以只开均热段烧嘴,并只开部分烧嘴,保证烧嘴的工作状况,火焰不能发飘,应有一定刚度,该方式也适应加热炉生产保温时的情况。

4.6煤气压力通过稳压阀进行自动调节,一般稳定在4-6kPa比较合适。

4.7空气压力一般控制在4-6kPa比较合适,与煤气压力相当即可,同时注意若空气压力不够时,要检查鼓风机的进风口百叶阀开度是否足够大。

4.8引风机若抽力不够,可以考虑引风机进风口百叶阀开度是否够大。

 

第三章加热炉正常停炉说明

1、操作程序

(1)停煤气前,首先与调度、煤气站联系,说明停煤气原因及时间,并通知仪表工。

(2)停煤气前应由生产调度组织协调好吹扫煤气管道用氮气,吹扫用氮气压力不得低于0.1MPa。

(3)停煤气前加热班工长、看火工及有关人员必须到达现场,从指挥到操作,分配好各自职责。

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应携带“煤气报警器”做好现场监督,负责操作的人员备好氧气呼吸器。

(4)按先关烧嘴前煤气阀门,后关空气阀门顺序逐个关闭全部烧嘴(注意:

风阀不得关死,应保持少量空气送入,防止烧坏烧嘴)。

(5)关闭煤气管道总管金属硬密封蝶阀,再关闭其后的盲板阀,先打开总管两道阀门之间的放散管阀门,放散约15分钟后关闭放散管。

(6)关闭各仪表导管的阀门,同时打开煤气管道末端的各放散管阀门。

(7)打开吹扫阀门将煤气管道系统吹扫干净,之后关闭吹扫阀门。

(8)如炉子进入停炉状态,且炉温仍很高,炉内热气在通入冷风后外溢工作环境无法忍受,则应打开两台引风机,将换向阀设定为定温换向,当炉温低于一定程度时可将引风机停掉,换向阀均换向至向炉内吹风状态,炉温下降至一定温度时关闭各段助燃风机。

(9)如停煤气属于炉前系统检修或炉子大、中、小修,为安全起见,应通知防护站监检人员将外网送入加热炉的盲板阀关死。

检修完成后,开炉前由防护站负责监检,送煤气。

(10)操作人员进入炉内必须确认炉内没有煤气,并携带煤气报警器,必须两人以上(包括二人)才能同时工作,不许一人单独进入炉内工作。

2、安全注意事项

(1)停煤气时,先关闭烧嘴前的煤气阀门后再关闭煤气总阀门(2个阀门),严禁先关闭煤气总阀门,后关闭烧嘴阀门。

(2)停煤气后,必须按规定程序扫线。

(3)若停炉检修或停炉时间较长(10天以上),煤气总管处必须堵盲板,以切断煤气来源。

 

第四章加热炉紧急停炉说明

1、操作程序

(1)由于加压站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煤气压力骤降,发出报警,应立即关闭全部烧嘴前煤气阀门,并打开氮气吹扫,使煤气管道内保持必要的压力,严防回火现象发生,同时与调度联系,确认需停煤气时,再按停煤气操作程序进行。

(2)如遇有停电或风机故障供风停止时,亦应立即关闭全部烧嘴前煤气阀门,待恢复点火时,必须按点火操作规程进行。

(3)如加热炉发生塌炉顶事故,危及煤气系统安全时,必须立即通知调度和煤气加压站,同时关闭全部烧嘴,切断主煤气管道,打开吹扫氮气,按吹扫的程序紧急停煤气。

2、安全注意事项

(1)若发现鼓风机停电或鼓风机故障或压力过小时应立即停煤气,停煤气时按照先关烧嘴阀门,后关总阀门,严禁操作程序错误,并立即查清原因,若不能及时处理的,煤气管道按规定程序扫线;待故障消除,系统恢复正常后,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炉。

(2)若发现煤气压力突降时,应立即打开吹扫氮气阀门,保证煤气管道内的压力,然后关闭烧嘴前煤气阀门,关闭煤气总阀门,打开放散阀门。

因为当管内煤气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空气容易进入煤气管道而引起爆炸。

 

