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1941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6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数控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复习提纲.docx

《数控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复习提纲.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控复习提纲.docx

数控复习提纲

1.数字控制(NumericalControl)

以数字代码的形式实现控制的一门技术,简称数控(NC)。

2.计算机数字控制(ComputerNumericalControl)

简称CNC,现代数控技术主要采用计算机或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

数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装备、生产自动线、汽车、飞机、军事、民用电气等方面。

4.数控机床(NumericalControlMachinetools)

采用数字控制技术的机床简称,也称NC机床。

数控机床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量技术、光机电技术、精密机械的设计制造技术等各方面现代科技各方面的最新成果,是现代制造业的主要加工装备,也是数控技术的重要应用方面。

数控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是先进的“母机”。

5.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FMS)

6.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manufacturingcell;FMC)

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CIMS)

8.计算机直接控制

9.数控系统的组成:

输入/输出装置、数控单元、伺服单元、辅助控制装置、其它开关和传感器件。

10.数控机床的组成:

控制介质、数控单元、伺服系统、辅助控制装置、机床本体。

11.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在机械本体的主要差别:

⏹性能方面——高刚度、高精度、小热变形;

⏹结构方面——机械传动大为简化;

⏹布局方面——更加适应数控机床的高效、自动化、工序集中、操作方式的改变。

12.程序编制阶段:

从工艺设计到制作介质、运行调试的过程称为加工程序编制阶段。

13.数控机床的主要分类方法

(1)按加工方法和工艺用途分类:

金属切削类【①单工艺用途(按加工方法或使用的刀具)

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数控钻床、数控铣镗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等;

2多工艺用途(加工中心MachineCenter—MC)

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车削中心、磨削中心;】、

特种加工类、压力加工类、复合加工类

(2)按控制运动轨迹的方式分类

①点位控制的数控机床(又称点到点控制)

控制执行件以快速移动的速度,从一个位置准确地移动到另一位置。

主要有:

数控钻床、数控冲床、数控点焊机等。

②直线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除点位控制功能,还能控制执行件按指令的进给速度沿平行于坐标轴或45°的直线轨迹运动。

应用于:

简易数控车床、数控内、外圆磨床、数控镗床等。

③连续控制的数控机床(又称为轮廓控制)

能够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联动控制,执行件按照指令的速度沿直线、圆弧、复杂的曲线或曲面轨迹运动。

应用于:

各种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

⑶按伺服单元的控制方式分类

①开环伺服控制:

以步进电动机、液压伺服马达为驱动元件,执行件没有位置反馈与校正,控制信号的流程是单向的。

系统简单、调整和维修容易,用在精度和速度要求不高的中小型数控机床,如经济型数控机床、快走丝线切割机床等。

②闭环伺服控制:

驱动元件为交流或直流伺服电动机。

在执行件上安装了位置检测元件,通过反馈电路与比较环节的输入指令信号比较。

主要应用于大型或精密的数控机床上

③半闭环伺服控制:

驱动元件为交流或直流伺服电动机。

位置检测元件安装在伺服电动机或丝杠上,检测的信号为角位移量。

结构紧凑,又具有一定控制精度,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数控机床。

14.数控机床的应用特点与适用范围

(1)数控机床的应用特点

①加工精度高②生产率高③机床的柔性强④良好的经济效益

⑤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⑥有利于现代化管理

(2)数控机床的适用范围

1.适用于多品种变批量生产;

2.形状复杂、精度高的工件,大型、造价昂贵的关键工件的单件生产;

3.质量稳定的成批量生产;4.缩短生产周期的生产方式。

15.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主要特点:

1.结构简单、布局紧凑

2.广泛采用高效、无间隙传动装置

3.自动化程度高,各种设施完善

4.适用工艺复合化和柔性化要求

5.多采用高效、高速、集成化的功能化部件

6.广泛应用精密机械的设计制造技术

16.数控机床对机械结构的基本要求

1.具有较高的静、动刚度和良好的抗振性

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3.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与良好的低速稳定性

