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2058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docx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

明清近现代竹雕名人录(转)

明清竹雕名人录:

殷永清、沈兼、吴之璠(鲁珍、东海道人)、封锡爵、封始镐、周笠、李希乔、王之羽、蔡时敏、徐枢、周澄、王永芳(王若芳)、封锡璋、封始歧、王鉴、时其泰、时澄之、邓孚嘉(用吉)、贺其吉、守六、徐裕基、王屺、王易、陈立(雪立)、朱文右、封锡璋、周颖、竹友、浦灿、时学庭、潘西凤(老桐、老同、南羽)、王质、时大生、时汝鉴、邓士杰、吴嵩山(松山)、时天行、张宏裕、王恒、周乃始、杨古林、刘起、封颖谷、朱鹤、施天璋(焕文)、时大径、沈少溪、时珏、沈全林(西池)、时以成、邓渭、杜书绅、马国珍、庄绶纶、沈尔望、侯松音、赵得三、封鼎、周春雨、吴玉田、朱雪松、沈正名、杨懈(杨海)、竹堂、江潭、周之礼、吴福骥、曹皇池、王素川、安峨源、顾玉(宗玉)、王幼青、张希第、封文官、杨谦、韩小山、王乃恭、杨秉桂、孙三锡、张涛、吴延康、蒯增、严煜、程文在、蔡辛、陈春熙、袁馨、赵学海、封品官、邓汾、方洁、马根仙、朱宝骝、殷树柏、张开福、毛怀、姚汝琨、陶计椿、谭松坡、陈筠、佛作舟、王纪堂、封三元官、李宝函、韩潮、尚勋、文鼎、曹世楷、张辛、王云(王石芹)、徐鹤、沈小石、陈恭卿、岳浩庆、赵琪、王鸣盛、王一新、朱缨(小松)、朱稚征(三松)、周锷、乔林、支慈庵、徐孝穆、王民生、喻文、邹海山、王石香、沈少楼、柳玉堂、蒋苏台、蒋仁、奚冈、徐三庚、钱松、方洁、胡有声、胡镂、释达受、张克谋、吴之满、宏谷山人、金西厓(近代)、郭凤梁、友如、杏坪、友佩、朱海三(三仙)、沙神芝、封岐、张希黄、吴焕文、李效金、金林、徐素白(近代)、水泉、吴之、范遥青(当代)、溪堂、邓石如、唐文炳(尉如)、王勋(近代)、杜世绶(紫佩)、徐枢(字宗岐、号云樵)、谭维德、王杰人、傅少英、张志鱼、马风昌、龚玉璋、潘行庸、金绍堂、金绍坊、张步青、严煜、子昌、朱淑红、子柔、朱之松、镜峰山人、康田、王筠书、清溪山人、菘田、春泉、芷道人、卢葵生、赵琪、黄学圮、张熊、云溪、高风翰、小山款、玉山款、笏印款、程庭鹭、子松、石庄、何研北、张克谋、宏谷山人、子祥款、少谷款、时其祥款、宝谷道人款、殷介持、刘韩抒、秦川刻、中隐半山、江春波、王松、陈祖章、贺恩、梁九公、柯传钟、王毅、李石香、方古林、朱稚美、李流芳、张应尧、梅江、来友仁、贡生、王原祁、白药、黄勇、南山居士、李文、老桔、濮仲谦、吴林水制、巢鸣盛、何绍基、宋钰、柯世仁、赵之谦、杨守敬、邓石如、赵之琛、王时敏、吴林水、曹世模、邓方樵。

二、明清集书法家、画家、竹雕收藏家于一身的名人(已有藏品传世)

2.清代

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钱大昕、高风翰、王晕、杨守敬、沙神芝、赵之琛、张开福、王文治、王时敏、沈铨、张燕昌、董邦达、翁方纲、徐三庚、张熊、程庭鹭、蒋廷锡、王原祁、周笠、王鉴、袁耀、任熊。

王文治:

明清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传世收藏品为明代竹雕家方古林制竹根雕神僧作品一件。

翁方刚:

清代著名书画家,竹刻收藏家,传世收藏品为清初著名竹雕家封锡禄制竹根雕牛作品一件。

纪晓岚:

清乾隆著名清官,书画家,鉴赏家,传世收藏品为清代著名竹刻家江春波制的竹荼壶作品一件。

3.近现代

吴昌硕、黄宾虹、李可染。

黄宾虹:

近代著名书画家,竹雕收藏家,传世收藏品有清代著名竹雕家张宏裕制竹根雕牛作品一样。

三、明清竹刻名人介绍

于士俊:

号子安,清代江苏吴县人。

光绪年间到北京以刻竹为业,擅长书法,自书自刻,其竹刻作品以行楷为多,字迹娟秀,品种有扇骨、臂搁等。

今传世品有琴形竹剑等。

于硕:

号啸轩或啸仙,以号啸仙行,江苏江都人,工书画,活动于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

 

马根仙:

苏州人,绘画世家出身,以浅刻入画,线条流畅,图案清秀诱人。

马国珍:

字鸣玉,号珂亭,居家定城南,清乾隆时人。

善刻竹,工刻山水花鸟,尤善深雕折枝花果。

曾刻竹扇骨边《西园雅集图》、《春夜宴桃李园图》,神采奕奕动人。

今传世名作有《竹根》一件,《石榴小笔筒》一件,均为叶玉甫收藏。

王毅:

字叔远,明万历,天启年间虞山(今江苏常熟市)人。

擅长微雕,能在一寸大小的木上,雕刻精细的宫殿楼阁器皿以及人物鸟兽木石等,无不随势象形,各具情态。

明魏子敬《核舟记》中记载了他在长不盈寸的果核上,雕刻“东坡泛舟赤壁故事”。

此真迹今虽未见;但此事迹却在民间文为流传。

王石芹:

名王云,善于摹刻金石文字,擅长扇骨雕刻,有“吴中名手”之誉。

王易:

字又白,能书画,兼通音律,精通雕镂技艺。

有范姓孙制招其京师,几十岁方南归,侨寓吴中,又十余年方卒。

王永芳:

又名王若芳,字玉斧,自署舜江,工镶字。

王永芳以大字深刻文字着称。

清初竹人。

王纪常:

清康熙,乾隆年间人,好深刻笔筒,极工细。

名浚,清道光年间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

工书法,善刻印和刻竹,摹刻古金石文字于扇骨上,极为工致。

现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其所刻竹扇骨一柄,上浅刻小行书《兰亭序》全文,极为精致。

王时敏:

字逊之,号烟客,又号西虞老人,西田主人,江苏太仓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清康熙十九年(1680)卒。

明王锡爵孙,王衡子,为“四王”之首。

王铿:

字元照,一字圆照,一作元照,自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生,清康熙十六年(1677)卒。

明王世贞(1526~1590)曾孙。

王翠:

字石谷,号跃樵,耕烟散人,清晖主人,乌目山人,剑门樵客,江苏常熟人,明崇祯五年(1632)生,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卒。

王原祁:

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

明崇祯十五年(1642),一作清顺治三年(1646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

王时敏之孙。

王石香:

清代刻竹“清客”高手,艺术创作主要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擅长运用篆刻技艺,在竹面深刻阴文颇有特色。

王圮:

字席珍,号春江,清乾隆年间人,世居嘉定。

擅长竹刻,工刻花卉,尤善折枝兰花。

今传世品有“薄地阳文不离手”两件,为顾诵瑛所收藏。

王之羽家族:

王氏一家最早是王之羽,字谓韶,自署逸民,其舅徐氏所居和吴之璠“仅隔一垣”,王之羽徒吴之璠游,尽得其奏刀运腕之法,名冠一时。

后来携妻归嘉定城西,开地艺菊植松,潇然绝谷。

王之羽将雕镂技艺传于兄子王铿(字镜千)和儿子王质(字存素)。

王质子王圮,字席珍,丰貌修髻,工刻花卉,尤擅长折枝兰花。

金元钰(竹人录)记载,王圮年七十余。

此书之序作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故而王之羽可能生于康熙中叶,活跃康熙末期,(或雍正初期)至乾隆初期,王质的活动时间当在乾隆中期前后。

王圮的侄子王梅邻,字茂林,工刻小楷。

因此,金元钰说“王氏至今不衰”。

王松:

清,原名杭,字荫三,号子乔,江苏太仓人,精于音律,善写兰竹,弈棋乃游戏事耳。

兰竹由竺乡(徐云来)入门,深得宇杨(顾唐龙)媚秀之态。

著有寿竹居琴谱、曲谱、枕流居侍者吟稿、五琴双砚楼题画钞留、子乔随笔、今存吟稿、题画竺。

弟焕,字子文,琴画称颉颃。

《现代画史补遗》、《刘眉书画记》、《清朝书画家笔录》。

注:

有竹刻笔筒传世。

王鉴:

清代人,字镜千,嘉定(今属上海市)人。

之羽侄。

善刻竹,所制亦可传。

王梅邻:

清代人,字茂林,嘉定(属上海市)人。

工刻小楷。

王鸣盛:

清代嘉定(今属上海市)人(1722~1797),一作(1732~1797)字凤喈,号西庄,一作西沘,一号礼堂、鸣韶兄。

乾隆十九年(1754)榜眼,官至礼部侍郎,告归居苏州,三十年不与当道交接。

有尚书后案、十七史商榷、蛾术编等,与钱大昕齐名。

偶作画,亦秀逸可观。

工诗,宗盛唐,善书法,卒年七十六,一作六十六。

《练水画微录》。

王乃恭:

字以庄,号石君,清代浙江嘉兴人。

喜刻竹尝刻一秘图,一渔翁蓑挟钓竿,作薄地阳文,可与方治庵抗手。

王树钱:

清湖南邵阳县人,清晚期邵阳竹黄雕刻艺术创始人。

早年爱制作竹器,后以制作竹雕工艺品为生,在长沙开设“爱此君斋”,专门制作竹黄工艺品(即竹黄竹雕)。

由此,邵阳竹黄工艺闻名于世。

其子王民生继承父业,为新中国著名的竹雕刻艺人。

方古林:

明代人,能雕琢犀象、香料、紫檀图匣、香盒、扇坠、簪纽之类,种种奇巧,迥迈前人。

取材工巧,别有精思。

如所制瘿瓢、竹拂、如意、几杖,其就物制作,妙用入神,亦称明朝妙技。

有竹雕器物传世。

方洁:

字治庵,号矩平,又号石梦生,嘉庆道光年间人,原籍安微歙县,后寓居浙江黄岩。

他的竹雕出自濮澄之门,阴阳凹凸、勾勒皴擦,皆合金陵派法度,是潘西凤之后自成面目的金陵派竹刻名家,刻竹成果也粲然可观。

“方洁工诗”文,善书画,精于铁笔,尤擅刻竹。

他的深厚的文化修养,为竹雕增色不少。

所刻山水、花卉、人物和肖像,皆以自己的画作为蓝本,极富个性。

文鼎:

浙江秀水的竹人,名文鼎,字学匡,号后山,也是一位诸生。

他工书画,善刻印、刻制竹扇骨与竹臂搁时,“皆自为书画”,刻饰山水纹饰时,“不下周芷岩”。

邓孚嘉:

字用吉,清乾隆时人,原籍福建。

他擅长山水画,一丘一壑,多自得趣。

竹刻亦精,初始多仿嘉定派,后自成一格,以善刻折枝花卉著名。

邓孚嘉镌刻折枝花卉,刀法直起落,枝本比附又层次多变,故秀媚精雅,躁心人不能为也。

邓士杰:

字贯伦,邓孚嘉之弟,但是雕刻风格与其兄不同,擅长用地下竹茎雕立雕人物。

邓渭:

字得瑛,一作德璜,号云瞧山人,生于清乾隆元年(1736),逝于乾隆六十年(1795),享年五十九年。

竹刻家邓孚嘉之子,自幼师承家学,擅长刻竹和治印。

竹刻工薄地阳文,又善刻行楷,字迹秀丽,为乾隆嘉定刻字第一高手。

所镌笔筒拓本为《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中收入,今传世作品有“邓渭款白菜笔筒“。

孙郊泉:

是周灏学生,擅长刻竹。

厉明火:

安微歙县人,擅木雕,兼通书法,所摹刻的篆籀钟鼎文字和花鸟虫鱼等,都能不失毫发,所刻的字画神采飞动,并不如意。

名望很高,新安的祠享堂中的对联,均为他所雕刻。

偶尔亦刻竹杖和臂搁等铭题,并为时人所珍视。

申竹芗:

生卒处不详,近代嘉定竹刻家,擅刻竹根雕人物,在嘉定开设瑞芝斋竹刻店,民国初,年八十余还能刻竹。

白士风:

江苏常州人,现代著名竹雕刻家。

擅长多种刻法,以青法为最精,题材则真,草、篆、隶、山水、人物、花鸟、虫草无所不能。

代表作有“试银针”、“雏鹰展翅”等。

李希乔:

清初著名的刻竹大师。

字宇于,号石鹿山人,歙县人,他的竹刻即有吴元满书法的风绪,又有新创,筒笔刻画如竹石,人物山水臂搁、笔筒,线条简洁、流畅、画面清丽而富有意韵。

朱鹤:

字子鸣,号松邻,明嘉靖、万历间(1522~1620)人。

先世本籍新安,宁时迁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及至朱鹤,始定居嘉定。

朱鹤工诗文,善丹青,精篆刻。

朱缨:

朱鹤的儿子,字清父,号小松。

“工小篆、善行草,善画山水”,继承其父刻竹之业,深得真传。

因此,雕作有巧思,意旨精妙,刀法细入毫末而神爽飞动,悦然有生气。

朱稚征:

号三松,系朱鹤幼孙,朱缨次子,祖孙三代被誉为“嘉定三朱”。

朱稚征志趣高远,以号行世,主要艺术活动在明末崇祯年间。

朱稚美:

号伯鲁,一号万松,明晚期嘉定竹刻名家,竹雕刻家朱鹤的长孙。

工诗文,善书法,受父祖籍艺术熏染,亦善刻竹。

虽刻竹名气不如其弟朱稚征那样之大,亦为当时竹刻名人之列,与徐允禄、张表、刘维潘合称“练川四隐”。

朱海三:

清代嘉庆时雕刻名工,别号三仙。

江苏苏州人。

凡木、竹、石、骨、玉、XY等雕刻工艺无不精通。

曾雕XY塔一座,塔高十一层,连看塔人相互呼的表情都刻制出来。

朱文右;号筠斋,吴之璠之婿,清康熙年间嘉定著名笔雕刻家。

得其岳父吴之璠指授,承传吴氏竹刻技法,其风格亦为吴氏一路。

朱宝骝:

字又原,清浙江德清人,清晚期竹刻家。

工书画,精刻竹,多摹写金石文,刻法仿韩潮一派,字体古雅。

朱世家:

字渔甫,自署味兰,清晚期出罗店适居嘉定,能写行革,工画花及工笔山水,性极聪慧。

中年始学竹刻。

奏刀全用平刀,曾师法马国珍雕刻竹臂搁,又仿封氏立体雕竹刻师子,无不神似。

平生作品以小件为多,都用刻印章之法来刻竹,又喜刻各式檀香小盒,上往往雕刻立体花一枝,精工致极,今传世品有《薄地阳文梅花折枝豆蓉盒》两件。

同锷:

字剑堂,清清嘉定人,生年不详,善刻竹。

尤精刻扇骨边小字。

所刻多由同里著名书家浦熙作书,周锷奏刀,所镌精工细巧。

“细如蝇须,而分行布白,层次井然,见者诧为鬼工”。

卒于嘉庆中期。

刘起:

字韩抒,号昌复,晚年自号可笑道人。

康熙二十年(1681年)补博士第子员,雍正二年(1732)贡入太学。

工诗善画,兼善竹刻,所刻笔筒、臂搁、行革婉道逸,偶作花卉,年八十四而卒。

庄绶纶:

字印若,清中期嘉定名竹雕刻家,擅圆雕、秀雕。

年四十余不娶,无艳治之好,偏嘉为美人写照。

工仕女人物,多刻周钫、仇英所绘仕女。

所雕竹制香筒有“四美人图”、“杨贵妃春睡图”、“红叶题诗图”等,其上人物均蜂腰秀削,风姿传神。

李文甫:

名耀,字文甫,南京人,擅雕扇骨,所雕刻的花草纹饰“皆玲珑有致,亦能刻牙章,常为文三桥捉刀”,李文甫的活动时间可能主要在嘉靖年间。

李流芳:

字茂军,又字长蘅,号檀圆,又号香海,晚称慎娱居士。

本安徽歙县人,侨居嘉定。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工诗善画,亦擅书法和刻印,偶游戏刻竹,学朱松邻风格技法,其竹刻为诗文书画名所掩而鲜为人知。

守六:

清代僧人。

江苏甘泉(今扬州)人。

工书、画主杭州净慈寺讲席。

尤善刻竹,胡鼻山,钱叔均为金石交。

鼻山尝为所刻扇边写隶书铭文。

江福生:

字春波,一字(春坡),明代苏州人,擅长竹林雕刻,曾以古藤、瘿木、梅根、湘竹等雕刻成各种家具和陈设品等,极受当时的大书画字唐寅、文征明、祝允明等人的推崇。

有竹木雕刻品传世,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沉香木雕山水人物笔筒。

吴元满:

字敬甫,明末歙县人。

他精通书法,擅长篆刻,尤喜“六书”研习。

因此,竹刻独显文字风彩,并以金石碑体为主,书法中的疾涩展促、波磔策掠,运刀时都能和运笔一样得心应手。

吴元满的竹刻刀法或飘逸流动,或道劲有力,作品尽显古色古香,形成了浑如三代鼎彝的独特艺术风格。

吴之璠:

字鲁珍,号东海道人。

清代康熙年间竹雕大师,善圆雕,更擅浮雕。

他的高浮雕师承“三朱”,层次分明,高凸处酷似圆雕,低凹处又形如透雕,浅浮雕则纯出已意,创造出一种比浅浮雕还浅的“阳纹”刻法,世称“薄地阳纹”。

吴嵩山:

一作松山,能传周灏画艺与刻竹艺术,后来流寓扬州,遂以此地为家。

吴延康:

清安徽桐城人。

字元生(1799~?

),号康甫,又号赞甫,一作赞府,别号晋斋,晚号茹芝,官浙中数十年。

与何绍基至交。

精金石考据,篆、隶铁笔,直窥汉人。

亦工刻竹。

年近九十卒。

严望云:

一作阎望云,明代万历年间著名木雕艺匠,善制木器,极为精工,曾为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做过香几、小盒等等器具,放在项氏藏书画的“天籁阁”中,极受项氏推崇。

还为项氏制作一只竹根杯,作荷叶的形状,旁雕有蟹和莲房,精巧雅致,项氏为其题材赋一绝句云:

“载得青琅轩,制成碧筒杯。

霜螯正肥美,家酿醉新醅。

”严氏曾为项氏制作过不少的器具,但流到后世的并不多。

严煜:

字敬安,号云亭。

工画山水花鸟,追随周灏学刻竹,得不传之秘。

他又潜心于金石六书之学,工摹印。

杜世绶:

《竹人录》作杜书绅,但是光绪七年的《嘉定县志》与《练水画徽录》皆作杜世绶,字子佩,一字颛书,号芳椒,人称芳椒山人。

为诸生,善画墨竹,刻竹也有名。

沈少楼:

明代苏州刻竹艺师,万历年间人,所刻折扇扇骨享有盛誉,价值一金。

沈汉川明末清初嘉定人,师从朱稚征,学刻竹,颇得其法,再传其子沈兼、沈亦望。

与其弟沈禹川同为清初嘉定竹雕刻名家。

沈大生:

字仲旭,又字禹门,号禹川,沈汉川这弟,清初嘉定竹雕刻家,以行医为业,旁涉刻竹,师承朱氏雕刻技法,擅圆雕。

多才多艺,诗、画俱洒脱不凡,为明末名士。

今传世品有沈大生款“竹雕蟾蜍”、“深浮雕庭园读书图笔筒”等。

沈兼:

本名参,字两之,号天净道人。

其父沈汉川,叔父沈禹川,皆师事朱三松,且尽得其真传,成为当时著名竹雕家。

沈兼为清初“竹刻第一名家”。

沈亦望:

明末清初嘉定竹雕刻家,沈汉川之子,沈兼之弟。

究心篆隶,善刻印章。

又善刻竹,技法得其父之传,与兄沈兼艺时称伯仲。

沈白:

字涛思(一作思涛),号贵圆,又号天庸子,清康熙时人,原籍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县),初寓南翔,复迁江湾。

工真、行、草书,亦善绘画,山水纵横疏快,别有情趣。

善刻印章,并善刻竹,所制虽精,皆为其学问的掩而竹刻之名不出。

今有竹臂搁等传世,卒年八十。

沈振铭:

字藕船,又号老藕,清浙江石门(今浙江崇德)人,诗、书、画、治印,刻竹样样在行,擅长花卉、翎毛、山水师法王原祁,书法追摹董其昌,均颇得其神。

竹刻精工,曾摹刻朱彝薄《烟雨归耕图》于竹臂搁之上,极为精妙。

沈诠:

字臣表,清嘉定竹刻家,金石学家。

文字学家钱大昕之舅,工书画及篆刻、竹刻。

绘画及刻竹皆师从陈晓。

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卒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享年六十九岁。

沈全林:

号榕盘,晚号西池老人,清代嘉定竹刻名家。

工刻花鸟,风姿婉约,绰有余妍。

沈达与周芷岩同字筱庄,以字行,清末江苏泰州人。

工篆刻,尤善刻竹,微刻文字最为精绝。

曾将毛公鼎铭文拓本缩摹刻于扇骨,凡四百七十九字,历三月而制成,字形虽微,然神采不失,令人称奇,与江都微刻家于硕齐名。

早年供职于北京印铸局,后居苏州,以艺名扬中外。

沙神芝:

清代中期竹刻名手,字笠甫。

浙江嘉兴人,一说上海嘉定人。

工篆、隶书,能在笔筒内雕刻书画。

曾在一紫檀香筒内,刻一陶渊明小像,一株古松偃卧,极为得势。

题款:

“抚弧山松而盘桓”于笔筒底,用青、赤金填嵌,光滑可鉴。

张希黄:

本名宗略,字希黄,以字行。

浙江嘉兴人。

张希黄对发展竹雕艺术的贡献,主要是改进了唐代以来的传统“留青”竹刻技术。

“留青”又称“皮雕”,是一种在竹子的“青筠”(青竹皮)上雕刻的技法,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雕刻图纹,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笔青以下的肌肤。

张应尧:

清康熙时人,善刻字,媚丽疏秀,有晋宋人风格。

今有其所制竹臂搁传世,为钱石桥所收藏。

张陈典:

字微五,号毅庭,嘉定人,本姓陈,外祖张用之立为后,因传医业。

乾隆元年(1730)进士,宫任铜仁知县,有惠政。

九岁能文,及长工诗,精行革,善画写意人物,亦善刻竹。

所制笔筒,镂空深刻,极为工巧。

著有《燕翼堂集》等。

其竹刻为其学问所掩而不出名。

今传世名作有“留青深刻笔筒”一件,为黄允之氏所收藏。

张宏裕:

小名百福,活动于乾隆晚期至嘉庆年间。

他善画人物,也精于赏鉴前人书画。

竹刻方面,早期多刻花果纹饰。

张燕昌:

字芑堂,号文鱼,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

善篆、隶、飞白、行楷,精金石篆刻,工画兰竹、花卉、山水、人物,亦精竹木雕刻。

乾隆四十二年(1777)优贡,嘉庆之年(1796年)举孝廉方正。

生于乾隆三年(1738年),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享年七十七岁。

今北京故宫博务院收藏有“张燕昌刻梁同书铭紫檀书筒”。

张开福:

字质民,号石匏,晚号太华归云叟,海盐诸生,张燕昌之子。

精考证金石,工刻竹。

张辛:

字受之,浙江海盐人,张燕昌之侄,善刻竹、治印。

清后期浙江著名竹刻家,客居北染疫而卒。

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年仅三十八岁。

张步青:

清乾隆,清嘉庆年间嘉定人,自学刻竹,无师自通。

技艺娴熟,风格与邓用吉相仿,曾刻两件折枝蔬果,秀逸玲珑,为世所珍。

由于隐逸,虽有绝技,鲜为人知。

张学海:

一名张学,清晚期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光绪年间,以擅雕竹根而闻名。

崇尚古朴,精选雕材,细心雕刻,得朱松邻秘法。

曾用半年时间,雕成一只高达一尺以上的狮子,神态猛生动,是他晚年的杰作。

他家的柜下桌边,常堆满老竹根,平时常对这些竹根观察,一旦心有所得,随即雕刻。

年八十而卒。

今传作品有“张学海款竹根雕弥勒佛”一件。

张立夫: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成名的竹刻大师,以多才多艺饮誉江南。

在歙县,他始终以雕版、刻漆为业,多有建树,竹刻作品也独具一格,故黄宾虹于《四巧工传》中,对长立夫亦不乏溢美之词:

“立夫不惟精刻,而又兼通书法。

其字画波磔,神采飞动,无不如意。

出其余暇,镌竹杖笔格(臂搁)诸铭,人尤珍之”。

张志渔:

字梅,号通玄,北京人。

善书画,治印,最精于竹刻,最将名人书画缩刻于竹刻扇骨上,不失原作精神。

曾刻扇骨八千余柄,造诣极深,是近代北京刻竹第一高手。

曾设“寄斯庵美术社”于北平劝业场三楼鬻刻,所作以花卉为多。

晚年寄居上海,卒年七十余岁。

张楫如:

名钰,号西桥,近代江苏(今常州市)人。

后居上海专为人刻竹。

杜书绅:

字颛书,别号芳椒山人。

清代嘉定(今属上海市)人。

周灏(1675_1763年)弟子,工画兼擅刻竹。

《竹人录》

佛作舟:

清代满洲正黄旗人。

工书,能勾摹金石文字,工刻竹木诸伯。

馆子武进某尚书家,所刻生扇边用刀圆洁,可与胡镂抗手。

《石帚轩丛语》。

汪曾銮:

字敏甫,号听园,先世居江阴,后迁居嘉定,清晚期时人。

精六法,善冶印章,书法学王右军,善以刻印章之法刻竹,亦善刻黄杨,擅刻印章,其上刻兽钮、甚古雅。

陈祖章: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牙雕名艺人。

广东人,陈观泉父。

雍正十年(1732)被召至京师,在清宫造办处供职。

有“月曼清游牙雕”传世。

技巧娴熟,刻工精细。

有“夜游”、“围棋”、“秋千”、“赏花”、“品茗”、“荡舟”、“观画”等。

均为描写闺阁憬景,背面有乾隆御制诗。

陈祖泉也精竹刻,也有传世作品传世。

陈复生:

即陈鸿寿,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制陶家。

字子恭,号曼生,又号曼寿、曼公,别号种榆道人、夹谷亭长,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陈士璠孙。

仁宗嘉庆六年(1801)拨贡,官淮安同知。

亦擅竹刻。

陈晓:

字尔良,号雪笠,生卒年不详,清代嘉定著名书画家、竹刻家。

陈慕卿:

清道光年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精于刻竹,自号竹人,擅长在竹扇骨上精刻蝇头小猪,秀丽绝伦,技艺与韩潮相仲伯。

陈凝福:

号原甫,清道光时人,由外域流寓嘉定。

工诗词,擅骈文,精六法,亦善刻竹,所制臂搁、笔筒多逸致。

其笔刻虽精,却为其学问所掩而不出名。

今传世品有“陈凝福制秋溪钧艇臂搁”一件。

时氏家族:

周灏之后,时氏三代(时钰、时其吉、时其祥、时其泰、时澄之)也以阴刻摹刻名胜山水,第四代的时铿用陷地浮雕作人物、花卉,第五代时以成、时大径则又做山水,但是采用较深的阴刻搭配浅浮雕技法“当时称为阴阳文山水”,亦为“陷地浅刻”技法。

时大径更擅长运用此技法雕制花果、酒杯等器。

于是,嘉定竹人纷纷用阴刻技法雕刻纹饰,而且多以竹子的地下茎制成笔筒、烟筒、酒杯等圆形器,或是将竹子剖成片状,以制臂搁类器。

时澄之:

字志范,清嘉定人,时钰之孙,善刻作,其名与时其泰相埒。

时其吉:

时钰次子,清嘉定竹刻名家。

师法其父竹刻技艺,精刻竹,尤善深刻,擅摹刻名山胜水。

时其泰:

清嘉定人,时钰之孙,善刻作,其名与时其泰相埒。

时其祥:

字天行,时钰次子,清喜嘉定竹刻名家。

善刻竹,善摹名山胜水,工细极至,一丝不苟,故每成一器需耗数月。

竹刻与兄齐名。

时汝鉴:

号芳林,时澄之子,清嘉定人,工古篆八分书,师承父祖竹刻之艺,善刻阴阳文,尤善刻人物花卉。

时以成:

号炳南,时汝鉴之子,承父祖家传,善刻阴阳文山水,深浅合度,雅俗共赏。

花卉尤能出新意动人。

时沅:

字湘华,自号卧车,江苏嘉定县人,竹刻名人时大径之子。

时氏一门数代,都以刻竹闻名。

传到时沅时已是时家最后一小艺人,所刻竹臂搁、笔筒的山水刀法,颇似王恒,可惜年轻时身体残废,他仍经常卧床刻竹不倦。

时钰:

字世贤。

清初嘉定人,好吟咏,擅竹刻,为清前期嘉定竹刻名家。

其二子一孙均承传其技法,成为一时竹刻名家。

清嘉定人,工刻竹,技法出于封门族,尤擅竹根雕人物。

周芝山:

明代人,工书,年八十时,两目俱枯,令人以手拟笔,即纵意为之,出入朱芾,吴宪,风骨伟然。

周灏:

字晋瞻,号雪樵,又号芷岩,又作芷款,尧峰山人、芷道人、芷叟、樵叟、晚年自号髯凝,嘉定人。

康熙二十四年(1685)出生,卒于乾隆三十八年(17773)。

周灏工书善画。

书法跌宕起伟,绘画亦有相当造诣,是清中期嘉定地区很有影响的书画家。

周灏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有仅能将画法施之于竹刻,而且运刀时独辟蹊径,创立竹刻中凹凸皴法,这种技法的特点是用刀像用笔一样,能不假借稿本,直接在竹上刻出山水树石而皴法浓淡浑然天成。

比绘画更胜。

这种技法即后世所称的“平地花纹刻法”,后来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