第五章加热炉炉温制度说明

本加热炉为三段蓄热式加热炉,加热炉分为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及均热段。

在不同的工况下,对加热炉的炉温制度也有不同的要求。

(1)长期保温

若加热炉处于长期保温的情况下,如超过12个小时,可以停炉或将均热段的温度利用蓄热式烧嘴或烘炉烧嘴长期保持在800℃左右,第二加热段及第一加热段的烧嘴应该关闭。

(2)短期保温

若加热炉处于短期保温的情况下,可将均热段保持在800~1000℃左右,第一加热段烧嘴应全部关掉,让第二加热段及均热段烧嘴保持在较好的工作状态中(若烧嘴中没有流量,烧嘴的工况很差,还有可能造成煤气在烧嘴内二次燃烧或直接燃烧,造成烧嘴温度升高,对蜂窝体及换向阀均造成一定的损害)。

(3)低负荷或钢坯热送时生产

因为加热炉的能力较高为130t/h,当产量低于80t/h时,或钢坯热送时,可以关闭第一加热段烧嘴,让第二加热段及均热段烧嘴大负荷工作。

第一加热段炉温应不低于650℃。

(4)正常高负荷或满负荷生产

第一加热段炉温应在800~1000℃,第二加热段应保持在1000~1200℃之间,均热段最好应根据钢种的开轧温度,比开轧温度高100℃左右,保持在1050~1250℃之间,若加热炉保温时间较长,钢坯温度较高时,均热段炉温可以低点,随着生产的进行,逐渐升温至要求的温度。

 

第六章加热炉控制策略说明

加热炉的控制牵涉到很多参数,如排烟温度、炉压、煤气压力、空气压力、炉况、产量、钢种、换向时间等,下面仅就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成熟的控制策略。

(1)炉压

炉压应控制在20Pa左右,将排烟阀门调大,炉压自然会下降,但会引起烧嘴前排烟温度的升高,故将排烟阀门开大时,要注意烧嘴前的排烟温度,若烧嘴前排烟温度超过200℃时,可将烧嘴内介质的流量开大,同时要密切注意烧嘴前的排烟温度,要记住保护设备比调炉压更重要。

(2)换向时间的设定

只要在换向时间内,烧嘴前的排烟温度不超温就可以,较长的换向时间可以延长换向阀的使用寿命,减少换向频率,但换向时间太长对蜂窝体是一种伤害,按本次设计,换向时间定在45-70秒较合适。

(3)烧嘴前的排烟温度

当烧嘴前的排烟温度不高时,可以将烟气调节阀开大,这样蓄热的效果比较好,只要不超温,炉压正常即可。

若烧嘴前的排烟温度超温,可加大烧嘴内介质的流量,或关小烟气调节阀,请注意,空气、煤气的燃烧比与烟气调节阀的开度无关,空气、煤气流量大小的调节,只要炉压正常、烧嘴前排烟温度正常可以不调节烟气调节阀。

(4)空气、煤气流量的配比

理论上煤气与空气的流量比值为1:

0.75,即煤气流量乘以0.75即为空气的流量。

但实际生产中,为了降低氧化烧损,也有采用均热段贫氧燃烧,在第二加热段及第一加热段采用富氧燃烧,即在均热段人为地降低空气流量,而在第二加热段及第一加热段人为地将空气流量加大,但与正常燃烧不能比值相差太大,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同时看火的操作人员应注意,若炉内火焰一片混沌,透明度不好应判断为煤气过量;或炉尾有大量火焰外溢时且炉压正常,则应判断为煤气过量,并不是煤气通入流量越大温度升高越快,若煤气不完全燃烧,温度也提不起来。

只有空气、煤气配比适当,蓄热烧嘴内换热充分提温才会快。

(5)降低氧化烧损的部分方法

●大负荷生产时能显著降低氧化烧损;

●采用上面(4)点中所提的方法;

●严格控制出钢温度,达到轧制温度即可;

●严格控制空燃比;

●减少高温段的长度,让钢坯在第二加热段及均热段加大吸热量;

●加热炉均衡生产,不抢产量,尽量减少保温时间。

以上策略只是加热炉控制策略的一部分,且这些策略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不可以机械地生搬硬套,应根据生产实际,在生产中积累经验,不断摸索,同时应加深对蓄热式燃烧理论的理解,才能真正掌握蓄热式加热炉的操作技巧。