4.具有良好的操作、安全防护性能

17.提高数控机床性能的措施

1.采用新型的数控机床总体布局

2.提高结构件的刚度

3.提高机床的抗振性

4.改善机床的热变形

5.保证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

18.数控车床支承件的布局形式:

1)平床身:

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小,但床身刚度最差,排屑不好,操作不方便。

2)斜床身:

采用三角形封闭式截面,倾斜角度有45˚、60˚、75˚,排屑、刚性好,操作方便。

3)立式床身:

用于部分大型机床,减小机床的横向尺寸。

19.三种刀架配置方案:

1)立式转塔刀架:

要用于加工复杂的盘类或短套类零件,或用于传统机床本体布置。

2) 卧式回轮刀架:

要适用于加工轴类或轴套类零件。

3) 排式刀架:

主要用于加工不复杂的小型短轴或短套类零件。

20.数控卧式车床的组成:

机床本体、数控系统、辅助设施、防护罩

卧式加工中心的组成:

机床本体、数控系统、辅助设施、防护罩(箱体类、叉架类)

立式加工中心的组成:

机床本体、数控系统、辅助设施、防护罩(高度小,工序多)

机床本体:

床身,主轴箱,大滑板(床鞍)及中滑板,自动转位刀架,尾座等

数控系统:

数控单元,伺服单元,辅助控制装置,电源等。

辅助设施:

液压气动装置,液压(或气动)卡盘、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排屑装置等

21.

(1)主要传动与变速方式:

1)定比带传动+电动机无级调速主要用于中小型数控机床,结构简单,主轴的变速范围有限,与电动机的变速范围相等。

2)有级变速+电动机无级调速主要用于大型或高性能的数控机床,通过有级的机械变速,扩大电动机的变速范围,在低速时有足够的输出力矩。

3)电主轴:

调速电动机与主轴成一体,主要应用于高速加工机床,无机械传动,结构简单,转速高,调速范围受电机的调速范围限制,形成功能化部件

(2)主传动的机械特性指主轴转速与输出功率、扭矩间的关系。

机械特性曲线的应用:

1)在机械特性曲线范围内工作

2)发挥机床的最大效能

22.数控机床的主轴部件的轴承配置的典型结构:

(1)双列圆柱滚子轴承+60˚接触角球轴承。

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在前端,称为轴向定位在前端。

适应中速、较大载荷;

(2)双列圆柱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

前端是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定位在前端;

前端采用双列滚子轴承,轴向定位在后端。

这两种配置适应于较高转速。

(3)并列角接触球轴承

前后均用角接触球轴承,为了提高刚度和承载能力,前支承采取多个轴承并列的方式,多为“背靠背”布置。

适应于高速。

23.三种轴向定位的方式的特点:

(1)前端定位:

主轴热变形向后伸长,对加工精度影响小,但前端支承结构会趋向复杂,温升高。

数控机床多用此结构。

(2)后端定位:

主轴热变形向前伸长,对加工精度影响大。

有两顶尖加工细长轴时,容易引起工件的弯曲变形。

(3)两端定位:

多采用圆锥滚子轴承,热变形时轴承间隙增大。

24.不同轴承配置轴承间隙的调整:

(1)对于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主要改变内外圈的相对轴向位置;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使内圈相对轴向前移产生径向涨大。

(2)调整内圈轴向位置,常用螺母,但螺纹的位置精度影响调整精度。

热调整套可保证位置精度。

25.