 

第七章蓄热式烧嘴及换向阀操作维护说明

蓄热式烧嘴及换向阀是蓄热式加热炉上关键设备,该设备的操作及维护关系到加热炉工况的稳定及效能。

1.蓄热式烧嘴

本工程中采用的蓄热式烧嘴前端烧嘴砖采用预先制作好并经预烘烤的方式进行制作。

烧嘴分为三部分:

蓄热箱体、导向砖、蓄热体。

a)蓄热箱体为箱形结构,后部有检修门及介质接入管道,箱体内衬保温材料,在箱体内部还有一个金属后档板,用螺栓固定,固定位置根据蜂窝体安装的情况来决定,要尽量将蜂窝体顶紧,防止在换向过程中窜动。

b)蓄热体分三部分,第一排为高铝大眼砖,,第二、三排为含锆质蜂窝体,第四、五、六排为堇青石质蜂窝体,蜂窝体的规格为圆孔,采用整体浇注而成。

蓄热式烧嘴的操作与维护:

a)蓄热式烧嘴的操作较简单,只要打开蓄热式烧嘴前的手动阀门,烧嘴就可以直接参与换向操作。

b)蓄热式烧嘴的维护工作主要是更换蜂窝体,届时只需打开烧嘴后部检修门即可,注意在安装好蜂窝体后将检修门装好并做好密封工作。

c)蓄热式烧嘴若工作时发生超温现象,若一打开烧嘴就超温,可判断为蜂窝体已倒塌,则应将该烧嘴关闭,等待停炉更换蜂窝体;若打开后没有火焰或火焰很小,则应判断为蜂窝体堵塞严重,也应将该烧嘴关闭,等待停炉检修蜂窝体。

2.换向阀

本工程中采用两位四通换向阀。

控制方式为集中换向。

每个空气-烟气二位四通换向阀有2个气缸进行控制;每个煤气-烟气二位四通换向阀有4个气缸进行控制(复合汽缸),可以实现先关后开的功能,保证换向阀换向时的安全性。

换向阀由四个部分组成:

阀壳、汽缸、阀板、电磁阀。

a)换向阀的电磁阀在得电或通入压缩空气后,即处于开位(空气或煤气通位置),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换向阀处于失控状态时,换向阀处于开位,有空气或煤气冲入烧嘴内,将蜂窝体进行冷却,可以有效地保护蜂窝体及外部管路上阀门及设备的安全。

b)阀板上有密封圈软密封及硬密封双层密封装置,当软密封失效时,硬密封可以继续工作,不影响阀的正常性能。

c)故障检查及处理

若电磁阀不动作,先检查电磁阀供电是否有问题,其次手动电磁阀几次,看是否动作,若换向阀动作不灵敏,可以认为电磁阀被卡住了,只要打开电磁阀,将内部清理一遍即可,或者更换电磁阀。

若换向阀内传出不正常的晃动声,则应打开检修板,检查阀内部是否有松动。

若电磁阀工作正常,换向阀动作不正常,可以考虑汽缸有问题,应进行检修或更换。

换向阀前的调压过滤器应进行定期的清理,将过滤器内的脏物清理掉,这是保证电磁阀正常工作的前提。

若换向阀电磁阀工作正常,换向动作太慢,则应将调压过滤器的压力调高,一般调压过滤器的压力调至0.25-0.35MPa既可以保证换向阀动作正常。

 

第八章加热炉技术规格书

1设计条件及基本参数

1.1炉型:

燃高炉煤气双蓄热推钢式连续加热炉

1.2钢坯规格

厚度:

160,1502,1802,mm

宽度:

200~400mm

长度:

3000,6000mm

标准坯:

160×300×6000mm,单重:

2189Kg

板坯质量:

最大2918kg/支

1.3钢种:

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1.4炉子产量:

额定130t/h(冷)

1.5燃料:

高炉煤气,低发热值:

750⨯4.18kJ/m3

1.6钢坯入炉温度:

常温

1.7出炉钢温:

1180~1250︒C

1.8控制水印温差:

<30︒C

1.9进料方式:

推钢机端进

1.10出料方式:

托出机端出

1.11入炉及出炉辊道上表面标高:

+800mm

2

加热炉的主要技术特点

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指导原则是:

“先进、实用、可靠、经济”。

Ø合理炉型结构和热负荷分配,板坯氧化脱碳少,符合高产、优质、低耗的工艺要求。

Ø采用成熟可靠的蓄热式烧嘴燃烧技术,把助燃空气预热至950-1050℃、高炉煤气预热至950-1050℃。

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Ø采用集中交叉换向技术,保证加热炉炉宽方向温度的均匀性及燃烧控制的灵活性,减少换向时炉压波动,降低吸气和冒气热损失,提高炉子操作的安全性。

Ø采取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仪控和电控系统,实现操作自动化。

Ø每个烧嘴的可单独调节特点和上、下加热烧嘴的合理搭配,使加热炉各段上、下加热温度的调节非常方便。

Ø采用分隔式空、煤气双预热烧嘴。

Ø加热炉配备两位四通四阀板煤气换向阀和两位四通二阀板空气换向阀,实现空、煤气集中换向。

Ø采用托出机出料方式,能够灵活配合轧制节奏,同时可以避免钢坯表面划痕。

Ø加热炉炉顶采用完全平炉顶结构,炉顶和炉墙采用整体浇注、带复合层的砌筑结构,加强炉子砌体的绝热,减少散热损失,提高炉子寿命。

Ø为最大限度消除水管“黑印”,减少钢坯的断面温差,炉底水管采用错位梁布置技术。

Ø加热炉分为3段炉温自动控制,以适应钢坯装炉温度的变化和产量变化,对钢坯实行有效灵活的加热。

Ø炉头配有工业电视系统,可监视炉内情况,保证托出机能准确托出钢坯,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3炉型和主要结构尺寸

3.1工艺过程简述

合格坯料由钢坯上料台架和运输辊道送至入炉辊道,在入炉辊道上定位后由推钢机推入炉内,坯料依次通过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最后加热好的坯料由炉头托出机逐根托出炉外至出炉辊道,然后进轧机轧制。

3.2炉型

采用三段连续推钢式加热炉一座,坯料端进端出。

出料炉门采用液压驱动。

加热炉在预热段、加热段及均热段均为炉底水管架空结构,坯料双面加热;炉底水管采用错位梁布置技术,以均匀坯料断面温差,消除水管黑印。

加热炉分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

炉顶为全平炉顶结构。

全部蓄热式烧嘴均安装在炉子两侧炉墙上。

加热炉燃烧控制分为均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一加热段共三个控制段,能灵活满足坯料加热温度、温差的要求。

加热炉设置纵水管4根,满足单、双排料板坯的布料要求。

加热炉炉底水管采用净环水冷却。

排烟方式为机械排烟。

3.3加热炉主要尺寸

加热炉砌体总长度:

39000mm

炉子内宽:

6900mm

炉子砌体外宽:

7940mm

上炉膛高度:

1450mm

下炉膛高度:

1900mm

3.4

加热炉技术性能表

额定130t/h(冷装)推钢式加热炉技术性能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据

1

炉子用途

钢坯轧前加热

2

加热钢种

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

钢坯规格

mm

160,1502,1802,×200~400×3000,6000

标准坯:

160×300×6000

4

钢坯入炉温度

︒C

冷坯:

常温

5

出钢温度

︒C

1180~1250

6

炉子产量

t/h

额定130(冷)

7

炉底面积

m2

39×6.9=269.1

8

炉底钢压强度

kg/m2.h

564(额定)

9

燃料及低发热值

kJ/m3

高炉煤气:

750×4.18

10

额定单耗

GJ/t坯

1.3376

11

额定燃料消耗量

m3/h

高炉煤气:

55470

12

额定空气量

m3/h

41600

13

额定烟气量

m3/h

88750

14

供热方式及燃烧器

两侧交替供热,蓄热式烧嘴

15

空气预热温度

︒C

950-1050

16

煤气预热温度

︒C

950-1050

17

炉底水管冷却方式

水冷却

18

蓄热体形式

蜂窝体

19

换向阀形式

二位四通换向阀

20

氧化烧损

不大于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