(1)数控车床主轴前端结构

1)内孔:

莫氏锥度(约3˚)。

特点:

自锁锥。

2)外部:

短锥法兰结构(悬伸长度短、定位安装迅速可靠,但工艺性差)

C型结构:

后面螺母锁紧;D型结构:

悬伸长度更短,偏心锁紧。

(2)刀柄在加工中心的主轴的定位和夹紧:

端面键:

传递转矩内孔:

7:

24锥度。

非自锁锥,要用拉杆锁紧。

锁紧与松刀结构:

主轴后部的拉杆及蝶形弹簧;前部的钢球与限制内孔。

(3)电主轴:

1)在高速加工机床上,大多数使用电主轴,主要用于磨床和数控机床

2)特点:

①机械结构简单,传动惯量小,因而快速响应性好,能实现极高的速度,加速度和定角速度的快速准停(C轴控制)

②通过采用交流变频调速或磁场矢量控制的交流主轴驱动装置,输出功率大,调速范围宽,并有比较理性的转矩——功率特性

③可以实现主轴部件的单元化。

3)电主轴的安装的形式;

①置于主轴前、后支承之间。

特点:

主轴单元的轴向尺寸较短,主轴刚度高,出力大,较适用于中、大型高速加工中心。

②置于主轴后支承之后(主轴箱和主电动机做轴向的同轴布置)特点:

有利于减小电主轴的径向尺寸,电动机的散热条件也较好。

但整个主轴单元的轴向尺寸较大,常用于小型高速数控机床,特别是模具型腔的高速精密加工。

4)电主轴发热及解决方法:

内藏式高速主电动机的发热和主轴轴承的发热是电主轴的主要热源。

一般采用外循环油——水冷却系统或油——气润滑系统。

26.对数控机床进给传动部件的基本要求:

⑴传动精度高

1定位精度:

指机床各坐标轴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运动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

定位精度反映了加工零件的尺寸及几何形状的准确程度。

②重复定位精度:

指各坐标轴在系统的控制下,多次到达同一位置的离散程度。

重复定位精度高,加工零件的尺寸一致性好。

⑵高的传动刚度传动刚度低,影响了系统的定位精度、运动的稳定性和响应的灵敏度。

⑶能减小或消除传动间隙减小或消除传动间隙,保证传动精度、并达到长期的精度保持性。

在减小或消除传动间隙同时,增加摩擦阻力要小。

⑷摩擦阻力小要求传动件的摩擦因数要小,其动、静摩擦因数要相近。

在减小摩擦因数,又要注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⑸减小传动部件的惯量提高进给的快速响应性能。

⑹使用维护方便

27.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的基本形式:

电机-丝杠电机-齿轮(带)-丝杠

电机-齿轮齿条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滚珠丝杠螺母副(主要应用形式);静压丝杠螺母副(大型或重型机床);静压蜗杆蜗条副和齿轮齿条副(长行程的大型或重型机床);直线电机直接驱动);

28.滚珠丝杠螺母副:

(1)滚道截面形状:

①单圆弧:

形状简单,接触角受轴向载荷影响大

②双圆弧:

传动刚度好,空隙可储油和容纳赃物

(2)分滚珠循环形式:

为内循环(径向尺寸小,反向器复杂)、

外循环(结构简单,径向尺寸大)

(3)特点:

①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②可消除间隙,提高传动刚度③动静摩擦力变化小,不易产生低速爬行现象④寿命长,精度保持性好,成本高⑤不能自锁

(4)滚珠丝杠螺母副间隙的调整

调隙螺母由两个组成,通过其相对轴向移位,消除传动间隙。

①垫片式:

结构简单,刚性好,必须卸下修磨调整。

2螺纹式:

调整方便,对调整工人的要求高。

③齿差式:

L——滚珠丝杠的导程。

L=kP

(5)丝杠支承的主要技术要求:

 高的支承刚度(主要是轴向);

小的轴向窜动(轴向回转精度);适应较高的转速;可调间隙和预紧。

(6)支承形式

(1)一端固定、一端自由(G—Z):

结构简单,适用于短丝杠;

(2)一端固定,一端游动(G—Y):

另一端只做径向支承,减少弯曲变形,适用于较长丝杠;

(3)两端支承(J—J):

两端装推力轴承,但热变形时轴向间隙增大;

(4)两端固定(G—G):

适用于预应力丝杠,主要用在精密和高刚度传动上。

29.

(1)对导轨的基本要求:

导向精度高、精度保持性好、足够的刚度、良好的摩擦特性

(2)导轨的类型:

塑料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

(3)三种导轨各自的应用特点:

①塑料导轨:

摩擦因数小(0.05-0.08),且动静摩擦因数相近;

具有良好的减磨、抗磨、吸振效果;

保护配合的硬导轨面,具有自润滑作用;易加工;

对切屑等硬物敏感。

2滚动导轨:

摩擦因数很小,动静摩擦因数相近;使用寿命长,响应快;

安装方便、维护方便;抗振性、承载能力不如滑动导轨;

成本高。

多应用于运动速度在30m/min以上,或高性能的数控机床。

30.数控加工编程的方法:

 手工编程、自动编程

31.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1)坐标和运动方向命名的原则

①标准坐标系的规定:

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右手定则移动:

X、Y、Z转动:

A、B、C

②相对运动规定:

假定工件不动,刀具相对静止的工件运动。

正方向规定:

使工件尺寸增大的方向为“+”

1)Z轴:

单主轴:

沿主轴轴线

多主轴:

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主轴轴线

无主轴:

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方向

2)X轴:

原则:

水平或平行于工件装夹面

(1)工件旋转的机床:

垂直于工件的轴线,远离中心为“+”。

(2)刀具旋转的机床:

Z轴垂直:

由主轴向立柱看,立柱右侧

Z轴水平:

沿Z轴向工件看,工件右侧

3)Y轴——由笛卡儿坐标的右手定则唯一确定

4)附加坐标:

U、V、W(第二坐标系);P、Q、R(第三坐标系);I、J、K(圆心坐标或其它坐标表示)。

上述坐标均平行于X、Y、Z。

32.

(1)机床坐标原点:

又称机械原点,是数控机床各执行件运动的基准参考点。

是机床装配、调试后确定的,使用者不能改变。

(2)参考点:

“回零”操作专门设置的基准点。

用于建立机床坐标系。

通过“回零”,执行件回到参考点,建立起机床坐标系。

(3)典型数控机床的坐标原点和参考点:

1)数控车床的机床原点:

卡盘端面与主轴中心线的交点上;

参考点:

刀架X、Z轴正方向极限点。

2)立式加工中心、铣床的机床原点:

在X、Y、Z轴正方向的极限位置。

参考点:

一般在X、Y、Z轴正方向的极限位置。

对于左侧置式刀库的立式加工中心,X轴为极限负方向。

3)卧式加工中心的机床原点:

也是在X、Y、Z轴正方向的极限位置。

执行件移动时,相对于机床坐标系均为负值。

参考点:

也在X、Y、Z轴正方向的极限位置

33

(1)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以程序字作为最基本单位,程序字的集合构成了程序段,程序段的集合构成了完整的加工程序。

(2)可变程序段字地址格式

N070G01X120Y-70S790F80T01M03LF(程序段结束符)

(3)主程序与子程序结构

O0001(主程序)O1000(子程序)

N10……N1010……

N20……N1020……

N30M98P21000N1030……

N40……N1040……

N50M98P1000N1050……

N60……N1060M99

……

(4)M98是调用子程序指令,格式:

M98P×××××××;M99——子程序结束指令

(5)M99的其它特殊用途:

1)从子程序返回到主程序的其它程序段

主程序子程序

O0002O1011

N10……N2010……

…………

N40M98P1011N2070M99P0070……

……

N70

2)主程序中应用M99

①在某一程序段中执行M99,将从该程序段返回到主程序的开头;

②采用M99Pn格式,将返回到第n程序段。

例:

O0003

N10……

N20……

N30……

……

/N90M99P0030

N100……

……

“/”是跳步符号,与操作面板上的开关相配合使用

当跳步开关OFF时,执行到程序段N90,转返N30;

若跳步开关为ON,则跳过程序段N90,从N100继续执行。

34.

(1)准备功能(G)代码

指令机床各种加工运动或插补方式

1)范围:

G00—G99,共100个。

2)特性:

定义性:

部分指令有明确的含义,部分为不定义(考虑扩展或机床厂自定义)。

续效性:

又称模态指令。

指令一旦被使用,将保持到同组模态指令出现取代为止。

排拆性:

同组的模态指令不能出现在同一程序段中,不同组的模态G代码可以出现在同一程序段中。

(2)辅助功能(M)代码

指令机床辅助操作动作,对应接通或断开的开关量控制。

1)范围:

M00~M99

2)特性:

也具有定义性、续效性、排拆性、顺序性

第2列有“#”标记的指令,在一个程序段中最先被执行;在第3列中有“#”标记的指令,在一个程序段中最后被执行;

3)M00——程序停止。

系统处于暂停状态,按“运行”继续;

M01——计划停止。

“任选按钮”接通时与M00等效;

M02——程序结束。

运动停止,系统处于起始状态;

M03、M04、M05——主轴正、反转和停止;

M07、M08、M09——冷却液开、关;

M30——纸带结束。

与M02作用相当,并且系统复位。

(3)主轴转速指令  :

格式:

S××××,单位:

r/min。

进给量指令:

格式:

F××××,单位:

mm/min

35.

(1)坐标平面选择指令:

G17——XY平面(可省略)、G18——ZX平面、

G19——YZ平面。

加工圆弧、应用刀具半径补偿等要求指明坐标平面。

(2)①返回参考点检测(G27):

格式:

G27XYZ;

说明:

(1)X、Y、Z为参考点位置,以G00速度运动;

(2)在执行G27前必须取消刀补;

(3)正确返回参考点时,指示灯亮,否则报警。

用于检查机床移位和定位精度。

可用跳步指令:

/G27XYZ;

②自动返回参考点(G28):

格式:

G28XYZ;

说明:

(1)X、Y、Z为中间点坐标,经中间点返回参考点;

(2)在执行G28前必须取消刀补;

(3)应用G28前,应手动回零操作一次;

(4)在加工中心中使用G28,主轴自动停、冷却液关,主要用于自动换刀。

③从参考点返回(G29):

格式:

G29XYZ;

说明:

(1)X、Y、Z为移动终点坐标,指令从参考点—中间点—终点;

(2)与G28配套使用,先使用G28,建立了中间点后才能使用G29;

(3)增量尺寸编程时,X、Y、Z为中间点到终点的距离;

(4)变更坐标系后,其G28、G29的中间点位置也变了

④返回第二参考点(G30):

格式:

G30XYZ;

说明:

(1)功能同G28,X、Y、Z为中间点坐标,指令经中间点—第二参考点;

(2)第二参考点位置由参数设置;

(3)执行G30前,应先手动或使用G28返回参考点一次;

(4)执行G30前先取消刀补。

⑤绝对尺寸指令(G90):

G90G01X15Y12F__;

增量尺寸指令(G91):

G91G01X-20Y-18F__;

⑥预置寄存指令(G92):

格式:

G92XYZ;

又称为设定工件坐标系指令。

指明了对刀点相对工件坐标原点的距离。

    注意:

执行该指令前,刀具必须精确调整到指定位置;

用绝对尺寸编程必须先设定工件坐标系;

一个程序中可多次设定G92;

执行该指令后,刀具不产生运动,只是确认了刀具出发点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置。

36.

(1)快速点定位指令(G00);格式:

G00XYZ;

指令刀具快速移动到指定坐标位置。

(2)直线插补指令(G01):

格式:

G01X_Y_(Z_)F_;

说明:

X、Y、Z为终点坐标。

G01后面要指令进给量F;

增量尺寸编程

N10G91G00X40Y20;

N20G01X45Y30F100;

N30X-100Y20;

N40X55Y-50;

N50G00X-40Y-20M30;

(3)圆弧插补指令(G02、G03)格式:

G02(G03)XYIJF_;

说明:

(1) 方向判断:

G02——顺时针G03——逆时针

(2)X、Y——圆弧终点坐标(可以绝对或增量尺寸编程);

(3)I、J——圆心坐标(增量尺寸,以圆弧起点为原点)。

说明:

X、Y、Z为终点坐标。

G01后面要指令进给量F;

37.建立刀具半径补偿(G41、G42)格式

G17G00(G01)G41(G42)XYD;

说明:

(1)G41、G42为刀具偏置方向。

其中:

G41—左偏刀具半径补偿;G42—右偏刀具半径补偿。

(2)D××—刀具补偿号。

对应寄存器存刀具半径补偿值;

(3)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要在G00或G01的指令下,至终点处建立半径矢量r;

(4)该矢量r与下一程序段的起点处切线方向垂直。

是否建立起矢量r,还要根据后2个程序段的位移状态判断。

因此,要求后续相邻2个程序段必须有所在补偿平面的位移操作;

例:

铣削加工。

设刀具在Z轴上方距工件表面100mm处,切削深度为10mm。

O0001

O0001

N010G92X0Y0Z100;

N020G90S680M03;

N030G17G00G41X50Y70D01;

N040Z2;

N050G01Z-10F120;

N060Y100;

N070G02X70Y120R20;

N080G01X102;

N090G00Z100M05;

N100G40X0Y0M02;

N30是指定在G17的平面建立刀具半径补偿,而N040、N050为非G17平面的位移操作,故建立不了矢量r。

只有在N60执行完后才建立矢量r,以至造成过切。

修改如下:

……

N030G17G00G41X50Y65D01;

N035Y70;

N040Z2;

……;

更好的程序是:

……;

N030G00Z-10;

N040G17G41X50Y70D01;

N050G01Y100F120;

N060G02X70Y120R20;

N070G01X102;

N080G00Z100M05;

N90G40X0Y0M02;

说明:

①建立半径补偿,须先指定补偿平面:

G17或G18、G19;

②现在所用的多为C类补偿功能,不仅能进行所指定的轮廓线段的补偿,也可以自动完成线段间的尖角自动过渡。

③偏置量的符号。

在G41中的D××设为-r,与G42作用相同。

(5)取消刀具半径补偿格式:

G00(G01)G40XY;G00(G01)XYD00;

取消刀具半径补偿,也要在G00或G01指令下,移动过程逐步取消。

(6)改变偏置

1)改变偏置量

可在已偏置的状态下,修改偏置量r的大小。

其原则是:

每程序段终点的矢量r的大小,由该段中D××所设定的r的大小决定。

2)改变偏置方向

(7)补偿中的过切

原因:

刀具半径大于工件内轮廓的拐角半径;刀具直径大于所加工沟槽宽。

(8)刀具半径补偿的用途

1)按工件轮廓编程;2)补偿刀具直径磨损;3)调整刀具的加工精度;

4)设置加工余量。

通过改变补偿值,使粗、精加工可用相同的加工程序。

38.

(1)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特点:

1)数控加工的工艺内容具体详细;

(2)数控加工的工艺规范要十分严格;

3)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工作要一丝不苟;(4)数控加工加工的工艺设计要确保质量的稳定性

(2)处理自动加工带来的程序设计问题:

①车削过程的切屑缠绕问题;②铣削过程的切屑堆积问题;

③加工内孔时的排屑问题;④在数控机床上钻孔加工的对中问题。

(3)注意发挥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

①普通机床上加工不宽的槽,主要采用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